7.28.2011

京 2010

東遊和北京回來後﹐倏忽便九個月﹐當中發生了很多很多。北京是T生於斯長於斯的地方﹐對於當地的環境飲食風俗歷史﹐擁有濃厚獨特的情感。這次我再踏足北京﹐欠缺了2007年初遊時的刺激和新鮮感﹐更趕上了聞名難得一見的國慶黃金周﹐有點被洪流捲走的感覺。然而在北京和一些透過音樂和網誌認識多年的朋友相聚﹐又覺細水長流。

首爾機場 2010.10.02

離開成田空港﹐在萬呎高空中和富士山話別﹐心裡不無依依的情感。

飛往北京的機票是在日本網購的﹐楓葉航空及大和航空的票價高企﹐一張機票索價差不多$2,000加元﹐令人不忍下手。得悉大韓航空的票價每位只需$800加元﹐於是不作他想。從成田出發﹐中途轉停首爾﹐下午三時二十分著陸﹐要待到晚上七時才起飛。雖然將兩個國家比較﹐是一件沒有多大意義的事情﹐然而首爾機場予我的第一個印象是規模較小﹐乘客的行色也較急亂﹐食肆的服務態度稍欠積極。我在候機的地方一邊看守著行李一邊上網﹐T則拿著照相機四出掠影﹐居然讓他拍到御用女醫師大長今出閣的場面。首爾機場頓時變了高麗主題公園。
  

天安門廣場 2010.10.03

翌日和T的父母中午吃完烤鴨﹐T興致勃勃地把我拉到天安門廣場「看熱鬧」。十月一日是什麼日子不用多言﹐為期一周的假期被喻為黃金周﹐也就是住在北京的人統統往外跑﹐外省人則往北京鑽﹐是個不折不扣的交通網絡通天大噩夢。久居楓葉國﹐習慣了人煙稀疏的地方﹐突然要和數百萬遊興高昂﹑群情彪悍的同胞在地鐵和長安街上擠﹐感覺像被茫茫人海吞噬﹐耳聞目睹﹐官感超越飽和。

進入天安門廣場前循例需要在隧道通過安檢﹐頓時出現了人流滯止的瓶頸局面。數名年紀輕輕的公安像一夫當關,拉著繩索分批放著人群前進。遊人扶老攜幼爭先恐後﹐各人身懷遇佛弒佛的身手﹐令我甘敗下風。離開隧道﹐踏足天安門廣場﹐頓時豁然開朗﹐什麼幽閉恐懼的感覺也不翼而飛。廣場上等閒超過萬人遊覽﹐然而絲毫不覺擠擁。雖然我沒有像身畔遊人那末興高采烈﹐然而在黃金周上天安門廣場﹐也算是一次難忘的經驗。
  

王府井 2010.10.03

王府井大街是北京著名的步行者專用遊客區﹐夾道的店鋪散發國際都會的氛圍﹐令人悠然聯想起其他類似的promenade﹐如維也納、布拉格、邁亞密、倫敦、東京、渥太華……喜歡在新東安店的「一茶一坐」喝茶、在東來順吃涮羊肉﹑在王府井書店打書釘和在新東方廣場逛街、看電影。在這裡不管人潮如何滔滔不絕﹐都沒有任何壓迫感。我可以在這裡浪蕩一整天﹐也不愁寂寞。 
   

後海 2010.10.05

後海是什剎海三湖之一﹐湖畔盛況早於元代成形﹐現在是酒吧林立的地區﹐當地人又喜暱稱此地為「荷花市場」。後海夏天可划船﹐冬天可滑冰﹐就像渥太華的Dows Lake。早在2007年已遊過後海、北海公園及銀錠橋後的衚衕﹐是以這次沒有花上相等的時間遊玩﹐只繞著湖畔走了半圈。湖裡遍植荷花﹐綠柳隨風﹐是鬧市中難得的景色。除了吸引遊人泛舟作樂外﹐更有不少有情人在湖畔橋邊拍攝新婚照片﹐捉緊生命濃度坦白流露的一刻。
 

前門 2010.10.05

座落於天安門廣場南端的正陽門﹐本地人稱之為前門。前門的瓮城早在民國初年被拆卸來興建馬路疏導交通﹐1965年周恩來下命保育﹐正陽門和箭樓安然逃過十年浩劫及頹垣敗瓦的厄運。

2007年我們只顧遊覽天安門﹑故宮﹑頤和園﹑太廟﹑北海公園和天壇﹐經過前門數次卻過門不入。這次我們專程買了門票(每位20元)登上正陽門﹐可說興緻甚豐。正陽門現已是文化遺產旅遊景點﹐城門的紅牆碧瓦翻修得頗為光鮮(近乎失真﹖)﹐樓上如常備有古裝戲服及龍椅﹐有專人為遊客拍照留念。城門上陳列不少歷史資料和照片﹐珍貴而有趣。畢竟前門可以上溯明朝永樂年間﹐朝來朝去﹐滄海桑田﹐內裡流傳了無數故事。上一層樓是售賣書畫的藝廊﹐最高一層則售賣平安符等物﹐發揮了旅遊景點特色的極致。 

喜歡從城門上眺望﹐北邊是天安門廣場﹐南面是箭樓和大柵欄﹐八方人車如螻蟻絡繹不絕。前門置身其中如江流石不轉﹐無言目睹北京數百年來的變化興衰。我一壁聽著音樂﹐一壁浸沐在夏末的輕風中﹐頓時把一身的塵囂﹐吹送到漸漸昏黃的暮色裡去。

大柵欄 2010.10.05

2007年大柵欄還在重修﹐我們只在圍板外引頸顧盼﹐內裡充滿神秘感﹐彷彿別有洞天。2010年大柵欄開張已久﹐說穿了又是行人專用的旅遊熱點﹐夾道是星巴克、哈根達斯、李寧體育用品、全聚德、天福茗茶、牡丹樓等等旗艦店﹐各自穩佔有利位置。T在一間名為「高老」的糖果店替他姊姊買了50元等值的茯苓餅帶回楓葉國﹐據聞那是她小時最喜歡吃的零食。高老糖果店門外斜放著兩串巨形的冰糖胡蘆﹐保齡球般大小的山渣﹐鮮紅欲滴如農場的蘋果。T買下的茯苓餅足夠他姊姊應付半年藍色下雨天開懷之需﹐頗見姊弟情深。我在大柵欄的哈根達斯買了兩球冰淇淋 (mango passion + apricot + waffle cone)﹐盛惠59元﹐足夠吃兩頓小便飯。大街的中央有平行的車軌﹐不久一輛舊式電車開來﹐遊人可以購票上車遊玩﹐也許振保又可重遇紅玫瑰王嬌蕊。外地人不一定知道﹐老北京把大柵欄唸作「大石爛兒」﹐T說那是多音字﹐我覺得不可深究。我們約了老友蘇打在牡丹樓外碰面﹐隨後他帶我們去吃羊蠍子。途經大柵欄的橫巷﹐他叮囑說千萬不要進去﹐原來橫巷裡是偷搶拐騙的溫床。繁榮昇平裡不無暗湧。


