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2008

打工隨想曲

逢出席一些聚會或場合﹐和一些很久沒見的朋友或舊同事碰面﹐總被問及工作怎樣。很多時候﹐我都只是笑著說 boring﹐想不起有什麼新鮮刺激話題可以和他們分享。雖說工作佔據了每天生活差不多三分之二的時間﹐但對我來說工作﹐始終只是……工作。總覺營營役役﹐也不過為了五斗米而折腰。誠然﹐自己是一個盡責的員工﹐然而我的事業視野都只是「見一步﹑走一步」那末「遼闊遠大」﹐遑論什麼宏觀計劃。和很多朋儕比較﹐可說對事業嚴重缺乏激情。法語訓練的時候﹐每當老師問及最希望進升到什麼位置級別﹐都會啞口無言。也許內心深處最大的抱負﹐只是「吃喝玩樂﹐不勞而獲」。不管在機構的梯子上攀得多高﹐都是收支不平衡。

很多人在工作上得到滿足感﹐我也不會例外。當在緊迫的時間內完成了一些比較傷腦筋的政策檔案﹐幫助其他資歷稍淺的員工應付他們工作上的困難﹐或將一些棘手的跨部門矛盾擺平﹐都會覺得自己彷彿沒有白賺朝廷俸祿。只是份內的事情﹐做好了是應該的﹐滿足感也就稍蹤即逝。辦公室裡也不是沒有政治﹐只是我們部門人數不多﹐不過三十餘子﹐架構不是很複雜﹐既沒有「光說不練」的冗員﹐大老闆更有點像「包青天」 (當然比包大人多一點幽默感)﹐狗頭鍘在前﹐辦公室裡想玩政治的小白臉都不敢太放肆。

三年半前跳槽到這裡﹐主要是想改變工作環境及吸取一些新的知識和經驗﹐了解某些機關系統的運作及決策過程。雖說那次是「平級遷移」 (對於級別及薪酬沒有任何影響)﹐但怎麼說總算放棄了「經理」美其名的職銜﹐再次成為「高級分析員」。而且也不必再負責任何下屬﹐自己做好「炮前卒」的職務便是。幸而自負盈虧也是一種福氣﹐過去這三年多可說是一個沒有下屬的假期。

在公共機構工作﹐若要升職﹐最公平也最常見的方法﹐便是考取升職試。1998年從碩士見習生轉為全職員工以來﹐至今一共考過四次升職試。上一次考取升職試是2002年的事情。那時候比較年青﹐一口氣報名參與兩個考試﹕一個是在當時任職的機構裡的內部考試﹐進升一級﹔另一個考試則是關於一個毫不相干的部門﹐而且是連升兩級。說到這裡﹐其實也不過要為自己臉上貼金而已﹐那年僥倖地兩個考試都高中﹐於是連升兩級﹐換了機構﹐走馬上任。

基於自己的越級挑戰﹐於是過去五年多來只作過一次橫遷﹐沒有作過任何升職的考慮﹐唯恐自己基礎紮得不夠堅穩﹐缺乏應有的經驗及氣度。 直到了最近覺得自己應該可以迎接新的挑戰﹐於是參與了辦公室主辦的公開升職試﹐考取部門裡三個行政主管級的位置。所謂公開升職試﹐其實是指全國十三省聯邦公務員都可以申請的考試。公考的過程其實費時失事﹐只是公共機構做事從來漠視效率﹐尤以人事管理一環最為差勁﹐系統如此﹐只能接受現實。公考共有四個步驟﹕

1) 考試的公告出現後﹐有興趣的員工可以在限定的時間內報名申請。公告上會列明該職位所需的要求﹕經驗﹑學歷﹑知識﹑能力﹑保安背境﹐及英法雙語的程度等。除了知識及能力兩項﹐報考者必須在履歷上提供足夠資料﹐才會被甄選進入筆試階段。

