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2009

狼來了

季匆去又來﹐去年聖誕節在電影院看罷《Twilight》﹐不經不覺續集《New Moon》又已面世。過去一年電影的宣傳齒輪﹐無刻間斷﹐主要著重於年輕的男女主角是否離離合合戲假情真﹐及年僅十七歲但為了Jacob Black 角色劇增30磅﹐從一名小伙子練就出一身肌肉的Taylor Lautner。彷彿戲外的迭聞故事﹐較之電影更多姿多彩。

繼上集女主角Bella 邂逅 Edward﹐共同抗敵後﹐本來已沒有什麼可以左右他們的感情。只是若然兩人的發展過於一帆風順﹐未免太過浪費寶貴的戲劇題材。作者曾經提及﹐這部小說深受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影響﹐是以故事從Bella 18歲生日那天的一件小事故作序﹐導致男女主角在無奈的情況下分隔兩地。Bella 獨個兒渡過無日無夜行屍走肉般毫無意義的日子﹐直至她發現自己在尋求危險及刺激之際﹐Edward 會在自己的潛意識中重現﹐益發使她壯著膽子﹐幹一些豁出去的傻事。與此同時﹐童年朋友 Jacob 長大成人﹐在Bella 傷心欲絕的時候加以安慰支持﹐一度令Bella 暫時忘卻不在身邊的情人。人所共知﹐原來 Jacob 是狼族的後人﹐因為吸血殭屍在他們的領土附近出沒﹐令他們一群年青人肩負起保家安族的使命。
《New Moon》整個故事﹐無非為了營造這段三角關係。

上集最吸引我的地方其實是華盛頓州寒煙瀰漫延綿百里的松林。到了這一集﹐一些重要情節只在濃林的地面發生﹐導演沒有取用太多遠鏡廣角鏡﹐令人動容及懷念的蒼林疊翠﹐在這一集大為刪減。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年青人在盛怒下變身成巨狼的電腦動畫。近期荷里活電影視覺特技泛濫成災﹐看過本年的《Transformers 2》及《2012》﹐觀眾已變得麻木﹐見怪不怪﹐加上巨狼看來像一頭鬆毛大狗﹐平添滑稽的感覺。女主角的演技彷彿比上集更造作﹐口吃的時候老是換來四五個慌張狼狽的表情。兩名男主角則往反方向走﹐變得如紙板般木訥乏味﹐十分片面。要是沒有對白﹐也許旁觀者都不會知道他們是心痛憤怒還是便秘。也許一眾演員年紀尚輕﹐然而整體效果只能歸咎導演手法失準。

有趣的地方是當 Jacob 第一次在戲中為 Bella 止血而脫去上衣﹐電影院裡的女觀眾頓時嘩聲四起為演員起伏浮突的胸肌腹肌暈浪不已。我們離場後討論兩名男主角﹐只覺 Taylor Lautner 赤裸的上身才是整部電影的焦點﹐至於不修邊幅的 Robert Pattinson 一貫丐幫長老般篷頭垢臉﹐何以這樣的人物會成為當時得令的萬人迷﹐實讓我們大惑不解。只好歸納於口味各異﹐不能深究之列。

場景方面﹐意大利古城裡﹐廣場上一片紅衣的盛景﹐氣氛著實不錯(唉﹐是的﹐這部電影只能看看氣氛熱鬧而已)。飾演Volturi 三名屍王的演員﹐包括《Underworld》的 Michael Sheen﹐頓時讓人怔了半晌﹐分辨究竟他是狼是屍。覺得三名屍王的衣飾演繹有點誇張失實﹐反而不及Anne Rice 《Interview with an Vampire》及《Queen of the Damned》電影裡的古屍霸氣流帥。然而婷婷玉立的 Dakota Fanning 飾演的Jane 驚鴻一瞥﹐令人印象難忘。

今年年頭曾說要偷閒多翻一些書頁﹐結果買了這套一連四集的小說系列﹐將之狼吞虎嚥地幹掉。閱讀本集的時候甚為盼望電影中會提及狼族人的祖先﹐如何成為巨狼的典故。只是電影篇幅有限﹐導演無法插入這段有趣的前聞﹐也只好無奈地接受。

很明顯和《Harry Potter》系列有別﹐《Twilight》世家針對的是年輕的少女讀者﹐或籠統地說以女性讀者為主。《Twilight》世家以男女主角陰陽殊途的戀情為主軸﹐不及《Harry Potter》佈局用心﹐老少咸宜。當然也不能太過荷刻﹐畢竟不是所有書籍都是文學鉅獻。流行暢銷書能啟發年青一輩開卷閱讀﹐功勞也不算小。

不管如何挑剔刻薄﹐明年我們還是會去捧場的。獅狼羊也好﹐紙板人談戀愛也好﹐一一成為了我們茶餘飯後的助談素材。那已經值回票價。

12.09.2009

100張專輯 (16-20)

