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2012

2012年的瑣事回顧

"一年將要過去﹐2012 有過一些平凡的故事......"

年過得真的很快﹐冷不防已周而復始。一月初父親在家不幸摔倒﹐首天情況穩定﹐翌日卻被送到急症室。詳細檢查過後得悉沒有骨折﹐只是受了虛驚和肌肉上受了輕傷﹐急症室的醫生開了一些高效的止痛丸﹐父親便被送回家。事隔一星期父親的狀況又出現了變化﹐發燒呼吸急速血壓急升四肢乏力。家人再把父親送進醫院﹐我跟上司請了一星期的假期﹐好讓照料父親﹐幫助家人打點一切。原來父親感染了克雷伯氏菌,幸而沒有併發成肺炎﹐算是不幸中之大幸。一連吊了好幾天抗生素的點滴﹐氣色狀況逐日好轉。我在床邊當了四天夜班,留意到情況緩緩改善。一星期過後我再多請五天假期﹐在家幫助父親重新適應家居生活。去年生日和今年生日也是和長輩在醫院中度過。其實這也是一種福份。就在感恩的心情中踏進了人生的40年。

歷時超過三年﹐終於完成了《100張專輯》系列﹐漫長的過程中得到很多朋友不吝賜教﹐獲益良多。十分感激一直以來網友的支持和鼓勵﹐能和志趣相投的朋友分享音樂的樂趣是一件美事。我們穿梭往返兩市﹐盡量爭取和家人相見的機會。二月的天氣乍暖還寒反覆不定﹐月中下了一場淋漓痛快的大雪﹐也在雪節中趕過熱鬧。運河溜冰場在氣溫回暖下關閉﹐可說是近年最短的冰季之一。

本年我們來蒙特利爾比過去任何一年頻密﹐合共來了三次。三月的天氣暖和得讓人不敢置信﹐碰巧是愛爾蘭人最重視的聖博德節(St. Patrick's Day)﹐蒙特利爾街上一片翠綠琉璃海入目﹐熱鬧的氣氛近接春天提早的來臨。月底我們在小村參觀了首屆車展。記得2001年和T的父母首次認識便在大多市會展中心的國際車展﹐這個展覽項目對我們而言素來藏有特別意義。小村車展的規模當然不能跟大多市的相比﹐然而很多品牌的新型號還是教人迷醉。車展像是成年人的糖果店﹐眼睛的享受幻想力的引發才是最大的收穫。
  

四月我們除了安排一些餃子麻將聚會外﹐往返兩市依然不絕。長周末T的姐姐姐夫帶我們去了一所黎巴嫩餐館﹐嚐試了日常不太接觸的美食。五月花事太匆匆﹐不如去年那樣能好整以暇地捕捉到鬱金香的明媚況。五月初我們開車到麻省波士頓探望T的姨甥女﹐故地重遊碰上和煦晴朗的春天天氣﹐假期雖短﹐然而十分愉快難忘。五月也是我的姨甥女的生日﹐五歲的女孩子佻皮精靈﹐笑靨如花﹐令人寵愛不已。 

六月從來都是議會休會前搏殺的月份﹐工餘我們的心思卻傾注在籌備家人來小村旅行的細節上。父親雖在年初進院治療﹐然而在過去六個月內康復神速﹐於七月國慶來歡度一個長周末。家人上次來本村旅遊已快十年﹐我們在2006年搬家以後﹐他們都沒有來過「新居」作客。姐姐一家四口也同來湊湊熱鬧﹐三代同堂格外好玩。料不到我們的周年紀念會和這麼多親人一起度過﹐是最佳的禮物。

七月中T遠飛上海五天和舊同學慶祝結業周年紀念﹐酷熱的夏天令他晝沒夜出﹐直如蝙蝠。月底T的一名大學舊同學來瀑布區開會﹐我們於是開車到那邊碰面。夏天遊覽瀑布﹐遊人擁擠極具氣氛。雖然瀑布商業區有點俗氣﹐然而晴天下的瀑布奔騰壯觀﹐仍是教人目不暇給。

