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4.2007

影子舞

離上次寫男歌手主題已差不多是半年前的事,忽發奇想,不如寫一寫關於杜德偉華星時期的作品。在張譚當道的日子,杜「舞精歌勁」也是枉然。到了張譚謝幕,又崛起了四大天王,靚妹仔擁躉都被瓜分乾淨。杜加盟華納的初期曾振翅過一陣子,尤其跑到台灣和小蟲合作,推出了《鍾愛一生》,甚有瞄頭。然而他的聲線比較單薄,對於歌路發展始終有所局限。近年又受到不少負面新聞影響,形像嚴重受損。幸而我住得比較隔涉,八卦新聞接收得比較慢,眼不見為乾淨。一夜情也好,叫外賣也好,none of my business

1 留住這時情 (1986)
杜德偉贏了新秀冠軍後,便變成了樂壇新人。他的處男作《留住這時情》由黎學斌作曲、鄭國江填詞、奧金寶編曲,收錄於《華星新秀新節奏》合輯內。一如其他新人,杜也要跑校園gig。校園gig者,聯校音樂晚會也。那時候我們中學都和瑪莉曼合辦音樂晚會,也是高年班男生親近女生的黃金機會。學生(常客如李克勤)表演過後,當晚有兩名表演嘉賓,一是花本蘭,壓軸嘉賓則為出爐新秀冠軍Alex 杜。杜的出現,迷死了不少在座的女生/男生。雖已是86年的事情,仍很記得杜用minus one 聲帶唱出A Side 《Hello》和B Side《留住這時情》兩首歌,收音很糟,效果卻近乎校園民歌的清純,也是多年來我對《留住這時情》的感覺和記憶。

2 只想留下 (1987)
杜的處男專輯,以自己的名字為題,走的都是歐西的流行曲及爵士路線。《只想留下》的原曲是組合Was (Not Was) 的《Where did your heart go》,風格騷得厲害。杜的版本較接近86年Wham 的cover version,比較收歛,又較容易流行。中段色士風的solo極度出色,像和憶蓮的《滴汗》是兄妹作,同樣關於迷失在都市森林,一顆心逃不出無涯慾海的畫面。
3 愛全為你 (1987)
新秀和港姐如是,周元復始,總有後來者取代。杜以師兄身份帶出第五屆冠軍文佩玲。二人的合唱作品《愛全為你》改編自George Benson 和 Roberta Flack (微涼!) 的《You are the love of my life》。誠然中文版本比原版遜色,不過以初出道的新人水平來說已是不錯不失。這首歌應該是結婚情人節的K歌王。曲/詞創作組合Michael Masser和Linda Creed 筆下還有另外一首國歌,名叫《Greatest love of all》。


4 不要重播 (1987)
杜的第二張專輯和處男作的名字差不多,除了中文名字,這次加上了英文名字。專輯裡最經典的作品,莫過於倫永亮作曲、小美填詞的《不要重播》。從事藝術創作的人,若有精彩作品傳世,一生已算燦爛過。《不要重播》絕對承受得起歲月變遷、滄海桑田的重量。倫在自己的個人專輯《鋼琴後的人》翻唱過一次,又在04年港樂以不插電方式重新演繹。雖然杜的版本簡單而原始,但還是比倫的版本感人得多。小美的《不要重播》和《微涼》都是神來之筆,足以教人再三玩味。
5 等待黎明 (1987)
有時候會以為這是一首 cover version,其實是100%華星出品,本地製作,更不是黎天王歌迷會的主題曲。印象中的花比傲(Fabio Carli) ,跟杜自持鮑比達差不多,都是以編曲為主,偶爾技癢的時候遊戲人間。《等待黎明》的power ballad 曲式,杜入形入戲的演繹,徐日勤緊湊迫人的節奏編曲,和重複不斷容易上口的副歌,曾經在坊間流行過。這首歌又令我想起SL的《心碎巷》,可能編曲和格式問題。

6 Anima (1988)

記得杜每一次在電台或電視台宣傳這首歌的時候都要苦口婆心地解釋,Anima 是拉丁語靈魂的意思。《Anima》是點題主打歌也是杜88年專輯的名字。花比傲繼《等待黎明》的成功,再下一城。相信Anima的概念來自花比傲多於填詞的葉建華。《Anima》專輯中另一首和林敏驄合唱的《眼光光》是短gag《點解咁好笑》的主題曲

7 忘情號 (1988)
《忘情號》和《等待黎明》、《Anima》彷彿一氣呵成的三部曲 (雖然這首歌是徐日勤的作品,而非花比傲)。《忘情號》是一列火車(2046?), 但我老是以為它是一艘郵輪(鐵達尼?)。林夕早期的歌詞確有文采,「為何沿途仍是冷漠圍牆,即使火車已擦過國界土壤。得不到關心得不到真心,即使可走遍世界到處一樣」,真是失意人寄情流浪的內心獨白。雖然這激情三部曲甚為成功,但卻偏離了杜的心頭好︰騷靈和跳舞音樂。幸而在他跳糟華納前,推出過兩首經典騷靈舞曲,曾幾何時,稱雄舞林。

8 夜半一點鐘 (1989)

