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2010

100張專輯 (7)

07 《Salute》張國榮
種類: 粵語流行
年份: 1989
  
敬﹐和翻唱別人的歌曲是兩碼子的事。

後者自古常見比比皆是﹐前者需要一定的勇氣和目光。嘴皮上敬頌前輩的音樂其實對於現下一些歌手已很足夠﹐不必付諸行動。且不論是否身不由己﹐五音不全歌藝拙劣的新晉歌手翻唱別人的首本名曲﹐把好好的成名歌曲踐踏得體無完膚﹐是一種好沒來由的不敬。致敬﹐是一種實力展示﹕作出致敬的歌手必須有足夠的實力將原唱作品駕馭自如然後推陳出新﹐方算上路﹔被致敬的對象﹐也必須有一定的實力承受得起褒揚推許﹐才名正言順。要不然敬者無藝受者有愧﹐苦了兩邊﹐成為一大笑話又造成嘈音污染。

當然「致敬」若做得出色﹐如天外流星﹐令人驚艷莫名﹐不能自拔地戀上。1989年張國榮推出了《Salute》﹐名副其實﹐既對一些香港經典流行曲作出了由衷推崇﹐本身也成為了樂壇的經典專輯﹐剎那的光輝正是永恆。

毫不否認﹐當年驅使我購下這張專輯的原因﹐全因《滴汗》。許愿曾經透露﹐從《滴汗》開始﹐張對於林憶蓮的音樂開始作出改觀。1988年夏天在新力唱片推出的《Ready》﹐是林蟬過別枝前的作品﹐可說是都市觸覺的前奏。藉著《滴汗》﹐林擺脫了少女的稚氣青澀﹐流露了優皮成熟的風韻﹐散發了深藏於骨子裡眉宇間氣息中的感性和性感。若以演唱技巧而論﹐誠然當時林的造詣尚未臻現今的化境。然而張慧眼識英雄﹐聽出了《滴汗》裡最原始的吸引力﹐技巧只是一種修飾﹐本質無容置疑。張的演繹少了原版「魂為之銷」的味道﹐卻把「空曠曠野」的寂寞矍然放大。張如泣如訴的歌聲令人如墮深淵﹐帶出了另一種氛圍和感覺﹐和原版分庭抗禮。

若說超越原版﹐首推張版的《但願人長久》。盧冠廷是創作音樂人﹐但我對他全盛時期的唱腔有點消化不了﹐不是每一首歌的演繹方法都能照單全收。然而張版將那份星空茫茫 ﹑悲天憫人的意境﹐從充滿磁性的歌聲脈脈地流露﹐端的觸動人心。更值得一讚的是﹐張版出色的地方﹐並不倚靠顛龍倒鳳的編曲﹐全靠他的感情和聲線的表達﹐確實真金不怕火煉。

另一首值得一提的作品﹐是來自郭小霖的《從不知》。張郭二人因《無心睡眠》結緣﹐歌曲紅透香港﹐也威震東瀛。這張致敬專輯裡很多歌曲都比較大氣和具代表性﹐極喜歡張柔情蜜意演繹的《從不知》﹐平凡中流露張獨有的魅力﹐美麗彷彿不費吹灰之力。

個人還是比較喜歡原版的《似水流年》、《雪中情》和《童年時》﹐雖然張的演繹充滿個人風格﹐只是原版太深入人心﹐先入為主﹐非戰之罪。

在這裡選擇了張版的《明星》。若說推陳出新﹐葉德嫻把一首《當你見到天上星星》變成自己的經典名曲﹐蔚為樂壇佳話。梅艷芳和張同樣喜歡這首作品﹐先後於不同場合演繹﹐不無原因。年月掠過﹐落花流水春去﹐重聽首句﹕「當你見到天上星星﹐可會想起我」﹐夜裡歌聲蕩漾﹐一語成讖。

