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童一向以中篇見長﹐《我的帝王生涯》可說是他早期罕見的長篇作品。一如蘇童的其他作品﹐《我的帝王生涯》沒有流露過半點雄心壯志。然而這部作品題材浩瀚湮淼﹐可說將五千年來中國歷朝興衰的遠原近因悉數引用﹕如垂簾聽政﹑手足相殘﹑荷刑暴虐﹑縱情聲色﹑宦官亂政﹑後宮爭寵﹑天災人禍﹑鄰強入侵﹑藩王叛變﹑揭竿起義……但作者並沒有將故事寫成一部硬繃繃的中史教科書。透過十四歲即位﹑缺乏導育的「燮王」端白眼中﹐蘇童將國家興亡說成身邊最尋常瑣碎的事情。雕欄玉砌應猶在﹐回首已是百年身。

我喜歡端白性格的發展。故事開始時他是一個剛愎自用﹑手操生殺大權的末代天子。然而在流放的日子裡﹐端白才慢慢流露了帝皇應有的高貴和胸襟。書中最成功的人物﹐除了來去匆匆的帝師覺空大師外﹐應數燕郎和蕙妃。眉目清秀的燕郎﹐被鐵匠父親淨身入宮的時候﹐才只有十二歲。但十四年來﹐他一直追隨端白身側﹐忠心耿耿﹐並沒有因為端白流落民間而捨主遠去。燕郎是悲劇人物﹐然而到後來已不是卑微的奴才﹐而是端白的親人。燕郎陪伴端白生死與共的情操﹐最為感人。蕙妃本是品州一名像飛鳥般靈動漂亮的少女。雖然受到端白的寵幸﹐卻因此不幸地被捲入後宮殘酷的鬥爭之中。中段蕙妃萬念俱灰﹐被安排假死﹐遁身庵堂削髮為尼。只是蕙妃的遭遇不僅於此﹐她的結局出人意外﹐也最教人扼腕嗟嘆。

2 comments:
反覆睇過這一篇幾次.到底《夜會》是甚麼一會事?下次..到"第一頁"打書釘時.睇會一下當中意思 :P
覺得這一首歌和書裡幽異的氣氛有點不謀而合﹐那種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的隔世情懷﹐也有鏡子效應。都只怪年少無知。: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