八月首星期﹐從多倫多來的JP兩口子來小村作客﹐我們輪流作東。因為SD住近城中心區﹐我們晚飯後在河邊散步然後在國會山莊前欣賞電腦動畫立體投射表演。繽紛悅目的動畫影像瞬息萬變地投射在新歌德式建築風格的國會山莊上﹐細說楓葉國的建國和民粹﹐富娛樂性之餘卻又沒有硬銷愛國主義﹐一切以簡單自然為主。我們在寬廣的草坪上席地而坐﹐仲夏的夜空壯麗動人。月尾我們在網上購票﹐次度開車到蒙特利爾﹐參觀《Star Wars Identities》的展覽。我和T都是星戰迷﹐這個國際巡迴展覽有別於一般陳設式的項目﹐以高科技營造故事性和鼓勵出席者的參與互動﹐樂趣超於票價。翌日更是同志自豪日﹐蒙市舉市歡騰狂歡﹐我們看畢遊行便盡興離開。

月底一名下屬鎮定地告訴我﹐他被診斷出患了腎癌﹐需要休假接受治療。天幸病況尚在初期範圍沒有擴散﹐又因發生的部位﹐可以動手術切除而不影響主要功能。我讓他把手上所有工作重新分配﹐專心接受治療。其他組員也義不容辭地援手相助﹐不因為工作量在短期內增升而斤斤計較。很多時候我們忘形地只爭朝夕﹐卻忘記了很多值得珍惜很多更重要的事情。

九月蓋亞》面世﹐和2006年上一張國語專輯《呼吸》相比﹐《蓋亞》進入了嶄新的音樂境界﹐歌手率性地翱翔曼舞於自己的音樂天地﹐莊嚴處如芥子須彌﹐ 玄機深藏不露﹔燦爛處如花事盛放﹐不管最後是枯是榮。《蓋亞》正好拿去修補現今樂壇彷彿流水作業千人一面的開天裂縫。

患病的下屬手術成功﹐團隊上下都鬆了一口氣。除了大家買了一些禮物恭賀他渡過難關外﹐為了給予他時間慢慢康服﹐我接受了他及其醫生的建議﹐批準他在十二月前﹐一星期只工作三天﹐餘下兩天請病假休息。雖然他的上班安排對工作團隊的進度不無影響﹐然而八個星期轉眼便過去﹐我不想因為短視的利益而漠視員工長遠的健康問題。


美元疲弱﹐加上美國市場選擇較多﹐購買某些冬季和上班衣物﹐和某些在加國不易買到的品牌(如J Crew)﹐最為理想。月中我們開車到美國的紐約州北部的Premium Outlet Mall購物﹐順道在Rochester盤桓兩天﹐是為忙裡偷閒。


十月的節日頗多﹐先是楓葉國的感恩節(早上花旗國的感恩節一個月)﹐後是萬聖節。一如往常﹐我們回多倫多和兩家慶祝感恩節﹐共聚天倫。萬聖節當天我們懶得呆在家中派糖果﹐於是跑到賭城去玩角子機。那天晚上運氣不錯﹐玩低面值角子機(1¢!)也賺了$200大元。萬聖節收到下屬和老闆的糖果和感謝卡﹐辦公室裡上下同心﹐是一件十分值得感激的事情。

十一花旗國總統大選﹐雖然「事不關己」﹐然而北美的媒體鋪天蓋地二十四小時作出地氈式轟炸﹐耳濡目染也好毛孔滲透也好﹐旁觀者難以完全保持中立。奧巴馬在過去四年的政績沒有達到很多國民的期望﹐全因他初選時的政綱太樂觀低估了美國經濟和國際財債危機「敗絮其中」的程度﹐和參眾兩院黨派政治分歧太劇烈﹐導致立法機關近乎癱瘓﹐可說外憂內患﹐百廢待興。和他的對手相比﹐奧巴馬仍是明顯和明智的選擇。小布殊的腐政八年已足夠﹐再走舊路﹐不啻自取敗亡。