為了栽培香港樂壇新人﹐當年張把專輯的收益慷慨地捐贈給香港演藝學院音樂系。 《Salute》除了是致敬也是回饋。



08. 《Hello & Goodbye》 - 蔡健雅 / 09. 《超時空要塞 マクロス》 - 飯島真理 / 藤原誠 / 10. 《壞女孩》 - 梅艷芳 / 11. 《紫釵記》 - 仙鳳鳴劇團 / 12. 《A Night at the Opera》 - Queen / 13. 《鄺美雲》 - 鄺美雲 / 14. 《Viva la vida》 - Coldplay / 15. 《劉美君》 - 劉美君 / 16. 《江湖浪子》 - 麥潔文 / 17. 《Xanadu》 - Olivia Newton-John, Electric Light Orchestra / 18. 《陪著你走》 - 盧冠廷 / 19. 《大家樂》 - 溫拿&黃霑 / 20. 《真實》 - 張惠妹 / 21. 《Whitney Houston》 - Whitney Houston / 22. 《Travelogue 1 遊樂》 - 林一峰 / 23. 《Love Actually》 - Various Artists / 24. 《Long Vacation》 - Cagnet / 25. 《祝福》 - 葉蒨文 / 26. 《All for Love》 - Various Artists / 27. 《讓自己快樂》 - 杜德偉 / 28. 《The Fame》 - Lady Gaga / 29. 《徐小鳳全新歌集一》 - 徐小鳳 / 30. 《William Shakespeare's Romeo + Juliet》 - Various Artists / 31. 《Step One》 - Steps / 32. 《永遠》 - 辛曉琪 / 33. 《Songs from Ally McBeal》 - Vonda Shepard / 34. 《最愛》 - 林子祥 / 35. 《MTV Unplugged》 - Mariah Carey / 36. 《The Love Album ~ Asian Delux Edition》 - Westlife / 37. 《Les Misérables ~ 10th Anniversary Concert》 - Various Artists / 38. 《天空》 - 王靖雯 / 39. 《太陽》 - 陳綺貞 / 40. 《搭錯車》 - 蘇芮 /41. 《藏愛的女人 ~ Love of My Life》 - 齊豫 / 42. 《世界變得很美》 - 草蜢 / 43. 《Ray of Light》 - Madonna / 44. 《See for Cass》 - 彭羚 / 45. 《百強‘84》 - 陳百強 / 46. 《Rhythm Nation 1814》 - Janet Jackson / 47. 《葬心》 - 小蟲/黃鶯鶯 / 48. 《My Best Friend's Wedding》 - Various Artists / 49. 《故事的角色》 - 王傑 / 50. 《Life Thru A Lens》 - Robbie Williams / 51. 《The Adventures of Priscilla, Queen of the Desert》 - Various Artists / 52. 《無非想快樂》 - 藍奕邦 / 53. 《Le fabuleux destin d'Amélie Poulain》 - Yann Tiersen / 54. 《雪狼湖》 - 群星 / 55. 《Falling Into You》 - Céline Dion / 56. 《天天都相見》 - 葉德嫻 / 57. 《Secrets》 - Toni Braxton / 58. 《Oh! Gal》 - 蘇永康 / 59. 《Mezzanine》 - Massive Attack / 60. 《一千零一夜》 - 李克勤 / 61. 《反叛》 - 陳慧嫻 / 62. 《Talk On Corners》 - The Corrs / 63. 《是這樣的》 - 梅艷芳 / 64. 《Beautiful Thing》 - The Mamas & Papas/John Altman / 65. 《火熱動感》 - 華納群星 / 66. 《梁祝下世傳奇》 - 何韻詩 / 67. 《Midnight in the Garden of Good and Evil》 - Various Artists / 68. 《愛愛愛》 - 方大同 / 69. 《到此一遊》 - 楊千嬅 / 70. 《Fumbling towards Ecstacy》 - Sarah McLachlan / 71. 《Brokeback Mountain》 - Gustavo Santaolalla / 72. 《傳說》 - Raidas / 73. 《愛的根源》 - 譚詠麟 / 74. 《Savage Garden》 - Savage Garden / 75. 《寓言》 - 王菲 / 76. 《Soul of the Tango》 - YoYo Ma / 77. 《射鵰英雄傳》 - 羅文 甄妮 / 78. 《Listen to Eason》 - 陳奕迅 / 79. 《Jagged Little Pill》 - Alanis Morrisette / 80. 《寬容》 - 張信哲 / 81. 《林姍姍》 - 林姍姍 / 82. 《Notre Dame de Paris》 - Original Cast / 83. 《淡淡幽情》 - 鄧麗君 / 84. 《Silk Road》 - 喜多郎 / 85. 《少年遊》 - 優客李林 / 86. 《廣播道 Fans 殺人事件》 - 軟硬天師 / 87. 《為妳鍾情》 - 張國榮 / 88. 《Il Postino 》 - Luis Enriquez Bacalov / 89. 《戀一世的愛》 - 關淑怡 / 90. 《慢.慢愛》 - 余憲忠 / 91. 《Goddamned》 - Jay Brannan / 92. 《天空の城ラピュタ》 - 久石讓 / 93. 《消息》 - 張宇 / 94. 《愈夜愈美麗》 - 黃耀明 / 95. 《Bilingual》 - Pet Shop Boys / 96. 《關懷》 - 葉蒨文 / 97. 《Yentl》 - Barbra Streisand / 98. 《Listen Without Prejudice, Vol.1》 - George Michael / 99. 《讓我歡喜讓我憂》 - 周華健 / 100. 《Open Up》 - 林憶蓮

11.25.2010

漂流廚房

(攝於22/08/2006 新居入伙那天)
 然一個人花在睡房的時間總比花在廚房長﹐然而花一點工本把廚房裝修得趨時實用﹐能令房價升值不少。不少房地產從業員也異口同聲說﹐因為戀上廚房而決定把房子買下來的大不乏人。廚房﹐是一間房子裡最能牽動人感情的地方﹐飲食男女畢竟是不易的世情。

當時設計和裝修廚房不想超資﹐是以放棄了以石料來做廚桌表面 (countertops)﹐省了數千塊加幣﹐挑了色彩比較簡單又不容易磨損的合成物料﹐心忖且先隨便用著﹐數年後才upgrade  成石料也不遲。霎眼間四年過去了﹐我們的房子還是 work in progress﹐天性懶散是不可救藥的。