20. 《真實》
張惠妹
種類:國語流行
年份: 2001

一首接觸張惠妹的單曲是《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這首歌曾經使人近鄉情怯﹐的確世上沒有什麼幸福是唾手可得的。張惠妹的嗓音雖帶點沙啞﹐但音域寬廣﹐巨肺唱功激情澎湃﹐如黃河之水「排山倒海」而來。有時令我想起張宇﹐彷彿只有錐心滴血的濃烈悲情方能帶出他們音樂的極致。自1995年處女專輯《姊妹》面世﹐《真實》已是A-mei 第九張個人大碟。什麼亞洲華語專輯銷量及演唱會入場人數紀錄﹐能打破的當時都被她打破了﹐事業可算如日中天。《真實》 是她從豐華過檔華納的首張專輯﹐宣傳不遺餘力﹐點題歌曲《真實》秉承過去A-mei 金漆招牌的「弱水之音」﹐將舊人被棄如蹩履的心態表露無遺。「孤獨比擁抱更真實﹐愛讓人失去了理智﹐會不會是我太自私﹐拒絕更寂寞的日子」﹐深閏憂怨的程度《Love﹐Sandy》望塵莫及。不完美不僅是愛情真實的樣子﹐其實人生亦然。另一首主打歌《我恨我愛你》﹐令我悠然想起Tori Amos 的鋼琴抒情歌曲﹐情極處如瘋似魔深不見底﹐愛恨糾纏﹐小聰明亦毫無用武之地﹐只好聽天由命。張內歛的演繹﹐另有一番繫人心弦的淒楚。《排山倒海》改編自由 Diane Warren 作曲 Faith Hill 主唱的電影《珍珠港》主題曲《There you'll be》﹐張唱功紮實全力以赴﹐和原唱相比毫不遜色。只是一向對於這首主題曲不太感冒﹐不管是英語原版A-mei的國語版還是 Il Divo 的意大利語美聲版﹐都無法令我動情。若說激情之作﹐反而第十軌的《因為你沒說》更肉緊纏綿﹐好一句「不要用愛抓住我又放手﹐如果不能全給我﹐就全都別給我」﹐斬釘截鐵﹐不留餘地。Let's love like there's no tomorrow﹐確是至理名言﹐畢竟人生太短。選來是最近被方大同翻唱﹐但效果遠較原版失色的《記得》。首次在車廂聽到A-mei這一首歌的時候全身汗毛倒豎。「誰還記得是誰先說永遠的愛我」﹐纏綿悱惻之於極點。有一些愛最後沒有結果﹐走到最後回頭一看﹐驟然成為了記憶的鹽柱﹐在赤地無人的曠野裡悄悄地風乾。

19. 《大家樂
溫拿/黃霑
種類﹕ 電影原聲
年份﹕1975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中期﹐香港樂壇最火紅的除了許冠杰外﹐應數溫拿樂隊。前者自創的通俗流行曲﹐深入草根及受薪階層﹐針對時弊。後者早期亦偏重於英語流行搖滾曲﹐後來和黃霑先生合作﹐《大家樂》可說收錄了樂隊當時首波的粵語主打歌曲。電影圍繞著一群中五學生(溫拿樂隊)﹐面對會考壓力 (《好學為福》)﹐然而又不願放棄夾band的夢想(《大家樂》﹐《玩吓啦》)。阿B(鍾鎮濤)是主角﹐飾演他母親的是粱舜燕女士﹐是來自富裕家庭的上等人。印象猶深的一幕是粱佯裝自縊上吊來挾迫兒子放棄音樂及拍拖﹐專心赴笈肄業。這一幕曾令我小小心靈蒙受陰影﹐原來天下竟有這麼機關算盡的父母。阿B 敵不過母親以死相迫﹐只好違心就範﹐於是帶出了由阿B獨唱的《今天我滿懷寂寞》﹐也是一輩子首次被音樂的蒼涼憂鬱所感動。這部電影還有大契李司祺及黃霑演出﹐黃是學校小食部的老闆﹐貪財如命(《錢最親》)﹐大契是他的妻子﹐但屢勸丈夫無效。後來黃在一部電影裡不自量力地負責動作替身的工作﹐從高處跳下發生意外﹐頸部腿部均受重傷。幸而妻子在旁照料﹐更教育意味濃烈地唱了一段《地球圓又圓》勸諫丈夫不必事事爭先﹐唯利是圖﹐畢竟世事逆轉難料。李的幕後代唱是華娃﹐當時黃霑先生的太太。抒情歌曲方面有歷久彌新的《只有知心一個》及由女主角陳秋霞主唱的《點解手牽手》﹐兩首都是流行一時的單曲。後者更在九四年被彭羚翻唱﹐收錄在《有著你﹐多麼美》專輯內。這張電影原聲專輯是家裡最早收藏的黑膠唱片之一﹐也是我啟蒙接觸香港流行音樂的渠道﹐也許專輯整體音樂風格流於通俗誇張﹐然而放諸青春勵志音樂劇中﹐年少悲歡恰如其份﹐也很有親切感。對於黃霑先生充滿自信創意的才情﹐十分敬服 (如《好學為福》中一句KIS2 是二硫碘化鉀的短稱﹐不是Kiss﹐令幼小的我不禁莞爾)。在這裡選擇了當時溫拿樂隊大行其道的英文主打歌《L-O-V-E》﹐尤其難忘的是他們一身大衣領鬆糕鞋﹐及字母背景﹐悠然孕育出七十年代不能磨滅的經典。