月底我們開車到密西沙加﹐因T參加了一場羽毛球賽。途中我發現自己對某種快餐的調味料產生敏感反應﹐連續擾攘了兩三天﹐直至服藥才見好轉。T覺得是我近日壓力太大所致。不管如何﹐那一家店子的食物我從不大光顧﹐上了這一次教訓後更自覺地敬而遠之 (幸好那一所店子不是我的guilty pleasure牡丹樓)。

十二月初我們第三度往蒙特利爾過周末﹐這次為了《Distant Worlds》音樂會。以電玩畫面作背景襯托﹐交響樂團把《Final Fantasy》系列裡一首又一首的經典原聲作品從新演繹﹐交織出一次極盡視覺聽覺刺激、充滿溫暖回憶的經驗。十二月中工作浪潮開始回歸平淡﹐我和T約好參加一連三天的「退休計劃」課程。雖說我們兩名蝦兵蟹將還要幹上好些好些年才滿年資退休﹐然而退休計劃包括投資理財及身心調整﹐是以報讀這個課程兩次最為理想﹐一次在退休前超過十年以上﹐另一次則是退休在即。三天課程緊湊充實﹐有很多法律、財政、健康方面的實質建議我們可在課後實行。

T的兩名姨甥女考完了終期試﹐連袂來我們家住上四夜三天﹐好好休息充電﹐也一起和我們回家度過佳節。T的小姨甥女養了一條小黑貓布魯斯﹐六、七個月大﹐十分可愛。這個假期我們依然和兩邊家庭慶祝﹐吃了烤雞(買回來的)和在家涮羊肉火鍋﹐交換兩次禮物。不管北國氣候如何寒冷﹐能在冬假期間和家人暢聚﹐暖意直透入心。

祝各位朋友2013年身體健康﹐平安喜樂。

12.24.2012

花啦啦—啦啦—啦啦啦

們家的聖誕樹都有二十年歷史了﹐仍然老而彌壯﹐塑膠長青。以前的飾物都是以白色﹑透明﹑玻璃為主﹐現在樹上的飾物則更多樣化﹐有針織的小禮襪﹐藍鳥棒球隊的圓球﹐也有雪花﹑雪人﹑聖誕鐘﹑樂鼓等等節日氣氛濃烈樣板至極的小玩意。客廳裡聖誕樹重現﹐完全為了姐姐兩名小孩子的緣故。過去五年我們在樹下擺放禮物﹐然後在餐前交換﹐已成為了家裡的常規程序﹐雖然禮物即收即拆﹐免去節禮日Boxing Day的期待﹐然而算是擁有一點過節的意思。

這一年從年頭忙到年尾﹐一名心水較清的下屬曾經問我﹕「聖誕節會回家嗎﹖這一年你都沒有休假﹐好應趁機該休息一下。」我說﹕「一定會的。聖誕期間再不休假﹐假期多得都帶不到明年去﹐多虧呀。」再者聖誕節都不回家探望家人也說不過去。
 
上星期我們小村來了一場「風雪」﹐下了大約40厘米的雪﹐氣溫倒不是太冷﹐只是零下4﹑5℃而已。楓葉國下雪﹐就如日出東方﹐倒不是什麼一回事。反而上周一寒暖變換不定﹐下了好幾場凍雨﹐地面厚冰光滑如鏡﹐人車都格外地小心慬慎。幸好風雪來時已是假期前一星期﹐很多家長已開始休假照顧小孩﹐路面交通已較常鬆動﹐不致處處堵塞連連車禍。

T的兩名姨甥女考完了終期試﹐連袂來我們家住上四夜三天﹐好好休息充電﹐也一起和我們回家度過佳節。T的小姨甥女養了一條小黑貓布魯斯﹐六、七個月大﹐十分可愛。我們也沒有如何cat proof居所﹐任牠隨意在家裡走動沒有什麼限制 。牠最喜歡在樓梯上跑來跑去﹐如一道小黑旋風﹐腳步雹落間已失去了蹤影。T還是蠻喜歡小貓的﹐老是抱起貓咪來跟牠說話﹐要是我們周日在家的時間長一點(不要老是九點鐘才回到家)﹐又不用常常花四五個小時回多倫多探親的話﹐養一頭小貓應該是很理想的。