說來慚愧我們都不是精於廚藝之輩。認識的朋友裡有些真的廚藝超群﹐整隻白切雞、鹵水豆干素菜等等家鄉小食﹐色香味全﹐絕對可以設館授徒。我入廚的機會不多﹐通常都要伺著T不在家的時候﹐廚房防衛空缺才可以乘虛而入。誰叫我的板斧有限﹐烹調的方式也比較西化﹐看起來當然比較彆扭。

個人比較喜歡煮「碟頭飯」﹐像餵囚犯一般﹐也省得多洗碗碟。因為不太懂掌握豬牛肉的火候﹐是以都以蝦青口及干貝等材料為主。除非是很了不起很了不起的爛廚﹐這些材料是燒不壞的(因為這些東西稍微一煮就好)。T則喜歡煮麵食居多﹐粉麵水餃雲吞﹐樂此不疲。天南地北的人走在一起﹐別說沒有地域主義。

有點閒情逸緻的時候﹐會考慮上一些烹飪課程。自己刨食譜實驗也可﹐只是太懶而已。


(我最拿手的碟頭飯)

11.21.2010

山雨欲來風滿樓

近T為家裡的事多倫多和這裡兩邊跑﹐周末難得時間有點空裕﹐嚷著去看電影。本來有興趣買票入場觀看科幻電影《天凶之城(Skyline)》﹐但參考了網上影評給予的低分數後﹐覺得沒有必要去電影院支持一部只有4.3/10的劣作。另一選擇就是星期四才剛剛上畫的《哈利波特與死神聖物 1 (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1)》。

這次看電影早有準備﹐老老實實打消了看IMAX的念頭﹐反正沒有3D的版本。本想觀看下午五時十分的場次﹐半小時前來到電影院﹐門票早已售罄。於是買下了六時三十分的門票﹐戲院內的人龍在五時三十分開始結聚﹐我們一早加入行列﹐有點像死硬派的粉絲。T打趣說電影院不會做生意﹐換了在國內早有人兜售哈利波特眼鏡、魔法杖、魔法學校四院各色的冷毛頸巾、還有和快餐店合作的魔法大餐。來看這部電影的人不少都因為感情成分﹐像青春之葬又或成長的祭禮﹐蹣跚地到這裡席地而歌﹐和童年的一些幻想告別。

電影承接著第六部的餘韻﹐佛地魔 (Voldermort) 的恐怖統治全面展開﹐人心惶惶自危﹐天下風聲鶴唳。電影的基調凝重灰暗﹐和第一集充滿輕鬆活潑繽紛童話色彩的路線大異其趣。故事開始﹐鳳凰社 (The Order of Phoenix) 群英盡出﹐護送尚差數天便成年的哈利波特離開舊居﹐過程驚險緊張。後來三名主角在魔黨的突襲下連袂逃亡﹐踏上了找尋佛地魔餘下五具「分靈器」 (Horcrux) 的不歸路。在艱苦寂寞的路途上﹐三名主角因其中一具「分靈器」所影響﹐本來固若金湯的友情出現了裂痕﹐但在緊急關頭﹐還是相互臂助生死與共 (當然多少也拜Dumbledore 校長算無遺策所賜)。電影的末段﹐帶出了三件「死神聖物」的傳說﹐也以佛地魔獲得聖物之首告終。第七部小說的真正戲肉要留待電影下集才發生。


這部電影的故事劇情雖然緊湊﹐然而結構雜亂無章﹐又因是上集的關係﹐有些關子賣了卻沒有答案﹐有待下集解答。對於熟讀哈利波特小說的人而言﹐也許會覺得導演 David Yates 和編劇 Steve Kloves 忠於原著神髓﹐改編得恰到好處﹐成功地把J.K. Rowling 筆下的世界搬上大銀幕﹐既保持了音樂錄影帶般明快的節奏﹐又略帶青春懸疑片常見的秘異和張力。對於故事的千絲萬縷也會覺得梳理自如﹐理所當然。然而從沒有讀過原著又或者沒有看過以前六部哈利波特電影的觀眾﹐準會看得是耶非耶一頭霧水。譬如主角們在電影一開始便說要尋找佛地魔的分靈器﹐然而分靈器是何物﹐電影不作任何交代﹐導演和編劇認為觀眾入場前應該心中有數。類似的情形比比皆是﹐觀眾最好對故事有一定的理解﹐要不和一名讀過小說的朋友同看為佳。


電影成功的地方是每名演員都演活了小說中的人物﹐沒有半點牽強。不管是從小孩子演到青年人的數名小主角﹐還是分演正邪兩派、一眾大不列顛的資深成名演員﹐所有人的演技各自各精彩﹐是同類型片種罕見的演出。值得一讚的是三名小主角 Daniel RadcliffeEmma WatsonRupert Grint 現已長得落落大方﹐哈利的憨厚獃氣﹐妙麗的黠慧深情和朗恩的插科打諢﹐都在三名年青演員身上發揮得淋漓盡致﹐演出的得之於心應之於手不遜於同劇的前輩演員。電影的特技然可觀﹐然而緊扣著觀眾注意力的﹐還是全賴他們三人旗鼓相當不慍不火的交流。