18. 《陪著你走》
盧冠廷

種類﹕ 粵語流行
年份﹕ 1986

家裡有廷迷﹐《天鳥》﹐《小鎮》﹐《過路人》專輯推出一張買一張。前文提及﹐盧出道的時候﹐頗受不了他某些作品過於獨特的唱腔。有人可以說他的唱腔不修飾不隨俗﹐可以說他敢於流露個人風格﹔那時候我只覺得他的唱腔過於標奇立異﹐彷彿「老外唱大戲」﹐就像林子祥的小調作品一般﹐總是提不起興趣。個人認為直到了這張《陪著你走》專輯﹐盧的歌曲才算靠向大眾路線﹐形象也沒有那麼我行我素。專輯裡有兩首合唱歌曲﹐一首是點題的《陪著你走》﹐和劉天蘭合唱﹐當年大行其道﹐一直是婚宴上新人虐待賓客的常見招數。數月前高錕教授因被頒授諾具爾獎﹐也有不少人以這首歌頌揚高氏伉儷不離不棄的深情。盧曾經指出﹐二人的婚姻出現過瓶頸位置﹐偶有爭吵也會冷戰﹐前景極不明朗。但在盧寫下這首旋律的當兒﹐太太唐書琛仍然譜出這篇意簡情深的歌詞﹐原來千山千海仍甘願一起跨過﹐種種歷煉仍無法動搖感情的基本﹐令他們的婚姻重上軌道。很多人﹐包括我在內﹐覺得最後一句﹕「 如果走到這世界邊端﹐我倆已是無力前行﹐跟我一起飛去」最為真摯感人﹐和某國歌「轉眼白頭永不分離」一句﹐異曲同工。另一首合唱的歌曲則與同樣鬼聲鬼氣的葉德嫻合作﹐名為《我痴我蠢》﹐同樣收錄在葉《千個太陽》專輯之內。論演繹豪邁精彩﹐《我痴我蠢》遠勝《陪著你走》﹐只是後者知名度較高而已。盧葉兩人遇強愈強﹐記得二人在紅館《競歌散芬芳》音樂會上現場演繹﹐可說是驚喜之一。《老年時》令我想起《分分鐘喜歡你》﹐是一種平淡見溫馨的真情對白﹐歲月滔滔﹐情懷未變。《俘擄我的心》是派台作品之一﹐旋律變化幾度﹐算是不錯的本地製作﹐只是盧的大戲腔仍然濃烈﹐耐聽程度打了折扣。選擇這張專輯﹐主要原因都是《世事何曾是絕對》。滄海桑田過後﹐得到的是一番全新的體驗。


17. 《Xanadu》
Olivia Newton-John, Electric Light Orchestra

種類﹕ 電影原聲
年份﹕ 1980

這套電影歌舞連場但劇情薄弱﹐票房收入並不太理想。電影原聲專輯卻甚受歡迎﹐銷量高達雙白金﹐傳世不少動聽的單曲。那時候小小心靈不知道camp為何物﹐儘管故事牽強﹐但對於劇中青春貌美﹐歌聲如天籟般優美的繆思仙女(ONJ飾)大暈其浪。男主角Michael Beck 才是劇中的大花瓶﹐還有Gene Kelly 息影前的最後一次演出﹐留下了難忘深刻的印象。原聲音樂由 Electric Light Orchestra (簡稱 ELO) 及John Farrar 合作。ELO 1971年出道﹐曲風揉合了電子搖滾及管弦樂﹐到了1980年參與這部電影的原聲製作﹐再創高峰。主題曲《Xanadu》旋律搶耳﹐配樂熱鬧豐富﹐ONJ清麗出塵的歌聲悠揚﹐游走無瑕假音之間﹐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聽了一次便沒法把副歌拋卻腦外﹐非常的八十年代。劇中另外兩首大熱之作《Magic》及《Suddenly》柔情似水﹐前者是溫柔綺旎的抒情單曲﹐如夢似幻﹐後者是和Cliff Richard 合唱的情歌﹐突然地一切都各就其位﹐進入了新的世界。Side B 還包括了ELO的招牌電子搖滾音樂《I'm alive》﹐也曾在美國的音樂榜留下不俗的成績。初中讀書的時候會在灣仔海傍路過「仙樂都」夜總會﹐雖然此仙樂都並非彼仙樂都﹐然而腦中不禁響起ONJ的歌聲。2007年《Xanadu》成功被改編為百老匯舞台劇﹐笙歌曼舞滾軸流光悠然重生。



16. 《江湖浪子》
麥潔文
種類: 粵語流行
年份: 1984

說起八十年代,家裡曾經有過麥潔文這盒卡帶。娛樂推出的《江湖浪子》專輯﹐聽來像是電視原聲﹐其實整張專輯只有《江湖浪子》,《難忘的你》及《偏偏惹恨愛》和同名的無線電視古裝武俠劇有關(黃日華劉嘉玲秦沛郭鋒合演)﹐其餘的作品都是以「六神合體」的形式共冶一爐﹐風馬牛不相及。三首《江湖浪子》的歌曲﹐比較喜歡《難忘的你》﹐開首清唱部份令本來十分地道及公式化的電視插曲變得細緻動人 。除了《江湖浪子》外還有三首主題曲﹐分別是無記的《青鋒淚痕》(故事改編自古龍筆下的《英雄無淚》)﹐港台親子劇場的《陽光下的孩子》及由周潤發葉蒨文主演的《靈氣迫人》主題曲《夜夜痴纏》。Kitman靈動的演繹感情細膩﹐音質精準﹐加上都市傳說怪談繪影繪聲﹐令這首抒情歌曲添上三分異彩。網友Chi 曾經為Kitman寫過數個精彩的專題﹐包括《慢歌篇》及《一字眉dancing queen》。Kitman 的 dancing queen 旅程﹐始源於這張專輯的兩首80年代 disco 舞曲:一首是當時流行一時的霹靂舞曲(breakdance)《電光霹靂舞士》﹐真是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另一首是改編自Shannon《Let the music play》的《愛跳舞的少女》。唱這兩首快歌的時候﹐Kitman 腔深醇厚﹐令我想起SL演繹《都市觸覺 City Rhythm》時的歌唱風格﹐兩者頗有相似的地方。《愛跳舞的少女》雖然主歌副歌變化不大﹐然而四分之一世紀後的今日重聽﹐仍然讓人有起舞的剎那衝動。



previous (21-25)
next (11-15)