雍和宮 2010.10.08

還記得李碧華的《生死橋》﹖唐懷玉牡丹和宋志高在雍和宮中誤闖誤撞﹐巧遇愛貓如命的王公公﹐為三人算出崎嶇的命運。雍和宮在我心裡一直神秘莫測。

雍和宮本是雍正登基前的貝勒府﹐乾隆年間﹐雍和宮正式成為藏傳佛教寺廟。廟裡的建築物眾多﹐紅垣琉璃瓦﹐古色古香﹐包括牌樓﹐昭泰門﹐天王殿﹐正殿﹐永佑殿﹐法輪殿﹐萬福閣﹐阿嘉倉等。萬福閣裡的彌勒佛是一具站像﹐身高18公呎﹐寬8公呎﹐以整根白檀木雕成,十分莊嚴雄偉。

因入場票價(25元)比較昂貴﹐本地人除非有特別需求﹐不一定造訪雍和宮。然而遊客卻源源不絕﹐一輛又一輛旅遊巴士銜尾並至而來﹐廟裡終年香火鼎盛。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 2010.10.09

離開那天霧鎖北京﹐我們和T的父母一起啟程回加。新的首都國際機場因奧運擴建﹐變成偌大一座迷城。我們check-in後﹐還要乘輕鐵到達閘口﹐感覺遙遙萬里。機場的服務人員十分友善﹐替我們安排了輪椅﹐讓T的母親不用走太多的路﹐到達多倫多後也獲得同樣的安排。

自T的媽媽辭世後﹐爸爸沒曾回國。也許明年春節﹐我們會陪同爸爸回國遊玩﹐感受京城節日喜慶洋洋的氣氛。明年的北京也許人潮依舊﹐卻不是去年的北京了。
 
北京假期2007﹕
(1) 前戲
(2) 冀北
(3) 關口
(4) 酒國
(5) 回味
(6) 朵頤

7.25.2011

當你烈焰焚身

David Sedaris 的大名﹐直至最近才拜讀他的著作﹐可說相逢恨晚。Sedaris 是一名幽默大師﹐尤喜自嘲﹐其風趣啜核的筆觸﹐文藻細膩入微﹐謔而不虐﹐令人不時發出會心微笑。《When You Are Engulfed In Flames》是他的第六部作品﹐2008年出版﹐內裡包括了二十二篇文章﹐有些根據自己的生活/日記為題材﹐有一些則是完全杜撰煞有介事﹐各自各精彩。

相比他在去年出版的成人動物童話寓言《Squirrel seeks Chipmunk》﹐這部《When You Are Engulfed In Flames》的黑色幽默算是點到即止。文集的封面《抽煙的髑髏》乃是梵高早期的作品﹐和書中提及到作者的生死觀﹐一件送贈給他的配偶的聖誕禮物﹐及他在日本戒煙的經驗﹐彼此呼應。

在云云的文章中我比較喜歡﹕《Keeping Up》 — 關於作者的配偶健步如飛的趣事﹐諷刺中流露溫情﹔《The Understudy》 — 關於作者的父母外遊﹐兄弟姊妹誤落奇人之手﹐令人捧腹的童年往事﹔《What I Learned》— 作者應邀在普林斯頓大學作出的結業致辭﹐妙語連珠﹔《That's Amore》 — 關於紐約大廈鄰居海倫的故事﹐人海際遇千奇百怪﹐匪夷所思﹔《Town and Country》 — 以自嘲手法﹐作者一語道破那些眼高於頂自命格調高雅的人其實一般庸俗﹔《Momento Mori》 — 關於死亡的圓舞曲﹔《Crybaby》 — 關於笑中帶淚的人生﹔還有《The Smoking Section》 — 關於作者戒煙的點滴記趣。  
 
以下是這部文集出版的時候﹐作者在《David Letterman & The Tonight Show》綜合節目中朗讀作品的片段﹐短短四分鐘足以反映文集的整體節奏和輕鬆佻皮的風格﹕


另外節錄一些爽脆的哲言﹐公諸同好﹕
  • 關於罪孽﹕"Sometimes the sins you haven't committed are all you have left to hold onto."
      
  • 關於商務客艙﹕"The looks they gave me as they passed by were the looks I give when the door of a limousine opens.  You always expect to see a movie star, or, at the very least, someone better dressed than you, but time and time again it's just a sloppy nobody.  Thus the look which translates to, F**k you, Sloppy Nobody, for making me turn my head."
     
  • 關於同志﹕"It's astonishing the amount of time that certain straight people devote to gay sex - trying to determine what goes where and how often. They can't imagine any system outside their own, and seem obsessed with the idea of roles, both in bed and out of it. Who calls whom a bitch? Who cries harder when the cat dies? Which one spends the most time in the bathroom? I guess they think that it's that cut-and-dried, though of course it's not. Hugh might do the cooking, and actually wear an apron while he's at it, but he also chops the firewood, repairs the hot-water heater, and could tear off my arm with no more effort than it takes to uproot a dandelion."
     
  • 關於動物園﹕"A zoo is a good place to make a spectacle of yourself, as the people around you have creepier, more photogenic things to look at."
     
  • 關於快樂﹕"Oh, for Christ's sake,' I hear. 'Can we please just try to have a good time?' This is like ordering someone to find you attractive, and it doesn't work. I've tried it."
     
  • 關於死亡﹕"I'd always thought that I understood this, but lately I realize that what I call "understanding" is basically just fantasizing."

7.22.2011

學校

來首次參與香港外展訓練學校的課程﹐已是1985年12月的事情。當時和姊姊參與了他們的「青少年航海發現計劃」﹐整整一個星期和近四十名十五歲以下的青少年﹐在雙桅帆船「志豐號」上學習航海知識和體驗海員的生活。這些珍貴的學習經驗無法在教室裡黑板前汲收得到。

首先我們在甲板上學習帆船的基本知識及航海術語﹐如船頭是bow船尾是stern﹐右舷是starboard左舷是port﹐三角帆是jib方帆是square rig主帆是main sail﹐還有基本的繩結技術等等。紅藍綠三組學員被任派不同的職位﹐如於船尾協助船長掌舵及控制主帆﹐或戴上安全扣攀上數層樓高的橫桅收放方帆﹐或在船舷兩側控制三角帆「見風駛艃」(tacking)。三組學員雖然各有崗位﹐然而依循船長(或大副)的命令﹐整體合作緊密無間﹐如臂胳五指﹐完全體會同舟共濟的真正意義。