電影的氛圍雖然懸疑深沉﹐然而也不乏輕鬆搞笑的地方。最喜歡的一段是關於在魔法部工作的巫師﹐每天必須在公廁排隊上班﹐然後站到噁心的馬桶上自己把自己沖走。我覺得那是幽了天下公務員一默﹐自己感同身受﹐盡在不言中。

這部電影的取景也較以前磅礡大氣﹐如綿延數里的架空高壓電線架、夕陽下嶙峋斗峭的高崖、冬雪圍擁的冰湖、和庭園幽深的古老大宅﹐可見導演刻意營造史詩式的氛圍﹐好把這個故事細膩地詮繹﹐讓它儕身經典電影殿堂之內。

對於哈利波特電影失去了興趣的朋友﹐這部電影並不會使他們作出絲毫改觀。然而從2001年十一月首部哈利波特電影面世開始﹐便期待著這最後兩章來臨的朋友﹐這部電影將不負一切期望。

生死榮哀﹐如山雨欲來風滿樓。

叛變

11.19.2010

摺紙

星期前辦公室在某酒店的會議室舉行了一次retreat﹐環境很好午餐很好同事也很好﹐唯獨我策劃過也參與過太多類似的活動﹐也不覺得需要在大老闆面前爭取什麼印象分﹐只是發言一次﹐其餘時間都讓別的同事投入討論。閒來無事﹐從圓桌上捎來一些廢紙﹐開始漫無意識地摺起紙來﹐千羽鶴﹑襯衣﹑幸運星﹑小船﹑還有「東南西北」。也許﹐不為意地我仍在回味著東遊的點滴。

Retreat 結束前﹐和同事S閒聊﹐他看見我剛剛摺好的一只小紙鶴﹐不禁嘖嘖稱奇。他說從來都不懂摺紙﹐覺得它是一門很神奇的手藝。我看著他心想﹕哇﹐堂堂生物遺傳學博士﹖二話不說把紙鶴送給他﹐說﹕你三歲的女兒應該會喜歡。翌日﹐同事S跟我說他的女兒把紙鶴放在床邊﹐還說「小鳥兒」是她最好的朋友。小孩子就是那麼純真可愛。

還記得上世紀因為無記某部電視劇﹐香港牽起了一片摺製幸運星的熱潮。我姊來楓葉國升學的時候﹐她當時的男朋友以果汁玻璃瓶盛滿了自製的幸運星送給她留念。雖然某些紙星的顏色螢光黃螢光綠的﹐說不出的斑駁刺眼﹐我想我姊還是很珍惜這份心意。當年兩人因升學分開﹐後來輾輾轉轉各自找到另一半成家立室。初戀的甜蜜﹐恍然如夢。

雖然我的十只手指不算太靈巧﹐然而一些比較簡單的摺紙玩意還是可以應付自如。以前到乾姊(T的朋友) 家裡和她女兒玩耍時﹐畫畫﹐剪紙和摺紙是必然的項目。

從日本買回來給家人的手信﹐其中一份是在池袋東武找到的一本摺紙秘笈﹐內裡花樣之多委實天馬行空匪夷所思。雖然買不到漂亮的摺紙專用紙張﹐然而拿信箱裡天天不絕的廣告宣傳紙來摺玩﹐色彩依樣繽紛﹐更符合環保原則。

又想起了廣島平和公園裡成千上萬的紙鶴。

11.15.2010

東遊記2010 (6) - 金閣銀沙

 
九月二十四日‧星期五‧陰晴交迭‧29℃


文述及﹐本來今天便要離開京都往奈良遊玩﹐只是京都的景點還沒有看全﹐奈良的旅館恰巧又沒有著落﹐多留一天的結果﹐就是更能時間充裕地認識﹐還沒有緣會面的京都。

說來玄妙我們把很多京都的重要景點都留到今天﹐除了由於昨天天氣稍欠理想外﹐也不無「近鄉情怯」的心理。有期望就難免會擔憂失望。遠道而來﹐如被某些外在因素使飲譽天下的京都景緻添上瑕玭﹐會令人不勝惋惜。總算托賴﹐這天我們暢遊金閣寺﹑龍安寺﹑銀閣寺等名勝﹐鏡頭下捕捉到的畫面總算一如期望﹐留下極美好的回憶﹐足以回味多年。 

一早起來T終於訂好從成田飛到北京的機票。日航的單程機票需要每人二千多元加幣(!)﹐T找到高麗航空的機票﹐中途在首爾轉機﹐八百多元加幣一張﹐怎麼說都比日航和中航便宜。

在酒店的大堂吃了自助早餐﹐又再抖擻上路。
 

從酒店往西走約四五分鐘﹐便找到了公車站。金閣寺是京都名勝﹐數輛公車都以金閣寺為終站。公車的班次頗為頻密﹐不出十分鐘﹐204號車便依時到站。環顧車廂﹐不少乘客也是前往相同目的地的遊人。雖然今天是星期五﹐然而旅遊熱點就是旅遊熱點﹐恐怕周末假日時遊人更多。