雖然郭天王跳槽華納後推出《狂野之城》已奠定了舞王的地位,在80年代末期張立基,杜德偉和草蜢跳出各自各精彩,個人而言,又以杜的舞藝最精湛悅目。杜以前推出過《抗議變心》,然而到了《夜半一點鐘》,才發揚光大,有君臨天下之勢。《夜半一點鐘》收錄在《One more night》專輯內,由林振強填詞,改編自 Robbie Nevil 的《Back on holiday》,原曲和杜的版本配樂相似,但前者著重樂隊jamming的交流,後者則將Janet Jackson型格的soul dance以男歌手的身手來表達。《夜半一點鐘》也是一部1995年香港驚憟電影的名字,由陳小春徐錦江黃耀明葉玉卿等主演。

9 影子舞 (1989)

到了80年代末期,華納和寶麗金兩大唱片公司平分秋色,杜德偉在90年加盟前者,一點都不出人意外。畢竟杜置身於林子祥葉蒨文陳百強及SL這群西洋風的歌手中,更如魚得水。在臨別秋波前,杜推出了專輯《One day in my life》,主打舞曲《影子舞》比之《夜半一點鐘》跳得更放,更具epic scale,林振強的歌詞及rap充滿了優皮/都市色彩︰

Love 你搵到未呀 等到未呀
佢對你好嗎
你仲有冇繼續去讀法文
你仲有冇仍然去做健身
你o既T-shirt 你o既身影 你o既笑聲
仍留o係我度
記得我嗎 有掛住我嗎

《影子舞》是久保田利伸的作品《Time シャワ一に射たれて》,當時還沒有《悠長假期》,更沒有《La la love song》。久保田將福音音樂放在歌曲的開頭,接著是j-pop / funk 的中板歌曲。杜的版本則比較流線, 走的是soul dance的路線,也是Alex 杜華星時期眾多快歌我最喜歡的一首。
10 擦身情緣 (1989)

若選華星時期杜演繹得最出色的一首抒情歌曲,非《擦身情緣》莫屬。這首歌改編自《時の岸邊》,岸正之的作品,稻垣潤一原唱。潘源良的歌詞充滿電影畫面,車廂中偶然相逢,匆匆的只怕落了空。悠悠晚風,長長路中,說不出的溫馨旖旎,令我想起潘的另一首作品《沒有發生的愛情》,當然《擦身情緣》的結局比較美滿,接近童話的色彩。近期翻唱風氣大盛,羅敏莊重出江湖,挑選了《擦身情緣》,聽來有點兒歌放送的感覺。只能說衣不如新,曲不如舊。

8.13.2007

Being together


Etre ensemble 一起共處
Ça n'veut pas toujours dire 並不等於說明
Qu'on se ressemble 彼此一定相似
C'est souvent seulement rire 通常只是可笑而已
Dormir ensemble 共枕同眠
C'est pas forcément vivre 不一定地認真活過
Comme dans les livres ensembles... 就像在書本裡一起

Etre ensemble 一起共處
Pas assez de passé 不一定曾活過
La vie qui tremble 顫抖脈動的生命
Et quelquefois verser 又多少次
Des larmes ensemble 一起落淚
Se quitter pour s'écrire 更沒有寫下
Qu'on veut mourir 想終此生
Ensemble ....於一起

Comme on pense, comme on danse 如共想 如共舞
Pour nous pas d'importance 對彼此沒多大意義
Son enfance, mon enfance 他的童年 我的童年
N'ont aucune ressemblance 全沒半點相似
Comme on penche, comme on flanche 如相倚 如相避
Autant de différences 充滿了分歧
On n'est pas, pas du tout les mêmes 彼此並不相同
...et ... et je l'aime 我卻喜愛如此

Etre ensemble 共處一起
Et chacun dans son île 各活在孤島上
Quand il nous semble 當我們看似
Qu'on devient immobiles 變得紋風不動
...on change de piles... 彼此的基礎改變
Plutôt deux solitudes 反而兩種孤寂
Qu'une habitude 成為習慣
Ensemble... 於一起

Comme on pense, comme on danse 如共思 如共舞
Chacun ses apparences 各自外表不同
Nos cadences, nos tendances 我們的程度 我們的傾向
N'ont aucune ressemblance 全沒有半點相似

...pas d'méfiance, un peu de chance 沒有懷疑 輕度僥倖
C'est comme ça qu'on s'balance 藉此大家取得平衡
On n'a même pas les mêm's problèmes 彼此的缺點都不相同
...et...et je l'aime 而我卻喜愛如此

Comme on penche, comme on flanche 如相倚 如相避
Pour nous pas d'importance 對彼此沒多大意義
On n'est pas, pas du tout les mêmes 彼此並不相同
...et ... et je l'aime 我卻喜愛如此

8.12.2007

Tout l´temps, tout l´temps

J´ai appris de lui 從他身上學到了
Tous les gestes et les cris 所有姿態所有哭泣
Tous les baisers boul´versants 所有動人的吻
Et les mots difficiles 所有難言之語
Réveil sans 夢中醒來
Domicile 流離失所
...oser ...去奢求
Ce qu´il ose 所有的奢望

J´ai appris de lui 從他身上學到了
La souffrance et l´envie 煎熬和艷羨
La jalousie comme une corde 妒意像一根繩索
Ce désordre des sens 紊亂而無意義
L´indécence 不倫
Et le cœur 與心靈
A tordre 扭曲交纏了
Toutes ces choses 所有這一切