21. 《Whitney Houston》 - Whitney Houston / 22. 《Travelogue 1 遊樂》 - 林一峰 / 23. 《Love Actually》 - Various Artists / 24. 《Long Vacation》 - Cagnet / 25. 《祝福》 - 葉蒨文 / 26. 《All for Love》 - Various Artists / 27. 《讓自己快樂》 - 杜德偉 / 28. 《The Fame》 - Lady Gaga / 29. 《徐小鳳全新歌集一》 - 徐小鳳 / 30. 《William Shakespeare's Romeo + Juliet》 - Various Artists / 31. 《Step One》 - Steps / 32. 《永遠》 - 辛曉琪 / 33. 《Songs from Ally McBeal》 - Vonda Shepard / 34. 《最愛》 - 林子祥 / 35. 《MTV Unplugged》 - Mariah Carey / 36. 《The Love Album ~ Asian Delux Edition》 - Westlife / 37. 《Les Misérables ~ 10th Anniversary Concert》 - Various Artists / 38. 《天空》 - 王靖雯 / 39. 《太陽》 - 陳綺貞 / 40. 《搭錯車》 - 蘇芮 /41. 《藏愛的女人 ~ Love of My Life》 - 齊豫 / 42. 《世界變得很美》 - 草蜢 / 43. 《Ray of Light》 - Madonna / 44. 《See for Cass》 - 彭羚 / 45. 《百強‘84》 - 陳百強 / 46. 《Rhythm Nation 1814》 - Janet Jackson / 47. 《葬心》 - 小蟲/黃鶯鶯 / 48. 《My Best Friend's Wedding》 - Various Artists / 49. 《故事的角色》 - 王傑 / 50. 《Life Thru A Lens》 - Robbie Williams / 51. 《The Adventures of Priscilla, Queen of the Desert》 - Various Artists / 52. 《無非想快樂》 - 藍奕邦 / 53. 《Le fabuleux destin d'Amélie Poulain》 - Yann Tiersen / 54. 《雪狼湖》 - 群星 / 55. 《Falling Into You》 - Céline Dion / 56. 《天天都相見》 - 葉德嫻 / 57. 《Secrets》 - Toni Braxton / 58. 《Oh! Gal》 - 蘇永康 / 59. 《Mezzanine》 - Massive Attack / 60. 《一千零一夜》 - 李克勤 / 61. 《反叛》 - 陳慧嫻 / 62. 《Talk On Corners》 - The Corrs / 63. 《是這樣的》 - 梅艷芳 / 64. 《Beautiful Thing》 - The Mamas & Papas/John Altman / 65. 《火熱動感》 - 華納群星 / 66. 《梁祝下世傳奇》 - 何韻詩 / 67. 《Midnight in the Garden of Good and Evil》 - Various Artists / 68. 《愛愛愛》 - 方大同 / 69. 《到此一遊》 - 楊千嬅 / 70. 《Fumbling towards Ecstacy》 - Sarah McLachlan / 71. 《Brokeback Mountain》 - Gustavo Santaolalla / 72. 《傳說》 - Raidas / 73. 《愛的根源》 - 譚詠麟 / 74. 《Savage Garden》 - Savage Garden / 75. 《寓言》 - 王菲 / 76. 《Soul of the Tango》 - YoYo Ma / 77. 《射鵰英雄傳》 - 羅文 甄妮 / 78. 《Listen to Eason》 - 陳奕迅 / 79. 《Jagged Little Pill》 - Alanis Morrisette / 80. 《寬容》 - 張信哲 / 81. 《林姍姍》 - 林姍姍 / 82. 《Notre Dame de Paris》 - Original Cast / 83. 《淡淡幽情》 - 鄧麗君 / 84. 《Silk Road》 - 喜多郎 / 85. 《少年遊》 - 優客李林 / 86. 《廣播道 Fans 殺人事件》 - 軟硬天師 / 87. 《為妳鍾情》 - 張國榮 / 88. 《Il Postino 》 - Luis Enriquez Bacalov / 89. 《戀一世的愛》 - 關淑怡 / 90. 《慢.慢愛》 - 余憲忠 / 91. 《Goddamned》 - Jay Brannan / 92. 《天空の城ラピュタ》 - 久石讓 / 93. 《消息》 - 張宇 / 94. 《愈夜愈美麗》 - 黃耀明 / 95. 《Bilingual》 - Pet Shop Boys / 96. 《關懷》 - 葉蒨文/ 97. 《Yentl》 - Barbra Streisand / 98. 《Listen Without Prejudice, Vol.1》 - George Michael / 99. 《讓我歡喜讓我憂》 - 周華健 / 100. 《Open Up》 - 林憶蓮

12.06.2009

點只玩具咁簡單 之 樂高積木

時候最心愛的玩具﹐樂高積木(Lego)位列三甲之內實至名歸。

三年級的時候﹐七姨正在屈臣士工作﹐購買玩具有僱員優惠﹐以上這盒迷你的「太空穿梭船442」 成為了我生平第一盒樂高積木。記得很清楚﹐這盒小小的積木件數不多﹐然而跟隨著說明書逐塊逐塊化零為整﹐漸漸成形﹐身軀彷彿未能幽禁那份滿足感﹐像要隨著幻想力從心扉光速飛躍﹐穿梭於星河盡頭﹐探索宇宙無涯的壯麗奧秘。