網上資料﹐金閣寺正名為鹿苑寺﹐自1394年足利義滿將軍接管「北山第」後﹐大興土木﹐建築「舍利殿」作為他參禪的佛閣。雖說參禪敬佛理應四大皆空﹐然而足利將舍利殿修築得金璧輝煌﹐燦爛耀目﹐「金閣寺」之名便不脛而走。數百年來鹿苑寺幾歷戰局動盪﹐址內的建築物都遭到焚燬,只有舍利殿逃過災劫。然而於1950年﹐舍利殿因一名21歲的見習僧人林承賢放火自焚而付諸一炬,連放在殿中供奉的國寶、足利義滿像也一同化為灰燼。

目前的舍利殿是1955年時重建﹐殿身外壁的金箔裝飾足有五層之厚﹐輝煌更勝從前。
 

金閣寺一般入場費為¥800﹐門票是一道長長的平安符﹐有別於其他古剎印刷精美﹐但缺少了傳統氛圍的門票。來到了金閣寺剛剛過了早上十時﹐然而已遇上京都中學的參拜團。雖說日本的中學生已算十分守秩序﹐然而年青人並非木石﹐沿途說說笑笑在所難免。人數眾多也必然浩浩蕩蕩﹐把清幽寂靜的環境弄得影浪澎湃。甫入場址﹐工作人員已開始指揮交通﹐疏導人流。大夥兒往左邊的空地靠攏﹐前面豁然開朗的空間﹐古松盈盈疊翠﹐鏡湖池水紋不動﹐倒照著金輝奪目的舍利殿﹐構圖一如明信片。遊人頓時如著了迷﹐各自佔據有利位置﹐手機/攝影機的快門開關聲此起彼落﹐鎂光燈如煙火璀璨﹐貪婪地把眼前壯麗的景觀捕捉下來。不少遊人依著彼此默許的次序﹐禮貌地走近欄干﹐等候在鏡湖池舍利殿前留影的良機。一如其他名勝﹐遊人互相幫助拍照﹐將心比心﹐沒有爭先恐後﹐沒有推撞爭執。

正當遊人把所有可以掌握的攝影角度都運行用過後﹐那些中學生突然從書包裡拿出作業簿紛紛向身旁紅鬚綠眼的外地遊人下手﹗原來這些中學生並不是來金閣寺觀光那麼純粹﹐他們到此的主要目的﹐竟然是學習英語。聽見他們一字一字步步為營地提問簡單的語句﹐如「What is your name?」﹑「Where do you come from?」﹐然後聽著遊人慢慢地回覆﹕「My name is Susan and this is my friend Helen. We come from the Netherlands。」學生便勤快地把答案記下﹐不容有失﹐十分有趣。金閣寺前的空地霎時變了露天的英語會話教室﹐真是始料不及。
  

金閣寺的舍利殿的確是寺院最吸引人的地方。雖然這時四周翠木如蓋﹐還沒有換上流金滴焰的秋衣﹐然而眼前風光的亮麗已是無懈可擊。隨著人群往後山走了一圈﹐山樹流水雖充滿自然妙韻﹐然而我們心中仍是浮動著一團令人目眩神馳的金光。是以我們走出了金閣寺後﹐馬上決定再進寺一次。神符門票只有發票日期﹐就是說一天之內入場都適用。第二次進寺的時候學生少了﹐陽光也慢慢從雲端透現﹐我們拿著照相機像從頭開始再狂拍一次﹐不枉到此一遊的清興。直到我們不再依戀眼前這座金殿和四周的景色﹐覺得再無所求﹐悠然地繼續行程。
 

雖然旅遊天書和路標指示言之鑿鑿﹐均說龍安寺和金閣寺相距不遠。但真要徒步卻差不多走上半個小時的路程。也許﹐前往未知的路途總要比盡興的歸途漫長。位於大雲山上﹐聽來甚有氣勢﹐龍安寺彷彿寺中都是身負絕藝的武林高手。龍安寺的一般入場費為¥500。進入本堂前﹐遊人先要繞著一個濃蔭幽僻的鏡容池﹐這時池面上長著碧綠色的香荷﹐荷中綻盛開著粉紅色的花朵﹐池邊一道巨大的木梯直攀上古松的枝椏﹐天地裡彷彿充滿了倩人推解的禪機。

網上資料﹐龍安寺是由室町時代應仁之亂東軍大將細川勝元於1450年創建的禪宗古寺。本堂於1499年所建﹐相傳寺中的石庭也出於同年。石庭可說是枯山水庭園的佼佼者﹐庭園以矮牆圍繞﹐長方形的地面中只有耙梳得極整齊的白砂﹐白砂上依三、五、七的奇數組合擺設了十五顆形相特異的石頭﹐配置形式源於「母虎攜子渡河」的故事,所以又稱為「虎負子渡之庭」。據說石庭中的十五顆奇石因佈置的角度﹐不管遊人從哪一個方向觀看﹐都只能看到十二至十四顆枯石不等﹐無法盡窺全豹。是以本堂的長廊上坐滿了遊人﹐無不專心致志端詳石庭的奇局﹐嘗試領略個中的奧秘。凡夫俗子如我﹐不知怎地一看到人多的地方就不想多留﹐是以在長廊上拍攝了一些石庭枯山水的景緻﹐便繼續遊覽﹐沒有儕身枯石參禪的行列。 