Oui 對
Tout l´temps, tout l´temps 永永遠遠
Oui 對
Tout l´temps pour lui 永永遠遠為了他
Je dépense mon temps 我付上了光陰
Je dépense ma vie...付上一生

Même s´il m´aime par à-coups 就算他不能永遠愛我
Si j´suis pour lui qu´une page 就算我只是他的一頁
Un peu d´son paysage 他天地的一隅
Je pense à lui malgré tout 我依然思念他
En silence 在沉默中
Sans violence 安然地
Aussi 同樣
Avec violence... 滿懷激戾

Surtout pas me faire plaindre 不必施予憐憫
Surtout pas me faire peindre 不必把我描繪為
En p´tit fille bien gentille 一個善良的小女孩
Je suis tombée toute seule 我是甘心情願地墮進
Toute seule dans 甘心情願地置身於
Sa petite gueule de loup 他細小的狼吻中
Et c'est tout 如此而已

8.05.2007

未完的小說

90年12月彭映盈小姐以彭羚的藝名﹐推出處女專輯《With Love》﹐天賦奇高﹐音域廣闊﹐ 聲線嘹亮﹐技巧已屆9.0以上﹐唯獨近乎完美的歌聲稍欠感情﹐又對她超土氣的形像有點敬謝不敏 (唉﹐只能怪當年《Faces & Places》 襲港﹐ 憶蓮及星工廠班底將artist整體表演水平set得太高)。到了91盛夏《意亂情迷演唱會》﹐ 彭應邀成為All Star Chorus之一﹐ 才開始對她注目。在演唱會上﹐彭的歌聲緊追著SL﹐比之蔡立及周小君更易使人認出來。

1990-93 樂意唱片為Cass 推出過四張專輯﹐《With Love》﹐《Somewhere in Time》﹐《彷彿是初戀》及《See for Cass》﹐以改編歐美流行曲為主﹐曲風一張比一張成熟﹐漸漸流露大將之風。到了《See for Cass》﹐專輯和《不如重新開始》同期上市﹐銷量雖然及不上後者﹐但絕對不失口碑。93年中加盟EMI推出《有著你多麼美》﹐94年推出了精選專輯《未完的小說》﹐又挾著肥師奶的鋒芒﹐一曲《仍然是最愛你》紅遍香江﹐開始進窺一線女歌手的堂奧。翌年以《如夢初醒》和《窗外》兩張專輯贏盡香港音樂頒獎典禮最佳女歌手獎項﹐銳不可擋。
《未完的小說》﹐彷彿是羚羊在遼闊的草原上奔騰馳騁前的迎風顧盼。

01 讓我跟你走

《讓我跟你走》的原曲《想著你的感覺》是巫啟賢其中一首飲歌,雖然個人比較喜歡杜德偉的版本。90年代初,張學友一口氣改編了兩首巫的作品《只想一生跟你走》和《等你等到我心痛》,巫不乘勢過江,實不合理。除了和張劉天王合作外,巫也被百代安排跟旗下女歌手彭羚和楊采妮合作。楊音域有限,可塑性有限,彭卻不幸被感染了台式灑狗血情歌的毛病,到了《窗外》才告病愈。

02 未完的小說   

「為什麼我倆總要相見一會,又分開,再重聚又要分開?」
「也許太易得到,我們便不會好好珍惜。」

94年Cass和郭富城演出了商台三十集廣播劇《戀愛1/2》。 除了廣播劇深受歡迎外,主題曲《未完的小說》也讓人驚艷。郭靜創作的旋律,有piano ballad 慣見的脫俗清麗,副歌部份則比較接近流行曲格式。雖然黃偉文有份參與廣播劇的演出,然而填詞的還是三筆管之一的周禮茂。《未完的小說》是流行曲歌詞的極品,令人感動:

情人你我彷似
無題兩個章節
迷離時候偶遇
糊塗時候告別
浮盪在無目的
然後留下回憶
絲絲點點
片片滴滴
由當中的細節
完成尚未完小說

03 不許眼兒再下雨

《See for Cass》裡Cass 挑戰了數首高難度的soul/R&B作品, 令人拍案叫絕。 到了這張精選專輯,Cass 演繹了Wendy Moten 的one-hit-wonder power ballad 《Come on in out of the Rain》,水準和原唱不遑多讓,高潮部份請將音量收細。《不許眼兒再下雨》是林振強先生另一首深情作品,寫得含蓄,最後以真愛無敵,皆大歡喜作終,頓然內心風雨停。阿門。

04 情難自制

《情難自制》是93專輯《See for Cass》的第二軌,改編自Dionne Warwick大氣壯闊的名曲《Now we're starting over again》。Cass 的中文版《情難自制》比較甜蜜細膩,高音部份駕輕就熟,雖然現在聽來配樂有點K歌感覺,不過Cass K得還是歷久彌芳,不見褪色。