2) 筆試階段主要是測試申請者對某些和職位相關的知識。在公告上會列明知識範圍﹐如加拿大現今政制法規改革的知識等等。級數越高的考試﹐技術知識的問題越少﹐政策知識的問題範圍越見廣泛。五年多前連升兩級的那次考試﹐考足三個小時﹐黑字白紙﹐總共六道題目。這年三月剛剛考完的筆試﹐維時九十分鐘而已﹐但兩道大題目﹐比之連考六道更為困難。

3) 筆試完結﹐篩選後餘下十強。很多認識的同事都在筆試後被淘汰﹐包括一名我們寄予厚望﹑手持哈佛大學碩士銜頭的女同事﹐大家都替她覺得惋惜。筆試後必須進行面試。面試主要測試候選人的能力如﹕「道德價值」﹑「合作」﹑「分析」﹑及「管理」四大主題。「道德價值」並不是一般的社會道德價值﹐而是行政人員應有的操守﹐尤其關於利益衝突﹐及公務員無政黨的中立性。「合作」是指人際關係﹑解決對立衝突﹑尋求共識及合作的技巧。「分析」是如何整理資料﹑作出思考及決策的方式。而「管理」則是針對善用資源及人才﹐提高效率﹑為納稅人交出成績的能力。面試只有四十五分鐘﹐主考官共有四人﹐包括「包青天」和他的阿二(我們的行政總裁米高先生)﹐及兩名從其他部門邀請而來的客席考官 (一名是來自部門H的行政總裁﹐另一名是人事部的心理分析員)﹐以示面試過程的公平及透明度。面試前三十分鐘﹐候選人會預先收到考題﹐以作準備。這次面試只有四道題目 (我本來預料了會有六題之多﹗)﹐候選人必須詳細理解問題﹐及從過去的工作經驗提供合適的事例作答。面試開始後﹐每一名考官會發問一道題目﹐候選人便要自己整理答案﹐有條不紊地回覆。四道問題過後﹐我發覺自己只用了三十分鐘時間。

4) 最後階段是查核推介。每名候選人必須提供考官六名推介﹕即兩名上司﹑兩名同事﹑兩名下屬。考官會聯絡這些推介人﹐提出相同的問題﹐核對候選人真實的經驗及能力﹐包括三大長處﹐三大需要改善的地方等等。

這一次的公考比以前任何一次困難﹐因為進入了新的職責級別。最後從十強中﹐五名候選人被評為合格。而三個空缺位置﹐則由三甲填補。十分僥倖地我是三甲之一﹐星期一開始﹐即將履行新的職務。

絕大部份參與的同事都十分接受這次的結果﹐紛紛前來道賀。只是其中一名有份參與考試的女同事N對於結果過於失望 (因為她連合格都夠不上﹐無法列入候補名單)﹐對「包青天」﹑米高及勝出者的行動有點乖僻偏激。我和女同事N本來十分熟稔﹐她若順利勝出﹐我是毫不介意成為她下屬的。每一個人面對失望及挫折都會作出不同的反應﹐這些行為也不一定完全理智或自己所能控制。我嘗試跟她溝通﹐但在她耳裡也許不過裝飾詞語。我所能做到的﹐只是給予她時間及空間接受現實。

5.29.2008

Spelling Bee

月的時候CK電郵所有豬朋狗友﹐說本年National Arts Centre 將有三套百老匯音樂劇作短期上演﹐問誰人有興趣﹐她可以幫大家統一購票。CK是我大學和grad school的同學﹐雖然比我年輕十個月﹐但早已是三個孩子的母親 (大女六歲﹐幼女兩歲)。這一次她發起群體活動﹐其實希望我們這些平素各有各忙的老朋友﹐能騰出一個晚上﹐暫且放下家庭責任或拋開冗長沉悶的工作﹐have a fun night out﹐聚聚舊情。

