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2008

Pee Wii

酒駕駛是嚴重的交通罪行﹐除了倚靠警方嚴厲執法﹐大眾教育也很重要。德國法蘭克福一間高科技公司及出租車公司聯合推出了一項新發明﹐名為Piss Screen﹐主要裝置在酒吧的洗手間﹐針對的是男性駕駛者。

Piss Screen的科技和Wii雷同﹐當酒吧的客人需要去洗手間﹐遊戲正式開始。客人細水長流的時候﹐獨立的便盆可以感應小便左右擺動的方向﹐從而控制電視螢幕裡的車輛﹐超過洗手間裡其他客人所控制的車輛。

若然客人喝得差不多了﹐螢幕上的汽車失控game over﹐反醉酒駕駛的標語便會馬上顯示﹐更會附上出租車的電話號碼﹐勸喻客人打的回家。

然而也不是每一個國家也接受這種大膽的發明。比利時的政府便覺得這種交通教育的手法有傷風化﹐於是下令禁止。不知道這種科技會否傳到北美或亞洲﹖

Sources: AOL

1.26.2008

北京假期(5) 回味

遊的其中一大樂趣﹐便是品嚐當地美食。

北京是多朝古都﹐飲食文化豐厚悠長﹐加上近十數年經濟起飛﹐生活水平與日俱增﹐飲食業更是百花齊放﹑選擇應有盡有。單就王府井東方新天地的food court﹐食肆的款式及數量(如「過橋米線」﹑「韓式和式料理」﹑「小籠包」﹑「粵式小菜」) 已是一般加拿大大城市購物中心的三倍﹐食物的素質及水平﹐更不能跟漢堡快餐或炒雜碎式的粉麵飯相提並論。大城市如多倫多溫哥華雖有不少水準超卓的中餐館﹐然而始終地處北美國度﹐和親身體驗北京獨有的環境民風大不相同。


一品粥
第一天剛下飛機﹐好不容易回到T家將行李卸下﹐我們便到外邊逛了一圈。因為舟車勞頓﹐雖然飢腸轆轆﹐但胃口不大﹐於是我們挑了環境衛生﹑而且距家不遠的嘉和一品粥。九月初﹐夏日餘威猶在﹐進了清涼的店子﹐頓時鬆一口氣。隨便點了「松仁芝麻粥」﹑「生滾魚片粥」﹑「鮑魚蝦粥」﹑「酸梅湯」﹑「五香驢肉」及「麻醬糖餅」﹐合共$71(RMB)﹐中國既不收取銷售服務稅﹐也不收取小費﹐價廉物美的程度﹐令人難以置信。「五香驢肉」跟「五香牛肉」的味道差不多﹐只是驢肉色澤較紅﹑肉紋也較粗﹐質感稍異。於我而言﹐「麻醬糖餅」有點過甜﹐但T有一顆sweet tooth﹐正合其意。據聞這所店子是一名台灣商人開設﹐已在城裡開了六﹑七間分店﹐桌子上更有店訊﹐簡報每一間店子的發展及員工動態﹐甚有團隊精神。因為首次經驗不錯﹐於是差不多每隔一天便來光顧這間店子吃brunch﹐嚐過「花式果粒冰粥」﹑「麥冬百合粥」﹑「爽口萵筍絲」﹑「糯米素燒鵝」﹑「素王鮮鍋貼」﹑「江南糯米藕」﹑「香肘花」﹑「海米粉絲煲」﹑「蔥花餅」﹐每次人均不過$35(RMB)﹐ 誠意推廌。