05 奔向你


以前寫過一篇有關《Bodyguard》 OST的日誌,提及Cass 挑戰了 Houston 的《Run to you》,對自己的技巧和水平絕對有信心。Houston 是美國騷靈音樂百年難見的女歌手,能與她平分秋色的僅一位 Mariah Carey而已。彭羚改編的《奔向你》別說十多年前樂壇鮮有如斯勇者(除了SL和SY),放諸現今樂壇能望其項背的新人亦付闕如。雖然 Cass 發音比較尖銳,沒有騷靈腔深闊,但真假音的瞬間轉換,輕柔處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另有一種繫人心弦之處。

06 愛過痛過亦願等
1989年美國R&B女歌手Tyler Collins推出了處女專輯《Girls night out》﹐當中包括了兩首主打歌,分別為《Whatcha gonna do》和專輯的點題單曲《Girls night out》。這兩首單曲的成積不過不失,最高攀至流行榜季軍位置。專輯的第五軌歌曲《Give and take》卻被彭羚改編,收錄在她的第二張個人專輯《Somewhere in time》裡,成為主打歌《愛過痛過亦願等》。Cass 的這首單曲讓很多人開始對她留意,也成功入選「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叱吒專業推介二十大」。個人對這首歌曲感覺一般,因為旋律有點俗悶,歌詞有點老土。反而英文版的歌詞言簡意賅,副歌的兩句: Love's a game of give and take,there's no flowers when there's no rain 和「不痛過未算飛過,哭聲之中找笑聲」結構雷同。

07 彷彿是初戀
 
眾所周知《彷彿是初戀》是改編自鴨都小姐的名作《Rush rush》。尚在慘綠年華、滿臉baby fat、尚不知the one 為何物的Keanu Reeves先生,赫然是MV男主角! 李先生在MV中以James Dean電影《Rebel without a cause》中的型像出現,臂助單曲成功穩佔榜首達五星期之久。本來是NBA藍球啦啦隊成員的鴨都小姐,後來成為了出色的編舞家,如電影《Big》裡,Tom Hanks在琴鍵上起舞一段,就是出自鴨都小姐的手筆。1988年推出處女專輯《Forever your girl》,當中四首單曲高佔冠軍位置:《Straight up》,《Forever your girl》,《Cold hearted》及《Opposites attract 》(即張立基的《異性相吸》)。1991年鴨都小姐推出第二張專輯《Spellbound》聲勢洶湧。後來鴨都小姐因eating disorder、民事訴訟,離婚及後期唱片失利而沉寂下來。本來她有份參與創作的一首作品《Spinning around》可供她東山再起之用,可惜鴨都小姐無緣錄製這首作品。流行女神 Kylie Minogue在2000年成功推出這首歌,反而成為了她捲土重來的冠軍作品。現在鴨都小姐是American Idol 歌唱比賽的評判之一,有時語出驚人行為又癲癲弗弗,八卦新聞不絕,令人側目。《Rush rush》裡的明艷風采,已隨九十年代杳然過去。

08 一世愛著你
  
中西樂壇上「死心塌地」的情歌豈只恆河沙數?但擺明車馬、義無反顧如《Hopelessly devoted to you》者,委實屈指可數。《Grease》的電影和舞台劇是長青之樹,ONJ仍然紅顏未老,歌聲淒美婉約三十多年不易,也堪稱異數。Cass 的中文版本比原曲激動一點,比ONJ的演繹多了數分肉緊,雖然技巧拿足分,卻覺得感情拿捏得不太稱心。當然以初出道的水平而言,Cass的《一世愛著你》已比什麼最受歡迎女歌手五連霸貨真價實得多。

09 有緣遇上

《有緣遇上》最初收錄於Cass 《彷彿是初戀》專輯﹐原曲改編自Lauren Wood 1989年的《Fallen》。該曲因1990年被《Pretty Woman》用作插曲,隨著電影的成功而聲名鵲起。《Fallen》的bossa nova 旋律曲調﹐說不出的懶洋洋,一如秋日下午微風捲起紅葉的浪漫氣氛,聽後令人有一種暫時忘卻城市繁囂的悠然恬靜,蜜意綿綿。Cass 的咬字有點用過勁,令人想起白雪仙女士的粵曲瑰寶。

10 Let's Stay A While

1986年Janet Jackson的處女專輯五首冠軍單曲中,《Let's wait awhile》是其中之一。JJ眾多中版或慢歌中,比較喜歡《That's the way love goes》和《Got til it's gone》,舞曲方面真的一匹布那麼長,就《Rhythm Nation:1814》裡數首快歌就已給張國榮葉蒨文關淑怡翻唱過。個人甚喜歡《If》,《Together again》和《Love will never do (without you)》的MV,後者極為精彩,因是名攝影家Herb Ritts操刀﹐與Madonna 的《Cherish》和Toni Braxton的《Let it flow》MV系出同門,堪稱最性感的MV姊妹作。也許這是Cass的第一首單曲,曲風是極度輕柔的R&B,和Cass比較習慣的power ballad是兩個極端,是以表現手法略嫌剛硬。但Cass學習甚快,到了《See for Cass》,已能化百煉鋼為繞指柔,進步神速。
 
11 三人世界
 
這首單曲出自Martika手筆,即SL《一接觸》的原唱人。Lemon Tree 友情提示原曲《Safe In The Arms Of Love》,來自1991《Martika's Kitchen》專輯內的一首side track(第6軌)。《三人世界》是Cass早期的冠軍歌曲之一,收錄於《彷彿是初戀》專輯之內。個人覺得Cass控制這首歌曲恰到好處,光芒四射,雖然沒有如何深究歌詞裡的三角關係,但Cass唱得悠揚跌宕,是一首百聽不厭的佳作。
    