NAC的表演場館不算太大﹐上世紀末一個人看《Rent (吉屋出租) 》的演出﹐座位出乎意料地理想﹐演員雖然不是original cast﹐但表現極度精彩﹐那次看得十分暢快投入。於是這次二話不說﹐我和T認購了三套劇目的門票﹐合共加幣五百多元 (跟香港一般演唱會門票相約)﹐茲以點綴窮鄉小鎮裡的常規生活。

三套劇目上演的時間並不靠攏在一塊﹐分別是五月﹑八月及十一月。昨晚的戲軌名為﹕《The 25th Annual Putnam County Spelling Bee》(在此簡稱為《串字比賽》)﹐是2005年百老匯東尼獎「最佳劇本」及「最佳演員」的得主(當年《Spamalot》奪取了最佳舞台劇的寶座)。

《串字比賽》是一個獨幕劇﹐沒有中場休息﹐演員從升幕一刻歌舞連場到底﹐毫不欺場。這個音樂劇沒有華麗佈景﹐只以一個學校禮堂的講台作背景﹐整套劇目只有九名演員﹐五男四女﹐分別飾演三名成人六名小學生﹐也沒有美不勝修的服飾﹐真的像是一間小學的英文串字比賽。故事開始由Rona拿著巨形獎杯從觀眾席步至台上。Rona是一名地產經紀﹐22年前成功地串出「syzygy」(即三個或以上的星體聯成一線的意思)﹐奪得第三屆Putnam County英文串字比賽的冠軍﹐是今年比賽的評判之一。接著登場的是六名性格鮮明的「小學生」參賽者﹕以童軍打扮的Chip﹐有一對同志父親的Logainne﹐充滿幻想﹑穿著自製超人披肩的Leaf﹐渴望父親到場給她打氣的Olive﹐目中無人的大胖子William﹐及韓裔女神童Marcy。接著出場的是學校尖酸的副校長Douglas﹐及因為犯罪﹑被判社區服務﹐在比賽中為失敗者贈送果汁的黑人大佬Mitch。

除了這九名演員外﹐升幕前三名現場觀眾自願成為臨時演員﹐也即其他三名參賽者。故事的形式是每一名參賽者被兩名評判點名到咪高峰前﹐副校長Douglas會從紙卡讀出一個英文字﹐然後參賽者可以問兩個問題﹕「這個生字的定義是什麼﹖」及「請以這個生字造出一個完整句子」。往往笑話都由這兩個問題產生出來。例如其中一個生字是「palaestra」(古希臘的四合院子)﹐副校長造出的句子是﹕「Socrates said: whatever happens in the palaestra, stays in the palaestra!」(源自諺語 whatever happens in vegas, stays in vegas)﹐當然這樣的造句對參賽者毫無幫助﹐但惹得哄堂大笑。而且每名參賽者的問題難度都不一樣﹐如現場觀眾的生字﹐淺易可如Cow﹐Mexicans﹐但當要為了劇情發展﹐把觀眾參賽者淘汰﹐難度可以高如﹕Xerophthalmia (即無法製造淚水的眼疾)。演員們的反應極快﹐但又不像電視綜合節目的演出那末生硬﹐看得人不亦樂乎。

因為每一名參賽者的性格十分鮮明﹐每一次他們出場的時候﹐都會帶出一首歌曲﹐歌詞反映了他們成長中所面對的處境﹕如給兄弟姊妹排擠的Leaf 覺得自己不夠聰明﹑Olive 的父親因工作關係﹐未能抽空到場支持女兒﹑女神童Marcy所受的壓力等等……歡笑中令我們想起了自己曾幾何時踏過所踏過的路﹐也令人反省如何和下一代相處。雖然大部份的演員要裝作小學生的模樣﹐但他們投入角色﹐絲毫沒有令人反感。也因為每名參賽者都那麼「可愛」﹐每一次當有參賽者串字失敗﹐觀眾都會為他們不值。而到了最後關頭﹐「蜂」死誰手﹐更是令人意想不到。
聽說這個音樂劇有成人版和兒童版的分別。前者的生字當然是離不開男歡女愛﹐副校長所造的句子﹐更是鹹得有道理。我們所看的版本﹐應算是兩者之間吧。音樂劇曾經走進了死胡同﹐好不容易新一代的劇作家不斷創新改革﹐才能得以延續下去﹐長青不老。《串字比賽》不求輝煌﹐但求平實﹐絕對是娛樂性豐富的喜劇小品。