地道清真小吃
說起sweet tooth﹐就不能不提北京小吃。以前T的老家在西單「紅樓戲院」附近的胡同﹐有時候到「護國寺小吃店」光顧。於是我也抱著朝聖的心理而來。坐公車到了西單﹐大部份的胡同都已清拆一空﹐街上婚紗店林立﹐形形色色﹐從傳統樸實到前衛奢華﹐超乎常人想像(如新郎不穿上衣只戴一對天使翅膀﹑和穿白裙的新娘在郊野合照)。我們找了半天﹐仍然找不到小吃店的下落。T隨口問路﹐發現街上店裡十個人中有九個半人都沒有北京口音﹐顯然不是在本城長大﹐更沒有聽過什麼小吃店。後來好不容易找到一位長者﹐才從他口中知道「護國寺小吃店」的位置。原來「護國寺小吃店」被華天集團收購﹐在店外只看見華天的招牌﹐要到店裡才看得見歷史悠久的綠字橫匾。

我們安頓下來﹐T便跑到櫃面買了一桌子的點心。以上照片依時鐘方向﹐從十二點鐘數起﹕淡黃色圓球似的是「碗兒糕」﹑然後是兩枚「炸糕」﹑清純美味的「豆腐湯」﹑接著一碟盛著四種點心﹕色彩斑駁的是「夾層年糕」﹑白色卷狀的是「椰絲豆沙年糕」﹑圓白的是「艾萵萵」﹑淺粽色卷狀的是「驢打滾兒」﹑六點鐘位置的是「糖耳朵」(看來有點像炸狗糞)﹑接著又是一碗「豆腐湯」﹐小碟的是「榨菜絲」﹑十一點鐘位置的是「糖火燒」。中間的一碗是「豆汁兒」﹐味道奇怪﹐還是wikipedia的描述比較傳神﹕「味酸,略苦,有輕微的臭雞蛋氣味」。

這碗「豆汁兒」我們各喝了一口便敬謝不敏﹐足證我們都不是什麼英雄料子。後來我們還點了一片「碗豆黃」﹐也是眾多小吃裡我的最愛。別以為一桌子的點心價值不菲﹐合共$21(RMB) 而已。



地道小菜
別說地道小吃﹐在北京要吃地道小菜也愈來愈難。北海公園裡的「仿膳」門面輝煌﹐但有點theme park的感覺﹐有點刻意﹐興趣不大。那天到後海遊玩﹐信步來到地安門的「京味麵大王」。門僮刮光了頭留了一條小辮子﹐身穿馬褂﹐招呼我們進內 (那時候我已經對食肆的未成年員工「見怪不怪」)。進入店子﹐椅桌古色古香﹐但不致於華而不實。我們晚上還要和朋友聚會﹐不能把吃剩的打包回去﹐於是彼此說好了不要點太多菜﹐以致浪費。只是一看菜單﹐哪能抗拒誘惑﹐ 於是點了「炸灌腸」﹑「手捍麵」﹑「麵皮」﹑「糟溜丸子」﹑「小茄子」數碟精味小菜。T點了兩客「八寶茶」﹐以傳統的茶碗盛載﹐杯裡浮著桂圓﹑菊花﹑杞子﹐入口甘甜消暑﹐清幽沁人。

以前的「炸灌腸」還真的是用豬小腸作材料﹐現代的「炸灌腸」是用綠豆淀粉加香料灌製成型的淀粉腸。炸灌腸的時候須先將成型的灌腸切片﹐在滾油中炸至兩面冒泡變脆﹐然後澆上鹽水蒜汁﹐趁熱享用。我覺得「炸灌腸」有點像沾上蒜水的nachos (當然吃完蒜汁﹐必定要嚼口香糖)。「手捍麵」﹑「麵皮」都是白手幹製的﹐前者配以牛腩﹑白蘿蔔﹑荳芽﹐後者配以火腿﹑筍絲﹐用來伴菜十分適宜。「小茄子」其實還有青椒和土豆(馬鈴薯)﹐這道菜又名「地三鮮」﹐我們在加拿大家附近也有一間京菜館﹐這道菜是我們的「熱門點擊」。「糟溜丸子」的肉質彈牙﹐配黃瓜﹐但稍嫌味道略鹹﹐也可能是我們的口味素來清淡。賣單的時候﹐總數竟然不超過$50(RMB)﹐可說物超所值。