別以為忙完一天便可以享受一頓免費晚餐。三組學員必須輪流充當洗碗的粗役﹐還要披夜在冷風中站崗兩小時﹐一早起來則要洗刷甲板抹亮銅具﹐絕對不是五星級酒店的享受。

有幾件事情是頗為難忘的﹕
  • 早泳訓練﹐又名morning dip。全船學員要從甲板跳下大海﹐然後從左舷繞過船頭游到右舷。那時是十二月聖誕節後﹐早上的氣溫不高。大部份的學員都懂得游泳﹐當時我的泳術奇糟﹐然而粗著膽子救生衣也不穿﹐隨著組員跳下海裡﹐駭得我姊面如紙白。我以狗仔式慢慢地游到船頭在船錨歇了一歇﹐然後又再繼續游到右舷。那時是第一次發現自己其實頗具自信心﹐知道自己死不了。又或者愚者和勇者只是一線之差。
      
  • 其中有兩天我們在某些無名荒島遠足﹐晚上在一面山岩後的沙灘紮營。黑夜來臨﹐我在當伙頭大將軍﹐忙著生火燒飯給綠組的隊員享用﹐沒有時間在營幕裡佔一睡鋪。一名隊員告訴我他的營幕其中一根柱子壞了﹐營幕撐不起來﹐四周又沒有高低合適的樹椏﹐我們五人只好躺在睡袋裡肩並肩在星空下睡覺。當天晚上繁星閃爍﹐流星一顆又一顆地劃破夜空墜落﹐如果不是寒風凜冽﹐原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不知道為什麼﹐吃了自己煮熱的罐頭回窩肉﹐肚子不適﹐除了在睡袋裡打戰﹐還要摸黑跑到營地外的空地大解兩次﹐可說禍不單行。幸而隊員沒有集體食物中毒﹐算是不幸中之大幸。
      
  • 除夕在船上度過﹐和一眾學員迎接1986年的來臨﹐海上的明月份外明亮。
      
  • 一月二日﹐遇上極大的風浪﹐大部份的學員暈浪不已﹐昏睡的昏睡﹐嘔吐的嘔吐。我們這一些熬過去的﹐在板凳上喝著熱茶分享各自學校的趣事。船身動盪﹐窗外一剎那是灰色的天空一剎那是墨綠的深海。校園生活從未如此遙遠過。
       
  • 最後一天﹐所有學員的家長來到外展訓練學校接回學員。為了歡迎家長﹐每一名學員都筆直地站在橫桅上﹐從遠看來便如數十頭麻雀站在無葉的樹枝﹐場面壯觀。課程開始的時候學員少不更事﹐對航學知識一竅不通。短短七天時間﹐這些小孩子彷彿脫胎換骨﹐練就出靈活矯健身手﹐不再嬌生慣養。
1986年的夏天﹐我和兩名中學同學參與了「青少年陸上發現計劃」﹐再次回到外展訓練學校。雖然學到的事物不如航海課程刺激豐富﹐若從體能訓練而言﹐一連七天的游泳遠足露營攀岩獨木舟﹐絕對挑戰了自己的極限。

回想起來﹐從這所「學校」學到的東西﹐畢生難忘﹐受用無窮。

■▲■ 字由式 ■▲■

7.17.2011

微弱曙光亮透了頹垣

末天晚上一起看了九點四十五分鐘普通版本的《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 2 (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2)》﹐總算完成了一段橫跨十載的銀色旅程。

這次沒有打算看3D或IMAX版本﹐也許對於這兩個版本不負太大期望﹐二來也懶得提前購票和在場外排隊﹐省些時間人力。

雖然提早四十五分鐘前入場﹐最理想位置還是一早被佔據﹐我們坐在後排偏右一點﹐不算太糟﹐無損觀賞的興致。電影啟播時放映室內座無虛設﹐包括前排鼻血位置﹐可見有心人的確不少。

早在2007年小說第七部出版的時候﹐已知道故事如何了結﹐是以入場前沒有半點忐忑的心情。導演David Yates和編劇Steven Kloves 將大結局分成兩半﹐畫布有足夠的空間把小說原素材千絲萬縷的細節一一勾勒出來﹐予人的感覺是好整以暇﹐手法有條不紊。作為一名讀者﹐十分滿意這次電影平衡了忠於原著情節和保持電影節奏流暢的需要。作為一名觀眾﹐完完全全投入這個電影系列的終章﹐不管分場調度的安排﹐壯麗淒美的畫面設計﹐和首尾呼應背水一戰的氛圍﹐緊扣人心直至最後一刻﹐整體效果較HP7上集更出色。
  
邪不能勝正﹐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大衛獨戰歌利亞的故事輾轉傳述了無數遍﹐任誰要推陳出新可說千難萬難﹐稍一不慎掉落了陳腔濫調萬劫不復的深淵﹐更是徒勞無功﹐自招羞辱。HP第七集的主要目的是把過去情節的懸點束緊﹐尤其把第五集的預言﹕「either must die at the hand of the other for neither can live while the other survives ... 」以劇情道明﹐伸引至最後百興俱廢、魔法古堡的頑強抗戰。

主角哈利波特這次肩負了救世的艱險使命﹐慷慨赴義﹐死而無怨﹐風蕭蕭兮逆水寒的基調貫徹始終﹐也隱隱帶有宗教色彩。故事因三件死神聖物﹕骨木杖 (elder wand)﹐重生石(resurrection stone) ﹐隱身袍 (the cloak of invisibility)﹐及佛地魔的分靈器(horcrux) 而變得曲折微妙﹐處處暗藏伏線。導演和編劇的表達手法稍有失虞﹐故事便潰不成軍﹐一如《The Matrix Revolution》的草草收場。雖然HP7沒有革命性的突破﹐然而在分秒必爭的最後一幕﹐一切交代清楚﹐已是成功所在。


哈利和佛地魔雖然是終章的命脈﹐然而其他角色也有機會作出最後的發揮。如Helena Bonham Carter ﹐在片首飾演Hermione喬裝Bellatrix 一段﹐外表是自己狂野難馴的角色﹐神態卻模仿了Emma Watson的羞怯﹐雖然驚鴻一瞥﹐卻唯肖唯妙。Alan Rickman 的角色 Professor Snape 也有前所未有的鋪陳﹐其情之所鍾不能自拔﹐可說是整個哈利波特世界裡最耐人尋味的角色。Michael Gambon 飾演的Professor Dumbledore 在第六集命喪Snape的死咒之下﹐然而在這一集也有客串的片段﹐是耶非耶﹐見仁見智﹐然而懷念這位慈祥長者的觀眾最少有機會和他說句再見。Draco Malfoy (Tom Felton飾)在第六集佔戲不少﹐在第七部下集大結局中卻無足輕重。在這集最搶戲的同學﹐非Matt Lewis 飾演的Neville Longbottom 莫屬。其他討好的角色﹐如Julie Walters 飾演的Molly Weasley﹐也有令觀眾鼓掌叫好的一刻。