5.26.2008

極速賽車手


得第一次在戲院裡看《Speed Racer》(港譯﹕《極速賽車手》) 電影預告的時候﹐直覺告訴我這是一部「有形無實」的電影﹐而且只有十二歲及以下的小孩子才會喜歡。但看畢電影﹐我不得不佩服Matrix三部曲的導演﹑Wachowski兄弟圓熟老練的導演手法﹐及義無反顧地保存了六十年代日本動畫《マッハGoGoGo》(港譯﹕《賽車小英雄》) 原素材神髓的勇氣。和一連串Marvel Comics 電影 (如 X-men﹑Spiderman﹑Ironman﹑Hulk) 所採用的「寫實手法」相比﹐從理性角度而言﹐這些超級英雄電影的確更成熟﹑更入世﹑更合理﹐更能迎合廣泛觀眾的口味﹐而非局限於小學生的層面。但在《極速賽車手》這部電影裡﹐Wachowski兄弟所精心營造的世界﹐自成一格﹐飛車場面的處理﹐技術難度奇高﹐呈現了更大膽無忌的創意及想像力。雖然畫面過於繁忙絢爛﹐五色令人盲﹐一眾演員的造型誇張﹐內心世界及其演技的需求﹐也受制於漫畫格裡丁方數吋的範圍﹐深度有限﹔然而整體而論﹐《極速賽車手》這部電影無疑是對原著的最大致敬﹐也是導演兄弟再一次我行我素﹑兵行險著之作。

還記起小時候在香港﹐尤其在炎炎暑假﹐會在早上每天收看《賽車小英雄》(重播)。主題曲末段不停重複的「マッハ—Go﹗Go﹗Go﹗」﹐我也曾經旁若無人地跟著唱過。原著的年少賽車手名為三船剛 (作者吉田竜夫承認主角的名字是對三船敏郎致敬)﹐港版簡稱「剛哥」﹐初時覺得挺彆扭﹐後來習慣成自然﹐變得頗為親切。主角的造型是從一部1964年貓王 Elvis Presley 電影《Viva Las Vegas》取得繆思﹐而他性能超卓﹑滿佈機關的白色五號跑車﹐則受007的aston martin 所啟發。《賽車小英雄》不像後來的《銀河鉄道999》﹑《叮噹》(ドラえもん)﹑《花仙子》(花の子ルンルン)﹐及《科學探險隊》(科学冒険隊タンサー5) 那樣夾雜教育意味﹐純粹藉著匪夷所思的賽車比賽讓正邪雙方作出較量。

電影版《極速賽車手》亦然﹐除了保留了動畫「盡全力在這生﹐尋求自生意義」的老生常談外﹐沒有什麼特別鏗鏘壯拔的訊息。選角方面﹐男演員比女演員成功﹐如23歲的男主角 Emile Hirsch 飾演的Speed Racer﹐電視劇《Lost》的Mathew Fox 所飾演的 Racer X﹐John Goodman 飾演的 Pops Racer 及 Paulie Litt 飾演的 Spritle Racer﹐都一矢中的地演活了原著人物的造型及性格﹐令人拍案叫絕。金像影后 Susan Sarandon 一向給予人獨立自主﹑女強人的感覺﹐驟然飾演六十年代﹑朝夕埋首在廚房中洗碗燒飯的傳統母親﹐雖然刻意流露慈祥母愛﹐始終有點格格不入。28歲的Christina Ricci 雖然保養甚佳﹐然而一和比她年輕五年的男主角談情說愛﹐則有點姑姑和過兒對話的錯覺。在北美﹐觀眾還不太認識所謂亞洲萬人迷的Rain﹐除了夜戰忍者一段教人眼前一亮外﹐縱觀而言他的發揮實屬一般。據聞 Wachowski 兄弟下一部執導的電影將由Rain 擔綱演出﹐且看他日後在荷里活的星運如何。反而真田廣之數次驚鴻一瞥的亮相﹐雖只寥寥數語﹐然而眼神深邃﹐令人印象難忘。