傳統素食
雖然京期之內﹐不是每天大魚大肉﹐但有時候想吃點清淡的。於是其中兩次和朋友聚會﹐都選擇了素食餐館。第一次T選擇了「功德林」﹐後來我才知道這所飯莊是杭州城隍山「常寂寺」維均法師的弟子趙雲韶於上海創立﹐算來已有八十六年歷史﹐後來傳到了北京﹐頗負盛名。吃飯當天﹐飯莊剛從前門搬到崇文門﹐首天開業﹐結果我們和另外一名本地的朋友跑錯了地方﹐去了舊址。幸而另有些比較精明的朋友﹐事先打電話到飯莊弄清楚地點﹐下班後準時到達﹐不然我們的訂座準要泡湯。雖說「功德林」是素食飯莊﹐然而裝修金璧輝煌﹑有點五色令人盲。席上偶有僧人作客用膳﹐也是宴客的好地方。當天我們六人﹐合共點了五個菜﹐「干燒大蝦」﹑「東坡肉」﹑「獅子頭」﹑「素燒鵝」和「干燒(糖醋)脆皮魚」。除了「干燒(糖醋)脆皮魚」外﹐其他菜餚的賣相﹑味道和質感﹐都和原來的葷菜相差不遠。我比較喜歡「干燒大蝦」﹐雖然微辣﹐但入口極似蝦肉﹐十分爽口開胃。其實想深一層這些菜式也蠻油膩的﹐倒不如炒一碟清菜來得健康。我們六人用膳﹐加上啤酒﹑菊花茶﹑汽水﹐人均僅$53(RMB)﹐只是食客眾多﹐最好預先訂座。



現代素食
第二次在北京吃素是遊覽完「頤和園」後﹐我們坐公車到中關村南的第三極。第三極是一幢設計十分時尚的商業大樓。地下是food court﹐三樓至七樓是第三極書店﹐素食店「荷塘月色」在第二層﹐是T的朋友提議的。T在加拿大打羽球的時候認識了這位朋友﹐後來這位朋友回流到北京。現在這位朋友已很少打羽毛球﹐以習練瑜珈為主。「荷塘月色」的decor顏色鮮艷﹐鮮紅淡紫的配搭﹐卻出奇地和諧悅目﹐氣氛祥和。我們在玻璃窗旁坐下﹐窗外是下著雨的北京夜景。「荷塘月色」的收費﹐每人定價$68(RMB)﹐可以按菜單隨便點菜。每一道菜的名字都煞有介事地附庸風雅﹐耐人尋味﹐但要記起來不太容易﹐要猜菜名背後指的是什麼仿葷素食﹐就更加困難。例如「瑪瑙香菱」是指素咕嚕肉﹐「青梅竹馬」是酸甜的蘑菇、腐竹﹐還有「踏雪尋梅」﹑「翠影紅珊」﹑「枯樹逢春」﹑「有杏不需梅」等等。菜餚的賣相別具匠心﹐味道尚算不錯﹐雖然食物的份量不多﹐然而淺嚐輒止也不是壞事。餐館勝在氣氛幽靜﹐而且禁止抽煙﹐跟朋友聚舊聊天最為理想不過。

(to be continued)

1.19.2008

大袍大甲大龍鳳 之 八牡丹 (上)

語片時代﹐影壇曾經盛行義結金蘭的壯舉。較為人熟知的有「七公主」﹑「八牡丹」﹑「九大姐」及「十二金釵」。在眾多組合裡﹐又以「八牡丹」的實力最強﹐余麗珍﹑南紅﹑羅艷卿﹑于素秋﹑鳳凰女﹑林鳳﹑鄧碧雲﹑吳君麗﹐位位都是獨當一面﹑舉足輕重的女主角。她們的電影陪伴著六﹑七十年代的香港人長大﹐不少電視及電影如《山水有相逢》﹑《難兄難弟》﹑《92黑玫瑰對黑玫瑰》﹐都對她們的作品及她們所代表的流行文化作出致敬。