這部電影沒有什麼值得我抱怨的地方﹐也許能走到終點沒有偏離航線﹐於我而言已是難能可貴。如有什麼希望看到卻又沒有在銀幕上看到的﹐也許是年少時Dumbledore和Grindelwald 一段撲朔朦朧的關係﹐及後來Dumbledore和他決鬥﹐贏取了骨木杖的過程。在上集Grindlewald 被描述成樑上君子﹐破入法杖師的居所偷去骨木杖﹐野心勃勃存心一統天下。然而Dumbledore 如何掙脫對這位青年人的迷戀﹐凜然出手大義鋤奸﹐一直引人遐想。當然第七部下集大結局要交代的故事繁多﹐這一段小插曲﹐只能讓讀者自行臆猜幻想好了。

一輪大戰過後﹐魔法堡壘只餘敗瓦頹垣﹐生死攸命。微弱曙光亮透大地驅走漆黑﹐重新揭開了空白的一頁。一切都在循環不息地流轉﹐歲月彈指而逝﹐終結也是開端﹐唯獨回憶情誼長存不變。
 
叛變
山雨欲來風滿樓

7.16.2011

Blossom and Wither


Each time one inhales and exhales
Each time the eyes blink
The time of our lives disappears without a trace
The very heartbeat at birth
Listen to it carefully on deathbed
Suddenly it arrives, in cries
Suddenly it goes back, when nobody laughs

Hours tick-tock away
Childhood turns swiftly into adulthood
subject to the oppression of each second
When one tries to recollect every bit and piece
Turning back, the colour of cradle has faded away in silence
Suddenly it arrives, nobody cares
Suddenly it goes back, without a break

The moon has different phases, bound in a relentless cycle
The success and vanity in our grasp, will evaporate without warning
How can flowers break free from blossoming and withering
Flourished, worn out, the process

The colours of spring and fall, aren’t enough to satisfy
In hindsight, on a path of prosperity, where to set foot
Each and every recital
however mesmerizing, will come to an end
Suddenly it arrives, yet the entire life
Suddenly it goes back, as if lodging

translation: memories. blossom@gmail.com

一呼一吸 一眨眼睛
年華如同流雲 化作泡影
出生一刻心跳聲
床前彌留時辰去細聽
驟爾來 在哭聲
驟爾回 沒笑聲

滴答滴答光陰過隙
童年俄而成年 秒秒壓逼
一絲一點想記憶
回頭原來搖籃 悄悄褪色
驟爾來 沒珍惜
驟爾回 未歇息

月有虧盈陰晴 輪遞不停
換到功名虛榮 轉眼如幻影
花事哪可敵過一枯一榮
明艷過 磨蝕了 過程

一呼一吸 一眨眼睛
年華如同流雲 化作泡影
出生一刻心跳聲
床前彌留時辰去細聽
驟爾來 在哭聲
驟爾回 沒笑聲

春光秋色 不堪滿足
回頭沿途繁華 哪裡駐足
一章一章演奏曲
如何迷人仍然要結束
驟爾來 但一生
驟爾回 像借宿

月有虧盈陰晴 輪遞不停
換到功名虛榮 轉眼如幻影
花事哪可敵過一枯一榮
明艷過 磨蝕了 過程

《枯榮》
作曲:常石磊
填詞:喬星
編曲:常石磊
監製:常石磊.林憶蓮

7.14.2011

登打士 + 央

去的周末我們又回到多倫多。這次不是為著家事張羅﹐純粹是T再次技癢參加了某羽毛球公開比賽。星期六大清早我們乘VIA火車到大多市﹐免去開長途車的苦杯﹐下榻的希爾頓在登打士街央街以東不遠處﹐從繁囂到寧靜不過徒步七八分鐘。下午T在球場上盡情廝鬥﹐有球友為伴﹐不亦悅乎。我則在酒店寫博和輕身穿梭鬧市﹐像一次迷你假期讓人伺機充電。
 
球賽戰況苦長﹐我的ipod nano最後也燈枯油盡﹐只好循規蹈矩地專心觀戰下去。晚上十點終於煞科﹐不幸地T在所屬組別的決賽被淘汰。紀念品又是一件主辦單位印製的T恤﹐我覺得贈送普通的運動襪子或毛巾比較實際。
 
星期天一早和三名朋友在Chez Cora用過從魁省引進的陽光早餐﹐天南地北閒聊一個早上。分道揚鑣後遊逛地膽伊頓中心﹐商場內的店子都在施展仲夏割價的手段﹐滿街誘惑。幸而一無斬穫﹐焉知非福。在街上隨便拍下一些照片﹐包括街頭的魔法表演。有時候覺得登打士和央街交界﹐活像紐約時代廣場的縮影﹐大都市的脈搏強烈﹐撼動人心。

下午走進登打士西街距廣場不遠的Joey﹐店子是本年七月四日新開張﹐色調比較低沉﹐深粽色的木桌革椅﹐精心設計的燈光﹐環境流麗親密。因早餐十分豐盛﹐是以下午只是隨便吃一點東西。我們點了一客rainbow roll、巧克力梳芙厘和草莓酥餅﹐二人分用。

壽司的食材包括鮭魚、鮪魚、蟹、牛油果和士拉差蒜味蛋黃醬﹐口感豐滿﹐暗藏辛勁。 梳芙厘的流心巧克力香濃軟滑﹐佐以雲呢拿香草冰淇淋﹐嘴裡充滿罪惡感。草莓酥餅比常見巨形﹐以新鮮草莓忌廉奶油襯托酥軟的鬆餅﹐酸甜度恰到好處。菜色全出自 executive chef Chris Mills 的創作。

店內的服務員則一律清一色妙齡女士﹐身材高佻﹐像模特兒﹐制服是黑色的平線低領吊帶馬丁尼裙子﹐優雅大方。端上食物飲料後數分鐘必來跟進一次﹐食物和服務素質都很不錯。像喝那一杯decaf 為例﹐店裡本來沒有煮下﹐然而服務員沒有推搪之詞﹐廚房以expresso 機器新鮮備製一杯。我喝第一杯的時候﹐在代糖和白砂糖之間選擇了前者﹐下了脫脂奶。第二次她送上的咖啡﹐杯子勺子已換過﹐白砂糖已拿走﹐只送上新的代糖和脫脂奶﹐顯然對顧客的口味留意入微。這間店子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是洗手間距離地面餐廳接近四十六公呎﹐深入地下三層﹐彷要走過地下迷城才可以進入方便之門。

7.11.2011

在家千日好

海為家是一件溢滿波希米亞式浪漫﹑讓人增長見識﹑豐富生命色彩的童話生活方式。然而凡夫俗子如我們﹐身具營營役役的工作賴以糊口﹐上有嚴慈在堂﹐深諳「遊必有方」的風險﹐我們的軌跡只好緊貼著工作和家庭的軸心遊走﹐沒有長時間偏離航道的餘裕﹐樂於在一個地方緩緩地緩緩地紮根。我們的「屋簷下」加上我們的「生活」﹐成為了我們的「家」這道看似簡單的算式。 