這一個假期我們依然和兩邊家庭慶祝﹐昨天在我家吃了烤雞(買回來的)﹐今天晚上則在T那一邊吃涮羊肉火鍋然後交換禮物。這一個假期沒有預備什麼小說清還書債﹐卻帶了一些法語考試的資料和聽力測試樣本好好溫習。上一次的測試在5年前舉行﹐2013年便要重考一遍。閱讀和文法考試都不難過關﹐聽力和表達能力上則要打磨一下才能瞞天過海。在家百無聊賴﹐有空溫習便好。

在此恭祝各位聖誕快樂佳節平安

12.16.2012

終極幻想曲

周末我們開車到蒙特利爾參與了《Distant Worlds》的音樂會。我們的門票早在夏天已訂好﹐無事忙裡秋去冬來﹐盛會終於在十二月初﹐於節日氣氛漸濃的魁省名城如期舉行。就算不是一名電視遊戲的狂熱份子﹐喜歡音樂的朋友對於「Final Fantasy」系列也應該不會陌生﹐尤其它的主題音樂也和流行主流息息相關﹐如第VIII集由王菲主唱的主題曲《Eyes on Me》﹐單曲銷量衝破50萬大關﹐銳不可擋﹐第XIII集的主題曲則是Leona Lewis的《My Hands》﹐已不再是小圈子音樂。《Distant Worlds》是一次糅合了電玩畫面和交響樂的奇幻旅程﹐交響樂團把《Final Fantasy》系列裡一首又一首的經典原聲作品從新演繹﹐交織出一次極盡視覺聽覺刺激、充滿溫暖回憶的經驗。

跟很多Final Fantasy迷的情況相若﹐最初接觸這個「角色扮演遊戲 Role-Playing Game (RPG)」來自「Final Fantasy VII」﹐算來已是1997年面世的遊戲。行內人常說 Playstation 的平台能夠站穩陣腳﹐「Final Fantasy VII」居功至偉。那時候任天堂還是最受人歡迎﹐「Final Fantasy」系列首六個遊戲都在那個平台打下鐵桶江山。但隨著技術發展﹐任天堂仍然沿用卡帶﹐「Final Fatasy」只好過檔Sony Playstation﹐首次將遊戲以光碟的形式發行。這次的科技革命讓「Final Fantasy」系列踏入了新的階段﹐畫面的質素得到前所未見的提升﹐既豐富了故事敘述的手法﹐遊戲迷玩來也大呼精彩。 《Final Fantasy》陪著Playstation走進了三代的變化﹐更伸延成為了龐大的網絡RPG(第XI集和第XIV集)﹐仍然是Sony Playstation的台柱之一﹐RPG業界的翹楚。

從第VII集開始﹐《Final Fantasy》每一集的背景都讓人耳目一新。如第VII集的後現代重工業廢都﹑第VIII集的前衛太空感﹑第IX集回歸中古武士幻想的根源﹑第X集自玻利尼西亞島嶼文化取得靈感等等﹐遊戲統統成為了即時的經典﹐讓人津津樂道。 音樂會上動人的樂章讓人回想起每個遊戲裡鮮明的人物角色和緊湊的情節﹐那些光陰都是求學時期點點滴滴儲存起來的餘暇﹐格外地可貴和讓人回味。

主辦單位找來Susan Calloway 演繹了第IX集主題曲《Melodies of Life》和第X集主題曲《素敵だね》 的英文版。雖然Calloway的現場水準不俗﹐然而以歐美流行曲的大水喉方式演繹兩首溫婉動人的作品﹐有點焚琴煮鶴﹐遠遠不及原唱白鳥英美子中野律紀的演繹來得細緻動人。現場的掌聲也只是給予面子﹐不算失控地熾烈。反而當本地古典美聲歌手演繹《Maria & Draco》和古典結他手演奏《Vamo' alla Flemenco》時﹐現場的氣氛才狂熱地燃燒起來。終場時觀眾和交響樂合唱一首懸秘激昂的《片翼の天使》﹐可說是整晚的高潮所在。誰敢說宅男宅女電玩迷不懂音韻不懂藝術? 以下的《To Zanarkand》來自第X集的一段樂章﹐可讓大家一嚐《Distant Worlds》的魅力。