余麗珍
外號﹕紫牡丹
余眼睛明亮﹐嘴巴略大。在「影伶不分」的粵語黑白影畫時代﹐是銀幕上少有唱造唸打功架俱全的刀馬旦。她最為人知曉的作品﹐當然是天馬行空的《無頭東宮》系列﹕第一部「生太子」(慣常地斬件分上集及下集大結局兩部份)﹐票房大賣﹐於是推出「救太子」﹐然後再「教子鬧金鑾」﹐東宮身穿白衣手執無常棒﹐狂追昏君及西宮娘娘(鳳凰女及李香琴女士) 來雪怨尋仇﹐長髮道具人頭被一條極明顯的「威也」吊著飛來飛去﹐場面混亂﹐雞飛狗跳﹐真是笑到爆肚。余的丈夫是電影的編劇﹐夫婦二人想像力異常豐富﹐同心戳力不停炮製出新鮮怪雞的方法﹐藉西宮之手遭質自己的角色﹐最有趣的是「愈遭質票房愈收得」。余的電影名字素來「撬口摻手」﹐也最適宜用來玩「估戲名」﹐如﹕《女攝青鬼乞米養孤兒》﹑《紮腳十三妹金殿賣人頭》﹑《沉香太子毒龍潭救母》﹑《蟹仔夜祭蟹美人》﹑《猩猩女飛馬斬魔龍(下集大結局)》等﹐絕對匪夷所思﹐令人嘆為觀止。以下是《金鐧怒碎銀安殿》的精彩片段﹐余李的對手戲﹐priceless。

南紅
外號﹕綠牡丹
童年的我對於南紅有點confused﹐因為下午剛剛和傭人在客廳看粵語長片﹐南紅芳華正盛﹐與年青俊彥的四哥謝賢做對手戲﹐到了晚上則在連續劇裡看到她飾演鄭裕玲(《網中人》)﹑周潤發(《播音人》)及阿姐汪明荃(《萬水千山總是情》)等人母親的角色(而阿姐和四哥在劇集中是一對)﹗《家變》期間﹐阿姐曾經十分感謝南紅接受飾演王懿德的角色﹐因為二人的真實年齡只可能是姐妹﹐不可能是母女。然而南紅的演技出眾﹐對於賢妻良母的角色從來演得入木三分﹐是以在《家變》﹑《京華春夢》及《萬水千山總是情》和阿姐三度結「母女緣」。南紅是粵劇名伶紅線女的弟子﹐曾在「慶紅佳」的班牌做大戲。後來與導演/演員楚原結婚﹐令人難忘的作品大多數是六十年代的時裝粵語片﹐如改編自廣播劇的《大丈夫日記》及與陳寶珠合作的《黑玫瑰》﹑《黑玫瑰與黑玫瑰》等。不過當時她的角色大都十分「玉女」﹐有點侷限。我比較喜歡南紅和張英材合作的《受薪姑爺》﹐張英材憨厚耿直的角色極惹人喜愛。在《難為了家嫂》裡﹐南紅更成為了刻苦耐勞﹑持家有道傳統中國女性的代言人。以下是《黑玫瑰與黑玫瑰》的片段﹐謝賢﹑南紅﹑陳寶珠﹐絕對鐵三角。