離開父母的庇蔭﹐從升讀大學第一年開始。選擇志願的時候﹐已決定不在本市升學﹐因為不願意把寶貴的光陰﹐浪費在來來回回公共交通工具的旅程上﹐多麼沒意思。再者﹐在本市升學﹐仍會繼續住在家﹐享受溫室一應俱全的照料。大學的城市離家不算太遠﹐然而兩地還是有一定的距離﹐每次往返總是要收拾細軟﹐滿懷毅然的心情。首次獨自生活的感覺﹐像是一次實驗飛行﹐雖然懸空離心﹐還是可以安全著陸全身而退。因為恃著總是有家可歸。

當時在外租住的單位都是學生公寓﹐最普遍的是斗室四壁﹐加上一桌一椅一張單人床﹐有時候連一方窗戶都欠奉。 記得無數的晚上守在一盞泛著暖光的桌燈前﹐一邊聽著心愛歌手的專輯﹐一邊溫書或一邊寫作﹐時光過得很充實。晚上十點多便上床﹐心無旁騖﹐起居規律精準得像晝夜四季﹐潮起汐落。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戒掉了電視﹐看不看也無所謂。

唸完大學回家居住的那個夏天令我第一次感到﹐自己真的需要自己的空間。幸而九月開始我搬到另一個城市﹐開始了一段新的校園旅程。碩士生活的第一年﹐我住在宿舍﹐過著同遊共息的群體生活﹐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大孩子朝夕在一起﹐少不免產生不少趣事。

輾輾轉轉﹐自己一個人在市中心獨居﹐容易上班。後來和T交往﹐搬到一塊一起生活﹐漸漸有了家的溫暖感覺。反觀以前自己長大的地方成為了父母的房子。這種微妙的心理轉變﹐令我覺得合乎邏輯卻又近乎鐵石無情。彷彿庭園靜好﹐卻有回不去的感覺。

新同居時代的首六年﹐我們都只是租用大廈的單位居住﹐沒有如何裝修粉飾環境﹐因為始終不是自己的物業﹐便讓牆壁上沒有什麼性格的白色繼續清淡如水下去。五年多前置下了現時房子的樓花﹐不管瓷磚、廚櫃、硬木地板、牆壁顏色﹐我們都經過無數磋商﹐最後達成共識﹐直迫當年中英草簽聯合聲名。眼見著工地從一片赤地﹐慢慢一方磚一片瓦﹐長出了我們的家﹐教人興奮不已。

雖然居住環境不大﹐然而供兩個人生活﹐絕對不成問題。只要自己住得舒服﹐也懶去和鄰居或友人比較。夏天除草、冬天鏟雪﹐都是免不了的苦役。今年我們準備裝修地下室﹐增添多一個廁所﹐水吧及休憩的地方。多出來的地方可以買一部步行機器﹐每天下班可以在家做些帶氧運動﹐不能再諸多推搪。明年則把前庭後園粉飾一番﹐提升一點curb appeal。這朵家花還有很多值得栽培灌溉的地方。

在家千日好﹐龍床不如狗窩的歸屬感﹐隨年月流曳益見濃烈。

 ■▲■ 字由式 ■▲■

7.08.2011

老餅劇場 (花旗篇)

時候呆在電視熒光幕前浪費過不少光陰。也許崇洋媚外是與生俱來的本色之一﹐不知就裡就喜歡看花旗國泊來的電視節目。不管是翻譯版本還是明珠台原版﹐依樣看得津津有味。雖然追看這些節目的時候﹐生理時鐘尚在青春期前﹐對世情一竅不通﹐但不諱言﹐內心早被這些主角的色相深深吸引﹐陷於萬劫不復之地。

不知道以下六部電視劇集﹐您還有沒有印像﹖
泰山 ~ Tarzan (1966-68)
電視劇集在美國結束時﹐我還沒有出生﹐是以童年時看到的必定是舊貨重播。劇集的序幕也夠先聲奪人﹐男主角泰山(Ron Ely 飾) 身上只穿一條水陸皆宜、從來不會春光乍洩的短褲﹐體態壯碩﹐卓立瀑布的岩石上引吭長嘯﹐百獸聞聲臣服﹐真是「號令森林﹐莫敢不從」。小猩猩芝達聰穎通靈﹐雖然只會呀呀叫喊﹐然而七情上面動作俐落﹐十分搶戲。不管森林慘受祝融之災或無良獵人作威作福﹐只要泰山挾以樹藤破空而降﹐鬥智鬥力一番後﹐一切便回復秩序正常﹐不愧為非洲的正義朋友。

1989年倫永亮先生編寫流行曲《燒》的時候﹐專輯版本的序幕便引用了這部劇集裡泰山的招牌呼嘯﹐成功地為歌曲營造了原始野性的氛圍和刻不容緩的張力﹐堪稱神來之筆。最後倫也憑著此曲贏得年度的最佳編曲獎﹐可說是對這部經典的電視劇集作出了小小致敬。


無敵鐵金剛 ~ The Six Million Dollar Man (1974-78)
在《Matrix》面世前﹐以慢鏡來表達快速動作的方法﹐在其他媒體早已出現。DC漫畫的閃電俠(Flash) 獲得光速力量後﹐於兔起鶻落、電光火石間發生的事情﹐在他眼中猶如電影定格。在電視媒體中﹐類似的慢鏡手法也曾經被淋漓盡用﹐就是無敵鐵金剛在飛奔或蹤躍之時﹐畫面突然變慢﹐還配上了機械運作的聲音﹐極度經典。有時候在辦公室裡抽起瘋來﹐我會放慢腳步﹐口裡發出同樣的機械聲響﹐然而年青的同事們只以為我精神問題又發作﹐不知道無敵鐵金剛的典故。

《無敵鐵金剛》改編自Martin Caidin 的小說《Cyborg》﹐男主角Steven Austin 因一次太空計劃回程時發生意外﹐美國聯邦情報局將Austin 進行改造﹐配上了機械左眼﹐機械右臂﹐及機械雙腿﹐讓男主角擁有超人的視力﹐膂力及奔跑速度。小說版本的主角行事辛辣﹐執行間諜職務﹐殺人也在所不惜。電視版本的Austin 則較守法﹐警惡懲奸﹐但不會以暴易暴﹐因此故事老少咸宜。

1975年無敵鐵金剛播放了一連兩集的故事﹐帶出了Austin的舊女友Jaime Sommers﹐因一次降傘意外﹐差點喪生。情報局也將Sommers 改造﹐然而她的身軀排斥新裝上的機械肢體﹐最後還是紫玉成煙。然而Lindsay Wagner 的角色和演出太受歡迎﹐於是除了讓她死而復生﹐更由她獨擔大旗﹐領銜演出《無敵女金剛 (The Bionic Woman)》和無敵鐵金剛平分秋色。 