12 讓我跟你走
 
未完的小說的確沒有終章。不過暫時女主角仍然跟她的丈夫女兒living happily ever after。既有小女人的幸福,也不失視名利如雲煙的大智慧。

人駕駛

7.29.2007

自圓其說

Harry Potter 第七部終章《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哈利波特與死聖)》於七月二十一日星期六鋪天蓋地般面世﹐也結束了一件舉世流行文壇盛事。Deathly hallows 是指三件戰勝死亡的法器﹐其中一件是從第一部便出現一直為Harry所擁有的「隱身袍」The invisibility cloak。在這最後一部小說裡﹐作者在「隱身袍」上著墨不少﹐全因為一名小讀者曾向作者J K Rowling 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 Dumbledore 法力無邊﹐隱身遁影絕對難不到他﹐為什麼他要向Harry的爸爸借「隱身袍」? 作者為了解開讀者的疑竇﹐於是在書中作出了頗詳盡的解釋﹐這三件法器也是戰勝反派Voldermort 的關鍵所在……

數個月前便已從amazon.ca 預訂﹐半價加上免郵費﹐星期二便收到。因為上星期在啃另外一本書﹐快到尾聲﹐不想始亂終棄﹐所以忍得住手﹐直至昨天清早把手上的書看完才隆而重之打開了amazon 橘色的箱子﹐把新書拿出來狂啃。J K Rowling 用字簡明﹐行文流暢﹐沒有什麼深奧的文學手法﹐閱讀的時候可以不假思索﹐任意隨波逐流。用了一天時間﹐便把英文版看完。上星期三的時候和數位舊同事午聚﹐其中一名女同事一收到手便馬上看完﹐她說翻揭書頁的時候邊笑邊哭﹐絕對值回票價。我想我沒有她感情豐富﹐誠言自從第五集《The Order of the Phoenix (鳳凰社)》開始對書中任何人物的死活已開始有點置身事外﹐到了近年看HP也不過是習慣成自然﹐想看故事如何煞科﹐和作者將過去六集裡千絲萬縷的情節﹐如何自圓其說一番。在邏輯和娛樂角度看來﹐第七部終章絕對沒有讓人失望。它包含了以前HP成功的元素﹐案中有案﹐文場武戲用心編排﹐故事結構嚴緊﹐速度疾緩適中﹐每一頁都有它的功用﹐並沒有搪塞累贅等流行文學通病。然而系列卻又讓讀者感到像一個小孩逐漸長大成人一般﹐在成長的過程裡﹐一些赤子情懷﹐彷彿隨環境性格轉變依稀湮沒無聞。掩卷的時候並沒有特別不捨﹐覺得沒有給作者「欺騙」已十分難能可貴。



看完了終章﹐也不是沒有感慨,那是文字以外的似水流年。第一次接觸HP的時候是2001年的聖誕節。我先和一名舊同學去看電影﹐然後T在節日時帶著姨甥女去看。那時候HP系列已面世四年﹐小說已赫然出版到第三部。我初次聽到這本書是從前經理的口中﹐那時候她的女兒在閱讀﹐也誠意推薦其他人加入這個奇幻的巫術世界。看過了電影﹐於是買下了頭三部的小說。那年聖誕節患了感冒﹐啥事也不管一口氣在床上把三部小說看完。在整個HP系列裡﹐第三部是我的 all time favourite﹐因為有點像童年時熟悉不已的叮噹時光機情節﹐除了驚險萬分﹐分秒必爭外﹐也看得出作者寫作的創意和用心。最重要的是整篇故事裡沒有一個人(無辜) 送命﹐氣氛也沒有後來數部變得突兀和凝重﹐是最寫意不過逃離現實的隨意門。看第四部小說的時候剛剛過了30歲﹐看第五部的時候轉了工作﹐第一次有自己的下屬。兩年前看第六部的時候又轉了工作﹐那時候T的母親進了醫院﹐也推遲了我們回國旅行的計劃。到了昨天看終章時﹐環境又改變了﹐新房子搬進來也差不多一年,我自己也成為了一名初生女嬰的舅舅。從第五集開始﹐除了買一本給自己﹐也同時給T的兩名姨甥女購買。2001年兩名姨甥女還是小孩子﹐現在大的姨甥女已屆十六歲﹐ 長得婷婷玉立﹐也開始造著teenage女孩子常見的夢﹐HP失去了以前的魔力。



一部好的文學作品需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雖說日後重看HP系列﹐恐怕不會從小說身上得到什麼新的人生哲理﹑啟發或領悟﹐然而就像故地重遊一般,看星看海看夜濤,踏過我踏過的路。那也很足夠。

7.19.2007

祂的黑暗物質

Lord of the Rings》﹐《Harry Potter》﹐《The Chronicles of Narnia》等等英國玄幻冒險系列一一躍身成為全球票房神話﹐ 《His Dark Materials》順理成章成為下一個將被開發的大眾寶藏。去年剛好是《HDM》三部曲的第一部《The Golden Compass》面世十周年﹐New Line 電影公司隆而重之﹐在2007年聖誕檔期將這個故事搬上大銀幕﹐而且力邀大美人Nicole Kidman 飾演反派金絲猴夫人 Mrs. Coutler﹐新邦Daniel Craig及新邦女郎Eva Green等也擔綱演出﹐志在必得。