羅艷卿
外號﹕銀牡丹
小時候十分喜歡看羅艷卿的作品﹐因為她有明星的艷光﹐俠女的爽朗﹐卻同時擁有母親的和藹可親。羅是明伶薛覺先的弟子﹐和白雪仙是同門師姊妹﹐丈夫是何非凡﹐可說一生和粵劇不可分割。羅的俠女形像十分鮮明﹐猶以在改編自金庸的《碧血劍》及梁羽生的《七劍下天山》中的演出令人難忘。我比較喜歡羅參與演出的神怪類型電影﹐如《十兄弟》系列及和馮寶寶合演的《夜光杯》。當時候沒有電腦動畫效果﹐資源有限﹐但粵語片電影製作人勝在想像力豐富及手法圓熟﹐令童年的我看得津津有味。羅的演技十分細膩﹐帶一絲含蓄的幽默感﹐如《夜光杯》裡﹐羅曾告訴馮寶寶﹐若要杯仙姐姐出現﹐必定要在夜光杯中斟水。後來馮寶寶找不到清水﹐在杯裡吐口水﹐羅艷卿的杯仙姊姊出現後﹐馬上失色禁止﹕「唔得咁o架﹗」﹐笑到我。


于素秋
外號﹕黑牡丹
若要選出古裝武俠粵語片最佳女主角﹐我會亮不猶豫投于素秋一票。于自1948年從影以來,曾參演二百多部影片,其中一百七十多部都是武俠片﹗可想而知﹐她放過多少wee-wung-wung的飛劍﹐跟多少猩猩王決鬥過﹐用過多少騎呢獨門兵刃。于是京劇武生于占元的女兒,也是成龍、洪金寶﹑元彪等人的大師姐。1966年她和麥炳榮結婚后息影。于素秋也是刀馬旦﹐ 但從來只演功架﹐不用演唱﹐最為人矚目的表演﹐首推《白蛇傳》裡《盜仙草》一段﹐一口氣連踢十二枝纓槍的絕技。她參與演出的武俠片千奇百怪﹐如《白骨陰陽劍》﹑《仙鶴神針》(于飾蘇飛鳳﹐鄧碧雲才是女主角白雲飛)﹑《海底龍吟劍》﹑《白猿女三盜寶蓮燈》等﹐當然代表作還是和曹達華合演的三集《如來神掌》﹗于素秋艷如海棠﹐配著有點對眼﹑但憨厚可愛的曹達華﹐連袂對抗石堅的反派角色﹐真是粵語長片的瑰寶組合。于素秋也十分活躍於時裝影片﹐然而仍是以俠女的形像出現﹐如《女飛俠黃鶯》。于素秋更和另外兩位金蘭姊妹余麗珍及林鳳參與演出哄動一時的《九九九離奇三兇手》﹐既有曹探長﹐奸人石堅﹐及李香琴﹐三名女主角更各有一段「羅生門」式的故事﹐可說是粵語偵探片的典範。關於粵語片﹐小時候曾接觸過兩件不敢置信的真相﹕于素秋的嬌美聲音是由黎坤蓮幕後代配﹐任劍輝是女人。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集大結局.....

1.13.2008

孽子

年九月在北京因一次晚飯聚會後涼夜冒雨﹐導致腸胃不適﹐於是趁機休息了一天。稍前從西單書城得到不少斬獲﹐其中包括白先勇的《孽子》。偷閒當日急不及待把它一口氣啃完﹐真是不勝滿足。《孽子》是白至今唯一的長篇作品﹐覺得它和早期的《寂寞的十七歲》一脈相承﹐都以coming of age﹑少年人的成長歷程作出發點﹐學校和家庭是故事的舞台。《孽子》又彷彿是《寂寞的十七歲》的延續篇﹐當和家人決裂後﹑無處容身﹐原來天大地大﹑人海求生才是真正故事的所在。