 
 

11.17.2012

《蓋亞》 - 無言可去補青天 (下)


04. 《紅眼眶》 

首氛圍爵士(ambient jazz) 是一首在華語樂壇不太常見的作品﹐可說沒有什麼商業計算﹐「冷」得可以。想不到粵語版本《無淚眼》竟然成為了派台單曲﹐可說異數。歌曲的旋律沒有大起大落﹐如柔腸百轉﹐情感的潮汐一瀉千里。沙發音樂注射了灑脫的爵士風配樂﹐充滿了流動感空間感﹐恭碩良的爵士節奏和常石磊的鋼琴如高手對弈﹐難分軒輊﹐兩者再bookend了黃仲賢的電結他和包以正的爵士結他﹐整體效果教人浪死。林憶蓮繼續我行我素漠視主流﹐以羽量級的氣聲唱腔演繹﹐如迴蕩在夜空中的一縷夢囈﹐如幻似真﹐如醒似醉﹐若有還無。也許有人會對這種不是字正腔圓不是大玩K腔的演繹方法有點不以為然﹐然而歌手憑直覺的演繹﹐充份表現了歌手的幻想力﹐也流露了歌手毫不動搖的自信。國內作詞人王平久和常石磊淵源深厚﹐筆下的歌詞充滿畫面意境﹐「不願想的晚上 / 淚抹成傷 / 電影不停放 / 以為你在身旁」﹐在歌手氣聲繚繞下﹐浮現了寂寞的夜意。從《哈囉感覺》走到《紅眼眶》﹐不同的爵士曲風﹐不同的感觸。

05. 《也許》 

夜的感覺在專輯《蓋亞》的第五軌繼續蔓延下去。恭常作曲的《也許》可說是比較大路的一首作品﹐最少和一般流行曲抒情作品的起承轉合相符﹐絕對容易消化容易投入﹐自然流露了天人合一般的和諧寧謐。由歌手自己操刀﹑李焯雄輔助的歌詞儘管有點老生常談﹐卻又淡淡地道出了平凡人的愛情觀﹐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歌手的氣聲演繹﹐在常石磊的配樂和歌手的多部和音襯托下﹐令一切平淡如水的元素變得蕩氣迴腸﹐細膩感人。人生存在著很多也許﹐很多的未知﹐徘徊裹足於十字路口上﹐在理智和情感兩者之間取捨﹐凝聚著一點一滴的勇氣﹐方始昂然地踏出第一步……

個人偏愛粵語版改編的《兩心花》﹐也許是潘源良「如流水歸滄海﹐從雲端再下來」情境並茂的歌詞﹐也許是歌手以自己的方言來演譯﹐情緻彷彿特別細膩﹐自有難以言喧的美麗﹐難怪勇奪第三十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的獎項。

06. 《》 

雖說第四軌和第五軌都是抒情之作﹐然而連續兩首以氣聲演繹的作品﹐感覺倒有點沉鬱凝重﹐聽得有點讓人透不過氣來。第六軌的《灰》可說是清新可喜的緩和調劑﹐像曾經滄海後的雲淡風清﹐懷裡沒有殘留著什麼負擔
什麼羈絆﹐忍著痛讓過去癒結成疤重新踏上旅途﹐何其瀟灑豁達。近乎Acoustic Rock的編曲純樸簡約﹐鋼琴結他和節奏如回歸最初。常石磊和李焯雄的歌詞是那麼的淡淡然﹐沒有什麼修飾堆砌卻承受了無奈的重量﹐最喜歡的是「沒有永遠,永遠沒有」和「生命大於愛」兩句﹐捨得捨棄的領悟﹐需要多少的勇氣。