《HDM》的第一部1996年在英國推出的時候﹐本名為《Northern Lights》﹐後來因為書中引人入勝的法寶 alethiometer 出盡風頭 (alethia 在希臘文中為真理之意) ﹐美國出版商執意將書名改為《The Golden Compass》﹐一晃就十年多 (同樣情況見於Harry Potter的第一部小說﹐從英國登陸美國的時候《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變為了《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也因為原名不夠魔幻)。《The Golden Compass》是《HDM》三部曲裡場面最熱鬧﹐但情節也交待得最隱晦的一部。因為dust及小女孩主角Lyra的命運﹐要到第二集才開始解釋﹐第一集的人物和情節雖然精彩紛陳﹐卻使人如置身五里雲霧。而且每一個人物都彷彿亦
正亦邪﹐絕對有別一般玄幻歷險故事。

《The Golden Compass》的故事主幹以小女孩 Lyra 決心遠赴北極拯救被擄的朋友Roger 為主﹐小女孩茫然不知自已處身一個神人交戰的大時代﹐而命運又安排了一個極其重要的角色讓她來飾演。《HDM》三部曲可以說是《The Chronicles of Narnia》七部曲的相反面﹐後者是宗教寓言;《HDM》則是一本「反教會」﹑以科學及玄幻入題的奇書。古往今來﹐不少野心家獨裁者以宗教為名﹐謀求私利﹐迫害無辜﹐動輒戰火燎原﹐唯恐天下不亂﹐與本身教義背道而馳。《HDM》以一個parallel world 作背景﹐加上 Lyra 的赤子之心﹐處處反映出書中成年人心靈上的弱點和詭魅﹐甚有警世作用。

《The Golden Compass》十二月七日公映,熱切期待。


7.13.2007

ONJ (Part I)

天前看到網上新聞﹐說80年代贏了口碑輸了票房的《Xanadu》終於成為了音樂劇在紐約Broadway上演﹐備受讚賞。當年的cult classic﹐現在重新包裝﹐崔護重來﹐難道中外演藝創作風行吃老本的勾當﹐是新不如舊﹐大勢所趨? 當中單曲如 《Magic》﹐《Suddenly》 和主題曲《Xanadu》 讓我勾起了很多童年回憶。女主角Olivia Newton-John是真正的仙樂都﹐長青不老﹐當之無愧。

年近花甲的ONJ﹐今年四月還到了香港登台獻唱﹐從視頻中聽到她的歌聲﹐依然甜美靚絕﹐比重開金口的芭芭拉史翠少了刻意﹐多了數分出塵。縱然歲月在臉上留下痕跡﹐魅力猶在。ONJ的聲線甜膩﹐初期所走的歌路是比較纏綿悱惻的country﹐1974-78推出的經歌曲 包括《I Honestly Love You》(74)﹐《Have You Ever Been Mellow》(75)﹐《Please Mr. Please》(75)﹐和《Sam》(77)﹐都是離不開痴痴地等的田園女歌手音樂。ONJ的真假音變換出神入化﹐歌曲不易駕馭﹐屬高難度作品。香港女歌手李惠敏也曾經翻唱《Sam》﹐雖然高音部份也能達到﹐但誠然和原唱版本不好比較。


I Honestly Love You

Sam
ONJ憑著1978年電影《Grease 油脂》一片和男主角John Travolta 成功則身美國pop culture 殿堂人物之列。眾所周知﹐憶蓮的英文名字Sandy﹐是從《油脂》中ONJ的角色而來﹐ 足見電影和歌曲的影響深遠﹐波及蓮迷。1979年的TVB電視劇《青春熱潮》是多生多旦的群戲﹐除了老拍檔賈思樂露雲娜﹐ 還有陳佰祥黃杏秀﹐林子祥繆騫人。其中一段泳池歌舞戲﹐路雲娜被豬朋狗友取笑﹐一曲《阿細蚊》就是《油脂》裡面的《Summer Night》。早期彭羚在第三張個人專輯《彷彿是初戀》也翻唱了ONJ的《Hopeless Devoted to You》﹐名為《一世愛著你》﹐歌名歌詞同樣天荒地老地老土﹐但經典就是這樣風雨不改﹐無遠弗屆。


Summer Night - Grease


Hopelessly Devoted To You - Grease

7.09.2007

非一般廣告 之 啤酒篇

式足總賽 Superbowl 的廣告時段向來以天價出售﹐短短三十秒鐘的air time﹐盛惠二千六百萬美元﹐可以是一間大公司最明智或最弱智的投資。因此﹐每年最出位的廣告製作﹐都會乘著球賽的小息時間百花齊放。能代表客戶推出廣告的advertising firms﹐出盡奇謀﹐都是業界中最厲害的人馬。

