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數月﹐T的姨甥女一家招待了一名從法國來的留學生。這名留學生真是幸運﹐除了遠道而來楓葉國學習英語﹐還體驗了本地的華僑生活﹐這種買一送一的特惠大酬賓﹐恐怕是誰也預料不及。某天我們買了油條及一些點心回家﹐留學生指著油條問﹕「這是什麼東西﹖」T的姨甥女回答﹕「這是中國人的冬甩﹐不過是鹹的﹐但很好吃。」還是女孩腦子靈光。嚴格地說嘛﹐牛脷酥和冬甩可能比較近親。冬甩是北美通俗飲食文化的一部份﹐種類可真五花八門﹐要是站在櫃台前拿不定主意﹐能令人暈頭轉向。在楓葉國普遍可以找到以下口味的冬甩﹕
- Apple Fritter
- Blueberry
- Blueberry Fritter
- Boston Cream
- Canadian Maple
- Chocolate Dip
- Chocolate Glazed
- Double Chocolate
- Dutchie Maple Dip
- Honey Cruller
- Honey Dip
- Old Fashion Glazed or Plain
- Sour Cream Glazed or Plain
- Strawberry
- Strawberry Vanilla
- Vanilla Dip
- Walnut Crunch
除了冬甩﹐還有冬甩洞(即冬甩小球)﹐有著冬甩中間那個孔洞的大小﹐樣子有點像高力豆沙。雖然冬甩洞口味變化沒有冬甩圈那麼繁多﹐然而也是咖啡良伴﹐輕易吃兩三枚也面不改容。有時候在辦公室萬歲﹐最常見的招安手段﹐莫過於買冬甩圈或冬甩洞﹐打開紙盒﹐真能堵五湖四海悠悠之口。
星期六早上﹐偶爾會到家附近的TH咖啡連鎖店買咖啡提神。一圈又一圈新鮮出爐的冬甩﹐圓鼓鼓像一支救生圈義軍。飽滿的身軀或灑以彩糖星花或披上巧克力護甲﹐趾高氣揚﹐魚貫地排列在不鏽鋼的籃子裡﹐讓客人細意檢閱。大清早體內咖啡因低迷﹐什麼冬甩看來都那麼饒具色相﹐向凡人施展百般誘惑﹐讓人衣帶漸緊終不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