Lee Majors飾演的男主角﹐充滿成熟男人的魅力﹐毛胸半露﹐卻又不見猥瑣。回想起來﹐我的舊老闆和他的長相有幾分相似。


神奇女俠 ~ The New Adventures of Wonder Woman (1975-79)
唸碩士的時候住在學校宿舍﹐認識了來自楓葉國和世界各地的同學。有一位來自愛德華王子島的女同學﹐一頭烏黑的秀髮﹐五官端麗﹐我和她閒聊時笑稱她為神奇女俠。然而這位女同學既沒有看過一集神奇女俠﹐也不曉得代表美國參選世界小姐的Lynda Carter是何許人。這和從奧地利來的同學沒有看過《The Sound of Music》的情況一般﹐原來花旗流行文化並非無遠弗屆﹐無孔不入。想一想也覺得不可思議。

DC漫畫的三大台柱﹐超人蝙蝠俠和神奇女俠﹐是超級英雄的原型﹐受盡後來者所模仿。神奇女俠取材自希臘神話﹐可說集女權精神於一身﹐英姿不遜鬚眉。從聯邦情報局戴大眼鏡的分析員﹐「搖身一變」﹐成為能頂半邊天兼而有之的超級女英雄﹐豈不教人拍案叫絕﹖一身令麻甩佬鼻血長流的神奇裝束﹐出手嚴懲壞蛋而不必擔心春光乍洩﹐已是罕有的超能力。還有她的金冠能作回力標擲出傷敵﹐金護腕能擋禦子彈﹐腰間的金索能讓彪悍兇暴的敵人像豆腐般無力就範﹐還把真相和盤托出﹐直教小小的心靈甘拜她的藍色細星熱褲之下。


神探俏嬌娃 ~ Charlie's Angels (1976-81)
和同事參與teleconference的時候﹐偶爾會笑說像在等待神秘的查理解釋是次任務的主要目的。當然﹐還不致於很風騷地說句﹕嗨﹐查理!
很多人都對俏嬌娃中的金髮女郎花拉科莤(Farrah Fawcett)印像最深﹐卻不太記得花拉演畢第一季便揚長而去﹐雖然第三季及第四季她也有客串演出﹐而然只是曇花一現。反而積奇蓮史密夫(Jaclyn Smith)連演五季﹐資歷最深﹐也是我最喜歡的嬌娃。很多女同志曾揚言年少時看這套電視劇集﹐最迷戀的是英姿颯颯的姬蒂積遜(Kate Jackson)﹐真是不說不知道。

這套電視劇集雖然披上了偵探劇集的糖衣﹐然而仍擺脫不了將女性玩物化的流弊﹐就嬌娃穿著泳衣的次數已可見一班。這部煞有介事的電視劇集像一個時間囊﹐凝聚了七十年代男性的幻想。

記起某年兒童節﹐家父買了一個花拉的頭像給姊姊作禮物。這個塑膠頭像雖然充滿塑膠氣味﹐然而一頭招牌金髮可供梳理﹐隨意變換髮型。還可以替花拉的俏臉抹上胭脂眼影。當時覺得女為悅己者容繁複如斯﹐不禁瞠目頭癢。


鐵騎巡警 ~ CHiPs (1977-83)

還記得雙驅並駛﹐威風凜凜的加州高速公路警察好兄弟潘志和鍾立敦嗎﹖家人好像喜歡潘仔多一點﹐也許被他不羈的笑容迷得暈頭轉向。我卻對阿鍾這個比較理智的大塊頭抱多一點好感。這部警察故事沒有槍戰場面﹐然而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卻每天層出不窮﹐思之也不寒而慄。

Erik Estrada
(飾潘志) 和Larry Wilcox (飾鍾立敦) 在鏡頭前合作無間情如手足﹐但鏡頭背後卻貌合神離﹐上演了一幕大梅姐細梅姐式的爭風呷醋。最後Wilcox不滿監製偏頗Estrada﹐第六季便不再續約﹐兄弟檔拆夥後化學作用消失﹐電視劇集最後也不免偃旗息鼓。



神探猛龍 ~ Magnum P.I. (1980-88)
  

夏威夷予我的最初印像﹐完完全全來自這部電視劇集。湯沙力(Tom Selleck) 飾演的麥林﹐可說是八十年代猛男的代表﹐如開胸的夏威夷襯衣﹐開篷法拉利308GTS﹐風趣幽默﹐高大健碩﹐還有唇上的髭鬍﹐勞力士GMT Master II 手錶﹐女伴如雲﹐有點像亞熱帶的占士邦。麥林和直升機師T.C.﹐花花公子Rick 和嚴肅管家Jonathan 四人性格各異﹐擦出精彩火花﹐笑料不絕﹐極富娛樂性。

這部電視劇集有兩首主題曲﹐比較為人熟識的音樂出自Mike Post﹐在第二季才出現。雖然倏忽三十一載﹐湯沙力保養得不錯﹐果真得天獨厚。


老餅系列
◆ 老餅問答遊戲 I (卡通版)  ◆
◆ 老餅問答遊戲 II (真人版) ◆
◆ 老餅劇場 (花旗篇) ◆
◆ 老餅劇場 (東洋篇) ◆

7.05.2011

東遊賞味2010 (4) - 甜品篇

不嗜甜枉少年。超齡少年亦然。東遊的每天﹐我們一點節制都沒有﹐可說無甜不歡﹐隨腹所欲﹐置體重於不顧﹐思之猶有餘愧。

當時天氣炎熱﹐凍飲冰淇淋自然無日或缺。日本的甜食自有它令人無法抗拒的魅力。在這裡特別挑選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甜品好去處﹐在此共諸同好。

Manneken Belgian Waffles / Sunday Brunch ~ 銀座
★★★★/5 

我們早在第一站姬路買過Manneken的比利時鬆餅﹐來到銀座時走過店子﹐怎麼可抗拒店裡飄來的香氣﹖二話不說﹐買了數枚地道口味的鬆餅如綠茶、楓糖、巧克力和紅豆﹐合共¥630﹐邊走邊吃馬上頂癮。我們吃到的﹐可能在店裡的櫃架上接觸空氣久矣﹐已不鬆脆﹐但夾心餡料不同﹐味道還是不俗。

走得倦了﹐於是在Marronnier Gate的Sunday Brunch享用了一些茶點﹐包括栗子蛋糕和café au lait﹐盛惠¥2,810。決定在這裡喝茶前﹐我們在這銀座之門視察了好幾層﹐具吸引力的餐館食店實在太多﹐選擇令人難以取捨。Sunday Brunch 雖沒有無敵落地大玻璃窗俯瞰銀座熱鬧的街道﹐然而白色優雅的環境﹐精緻的食物﹐的確予人周日早上都市閒情的舒服感覺。和友人聚會或開卷偷閒﹐最理想不過。