Wachowski兄弟的導演手法的確圓熟出色﹐尤其對劇情進展快慢的控制﹐和過去與現在雙軌故事的交替及處理﹐一氣呵成而不見斧鑿痕跡﹐一般的小孩子電影幾曾出現這種情節千絲萬縷﹑仍交代得有條不紊的敘事技巧﹖雖說整部電影80%以上都以綠幕(green screen) 的電腦動畫方法拍攝﹐迫真程度有限。但從動畫方式的角度而言﹐則更符合導演想要營造的超現實賽車世界。三個主要的賽車環節﹐場地﹑車手﹑難度都描劃分明﹐導演以高清的電腦動畫製作﹐將每一張定格的焦點確定﹐是以不管畫面如何高速進行﹐滿目色彩繚亂﹐主角的跑車仍然是觀眾目光的所在。電影裡大部份的所謂感人場面流於片面和公式化﹐但我不諱言在第一段賽事﹐男主角開著白色五號跑車衝往終點時﹐突然將車速減慢﹐讓兄長生前創下的個人紀錄得以保存﹐有所感動。因為這種舉動的確很契合角色的性格﹐也呼應了導演一直悉心鋪排的手足之情。


沒有看過原著《賽車小英雄》的朋友﹐這部電影可能對您吸引力不大。但若想放開懷抱﹐盡情享受一頓視覺自助餐的話﹐大可以考慮《極速賽車手》。剛剛得悉這部電影還有IMAX版本﹐更要留意。以下是《賽車小英雄》及《極速賽車手》的主題曲﹐您可以發現後者如何向前者作出最誠懇的致敬。




5.23.2008

青蛇


年寫過一篇專題關於《霸王別姬》的原著及電影﹐發覺自己對於李碧華的作品頗有情意結。最近在 yesasia 補購了1993年出品﹑徐克執導的電影版《青蛇》。閒來無事﹐也就淺談一下這部人佛妖獸﹑情欲男女兼而有之的奇幻作品。

《青蛇》的原著小說在一九八六年面世﹐天地圖書出版。那時候關錦鵬執導﹑張國榮梅艷芳主演的《胭脂扣》還沒有拍竣﹐李碧華妖艷繽紛的國度﹐還只是建基於《東方日報》的專欄及單行本小說上。因為《霸王別姬》的關係﹐一口氣看了數本李的作品﹐包括《胭脂扣》及《糾纏》﹐及散文作品《白開水》﹑《青紅皂白》等﹐愈看愈瘋魔﹐如染上了煙霞癖﹐泥足深陷。一看《青蛇》書背的簡介﹐再一次發出會心微笑﹕

一個勾引的故事
素貞勾引小青
素貞勾引許仙
小青勾引許仙
小青勾引法海
許仙勾引小青
法海勾引許仙
宋代傳奇的荒唐真相
《白蛇傳》是一個人妖殊途的愛情故事﹐主角本來是素貞和許仙﹐小青不過是個無足輕重的侍女角色。然而李碧華縱情肆謔﹐以第一身角度﹐從小青的眼中﹐尖刻幽默地重新闡述及詮釋一個家傳戶曉的故事﹐為塵封枯萎的情節注入了滿帶驚喜曲折的新生命。李碧華以「改寫歷史」的手法從事文字遊戲﹐不只一次。在1987年出版的短篇小說集《糾纏》裡﹐另有一篇異常精彩的《梁山伯自白書》﹐將「化蝶」哀怨綺麗的故事﹐以匪夷所思的想像力﹐逐一道破內裡的虛假荒唐﹐從而對現代感情作出當頭棒喝。《青蛇》的故事亦然。隨著小青悠悠的憶述﹐讀者霎時回溯到南宋年間﹑煙雨迷濛的杭州。當時小青還只有五百年的道行﹐入世未深﹐還沒有嗜過貪嗔愛欲的苦杯﹐現在則有點悔之已晚。