雖然將京都的景點相互比較是沒有什麼意義﹐然而無可否認﹐金閣寺鏡湖池舍利殿名成天下﹐主殿巍峨聳峙﹐金璧輝煌是頗具「帝王霸氣」﹐勢道很容易把別的景緻壓將下去。幸而龍安寺的景觀勝在多元化﹐方丈堂古樸恢弘﹐堂前看似枯山瘠水、簡拙無奇的石庭﹐佈局自有玄機﹐匠心獨蘊。寺外的鏡容湖八面翠荷﹐水天一接﹐縱使今天遊覽金閣寺在先﹐儼然珠玉在前﹐龍安寺卻自有它驕人的優點和風格﹐並沒讓人覺得有絲毫遜色。

遊罷龍安寺﹐乘公共汽車﹐直往是日旅程的第三站銀閣寺。來到銀閣寺橋的時候已是下午二時多。我們錯過了午飯時間﹐結果還是以冰淇淋果腹算數。銀閣寺的佔地不大﹐殿堂之間的距離頗近﹐有種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玲瓏感。


銀閣寺的一般入場費為¥800。主殿的建築風格雖然師法金閣寺的舍利殿﹐當然沒有五層金箔的奢華裝飾﹐予人風骨樸素之感。有種說法認為起初建造者計劃使用銀箔,但後來由於政府財政窘迫,沒有按計劃完成。也有別的說法,由於銀閣是足利義政的隱居之地,因此起初就希望使用木材原色,而沒貼上銀箔。兩種說法不一而足﹐銀閣非銀卻是事實。

銀閣寺著名的景點並非主殿﹐而是堂前的「銀沙灘」和「向月台」兩處沙礫造型。「銀沙灘」高及半膝﹐說是沙灘其實是以銀灰色石礫深淺相間地堆製成的立體彫塑。「向月台」則是一個平頂的錐形立體沙山﹐和「銀沙灘」一脈相承﹐兩景從不同的角度﹐組合出不同的構圖﹐說不出的耐人尋味。
  

今天的收穫極為豐富﹐「金閣銀沙﹐龍安石庭」教人大開眼界。正自想著京都還有什麼名勝還沒有親臨體驗﹐想起円山公園後的知恩院。為了爭取時間﹐放棄沿著「哲學之道」南走﹐毅然乘坐公車到八坂神社。穿過朱紅色的鳥居﹐重捨昨日的足跡﹐來到暮色漸降的円山公園。從公園的拱橋上溯﹐終於來到知恩院。


云云七千多所淨土宗的寺院遍佈日本﹐華頂山知恩院是淨土宗的總寺。進院的時候﹐大閘漸漸關上﹐距離日休的時份不遠。乘著難得的機會﹐在幾乎錯過的情況下匆匆認識知恩院。餘暉晚照裡﹐簷角翼然的知恩院益見龐然宏大﹐氣勢沛然。


不知為何﹐對於時代感斐然、吃喝玩樂應有盡有的京都駅情有獨鍾﹐遊畢知恩院和円山公園﹐再乘坐公共汽車重遊火車站。在火車站歇息片刻﹐我們在地下食城的「杵屋」享用晚飯。店裡懸掛的一面牌匾高書: 杵屋的烏冬以精選小麥粉﹐由師傅親手幹製﹐保證優質新鮮。我們叫了店裡的招牌「七福烏冬」﹐單就漂亮的瓷碗已有小孩子合抱那麼大﹐木勺長著﹐上湯烏冬﹐色香味俱全﹐令人拍案叫好。


晚膳後在京都駅漫步﹐拍攝附近燈火繽紛的夜景。火車站裡有很多比較僻靜的地方﹐不乏一雙一雙仍穿著中學校服的年輕愛侶偷偷地相偎相依。想想也是﹐年青人談戀愛﹐無處容身﹐既不能任意在家裡談心﹐又不能天天花費上電影院上卡拉OK﹐京都駅這些樓階座位頓時成了戀人們增進感情的勝地。幸而火車站的保安人員不時巡邏出沒﹐這些愛侶雖然卿卿我我摟摟抱抱﹐還沒至於肆無忌憚無惡不作。


京都駅有一道駕空飛渡的走廊﹐名為Skywalk。T對於高度﹐一向不太感冒﹐是以夜裡只有我獨個兒摸索天行道。乘用行人電梯逐步上升的時候﹐看見地面各物越見渺小﹐夜風吹拂﹐隱隱有奔月離心的錯覺。然而到了天行道駕空走廊﹐只看得見前方﹐地下的參照對比已沒有乘用行人電梯時強烈。再者天行道建造得極為穩實﹐密不透風﹐便如平地走路一般﹐反而沒有什麼好驚心動魄的地方。