  
Café la mille
~ 新宿
★★★/5

離開二丁目﹐在新宿モア4番街的Café la mille 喫一頓下午茶。這間店子的裝飾古色古香﹐別具心思﹐然而地方捉襟見肘﹐座位距離接近。我們的桌子夾在兩張鄰桌中間相距不夠一公呎﹐身旁茶客的交談直鑽入耳裡﹐無法迴避。

鄰桌的一雙茶客﹐聽口音那男的是美國中部人﹐一張臉帶有愛爾蘭裔的特徵﹐年齡屆乎不惑之齡左右﹐也許來日本教授英語。那日本女子年齡三十開外﹐長髮賢淑﹐看來是白領儷人。

二人是情侶﹐雖然已到談婚論嫁的階段﹐然而對彼此家庭的認識有限﹐可見相識時日尚淺。譬如女方父親是否抽煙﹐都要在這段下午茶提及﹐那男的才知道﹐顯然還沒到會見家長的程度。他們說話時客客氣氣的﹐不像那些耳鬢廝磨日久的情侶﹐說話不必說完一整句﹐彼此早已心照不喧。

那男的把說話的速度減去三分之二﹐像教授英語般﹐饒具耐性溫柔地道﹕「當你嫁到我們美國家去﹐和我母親一起共住﹐必定能給予我母親新的生活意義﹐她所面對的問題都會一一迎刃而解。 我的家庭真的是很正常﹐請相信我﹐我遇見過很多不正常的家庭﹐你一定會適應……」那男的極力游說﹐唯恐女的臨崖勒馬。事隔多時﹐不知道二人幸福否﹖

點了下午茶套餐﹐連herbal tea都飄著花瓣﹐嬌滴滴得像小甜甜和安東尼在約會﹐讓我們也覺得不好意思。蛋糕茶點方面﹐我們點了half & half﹐包括Deux Chocolat﹐ Caramel Chiffon﹐ Mille Feulle 和 New York Cheese Cake﹐不比我們想像中精緻﹐也許期望過高﹐自招失望。店子的維多利亞懷舊氣氛﹐卻是不錯。這頓茶每位¥1,400。

 
Lipton
~ 京都
★★★★★/5
  
位於京都駅地下食城的Lipton是一所環境舒適﹐糕點精美的紅茶館。在火車站徘徊到晚上九點鐘﹐來到茶館﹐點了一杯奶茶(¥524)和一杯蘋果茶(¥565)﹐蛋糕是秋季特點﹐Five-Berry Tart (¥486) 和 Autumn Fruits Tart (¥515)。也許我們走得倦了﹐或被茶館的燈光薰得如痴如醉﹐這頓茶點吃得讓人極度開懷。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京都駅大階段eX cafe (京都本格珈琲純喫茶)﹐我們各點了一客くろまるドリンクセット(抹茶忌廉蛋糕) + 珈琲﹐每客
¥500而已﹐物超所值。

  
Créme de la Créme
~ 京都
★★★★★/5

我是一個嚴重缺乏方向感的人﹐為什麼老是搶著帶路﹐實在是一個千古疑題。從京都御府地鐵站出來後﹐雖已照著酒店指示走﹐然而南北西東還是弄錯﹐累得我們走了一段冤枉路。T拖著行李箱無怨無悔﹐直至我們回到正途﹐走過這所Créme de la Créme﹐突然眼睛閃著笑意﹐說要買點心吃。我樂得找到這個難得機會作出補償﹐站在店外看守著行李﹐讓T一個人在店內隨心選購。 

店內的糕點以新鮮出爐、酥鬆香脆的cream puffs 為主﹐à la carte 的選擇繁多﹐玻璃櫃裡一顆又一顆酥餅魚貫有序﹐看得人食指大動。T一口氣買了半打多一點。加上五個入裝的秀蕨餅﹐盛惠¥2,300﹐什麼冤枉路都忘得一乾二凈。回到酒店﹐盒子一打開﹐cream puffs和秀蕨餅馬上直奔五臟廟﹐口福無窮。 


North Plain Farm ~ 北海道
★★★★★/5

池袋駅上的東武百貨第八層﹐正舉行北海道食品展﹐熱鬧非凡。我們仔細地走遍每一個攤檔﹐飽覽北海道海鮮刺身壽司﹐如一場天人交戰的耐力大測試。因為一早起來不能吃太多﹐我們只在North Plain Farm 買下兩瓶牛奶布丁﹐算是對自己交足了差。

其實前一天早上﹐我們便買了一餅低脂牛奶。雖然我對於乳糖(lactose)並無敏感﹐然而T喝不得太多牛奶﹐當天又老是往外跑﹐於是只買了一小瓶﹐慎防三顧茅廬。NPF 的牛奶質感豐厚﹐很裹胃﹐凍喝已是如此﹐暖喝更加怡人。兩瓶布丁﹐一瓶是全奶味﹐另一瓶是瓶底加了焦糖 (caramel)的﹐瘦長的勺子像一根耳挖﹐吃來極具風味。

  
もみじ饅頭
~ 宮島
★★★★/5

紅葉饅頭是廣島縣宮島的名產。宮島是一個小鎮﹐路上梅花鹿來去自如﹐既不懼怕遊人﹐也懂得看交通過馬路﹐端的通靈。島上的店鋪﹐簷瓦首尾銜接﹐除了售賣木製的迷你大鳥居和木勺子外﹐還有不少店子製售紅葉饅頭。根據網上資料﹐紅葉饅頭的餡皮如小蛋糕的質地,用麵粉,蛋,糖製成﹐注入餡料後﹐以模子壓成楓葉形狀。饅頭的餡料種類頗多﹐如﹕豆沙﹐抹茶﹐栗子,牛奶蛋糊奶油,巧克力奶油和乳酪﹐任君選擇。

紅葉堂是宮島老字號﹐在明治45年創業﹐距今已逾百年歷史。饒是如此﹐紅葉堂的製餅過程已全部現代化﹐客人可以透過店裡的玻璃窗觀賞整個製餅過程。我們不敢多買﹐怕吃不了浪費﹐只買了八枚的禮盒裝(¥640)﹐包括原味﹐巧克力﹐忌廉和杏仁四種口味。我們在山一別館喝著蘋果汁﹐嚐著紅葉饅頭﹐午後的陽光透進房間﹐彷彿世外桃源。

島上的Hello Kitty 專門店還發售蓋上貓咪嘜頭的饅頭﹐就算忍得住不買﹐也忍不住非拍照留念不可。

 
バウムクーヘン ~ 池袋
★★★/5

若不親眼看見﹐也不知道年輪蛋糕(Baumkuchen)竟然在日本流行如斯。Baumkuchen 者﹐源自德語﹐意為樹木蛋糕。蛋糕呈圓形﹐一層裹著一層﹐仿如樹輪﹐是以一般稱之為年輪蛋糕。我們只在超市買了迷你的年輪蛋糕來嚐一嚐味道。總括而言﹐稍嫌蛋糕過甜﹐每啖一口﹐彷彿腰圍便要往外擴張一小截。