《灰色》﹑《灰色化妝》﹑《灰色的逃脫》﹐還有最新的《灰》﹐展現不同深淺的魅力。

07. 《寂寞擁擠》 

2010年台灣簡單生活節上蘇打綠和歌手破天荒地合作﹐《寂寞擁擠》成為了樂迷的驚喜﹐也讓人臆測著歌手最新專輯的風格和主題。曾聽說這首由蘇打綠主音吳青峰創作的另類流行搖滾﹐不會在這張專輯出現。幸而不知為何中途又變了卦﹐被常石磊重新編曲後安然歸隊。《寂寞擁擠》因此成為專輯《蓋亞》最早曝光的單曲﹐卻又是最新鮮出爐的MV﹐真是始料不及。

十分喜歡《寂寞擁擠》的旋律和歌詞﹐如斯人獨憔悴的心聲﹐在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的鬧市中
繾綣迴蕩。青峰寥寥隨性的的文字﹐充滿電影畫面﹐以白描的筆觸勾勒出寂寞的感受﹐尤以「在熱鬧中孤單﹐在人群中覺得累」和「凍得顫抖的夏天﹐寂寞擁擠的氣味」兩句的反差最精扼﹐把單曲的主題發揮得淋漓盡致。

覺得常石磊的編曲很出色﹐但可以更acoustic和organic一點。現在的編曲雖不華麗﹐卻不經意地流露了「錄音室」的人工感。也許這首作品更適宜在音樂會上現場演奏。
歌手的演繹深刻獨到﹐起首近乎清唱的部份餘音迴蕩﹐中段饒富細膩的感情﹐末段的吶喊又讓人想起了周華健筆下「吶喊很久叫做沉默﹐承受不了叫做寂寞」的感受﹐起伏激動的心聲也許只是旁人不以為意的靜默﹐無法了解五內的煎熬和翻騰。

《寂寞難耐》﹑《寂寞派對》和《寂寞擁擠》彷彿三部曲﹐兀自在喧嘩中獨醒獨醉。

08. 《蓋亞》 

改編自恭碩良的《月球人》﹐《蓋亞》是專輯的點題單曲。首次接觸這首作品在香港MMXI演唱會上﹐單曲彷彿把火紅的現場氣氛投到冰冷的水裡﹐接著蒸氣漫天飛騰﹐進入另一個超然的境界。歌手先演唱國語版﹐第二段接以粵語版。個人比較喜歡粵語版部份多一點﹐也許歌手的感情較易投入較易接軌﹐末句「This is my home」如星雨後的一聲太息﹐扣人心弦﹐餘韻不斷。

常石磊的配樂應記首功﹐揭幕的鋼琴奠下了凝重的基調﹐電子元素逐步滲透﹐讓歌曲充滿了宇宙洪荒般的沛然氣勢﹐接著恭碩良刺透力驚人的敲擊節奏中途切入﹐讓搖滾的曲風披上了電子的冷峻﹐意態撩人。第二段的弦樂磅礡大氣﹐透露了懸疑和刻不容緩的危機感。中段的bridge更是弦樂的高潮﹐接而萬籟共鳴﹐奮力至最後才杳然散去﹐一串鋼琴的epilogue如蒼白月色下的頹垣廢墟﹐殘存著無奈和遺憾。

常石磊和喬星合寫的歌詞﹐以第一人身哭訴著被人離棄的苦痛﹐若以大地之母蓋亞的角度來解讀﹐是對世人「回來愛的身邊」的哀求﹐筆墨稍嫌重手有點硬銷。若以愛情的角度來闡釋﹐孤注一擲的「棄婦」心態則無出其右﹐自憐得有點失去自持﹐是以對歌詞的接受程度僅屬一般。還是喜歡原版的歌詞﹐
「看看望遠鏡想去找舊照片的繁華 不堪風吹雨打」﹐同樣的訊息同樣的情懷﹐喬星原作的行文落筆卻精準高明得多。