然而奉勸「高處不勝寒」的朋友﹐還是不必好奇深究這個位於京都駅最高點的建築特色。

東遊記2010

11.11.2010

半生緣

愛玲的長篇小說《半生緣》最初於1950年連載於《亦報》﹐原名《十八春》﹐環繞著主角沈世鈞和顧曼楨二人流連蹉跎的十八載感情。次年《亦報》為小說出版單行本﹐張把故事修訂﹐十八年的感情濃縮成十四年﹐易名為《惘然記》。書名昭然若揭﹐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如一張詭異的讖文洩露了太多玄機。1967年這個故事重新在《皇冠月刊》連載﹐名字最終定為《半生緣》﹐儼然如書裡兜兜轉轉﹐紛紛擾擾的情節﹐幾經波折變卦﹐一朝春盡又半生。

故事的主角世鈞和曼楨都是許叔惠的朋友﹐透過叔惠二人從相識至相戀﹐過程單純而寫實。曼楨的家境比較複雜﹐上有祖母母親﹐下有數名年輕在學的弟弟。姐姐曼璐為了家計﹐推了故鄉遠親張豫瑾的婚約﹐毅然下海。曼楨不想世鈞為了她的家庭負擔而受苦﹐一直拖延婚期。然而曼楨不知道「感情這樣東西是很難處理的,不能往冰箱里一擱,就以為它可以保存若干時日,不會變質了」﹐夜長自然夢多。 世鈞的父親健康出現問題﹐世鈞迫於無奈辭去了工作回南京照料父母﹐打點一切。曼璐雖然和祝鴻才結了婚﹐然而鴻才把曼璐得到手後並不心滿意足﹐曼璐婚後既不快樂﹐也缺乏安全感。

重重陰差陽錯的誤會和被親人的背叛坑害﹐世鈞和曼楨以為對方變了心﹐有意迴避﹐最後世鈞隨隨便便的娶了嫂嫂的表妹石翠芝﹐曼楨也逃不出姊夫鴻才的五指山。人生中大大小小的抉擇際遇﹐有時會對命運構成無法想像、悠長深遠的影響。十四年後﹐世鈞和曼楨經歷了半生起跌﹐在極偶然的情況下在上海重遇。千言萬語﹐難以梳理。兩人的距離這麼近﹐然而卻又和幸福相隔那麼遙遠。「從前最後一次見面,至少是突如其來的,沒有訣別。今天從這裡走出去,是永別了,清清楚楚,就跟死了的一樣」。原來人生的最大遺憾﹐是沿著前路一直走一直走﹐義無反顧﹐偶然止步﹐才驚覺「我們都回不去了」。
《半生緣》前一段的節奏比較緩慢﹐雖然緩慢﹐但因為張的筆觸描劃通透仔細﹐所以並不沉悶。故事的後半段卻有點像一根殘舊麻繩般散亂刺手﹐時間的流曳也較迅速﹐也許正如小說首段的一句話﹕「尤其中年以後﹐十年八年都好像指顧間的事﹐可是對於年青人﹐三年五載可以是一生一世」。
 
《半生緣》和《傾城之戀》、《紅玫瑰白玫瑰》的寫作風格不一樣﹐不知道是不是基於長篇體裁的關係。然而就算張不想情節去馬去得太快﹐寫《半生緣》的時候﹐她落筆有一個特點﹐就是不管角色戲份輕重﹐當他們說完一句話﹐張都會言簡意賅地剖析他們的想法﹐筆鋒的精刻如手術解剖刀般準繩。初初接觸她的這種寫作手法﹐的確感到有點兀突。因為一般閱讀小說的樂趣﹐便是去探索理解角色一言一語背後的寓意和動機。鄧小宇說這是一種「顯微鏡式的心理描寫﹐替幾個主角的每一個心理反應和簡單行為做註腳、解釋」。張毫不留情的當面戳破﹐除了展示了筆下人物立體的性格和矛盾﹐也反映了她對人性貫徹透明的了解﹐深思也不勝蒼涼。飽閱世態的人﹐不免觸目盡是千蒼百孔。難怪鄭板橋提倡做人「難得糊塗」。

《半生緣》的情節是有點過時﹐中段的轉捩點也不無諷刺地稍嫌文藝戲劇化。然而主角的性格和思言行為並沒有受時間的限制而變得遙遠脫節。環顧你我身周任何咖啡店快餐店裡情竇初開的戀人﹐他們都有可能是「世鈞」和「曼楨」。十多年後「小團圓」時驀然回首﹐只有他們才曉得眼裡藏著的﹐是閃亮的星光﹐還是破鏡的碎片。
  
玫瑰香 (《紅玫瑰白玫瑰》電影原聲)

11.08.2010

雲呢拿

時候﹐家裡喜歡買三色冰淇淋。也許是一盒冰淇淋齊備三種截然不同的味道﹐經濟又實惠的緣故。那時不太喜歡吃巧克力味道的冰淇淋﹐純粹膚色歧視﹔草莓味道的呢﹐又稍嫌它過於嬌艷欲滴﹐甜中略帶微酸﹐曖曖昧昧﹔還是喜歡夾在中間的「雲呢拿」﹐味道濃淡適中﹐色澤潔白鮮明﹐如晴空縹緲萬里層雲。

後來知道雲呢拿/呍呢拿的白話名字是「香草」﹐聽來好像沒有什麼個性。再查查網上資料﹐它的別名可多了﹕如香莢蘭、香子蘭、香草蘭、梵尼蘭等。首三個名字﹐其形如蘭﹐但著眼於一個「香」字。梵尼蘭﹐則像是一株在古剎旁幽幽而長的植物﹐月色如水下四大皆空。