《青蛇》是小青的故事﹐冉冉道出了她和素貞本來相濡以沬﹑與世無爭的日子﹐如何被眉目如畫的窮書生許仙介入﹐變得一發不可收拾。素貞雖有千年道行﹐卻無心修成正果﹐一意「不管春風怎樣吹﹐只想好好愛一回」。被動的小青只好全力協助﹐卻後來因為感到被素貞忽略﹐也對七情六欲產生好奇﹐於是加入了「勾引」的行列﹐從旁觀者的身份頓時蛻變成陰謀者﹐姊妹情也受到了考驗。而優悠寡斷的書生許仙﹐在李的筆下也換上了新裝﹐也不是全沒有私心﹐成為了一個投機者。加上後來者法海﹐以降妖為名﹐其實想獨佔許仙﹐人妖佛各出奇謀﹐呈現出一片光怪陸離﹑有緣皆孽的大千世界。

小說最精辟到肉的地方﹐莫過於第十章裡﹐從張愛玲《紅玫瑰﹑白玫瑰》得來繆思的一番警世結論﹕
每個男人,都希望他生命中有兩個女人:白蛇和青蛇。同期的,相間的,點綴他荒蕪的命運。只是,當他得到白蛇,她漸漸成了朱門旁慘白的餘灰;那青蛇,卻是樹頂青翠欲滴爽脆刮辣的嫩葉子。到他得了青蛇,她反是百子柜中悶綠的山草藥;而白蛇,抬盡了頭方見天際皚皚飄飛柔情萬縷新雪花。

每個女人,也希望她生命中有兩個男人:許仙和法海。是的,法海是用盡千方百計博他偶一歡心的金漆神像,生世佇候他稍假詞色,仰之彌高;許仙是依依挽手,細細畫眉的美少年,給你講最好聽的話語來熨貼心靈。但只因到手了,他沒一句話說得准,沒一個動作硬朗。萬一法海肯臣服呢,又嫌他剛強怠慢,不解溫柔,枉費心機。
於是白蛇青蛇/許仙法海的「是」與「不是」﹐並非他/她們本身的過錯﹐只在於人心本不饜足﹐「既得隴﹑復望蜀」﹐冷不防蠢蠢欲動的自毀本性。

一如李碧華早期的作品﹐《青蛇》也不放過對文革「倒行逆施」的破壞及迫害﹐作出了諷刺。尤其說「破四舊﹑立四新」的紅衛兵日日如是﹑四處摧毀文物古蹟﹐卻因而讓鎮壓已久的「牛鬼蛇神」(包括被鎮於雷峰塔下的素貞) 得到空前「大解放」﹐最為辛辣有勁。

電影版的《青蛇》彷彿只是借用了小說的軀殼﹐卻因魂魄沒有附體﹐顯得異常慘白貧血。雖說劇本由李碧華及徐克操刀﹐但從《笑傲江湖》系列及後來的《七劍》等電影可知﹐徐素喜將原著改頭換面﹐除保留了角色的名字﹐原著的精神及情節﹐都被畫面及特技所取替。毫不否認在張叔平等高人指導下﹐電影《青蛇》的構圖﹑景觀﹑及人物造型流麗無方。然而不管包裝何其華美﹐仍掩蓋不了稍為鬆散及緩慢的劇情。