《孽子》是一部十分出色的文學作品﹐它將七十年代台灣的民風面貌活龍活現地再次展示眼前 (雖然個人最喜歡的是白的短篇《謫仙記》)。《孽子》的寫作手法和文學水平令我聯想起很多當代傑出作家如 E M FosterF. Scott FitzgeraldEdmund WhiteAlain Holinghurst﹐及 Michael Cunningham﹕這些作家的創作都沒有「以文載道」的重擔﹐手法不矯情刻意﹐暗帶著史詩的大氣壯闊﹑以平凡人的經歷反映本土生活文化的變遷及大時代的前進運轉。這些作家筆下的主角各自擁有著鮮明的性格和內心世界﹐既是故事本身的重要一環﹐又同時保留了敘事的客觀性(objectivity) 和中立性(neutrality)﹐教讀者能透過主角看見眾生離合﹑絮因蘭果﹐卻沒有代替讀者加以定論。這種手法﹐更能令讀者對故事中人物的無奈際遇產生共鳴。


很多人將《孽子》歸類為同志文學﹐其實有點狹促﹐畢竟它動人的地方不只是種種同志的離合聚散﹑感情膠葛﹑及手足之誼。《孽子》在父子親情上著墨很深﹐而且用了很多不同的案例來勾勒它們平行並列又不相同的地方﹕



  • 阿青被父親逐出家門後﹐二人看似老死不相往來﹐心裡仍十分掛念對方﹔
  • 龍子被父親放逐紐約﹐結果連瞻仰父親最後一面亦付之闕如﹔
  • 傅老爺子和兒子決裂﹐兒子悲愧交雜吞槍身亡﹐導致父親畢生致力幫助公園裡的青年﹐償還自己的「罪孽」﹔
  • 吳敏的父親出獄後﹐吳敏不計前嫌﹐一直照應父親﹐足證血濃於水﹔
  • 小玉是全書裡最具生命力的角色﹐千方百計偷渡日本﹐只為追尋生父的下落﹔
  • 母親出走後﹐阿青照顧弟娃﹐漸漸擔當了父親的責任。弟娃病逝後﹐阿青的失落和哀痛久久不能平復結疤﹐也是故事最感人的地方之一。
對我而言﹐《孽子》裡眾多的人物主線裡最刻意﹑melodramatic 和不能免俗的﹐要數龍子和阿鳳的所謂「龍鳳血戀」。單聽角色的名字﹐已能窺見情節的推砌性和結局的方向。這段感情本應是新公園最廣為流傳﹑最可歌可泣的盛世之戀。因作者用了曲筆來描述﹐龍子和阿鳳永遠都是朦朦朧朧﹐只覺得二人的激情來得平面而自戀﹐拖拖拉拉婆婆媽媽。想起了《愛式》裡的金句﹕「瀟瀟洒洒不是愛嗎? 生生死死先算愛嗎? 瘋瘋癲癲先會愛得漂亮嗎? 簡簡單單不是愛嗎? 輾輾轉轉先算愛嗎? 反反覆覆先會愛得快樂嗎?」真是一針見血。數年後龍子也找到了新伴侶重新開始﹐也使這段「血戀」達不到「直教生死相許」的iconic 境界。覺得這條人物主線是整個故事唯一的美中不足。

《孽子》在2003年被台灣公共電視改編成連續劇﹐回響甚大。電視劇本對原著作出了不少改動﹐最明顯的是將趙英的角色完全改寫﹐令他成為了阿青被逐出校門及與父親決裂的導火線。范植偉和楊佑寧將阿青和趙英演繹得極其細膩和教人信服﹐卻也因此成為了《孽子》最令人矚目和難忘的地方。反而故事其他動人的細節﹐卻被這段「失足於流砂中」的感情﹐如日蝕般遮蓋了光芒。