過不多時﹐七姨再多送我一盒規模更大的「銀河探索號497」﹐除了增添紅色及白色的太空人各兩名﹐一首適合較遠距離飛行的太空船外﹐還有地勤的工作崗位及車輛﹐加上「442」小穿梭船﹐這兩盒樂高讓我渡過了不少愉快的下午。儘管當時對數學習作提不起興趣﹐然而還是樂於完成﹐因為能早一點投入樂高的幻想世界﹐逃離乏味的現實生活。

以前就讀的小學星期六有一節遊戲課﹐學生可以攜帶玩具回學校﹐在遊戲課和其他同學分享。三年級某天﹐我把那兩盒樂高積木放在一個積及巧克力橙餅的鐵盒內﹐珍而重之地帶到學校﹐在遊戲課上和同學分享。那時候自己比較天真﹐遊戲課後鐵盒暫時交由坐在後面的一名同學甲保管。詎料同學甲竟然在上自修課時翻看。班主任看到同學甲上自修課不專心﹐將整盒樂高玩具充公沒收。除了自己著急外﹐班上的其他同學竟有不少人為我說項﹐道明玩具是我的﹐沒收了不啻無妄之災。無奈當年的班主任不能動之以情﹐也不可理喻﹐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心愛的玩具落入老師的抽屜﹐如宇宙頓時被黑洞吞噬﹐心內惶惶然暗淡無光。那天下課後﹐同學乙跟我說: 現在老師走了﹐不伺機把樂高積木拿回﹐更待何時﹖當時猶豫了半分鐘﹐便跟同學乙說﹐算吧﹐班主任既然沒收了﹐不過一時之氣﹐終有一天會發還給我。

當然﹐那一天沒有來臨。

數月後班主任在各同學前把抽屜裡所有的玩具不分青紅皂白全都扔到垃圾桶裡去﹐如古時午門斬首﹐以警傚优。從玩具被沒收那天開始﹐這件事情一直不敢跟父母說起﹐覺得問題也許會自我解決﹐不過需要一點時間而已。當然樂觀幼稚的想法最後以失望幻滅告終。年終時和母親提及班主任沒收及扔棄學生玩具的事例﹐家母也是小學教師﹐馬上指出﹕玩具是學生家長掙錢買來的﹐作為老師沒有權利私自扔掉。當時母親更問我自己有沒有玩具被班主任充公。懦弱的我只覺事情早已發生﹐於是說慌沒有。自己也從沒有向同學甲追討賠償﹐因為自己做不出來。當時的自己傻得可以。

這段小插曲從此加深了自己對於樂高積木的情意結。

六年級的時候﹐因為功課不過不失﹐父母獎勵﹐得到了這一副「太空基地6970」。自從三年級滑鐵廬一役﹐已有好幾年沒有接觸樂高積木﹐料不到鍾愛的程度沒有被時日沖淡。這套積木的精妙之處﹐在於能將玩具的三部份一氣呵成地連結起來﹕地勤的研究基地﹐單軌穿梭車及太空飛船發射台。偶然會覺得六年級了對樂高積木仍然那麼熱衷戀棧﹐彷彿有點不太成熟。然而失去的日子太多﹐自己隨著感覺而行﹐總能找到自圓其說的藉口。

自己二十五歲生日那天﹐家人也許沒有什麼點子﹐送了我好一盒巨形的樂高積木﹐赫然是最具規模的「太空基地 6991」。基地的架空列車由電磁操控﹐急速呼嘯起伏來回。記得自己花了一兩個小時把基地建成﹐就只那麼認認真真地玩過這套玩具一次。

以前不少親友帶小孩子到我們家探訪﹐我都會和那些小孩子在客廳一起堆砌樂高積木。當時只有七八歲的小孩子﹐今天早已大學畢業成為了電腦工程師或剛剛開始在英國就讀醫科。現在﹐樂高積木則完好無缺地收藏在父母家裡自己舊臥室的單人床下﹐無聲無息地和一些回憶沉澱昇華。

七姨因癌疾故世已有八年﹐然而每每看見市面上的樂高積木﹐都會想起她慈祥尖削的臉形和仍然停留在60年代的眼鏡。至於童年的一些遺憾﹐隨著歲月洪荒﹐變得遙遠朦朧。對於樂高積木之情﹐卻是一輩子的深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點只玩具咁簡單 之 peecol
點只玩具咁簡單 之 電視遊戲 (1)
點只玩具咁簡單 之 超合金

11.30.2009

我心向明月

年前秋天清晨上班時如行屍走肉般來到辦公室大廈前汽車絡繹不絕的十字路口。混凝土的街角站著一位失明男子﹐年紀約莫四五十之間﹐體形有點福泰﹐頭髮灰白﹐手裡一枝紅白相間的長竽斜斜左右左右地點動著原地﹐正等待著交通燈號轉換﹐彷彿有點猶豫。這個十字路口的確交通繁忙﹐於是當燈號轉綠時﹐我接近那位先生﹐輕輕把手放在他的胳膊上禮貌地道﹕「先生﹐可以過馬路了。」那位先生突然振臂一甩﹐把我的手鬆脫﹐驀見他紅白長竽如急雹般點地搶前﹐急步沖沖走過馬路﹐口中唸唸有詞發著嚕囌﹐只差沒有破口大罵。從對方反應異常強劇地不領情﹐顯然是自己冒昧魯莽多此一舉了。