據聞選角方面也一波三折。本來青蛇及白蛇角色﹐屬意梅艷芳及鞏俐﹐卻因檔期不合﹐兩人紛紛辭演。換來的張曼玉及王祖賢雖然俊美有餘﹐當時還沒有梅鞏二人的精練﹐演盡了角色的形態﹐卻彷彿未能完全掌握角色的靈魂及情欲﹑嫉妒﹑懊惱等瞬息幻變的心情。也許不能責怪演員的表現﹐只能說影片本身太著重於視覺上的享受及刺激﹐小說中細如髮絲的心態感情﹐未能取其神髓搬到銀幕之上。

電影本身的另一個遺憾是兩名男主角稍欠火候﹐無法分擔支持大局的重任。趙文卓身手雖然厲害﹐然而單以外形而論已不像金漆神像﹑仰之彌高的法海。在我心目中﹐法海身形比較魁梧碩健﹐威嚴的眼神下暗藏私欲﹐演員如徐錦江比較合適。張國榮的寧采臣珠玉在前﹐飾演許仙的吳興國縱然出盡全力﹐卻仍乏善可陳。

當然電影版的《青蛇》也不是一無是處﹐若純以美術的眼光來欣賞﹐不問劇情﹐電影畫面絕對別具心思﹑令人目眩神馳。十五年後回看﹐加上黃霑﹑雷頌德典型的港式原聲音樂﹐由陳淑樺主唱的《流光飛舞》及《人生如此》﹐彷如隔世。

5.15.2008

功夫之王 + Iron Man

入五月﹐很多08猛片紛紛魚貫登場。所謂荷里活猛片者﹐即大卡士﹑大製作﹑觀眾不必動腦筋﹑但求能捧著一大桶popcorn逃離120分鐘現實之影畫也。最近看了兩齣大可歸入此類的電影﹐先是李連杰/成龍排名不分先後的《功夫之王》﹐後為Robert Downey Jr 及Gwyneth Paltrow 的《Iron Man》。

若論天馬行空﹐兩套電影也不遑多讓﹐無需以常識﹑常理來衡量﹐姑罔視之姑罔聽之﹐不必駁斥。 《功夫之王》的劇情比較鬆散﹐冷場較多﹐很多地方都太流於公式化。雖說功夫電影萬變不離其中﹐但看得出這部電影的分場﹐仍以六十年代邵氏武打電影的定律作準。即第一場﹕甲和乙對打﹑第二場﹕乙和丙對打﹑第三場﹕丙教甲功夫等﹐完全可以和劇情脫節﹐可以說是對上世紀的功夫電影致敬﹐也可以說是一種 throw back。

《功夫之王》又令我想起八十年代曾經風行一時的《小魔怪 (Gremlins)》﹐電影開始的時候煞有介事地將北美唐人街渲染成一個神秘莫測的國度﹐而不是一個可以買到翻版碟的地方。飾演憨厚小子的 Michael Angarano 有點面熟﹐隨後才想起他是《Will and Grace》裡 Jack的兒子 Elliot。這位米高在電影裡的表現一般﹐然而角色沒有什麼難度﹐也算是演得十分自然。看得出他為了這部電影痛下過一番武術苦功﹐尤其最後在天台耍的棍花﹐煞是好看。只是他胸口那一撮三角形的胸毛異常工整﹐好像給wax過一般﹐於大銀幕上放大﹐令人側目。劉亦菲的英語口音不錯(雖然是後期配上去的)﹐但角色有點花瓶﹐可有可無。四名主角裡口齒最不清的仍是李連杰先生。

個人認為﹐成龍/李連杰的演出﹐沒有擦出預期的火花。很多的close up﹐令人想起「英雄遲暮」四字。其中沙漠的一場戲﹐全場暴笑﹐算是神來之筆。李所飾演的悟空﹐活脫是從動畫版《大鬧天宮》跳出來的﹐還是周星馳先生的演繹比較傳神。