1.06.2008

時光本是無罪


音科技一日千里﹐彷彿是一道漫無目的地的單程路。

黑膠唱片 - 生於七十年代的我﹐家裡曾有一具黑膠碟turntable唱機。唸小學的時候﹐已對流行音樂產生了興趣﹐也從旁偷偷學會了如何運作家裡十分平民化的器材 (好像是先鋒牌的吧﹖)。那時的唱片架上﹐不少是爸爸早期買下來的音樂﹐如古典音樂(《天鵝湖》﹑《1812序曲》)﹑聖誕音樂 (Bing Crosby﹐The Chipmunks)﹑及荷里活的OST(《The Sound of Music》﹑《The King and I》)等等。印象中最早的數張中文流行黑膠唱片也是OST﹐包括溫拿樂隊/黃霑先生的經典作《大家樂》﹐及汪明荃﹑羅文連袂主唱的《圓月彎刀》等。其後都是林子祥 (百代﹑華納)﹑羅文(娛樂﹑百代)﹑鄭少秋(娛樂)﹑徐小鳳(新力﹑康藝成音)﹑葉德嫻 (永恆) ﹑關正傑 (Philips)﹑譚詠麟(Philips)及張國榮(華星)的專輯 (許冠傑的作品比較市井﹐家人不太恭維﹐是以家裡並沒有收藏他的專輯)。那時候還小﹐不在乎音色優劣的事情(當然現在也沒有什麼研究)﹐然而每次黑膠唱片第一軌開始前一﹑兩秒的「寂靜」﹐令人既興奮又急不及待﹐印象還是深印腦海。聽黑膠唱片的好處不少﹐其一便是不能脾氣暴躁。現在聽音樂﹐按一下鍵或以滑鼠點擊﹐音樂便會即時躍現﹐不喜歡這一首歌﹐手指稍動﹐便可以翻到下一首。聽黑膠唱片的時候﹐大都從第一軌聽起。我家的轉盤比較簡陋﹐需要自己動手將唱針放到第一軌上﹐落手要輕準﹐不然唱片會受到破損﹐音箱也會傳出刺耳的雜聲。要跳到下一軌嗎﹐又要看清楚碟紋﹐重新將唱針放到適當的位置﹐少一點耐心都不成。也是我天性胡鬧﹐有時候會把33轉的唱片以45轉的速度播放﹐聽來就像 Chipmunks過聖誕一樣。當然﹐家人發現了馬上會施以「武力鎮壓」﹐回復「和諧秩序」。到了初中﹐午休的時候都會和同學到灣仔一帶的唱片公司閑逛。我零用錢不多﹐都是「陪太子唸書」﹐看看同學們租借些什麼唱片回家轉成卡式帶。那時候很流行十二吋remix ﹐也流行過顏色膠唱片(珍珠色的關菊英﹑粉紅色的林憶蓮)。

卡式盒帶 - 儲夠了錢我還是喜歡買黑膠碟/原裝卡帶﹐因為喜歡拿著歌紙和封套設計對照。記得第一盒自己以零用錢買的卡帶為梅艷芳的《壞女孩》(《飛躍舞台》和《梅艷芳(似水流年)》都是家人買的)﹐單就一首《夢伴》便已物有所值。第二盒買的卡帶是1985年林姍姍的同名專輯﹐當時《我的星座》﹑《願意為情狂》﹑《快樂小神仙》﹑《再見Puppy Love》都在港台熱播﹐不過自己比較喜歡《偶然地》和《仍在流淚》。到了1987年《灰色》面世﹐SL的卡帶已成為了我生命不能或缺的一部份。說起卡帶當然不能忽略walkman。記得《執到寶》裡甘國亮的角色為了討好銀行接待員莎莉小姐﹐不惜斥巨資買了一具walkman﹐以博紅顏一笑。詎料梳「普黛麗」髮型﹑好趕時髦的莎莉自己已買了一具。Walkman 這種高檔玩意﹐甘國亮的角色原是捨不得買的﹐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在八十年代初期﹐五百大元不是一個小數目﹐可見walkman 曾經雄踞高科技gadget之首。Walkman的功能不多﹐後期比較花巧的莫過於自動搜歌及自動翻帶等功能。曾經每一天都把《夢了瘋了倦了》的卡帶聽完又聽﹐後來聽到磁帶「炒了魷魚」﹐譚寶碩先生的笛聲頓時變得詭異莫名﹐像鬼谷怪談的配樂﹐令人聳容。