以上只是小事一件﹐畢竟對方沒有出言求助﹐自己微不足道的熱心他人自有選擇接受或拒絕的權利。我的父母素來萬事親力親為﹐從小受了他們作風影響﹐十分理解那種不到必要關頭不開口求助的自立性子。當然﹐拒絕別人施予援手的方法也有很多﹐禮貌地微笑道謝﹐勝卻千言萬語。

沒有人喜歡被拒絕﹐
喜歡自尊肝腦塗地任人踐踏﹐喜歡恩將仇報一切付出被視作潮起潮落般理所當然。除非有極嚴重的自虐傾向又另當別論。是以「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要照溝渠」﹐難免令人自忖情何以堪。

喜歡上世紀八十年代某首流行曲的歌詞﹕
莫道你在選擇人﹐人亦同選擇你﹐公平全沒半點偏心誰也有滿腔熱忱一廂情願意亂情迷的時候以為對他/她/牠(再)好一點﹐(再)多一天﹐就會出現轉機。不是有這樣的諺語流傳嗎﹐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如此類推。然而舉一反三﹐接受和拒絕﹐機會是均等的。要是做到有情必領來者不拒﹐不僅浪費別人時間也好沒來由平添煩擾。硬幣總有兩面﹐一空明月要照向哪邊﹐不由人決定﹐正如幸福沒有必然。

有心栽花也好無心插柳也好﹐萬千蘭因絮果﹐只能盡心﹐強求卻是毫無用處。我們是真心真意地付出﹐還是一項策略性的投資﹐只有天知地知。人和人的接觸交往只能捫心自問﹐甘心情願就不要說抱歉。
若要付出和回報比例合理﹐還是購買90天政府債券比較實際。

同題作品﹐請參 兩周一聚

11.23.2009

都市心


去數星期工作量進入季末高潮﹐簡報一份接一份必須審閱批核﹐如片片雪花飄來。幸而踏入十二月第二個星期﹐一切公務將快塵埃落定﹐上上下下均可以喘一口氣。上周末沒有回多倫多陪伴家人﹐我們心血來潮開車到蒙特利爾度過一個平靜而愉快的周末。十一月底的天氣仍然如中秋般清朗﹐可說異數。

蒙特利爾舊城的馬車遊﹐和紐約中央公園相約﹐是遊客喜愛的活動之一。九年前一名舊同學生日﹐我們四人也乘坐過一次。二十分鐘的車程﹐還有馬夫講述舊城的風物典故。天涼的時候乘坐﹐比天熱的時候適宜﹐至少異味沒有那麼明顯。

舊城曲折的街道。

港口的鐵錨。

喜歡的石板街。

海鷗。

疏影昏黃。

玻璃之城。

是次下榻位於市中心的凱悅麗晶酒店。也許是旅遊淡季﹐除了訂房不太困難外﹐租金加上地下泊車費用仍甚相宜。

世界之翼百貨公司。四處店鋪正雷厲風行以聖誕大減價刺激銷費﹐我們卻毫無購物衝動﹐除了買了一些影碟外﹐堪稱空手而回。只是忙裡偷閒﹐毫無目的地信步而走﹐也是一種樂趣。

11.17.2009

小數點

了使用銀行的網上服務﹐不論燈油火臘樓宇按揭汽車保險定期投資﹐一一變成數字遊戲。

今天收到煤氣費用的帳單﹐盛惠加幣$52.00
因為天氣尚暖不必使用壁爐﹐主要是熱水爐的開支。老實說兩個人耗用煤氣實在有限﹐超過一半都是是煤氣公司所謂的運輸費用。假設一個月只用一次熱水﹐煤氣公司都會收取差不多的運輸費用﹐是為overhead cost﹐如收買過路錢﹐不付白不付。

晚飯後一邊看電視新聞﹐一邊在銀行的網頁輸入錢碼付款。不知道是飯氣攻心還是腦筋按章工作﹐本來應付加幣$52.00﹐打出來卻成為了$5200。醒覺的時候﹐滑鼠己按下confirm落實﹐當時心跳最少停了一下。幸而習慣了在網上付帳都設下預支的日期﹐這次轉帳最早要等到十二月二日才啟動。頓時打開預支項目將這筆款項刪除﹐改付$52.00。要不然往後九年都不必再付煤氣費。

這個小數點﹐不容小覤。最不顯眼的東西﹐最具殺傷力。

11.15.2009

寫給自己的信

世紀八十年代一些香港的作家寫過不少笑忘書﹐如倪匡的散文集《不寄的信》﹐《心中的信》《夢裡的信》﹐《酒後的信》﹐《雲端的信》《燈下的信》《失落的信》《無情的信》《風颺的信》.....及李英豪送予忘妻《給煜煜的信》系列等﹐洋洋灑灑﹐百感跌宕﹐都是抑壓五內﹐寂靜中流露的心聲。給自己的信是一種有趣的寫作體材﹐就算平凡中也可以看到樂趣。

上次給自己寫的信剛好在十個月前 (取名
赤子)﹐沒有什麼鼓舞自省的深言大義和自己分享﹐只是一次閒話家常。在博客和自己書信對話太多﹐難免形於刻意﹐輕嘗輒止無傷大雅﹐亦無可厚非。

今天沒有什麼特別不接受或不滿意自己的地方﹐因為優點也好缺點也好﹐都是自己的一部份﹐只能批發不能零售。默默上游固然重要﹐但當不惑之年一年一年接近﹐心態則隨著年月慢慢輕鬆釋然﹐沒有天塌下來﹐洗心革面的衝動。等待mid-life crisis 來到再說。