曾經在《功夫之王》中段跑了出去洗手間解手﹐回來後劇情進展依舊緩慢。當電影完畢的時候﹐很高興可以回家。

《Iron Man》是一部改編自Marvel Comics 的典型動作電影。整部電影最成功的﹐不是眼花繚亂﹐迫真至極的鐵甲裝置﹐而是男主角 Robert Downey Jr 先生。一向愛惜豆泥先生的才華﹐然而他於90年代酗毒罪名成立﹐瑯璫入獄。2000年﹐他的事業本有一線生機﹐被應邀加盟《Ally McBeal》﹐演而優則唱﹐令劇集收視率一度回升﹐和女主角 Calista Flockhart 的化學作用有目共睹。本來監製 David E Kelley 希望在第五季造就Ally 和 Larry 共諧連理﹐大團圓結局。無奈豆泥先生在第四季又再因毒品被捕﹐整個電視劇也因失去了他﹐無以為繼﹐到了第五季落得草草收場。《Iron Man》可以說是他大銀幕前的major comeback﹐電影裡豆泥先生的演技極具層次。除了演活了主角花花公子的玩世不恭之餘﹐內心的爭扎也不亢不卑不慍不火地展現﹐可說甚為出色。如果沒有豆泥先生﹐這部電影會變得十分機械化及薄弱﹐沒有眼前的閃亮奪目。

鐵甲人在阿富汗山區過五關斬六將獨鬥恐怖份子固然超乎現實﹐Gwyneth Paltrow小姐的演技也不分軒輊。在眾多的電影裡﹐我只喜歡她在《Great Expectations》裡和Ethan Hawke 的演出。到現在為止﹐我仍然對她憑《Shakespeare in Love》奪得影后的事實感到難以置信。Paltrow小姐在本片中也是大花瓶的角色﹐然而Nicole Kidman在《Batman Forever》中的花瓶卻更令人難忘。電影中最誇張的是 Paltrow的角色Pepper穿著高跟鞋﹐仍然跑得快過一眾FBI警員及大壞蛋﹐倘若給她天足奔跑﹐必可打破100米奧運短跑紀錄。後來何以在大爆炸中僥倖不死﹐更令人費解﹐實屬不可考一類。也許自己先入為主﹐總覺得Paltrow小姐說話老像「唅著一枚欖核」﹐演什麼都是這個模樣﹐真是「不變影后」。

《Iron Man》因為節奏比《功夫之王》明快﹐不像渡秒如年。不過看完兩部電影後都有嚼完口香糖的感覺。也就是這麼的一回事。

5.11.2008

五月鬱金香

年五月的首三個星期﹐是加拿大薄有名氣的「鬱金香節」。不少多倫多﹑蒙特利爾的旅行社都會組團帶領本地或外地的遊客﹐來趕上花海迎風的盛況。「鬱金香節」的起源﹐有一段小故事。第二次世戰﹐歐洲淪陷﹐荷蘭皇室越洋來加躲避戰禍。1945年加拿大軍隊協助盟軍光復荷蘭﹐一眾皇室成員得以順利回歸國土。為了聊表對加國的謝意﹐是年荷蘭贈送了十萬枚鬱金香的花種﹐讓荷蘭的國花在加國的土壤萌芽綻放。荷蘭贈花的義舉﹐歷年不變﹐成為了兩國邦交的重要一環。每年節會都吸引遊客達六十萬人次﹐也是早春的首個大派對。一九八七年﹐年僅十二歲的Alanis Morisette 便在「鬱金香節」的舞台首次公開表演。今年的表演還有國際知名的太陽劇團 (Cirque du Soleil)。

長話短說﹐先送上照片。以下一組是較近距離的留影﹕

以下一組是花海的奇觀﹐真的能看得人眼花繚亂﹕


今年的主題是「創意盛放之地 (Where ideas bloom / Où les idées fleurissent)」﹐愛恩斯坦先生頭上長滿了鬱金香﹐真的很有噱頭。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