雖然都是香草﹐薰衣草的花穗散發的香氣﹐不管是新鮮還是曬乾﹐馬上可以享用。雲呢拿的鮮豆莢﹐則沒有什麼香味可言,要經過殺青、發酵、烘乾、陳化等複雜工序﹐好不容易才能發放出大家熟悉的芳香。整個加工過程需時約半年之久﹐可見激發潛能這回事﹐不可一蹴而成。水深火熱的環境更無可避免。

在辦公室桌子的角落擺放了一小座雲呢拿香味的蠟燭。礙於防火規條﹐蠟燭從來沒有點用。不管是說電話或有同事造訪﹐空氣裡的一抹淡雅﹐是我比較喜歡的氣味。據聞雲呢拿能帶來慰藉﹐勾起童年的回憶、舒緩神經緊張﹐和增強性慾(﹗)。在辦公室裡﹐最後的益處﹐就不必不必﹐敬謝不敏了。  

早上在「星巴克」買咖啡﹐如果沒有買 bar drink﹐隨便買一杯 tall mild﹐加一點蜂蜜、脫脂牛奶和雲呢拿香粉﹐已足夠「回魂」之用。

Plus ça change﹐ plus c'est la même chose。一杯簡簡單單的雲呢拿冰淇淋﹐仍舊教人動心。

11.07.2010

冰釋前嫌

所周知Robbie Williams 單飛出道時的流行音樂﹐不少充滿憤憤不平﹐全因在Take That 的日子﹐RW 鬱鬱不得志﹐既和經理人決裂﹐也有點妒忌組合的主音 Gary Barlow。當時 Barlow是白馬王子﹐一張清純的俊臉迷倒萬千大不列顛的少女﹐組合大紅的作品呢﹐都是出自Barlow 的手筆。

這些負能量都被 RW 化成激勵﹐ 斗轉星移灌輸到他的音樂創作上﹐最後平地一聲雷﹐成為過去十多年英國最流行的男歌手。當天飽受的白眼都成為過去。Take That 解散後﹐眾子星途暗淡﹐RW 的成功彷彿是命運給予自己最大的平反。

近年RW 已不如以往積極﹐灌錄專輯也沒有以往在乎商業成果﹐反正迄今賺到的版權歌酬已數輩子不愁衣食﹐上了岸的人心態自然不同。

RW 和Take That 舊同袍再次合作的傳聞一直甚囂塵上。上月推出了新單曲《Shame》赫然是RW 和 Barlow 自1995年來首次再度合作。單曲走的是鄉謠流行曲的風格。昔年兩名初出江湖的後生小子﹐幾嚐人生起跌的霜杯雪盏﹐今天都已流露了男人成熟的韻味。某月某日的猜疑衝突﹐彷彿一笑泯恩仇。

歌曲的MV很明顯地借用了斷臂山的情懷﹐畫面可見小鎮蕭條的長街﹐曖昧欲言的眼光﹐還有歲月沖不淡的藍天。

再不握手言歡﹐的確有點可惜。

11.06.2010

行善的原則

年的九月至十一月﹐不論公營私營機構﹐都會為本地的公益金推行為期兩個多月的籌款活動。很多年前曾經自願做過工作單位裡的募捐大使﹐為同事派發認捐表格和籌辦小小的活動等等。那些小活動都離不開在辦公室早上或午餐時間吃吃喝喝﹐一來可以巧立名目地籌款﹐二來也藉以聚首一堂﹐提升團隊的合作精神。後來轉到現職工作﹐自身難保﹐也不想被下屬誤解募捐時的身份構成不必要的壓力﹐是以大使一職由同事接棒﹐樂得凡事應聲參與跟隨大隊就是。

雖說隨緣樂助﹐然而每一年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單位﹐都被高層定下是年的善款和員工參與目標。這也是辦公室裡某些員工開始蘊釀微言的源頭。
  • 有些員工因為在工餘時間參與教會或義工活動﹐覺得沒有必要支持公益金。
  • 有些則認為本地公益金的行政架構太龐大﹐因行政費用善款打了折扣﹐倒不如直接向志願團體捐助。
  • 有些家庭裡食指繁多﹐不想應捐。
  • 有些則認為這些善款和員工參與的目標﹐令行善失去了應有的意義﹐變得有點像數字遊戲﹐也令單位和單位之間增添了不必要的競爭。
我不介意同事跟我分享他們的見解,贊成與否﹐那是他們覺得彼此的關係可以承受開門見山的溝通模式。也覺得應捐不應捐是十分個人的選擇﹐人各有志也各有前因﹐不必向同事或上級交代清楚﹐旁人也無權過問。

昨天我們單位的籌款活動宣告結束﹐善款的總數超出目標30%﹐然而員工參與率只有63%......參與率是部門裡云云眾多的單位最後三名的其中之一。

這些數字代表了兩種行善的原則:一種是既然響應便不甘後人﹐另一種是威武不能淫決不參與。兩者都沒有錯。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