在辦公室遇上挫折或不如意事﹐發過嚕囌後﹐靜下來會細想有什麼行動可以付諸實行﹐能在自己影響範圍之內﹐都不能因為一時意氣袖手不理。幸而身邊不乏自己衷心敬重的哲者可以問道求教﹐比自己盲目摸索事半功倍。

生活上最大的隱憂莫過於親人的健康﹐然而除了珍惜目前﹐不能活在恐懼或未知之中。每天也許是最後一天﹐別讓生命等待。

第一次參加兩周一聚﹐主題是「五年之後」﹐很多對生活的想法都沒有怎樣改變。
就是﹕
沒有什麼宏願沒有什麼目標沒有什麼非X不可。只願人長久。
同題作品﹐請參 兩周一聚

11.13.2009

脊椎動物

近在面書上說自己「很榮幸地發現某些人類不是脊椎動物﹐只是未能確定是變異﹐進化還是退化」﹐聽來煞有介事﹐不難聽出是不折不扣的棄婦口吻。其實這個現象一點都不新鮮﹐如海棠無香﹐鰂魚多刺﹐司空見慣﹐不值得大驚小怪。遺憾﹐這些人一點都不為意﹐長大竟然變成這樣子。

小時候唸《正氣歌》﹐喜歡的一句是「時窮節乃見」。時勢越見敗壞﹐益見節氣的可貴。謀事多年明白做人需要有彈性﹐能屈能伸﹐不能太拘泥﹐也不能用蠻勁解決問題﹐長袖善舞才能移山倒海。然而四兩撥千斤不等如漠視大是大非﹐或指鹿為馬﹐守正不阿是最基本的節氣。洋人有 say truth to power 一句﹐也是我們所謂的 ethics and values 重要的一環。對於耳軟騎牆﹐為了佈施市恩而失之公正之輩﹐恭喜恭喜﹐那是人類脫離了脊椎動物的嶄新境界。

當然﹐我相信﹐個地球係﹐圓又圓。

11.08.2009

一飛沖天

得悉這部改編自手塚治虫經典名作的動畫電影將要上映﹐我們一直滿心雀躍地盼望。雖然我和T成長於京港兩地﹐然而《鉄腕アトム》都是我們童年的一部份﹐電影的經驗又是一次回憶之旅。

先說說名字吧﹐我慣常地稱呼這名頭長雙角﹐黑褲紅靴的小機械人為
Astro Boy﹐其次港譯的小飛俠。T則一如其他國內長大的朋友﹐稱之為阿童木。初時以為アトム (atom) 這個片假名的譯音以「阿瞳目」三字代書﹐其後才知道端倪。就如叮噹之於どらえもん﹐童年時的稱呼深印腦海﹐只要大家所指都是這名小機械人﹐家裡沒有書同文車同軌的規定各適其式。

雖然童年時觀看的是相同的一個人物﹐然而版本和過程﹐反映了京港兩地小孩子不同的生活。我接觸Astro Boy 是'80年代初某夏天﹐當時在電視上播映的是'80年代全新的彩色版本﹐每日放送﹐若無記錯主題曲以英語演唱﹐因而令我學會了Astro Boy 這個名字。那時候只要做完了暑期作業﹐打開電視便可以紋風不動地收看 Astro Boy 上天下地精彩絕倫的歷險
故事﹐可說不費吹灰之力﹐也沒有望穿秋水的冀盼。T的經驗則比較隆而重之。'80年代初他還是住在東單舊宅的四合院內﹐電視機尚未普及﹐左鄰右里就只有一具黑白的電視機﹐十分矜貴。當時引進國內的阿童木是'60年黑白的版本﹐是當時央視的配音員演出。生長在國外的人也許對於國內的配音演繹不太習慣﹐然而那種根正苗紅的詮釋﹐付予不少人莫名的親切感。每達周末下午﹐四合院裡的小孩子都會聚在一起﹐引頸佇候阿童木的奇遇﹐一星期只得一次﹐錯過了就不再﹐是當時小孩子的娛樂重點之一﹐也是一方窺透未來科技的天窗。接近三十年後﹐我們二人在大銀幕上重遇童年舊友﹐頓時把塵封了的赤子之心重新整理﹐隨著主角一飛沖天﹐返璞歸真實在別有一番樂趣。


很多人都知道Astro Boy 的靈感源自童話故事《木偶奇遇記》﹐關於一個小機械人的成長過程。看畢電影﹐發覺《Astro Boy》和另一部受《木偶奇遇記》所啟發的電影《A. I.》有著相同的故事架構﹕小機械人的誕生﹐完全因為成人失去了孩子﹐父愛/母愛無處寄托渲洩﹐情急之下找來了替身﹔然而故事裡成人的感情是自私及衝動的﹐當漸漸明白替身始終無法代替所失去的一切﹐便始亂終棄﹐忽冷忽熱﹔小機械人於是離開了無憂無慮的伊甸園找尋自生的意義﹐在路途上遇到了想像以外的朋友﹔及後在「馬戲團」中再次接觸到人性的醜惡……然而《Astro Boy》和《A. I.》最大的分別﹐是前者老少咸宜﹐著墨人性光明善良的一面﹐一切善有善報﹐真愛不死﹔後者則是專為成年人打造﹐以小機械人的性格剖析及拱托出凡人灰暗的劣根性﹐令人心情鬱悶。同樣的題材﹐有這麼南轅北轍的發揮﹐反差之大﹐可說供人細味無窮。