歌手以新的唱腔來演譯﹐咬字運聲透著壓抑﹐處處耗費功力﹐雖不致力竭聲嘶﹐卻錐心滴血。實驗性的嘗試帶來了新的刺激新的效果﹐讓歌手體會自己不曾觸碰的情感。《蓋亞》這首單曲絕對是精誠之作﹐著著流露一片教人動容的膽色。然而﹐個人還是比較鍾情專輯裡其他製作價值較低﹑但在感情上更易引起共鳴的作品。

09. 《柿子


這是整張專輯裡最富實驗性﹐也最接近古典曲風的單曲。本來是常石磊壓箱的結業論文之作﹐搖身一變成為了專輯裡如詩似畫的後現代之作。個人覺得這種作品一如《因你瘋了》﹑《為何相愛﹐為何結束》﹑《夢了》﹑《Wildflower》﹐都是一種epic式的反高潮作品﹐不依常理出牌﹐不顧及市場因素﹐不妥協不猶豫﹐理應放在專輯最後一軌﹐是寂靜前最冷不防的驚雷。當然﹐歌手另有後著﹐於是《柿子》在專輯裡彷彿自成章段﹐和《蓋亞》連貫的是訊息﹐然而曲風卻如海天孤嶼﹐和其他單曲渾不相連。

常石磊作曲填詞編曲一手包辦的《柿子》以很擬人假借的手法來表達環保訊息﹕失去紅妝的柿子、冷空的牧場、絕跡的粉鳳蝶﹑乾涸的潮泊再沒有漣漪﹑漫天黑雲似的烏鴉……流於新詩體裁的歌詞未免予人文化青年般的文藝腔﹐然而不失為另一種反主流的挑戰。

編曲方面﹐常以最擅長的鋼琴伴奏﹐襯托著歌手淡淡地唱出滿目瘡痍的意境﹐如一道末世的詩篇。僅以「烏雅」二字便來帶出了死亡、荒涼的畫面﹐意外地有效﹐卻也教人動容。第二段古典鋼琴被弦樂和電子音樂沖散﹐倒失去了獨特的色彩﹐有點和流行曲靠攏。然而歌手的演繹真的入神﹐以流行曲唱腔滲入bel canto 美聲的運氣方法﹐將歌曲的起伏變幻發揮得透徹無遺。一如蔡健雅提及﹕「那最後的高音加有種嘶吼重金屬tone太驚艷了」。雖說這首作品難度超高﹐然而歌手現場演譯較專輯效果更見精彩﹐一襲紅裳在天梯上仰視陽光一幕﹐深印樂迷腦海。

10. 《假釋》 


一如早前提及的《愛笑了》﹐《假釋》雖不是專輯的派台單曲之一﹐然而曲、詞、編、唱一絲不苟﹐精彩絕倫﹐絕不遜於專輯的主打歌曲。多年來歌手的sidetrack極品經已指不勝屈﹐這時錦上添花再加《假釋》一首﹐令她的冷門歌集更見豐盛。

恭碩良創作的旋律雖沒有專輯某些作品實驗性強烈﹐然而悅耳流暢脈絡分明﹐首次欣賞已能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常石磊的編曲疾走冷電子的路線﹐加上歌詞﹕「潛意識」、「數據」、「頻律」、「訊息」、「距離」等字眼﹐宛如編織出一場轟轟烈烈欲罷不能的二十一世紀網戀﹐教人神為之奪。

常石磊的編曲縱然變幻無方﹐歌手的演譯才是整首歌曲的精髓所在﹐絲毫不被出色的編曲奪去了焦點。歌手的嗓子清脆嘹亮﹐狀態頂巔﹐暗地裡充滿誘惑﹐卻又如天籟破空﹐造詣驚人。也許這首作品沒有《枯榮》等單曲奇兵突出﹐然而好音樂便是好音樂﹐同樣不可多得。