基於球賽的觀眾以血氣方剛的alpha男仕為主﹐推廣的產品也離不開這個特定的性別及年齡市場。每年美國啤酒公司Anheuser-Busch (Budweiser) 都會推出令人津津樂道的廣告﹐舉數年前的Wassup為例﹐街知巷聞﹐也被電影Scary Movie 借橋使用﹐成為了北美流行文化的經典。2002年在超碗時段推出了紀念9/11的廣告﹐贏盡口碑。2007年Bud 推出了9個(!)廣告版本﹐很多都以動物為主﹐秉承一貫廣告創作的風格﹐以下是其中6個﹕

1 證婚



2 便車



3 戲水



4 猜拳



5 鸚鵡



6 猩猩



Bonus

2004年Janet Jackson 和 JT在中段表演的時候因為「wardrobe malfunction」露出洋相。翌年Bud推出了相應的廣告﹐幽了一默。

7.08.2007

SOS | Live Earth | 7.7.07

2007年7月7日﹐Kevin Wall 和前美國副總統Al Gore在8個國際都會﹕紐約﹐倫敦﹐約翰奈斯堡﹐里約熱內盧﹐上海﹐東京﹐悉尼﹐漢堡﹐同時舉辦了大型演唱會 Save Our Lives Live Earth 7.7.07﹐邀請了重量級唱將來宣揚環保訊息﹐呼籲世人以行動來解決 global warming 的危機。從20多年前的Live Aid 演唱會已可知﹐大型演唱會雖有極強的號召力﹐過程當中看似萬眾一心﹐人人有責﹐但實際上解決不了真正的政策問題 。Live Aid 曲終人散後多年﹐非洲饑荒貧瘠﹐愛滋病等情況仍然存在。已發展及發展中國家的環境/資源開發政策﹐腹中早有定案﹐孰好孰醜﹐絕對不會因為紅歌星在台上唱兩三句歌而改變。而且某些紅星的參與﹐也遭人詬病。以娜姐為例﹐素來生活奢華﹐毫宅別墅私人飛機﹐limo出入﹐加上近年環球巡迴演出﹐單就她一人的carbon footprint 就要比一個普通倫敦市民高上百倍﹐實在算不上是以身作則﹐綠色使者的最佳人選 (娜姐的publicist已公開表明﹐娜姐的演出已顯示了她的決心﹐請大家拭目以待日後的發展云云)。

當然SOS Live Earth 也不是一無是處﹐最少它showcase了以環保方法發電提供concert場地資源和鼓吹出席演唱會的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最重要的是這些演唱會撮合了一些久違了的組合如Genesis 和 Duran Duran﹐讓樂迷再次目睹他們的風采 (唉﹐卻也有歲月催人的殘忍)。昨天我只是約略收看了倫敦和紐約的表演﹐有一些演出尚算不賴。以下是倫敦﹐紐約和上海三地的表演片段﹐包括了John Legend﹐Rae﹐Damien Rice﹐David Gray﹐Keane﹐John Mayer﹐和Sarah Brightman。最後以娜姐主唱的主題曲《Hey you 》作終。Reduce, reuse, recycle. Enjoy!

"Mercy mercy me" by John Legend & Corinne Bailey Rae (London)




"Que Sera Sera" by Damien Rice & David Gray (London)



"Turn it on by again" by Genesis (London)



"Planet Earth" by Duran Duran (London)


"Somewhere only we know" by Keane (London)



"Gravity" by John Mayer (New York)


"Time to say goodbye" by Sarah Brightman (Shanghai)



"Hung up" by Madonna (London)



"Hey you" by Madonna (London)

7.06.2007

嫻談 之 千個太陽

德嫻眾多的專輯裡﹐我對於1986年的《千個太陽》有一份莫名的親切感。這是葉加盟黑白唱片後所發行的第二張個人專輯。封套以黑作底色﹐配以洋洋灑灑的瘦金體題字﹐牡丹金袍的華麗布料包圍著封面﹐充滿傳統中國特色。葉駁了長髮﹐燈籠蘿蔔袖和收腰的梯形剪裁﹐貴艷眩目﹐加上款柳蘭花手架式﹐霸氣襲人。劉天蘭憑此得1986年的封套設計獎。專輯的音樂卻和asian glam的封面大相徑庭。10首歌裡有6首是改編自歐美的流行作品﹐有pop ballad﹐Motown﹐和 funk。經《許愿回憶錄》一語道破﹐才恍然 Deanie 這路曲風直接影響了兩年後《Ready》和《都市系列》的誕生。這一篇淺談專輯裡精彩的改編作品。

1 千個太陽

那一年在紅館看了「競歌散芬芳」演唱會﹐序幕曲和encore/閉幕曲都是《千個太陽》﹐當時派台派得超厲害﹐非常硬銷。記得台上舞蹈藝員﹐像京劇場面般舞動著紅色的大旗﹐就只差龍圖跑出來翻幾個筋斗而已 (《再生戀》?)。台上葉和陳各站一方﹐然後走到台中心合唱副歌部份。兩人的Live唱功﹐陳其實稍勝一籌。只是葉八卦抵死的台風﹐上天下地唯我獨尊﹐陳只有乖乖裝作後輩「小妹妹」唯命是從。當年很多校制歌唱比賽都用《千個太陽》﹐因為夠友愛。但每一次聽到「My friend﹐今天你如何﹖」﹐十足來收鉈地﹐狂想噴飯。《千個太陽》是電影《我要高飛 (Fame)》的單曲《I sing the body electric》﹐其中有 And I'll burn with the fire of ten million stars 之句﹐中文版本因而得名。