Boulangerie Jean François ~ 渋谷
★★★★/5

雨淅浙瀝瀝地下﹐氣溫驟降﹐彷彿減慢了鬧市的速度。乘山手線到達渋谷(涉谷)﹐在Mark II 的Boulangerie Jean François 吃早飯。我們點了兩塊プリエ‧ベコン﹐キュブ﹐ショコラバナヌ﹐ンツソソ﹐兩杯M珈琲﹐合共2,013。

這些精美的法式糕點﹐味道不錯﹐在雨天享受﹐頗具微雨撲巴黎的氣氛。
 
 
Mos Burger
~ 六本木
★★★★★/5

自六本木Hills至Tokyo Midtown的途中﹐巧遇Mos Burger﹐ 馬上拉著T進去﹐一嚐名聞久矣的北海道漢堡包風味。 點了HS蕃茄生菜漢堡﹐招牌Mos漢堡﹐中號田園沙律﹐抹茶忌廉蛋糕﹐還有蜜瓜汽水﹐合共¥1,440。雖然樓上雅座不多﹐然而服務員招呼周到﹐為客人打掃和端送食物﹐誠懇殷勤不已﹐令等候的客人也不好意思造次。Mos漢堡的味道果然優勝於一般的快餐店﹐漢堡肉厚多汁﹐配菜新鮮﹐而且風味和風格只此一家。我痴心妄想地跟T說﹐要是Mos漢堡進軍北美會有多好呢。

抹茶忌廉蛋糕份量恰好﹐沒有想像中甜膩。飽餐一頓漢堡包﹐再啖一塊蛋糕﹐真是罪惡感滿盈。 

 
Yoshimi ~ 池袋
★★★★/5

本來從新宿回來﹐打算嚐一嚐回轉壽司店。豈料館子一到傍晚便顧客如雲﹐決定先去吃Yoshimi 札幌咖哩﹐改期再戰。T本想吃自助餐﹐然而我覺得池袋西武百貨第八層的自助餐館沒有什麼瞄頭﹐邊走邊看﹐才來到這間咖哩館子。T對於日式咖哩不太感冒﹐幸而昨晚他拿主意到餃子體育館吃晚飯﹐這天晚上便輪到我敲鎚了。

我們點了一客成吉思汗羊肉咖哩和北海道海鮮咖哩。總括而言﹐咖哩菜式美味﹐頗具地方色彩﹐稍嫌湯水太多﹐雖然白飯任添﹐吃畢仍有點意猶未盡。然而那兩杯北海道生牛乳莓のmilk和芒果奶昔﹐以札幌牛奶泡製﹐鮮味透心扉﹐可說是是晚飲食的高潮所在。這頓咖哩餐二人合共¥3,795。


最後送上甜品至尊﹐滑不溜手的男人豆腐﹐以饗各位。日本正宗男人豆腐﹐絕不「麻甩」﹐真空包裝上陣﹐京都各大超市有售。

一連四篇的《東遊賞味2010》到此為止﹐多謝捧場。
   
~完~
東遊賞味

7.03.2011

夏想


居楓葉國﹐夏季最炎熱那天﹐溫度也不至高達45℃﹐也沒有熱帶颱風侵襲的紛擾﹐是以滿腦子充塞著不設實際﹑浪漫主義的我﹐最喜歡的季節仍是陽光燦爛的金色夏季。

雖然偏好如此﹐我沒有在夏季請假休息的習慣。換言之﹐夏天明媚的光陰﹐我是隔著辦公室玻璃窗度過的。班上的組員年齡大致相仿﹐膝下孩子還年幼﹐暑假待在家裡還是需要大人照拂看管﹐倒不如一家人逍遙快活共享陽光去。小孩子一下子便長大﹐能在家長身邊積聚多一點溫馨愉快的童年回憶﹐也很合情合理。是以夏天假期的空檔﹐都樂得與人方便﹐讓組員一連放它兩三個星期的假期﹐好好充電﹐享受天倫之樂。反正這段時間辦公室裡不會太忙碌﹐縱有孤軍留守的感覺﹐也不會忙得七素八葷、招來沒頂之災。再者﹐我們不介意在九月中的時候請假﹐那時天氣比較清爽﹐工作也比較繁忙(哈哈!)。把職務交給辦事比較穩重的下屬﹐既可幫助他們獲取實戰管理經驗﹐也樂得撒手不理﹐且自笑傲沒誰管。這個如意算盤打得比誰都響﹐一舉數得。

這邊居民嘴邊喜歡掛著一個老掉牙的說法﹕楓葉國只有兩個季節﹐一是苦寒的冬季﹐餘下則是補橋修路的季節。兩個季節都帶來不同的不便。說來也是﹐每一年從十一月起大部份楓葉國百姓便披上了厚厚的冬衣﹐瑟縮在朔風寒雪中﹐看著冬日的太陽在下午四時許西沉﹐日復如是抗爭直至翌年三月底﹐才看到雪後貧瘠斑黃的草地﹐漸漸露出一線生機。偶爾踫上幾近六個月的冬天﹐也不是沒有可能發生的事情。是以在楓葉國度裡﹐夏天才是一寸光陰一寸金。

回想在香港的夏天﹐仍在求學階段﹐還沒有機會出來找尋暑期工作。因母親是教師﹐暑假時鸞駕留守宮中﹐小時候我和姊姊在懿威下不敢造次﹐夏天便在電視節目和暑期作業裡糢糢糊糊地度過。就在那時候認識了《機動戰士高達》及《太陽之子》等等動漫鉅作。

上了初中﹐來去多了點自主權。那時候喜歡和數名形影不離的死黨浪跡鬧市﹐要不往長洲的沙灘﹑上遊泳池﹑在維園打網球﹑到伊館打羽毛球﹐看一場電影……。那時候花費不多﹐也不會流連一些品流比較複雜的地方﹐如桌球室或電子遊戲機中心。初中的首兩個夏天並不寂寞。
 
喜歡夏天的理由太多太多﹕日長夜短、滴汗、防曬油、瀟灑的人字拖鞋、用來裝酷的墨鏡、童年摯愛脆皮冰條、透心涼的冰鎮綠茶、雜果豆腐花、空曠炙熱的沙灘、古銅色肌膚的弄潮兒、草坪上的一片綠蕪、野性難馴的蒲公英、一場酣暢痛快把公路也打得稀爛的雷雨、甜美多汁的無籽西瓜、黑芝麻雪糕新地、 戶外燒烤、三個骨長的百慕達麻質褲子、鮮紅欲滴的草莓……難以盡錄。

在夏天很多人如我﹐必須忍受塵粉過敏、涕淚交流的反應。有時候無法忍受﹐便須吃一枚過敏藥。也許世間每一件美好的事物﹐也有它等值的代價。夏季﹐颼一聲便過去﹐轉瞬墮進秋涼﹐一切如火的愛恨都很值得。 


■▲■ 字由式 ■▲■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