CD - 家裡最早購買的CD也是古典音樂。最早的中文流行專輯CD則是徐小鳳的《金光燦爛徐小鳳》和葉蒨文的《甜言蜜語》(從《零時十分》開始﹐家人都是買SY的卡帶)。我的第一張跳過卡式盒帶﹑直接購入的SL專輯是《野花》。踏入了九十年代﹐卡式盒帶終於被CD淘汰﹐唱片公司索性只出CD﹐免得多費資源排版製作。Discman也順理成章﹐成為了我大學時代「永遠的伴侶」。從多倫多市到達大學要坐好一陣子的長途車﹐《回憶總是溫柔的》和《意亂情迷演唱會》都是我Discman裡的常客。Discman其實耗電量頗高﹐現在想起那時候花費在筆芯電磁上的金錢﹐可能已買到一張機票。除了電磁是pet peeve 外﹐還有Discman跳線的毛病。雖說後期的Discman加強了避震的功能﹐然而帶到gym去﹐或多或少都會被運動影響音效。雖然CD的音質有保証﹐不像卡式盒帶般壽命有限﹐也曾為唱片公司帶來過雄厚的利潤﹐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隨著翻版CD冒起﹐唱片市道開始受到打擊。到了九十年代後期﹐mp3的出現﹐互聯網上可以「任意」下載及交換流行曲﹐更為CD的銷量打了蓋棺的最後一釘。後來不少CD都安置了防止翻版的程式﹐然而成本過高﹐不見普及。以前一張專輯能賣出數百萬張﹐現在本港銷量能超越一萬的屈指可數。

ipod - 自從MP3科技普及以來﹐好些年來我都喜歡自製CD。以前已很喜歡挑選自己喜愛的歌曲從原版卡帶及CD轉錄到卡帶上﹐放在walkman裡慢慢收聽。到了MP3科技成形後﹐我都忘記了自製過多少SL的CD﹐一張全是remix的舞曲﹐一張全是都市系列﹐ 一張全是國語歌曲﹐一張全是爵士R&B藍怨等等。當然曾經也有從網上不太循規蹈舉地下載過其他歌手的音樂﹐後來良心發現﹐也就不再染指這些網址 (後來這些網址也「奉旨」收歛不少)。到了兩年前收到ipod做聖誕禮物﹐自製CD的嗜好經已丟淡。ipod給予我聽音樂的新自由﹐除了不必擔心電磁的問題外﹐音質穩定而滿意﹐曲目的挑揀也靈巧得多。要不將大部份的歌曲上傳﹐以shuffle方式看看是否和player心念相通﹐要不只上傳一個歌手或數張專輯﹐絕對寫意。新出的ipod nano更為輕便﹐簡直是為workout的人而設。

數星期前﹐法語老師曾經以一個問題來訓練我的表達能力﹕書本和CD會有被淘汰的一天嗎﹖我說書本可能還有存在的價值﹐因為很多文獻仍然記傳於紙頁上﹐而且讀者手執一卷﹐始終和在屏幕上閱讀的感覺和觸覺不一樣。然而CD這種科技就像黑膠唱片和卡式盒帶一般﹐總有一天會被後來者取代﹐只是時日而已。我有一位舊同學﹐曾經花過很大力氣來抗拒CD和DVD﹐因為她害怕家中的卡式盒帶和錄影帶會被無情的科技時代淘汰。當然resistance is futile﹐最後她還是在年多前買了一具CD 和DVD player。 現在大家也「被迫」走進了高清世紀﹐ 電視最好是HD LCD﹐DVD player也要有HDMI……時光本是無罪﹐然而在這科技取替之旅上﹐再也回不去。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