2 情人Lift

中古Blog 最近將「競歌散芬芳」的《情人Lift》現場版重見天日﹐實在功德無量。 葉戴假髮眼鏡發花癲的造型﹐20年來震撼不遜﹐真要和她共困電梯內﹐真是嚇死多過悶死。《情人Lift》的原曲為 Paul Nicholas 1977年的作品﹐也是他推出的最後一首單曲《Heaven on the 7th floor》﹐故事同樣關於電梯內遇見傾心者﹐當然林振強先生筆下的改編版本﹐啜核抵死得多。葉一句﹕「我好驚啊」﹐令人想起某些黃韻詩小姐的電視角色。笑聲又令人想起《埃及玫瑰》。


3 不再分離

接著《困》和《走過的路》兩首比較intense的作品﹐《不再分離》在爵士小號聲中悠悠飄起﹐如華燈初上﹐盛夏的風。原曲《Say you love me》是Patti Austin 1976年專輯《End of the Rainbow》的第一軌。葉的歌聲令人酥軟乏力﹐反而 Austin 的演繹感覺上比較含蓄。開頭數句﹕「像一齣戲緊張刺激哀怨也迷離﹐幾經喜與悲﹐分隔開竟會相聚﹐跟你一起」﹐詞意緊密﹐潘源良先生的筆力絕對厲害。





4 等不到是你

原曲《Daddy's home》在1961年面世﹐是三人組合 Shep & the Limelites 的首張單曲﹐曾高踞 Billboard 亞軍位置。其他外國歌手如
Jermaine Jackson (73) 和 Cliff Richard (82) 都翻唱過這首作品﹐令人留下過深刻印象。 SL也演繹過英文版本﹐收錄在1997年滾石發行的《美妙世界》專輯內。《Daddy's home》是一首關於到外地參戰 (或工作) 的父親﹐在離開一段日子後﹐回到家裡跟年幼女兒重逢的歌曲。葉的《等不到是你》充滿騷靈R&B的味道﹐當中望眼欲穿的心聲﹐和SL的《情人的眼淚》和《紅顏未老》有異曲同工之妙。



5 觸摸我的咀唇

若問喜歡《千個太陽》的原因﹐我會說一切從《觸摸我的咀唇》開始。雖說早在小學年代﹐葉的adult contemporary 音樂如《星塵》﹐《倦》﹐和《天天都相見》已一直陪著我長大 (家裡有葉迷和Lam迷)﹐然而到了1986年遇上了《觸摸我的咀唇》﹐才真正被葉充滿激情慾望﹑進退兩難的歌聲震撼。葉加盟黑白後﹐對以霧水之戀作為題材的歌曲﹐尤為得心應手。每晚睡覺之前﹐我都會握著walkman﹐一遍又一遍聽著《觸摸我的咀唇》﹐然後靜待《昨夜星塵》才矇矓入夢。有時候覺得流行曲裡有獨白是一件非常老土造作而煞風景的事情﹐然而《觸摸我的咀唇》裡﹐葉那一句﹕「俾多o的回憶我﹐因為我再冇o野可以擁有」﹐才第一次明白到回憶在感情世界裡擔當的重要角色。那時候雖然知道《觸摸我的咀唇》是改編歌曲﹐卻不知道它的原曲《Touch me in the morning》是天后級人馬 Diana Ross 在Motown時代的首本名曲之一。原曲的tempo更輕快一點﹐沒有中文版本的纏綿悱惻﹐然而更考唱功。林振強先生保留了原曲「觸摸」的概念﹐將清晨換成了咀唇﹐感情倍添赤裸。



6 昨夜星塵

葉從首張專輯開始﹐已和星結下了不解之緣。《星塵》和《明星》兩首作品更是瘋魔了樂迷二十多年。《千個太陽》以《昨夜星塵》作為尾聲﹐有一種夜涼如水﹐萬籟俱寂的豁朗空明﹐彷彿千個太陽燃燒到了盡頭﹐最後化作了漫天閃鑠無聲的星宿。《昨夜星塵》的原曲《Stardust》歷史悠久﹐最早版本在1927年面世﹐可說是美國爵士歌曲的經典作品之一﹐堪稱big band jazz的常規指定項目。演繹過《Stardust》的唱將如天上繁星﹐不可勝數﹐早期一點的有 Louis Armstrong, Frank Sinatra, Billy Holliday, Nat King Cole, Connie Francis, Ella Fitzgerald﹐後有Barry Manilow, Rod Stewart, Harry Connick Jr.等。據稱《Stardust》是上世紀灌錄最多的單曲﹐版本總數超過1,800之譜。

《昨夜星塵》值得一提的是鄭國江先生意境清新的歌詞﹐其中「小百靈鳥在哼輕快調﹐在花間裡滿植愛苗」之句﹐緊扣原曲同一段 The nightingale tells his fairy tale / of paradise where roses grew﹐現在的填詞人恐怕已沒有這種修詞的功力。《Stardust》也令人想起曾經一度的星工廠 (Stardust Factory)﹐赫然應合了中文版本的歌名﹐已成為了昨夜星塵。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