看這部電影有兩點地方值得一提。

我和T一早入座﹐旋即被四方八面的小孩子及家長包圍﹐心忖﹕慘了﹐不知道電影中途這些小孩子會有什麼不如意的舉動﹐藉故吵鬧一番。雖然直至開映前的預告片段﹐這些小孩子仍然不安於位絮絮不休﹐然而當電影一開始﹐這些小孩子便完完全全投入了故事及影像裡﹐全院老幼同一時間屏息靜氣同一時間開懷大笑﹐不管是小孩子舉止有禮還是家長家教有方﹐都令是次電影的經驗說不出的愉快。

第二件值得表揚的是電影中為諧角配音的英國演員﹕來自《Little Britain》的Matt Lucas及《Love Actually》的 Bill Nighy ﹐前者為機械人 Sparx 配音鬼馬抵死﹐令我想起《Little Britain》裡的 Bubbles﹔後者一人分飾兩角﹐分別為仁慈和善的(御)茶水博士及詼諧惹笑的 Robotsky。他們的插科打諢﹐多次使我忍俊不住。這部電影製作不俗﹐充滿娛樂性。對於沒有童年印象分又沒有小孩子的朋友﹐也許不看也罷。但喜歡動畫片而不介意放下身段重拾童真的﹐《Astro Boy》可以讓你時光倒流﹐即使魔法只有兩小時。

以上的情境﹐是不是和《天空之城》有點相似﹖

11.04.2009

秋天的流水帳

星期是T的生日。趁著冬雪還沒有飄至﹐於是拋下一切俗務請了兩天假期﹐星期三下班後披夜出發﹐開車到 Syracuse。挑選這個目的地﹐完全為了購物治療的需要。去年旅遊San Diego﹐到過當地的 Outlet Mall 購物﹐才發現原來在 Syracuse 附近也有分店。這次紐約州之行﹐可說有目標而來。

雨夜開車﹐沿路高速公路只有車燈擦身錯落﹐乏善可陳。車廂裡幸有我們喜愛的音樂在暗黑中陪伴左右。進入美國國境的手續尚算簡便﹐畢竟是周日晚上﹐過關的人
。差不多晚上十一點鐘﹐抵達 Syracuse在一間假日旅店歇宿一宵﹐翌日繼續行程到達購物大本營。插曲一節﹕早上在旅店大堂吃早飯時﹐一名女旅客髮挽高髻﹐穿著及膝的尖頭皮靴﹐身上就這麼裹著一張大浴巾﹐真空上陣來用早膳﹐以為是自己的客廳。不能說滿室春光澹蕩﹐只是讓在座眾人愣然瞠目﹐無言以對。

這次長途出擊購物﹐且容我膚淺地歸納戰績﹕T 買了一件 Eddie Bauer 的羽絨冬衣﹐一件 Columbia 的 thermal 體育上衣﹐及數件 J CrewCK 的長袖優閒服。我在 Banana Republic 及 J Crew 也找到了尋覓多時的 argyle (菱形花紋) 羊毛背心﹐以便入冬後在班上穿著。臨走的時候﹐還是回到J Crew 買了兩件仿木刻印刷的T恤﹐只嘆賤物鬥窮人。當然﹐此行最主要的任務也順利完成。在鞋店內﹐終於找到兩雙黑皮靴。
九年前我們兩人各買了一雙孿生的 Roots 黑皮靴(有點像軍靴)﹐在這邊冬天冰天雪地的環境下穿著﹐十分方便合用。五年後﹐靴子終於懂得牙牙學語﹐修補過後還是笑不攏嘴。本想回Roots 再買相同款式的一雙﹐詎料該品牌已經不再出產皮靴﹐櫃裡的靴子位置一直懸空至今。我們慣穿10號﹐這次9號半反而更合適。證明買衣服鞋物不能光看標簽的尺碼﹐必須親身試穿﹐方取得最佳效果。

購物療程結束﹐我們從尼雅加拉瀑布回到楓葉國境。是晚住進了南安省的一個小城﹐第二天早上開車回我就讀的大學去。自本科畢業以來﹐已有十三年沒有踏足校園。料不到校舍四處大興土木﹐蓋建新學系的研究大樓。領著T在昔日的課室﹐休息室﹐長廊
圖書館等地方流連﹐細說著當年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也從牆上各屆畢業生的照片中找到自己﹐有點「歸時休放燭花紅﹐待踏馬蹄清夜月」的涼意。中午時和T的大姨甥女在校舍飯堂會面。T的大姨甥女九月剛剛升讀大學﹐無巧不巧選了我的母校主修化學生物。這次重回故園和新生交談﹐發現校園很多地方改變了﹐也有一些傳統歷久彌芳。總括而言﹐大學的基建設施十分完善﹐很能跟上時代演進﹐譬如校舍每一角落也有wi-fi 供應﹐學生全以學校的八達通付款(現金信用卡已落伍)﹐一切最新的軟件都能從學校網頁免費下載。就是校舍附近的店鋪也比十三年前多了一倍﹐除了本地慣見的酒吧餐聽(如 East Side Mario)﹐還包括蒙古燒烤﹐壽司﹐珍珠茶館等。最令我感觸的是HMV 及 Harvey's 沒有絲毫改變﹐店裡彷彿永遠留下自己的背影。

星期六星期天我們回到多倫多﹐主要是探望T母親的病情。療養院裡很多病人都回家渡周末﹐只是T的母親還需要留院慢慢靜養。我們二人陪伴著她吃午飯晚膳及說話解悶﹐看著窗外黃葉紛紛飄落﹐原來已是萬聖節。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