11.《STAY 


最後一軌的《STAY》本身也是另類的反高潮﹐在不同的版本中﹐歌手挑選了這個帶有acapella 曲風的版本﹐可見不是一種放縱。簡單的旋律率性隨意﹐沒有流行曲的公式﹐如意識流如夢囈如嬰孩的呼息﹐翻來覆去盡是意亂情迷的絮語﹕只想留下。個人覺得這首作品像是
《兩心花》和《無淚眼》兩首bonus tracks的前序多於專輯的終篇。

和六年前上一張國語專輯《呼吸》相比﹐《蓋亞》進入了嶄新的音樂境界﹐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創作自由。歌手率性地翱翔曼舞於自己的音樂天地﹐莊嚴處如芥子須彌﹐玄機深藏不露﹔燦爛處如花事盛放﹐不管最後是枯是榮。《蓋亞》如一塊斑斕百煉玄光流曳的靈石﹐正好拿去修補現今樂壇彷彿流水作業千人一面的開天裂縫。

10.14.2012

《蓋亞》 - 無言可去補青天 (上)

憶蓮的音樂旅程從來都是一種歷練﹐變數是唯一的定數。是的﹐無才可去補青天,枉入紅塵若許年。悠悠歲月裡歌手和樂迷都饒富默契地亦步亦趨﹐手裡放下一些又重新拾起一些﹐義無反顧﹐我行我素。毅然告別了新力時代的J-pop和流行搖滾﹐華納時代的騷靈和R&B﹐星工廠時代的東西合璧﹐滾石時代的纏綿悱惻﹐維京時代的親民入世﹐金牌時代的重現本色……全新專輯《蓋亞》實現了歌手另一階段的音樂理想。因為自資製作﹐能和音樂團隊撒手大幹﹐可以豪灑光陰和物力來追求心目中每一軌音樂的盡善盡美。儘管樂迷望穿秋水年復一年地期待新專輯的面世﹐一切的代價都是值得的。《蓋亞》最使人驚心動魄的地方﹐是那種音樂大於一切的磅礡氣慨﹐如萬里捲潮而來﹐毫無保留﹐把樂迷引進了一個萬籟共鳴的天地。冰冷高壓的電子元素結合幻變無方的的鋼琴弦樂﹐前衛和古典交融的獨特氛圍裡﹐環保宗教戰爭愛情訊息其實不過是一觸即化的糖衣﹐除卻表面的色幻﹐只有本質超然的音樂。 

在藝術創作的領域裡﹐自我重複無疑作繭自縛。過去兩年﹐樂迷在歌手的牽引下沿著天梯拾級而上﹐曲風各擅勝場的單曲﹕《寂寞擁擠》﹑《柿子》﹑《枯榮》﹑《兩心花》﹑《無淚眼》﹑《蓋亞》﹑《愛笑了》、《無言歌》在MMXI和MMXII巡迴演唱會和其他媒體上﹐出其不意地粉墨登場﹐令人驚艷不已。專輯《蓋亞》堪稱奇兵突出﹐每一軌音樂要不極動要不極靜﹐傲然漠視時下華語流行樂壇只求大路平庸的常規。林憶蓮涉獵作曲填詞已非首次﹐然而一如外地的天后級女歌手如Lady Gaga﹑Madonna﹑Mariah Carey﹐遇上一拍即合的編曲猛將如Fernando Garibay (《Born This Way》),William Orbit (《Ray of Light》﹐《MDNA》)﹐Jermaine Dupri (《The Emancipation of Mimi》)為自己的作品吹送一口新鮮的氣息﹐便能激出前所未見的火花。幾經找尋﹐常石磊成為了是次專輯的幕後大功臣﹐藉著他深厚的音樂造詣﹐耗上超過兩年光陰焠煉打造《蓋亞》的每一個細節﹐一點一滴實驗出眼前美滿的成果﹐委實勞苦功高。恭碩良的節奏編排﹐給予了音樂的深度和層次﹐時而提升了歌曲的壓迫感和刺透力(《枯榮》﹑《蓋亞》)﹐也豐富了節奏的流動性(《紅眼眶》﹑《寂寞擁擠》)。喜歡常石磊林憶蓮李焯雄和喬星差不多一手包辦的歌詞﹐曲詞巧妙地配合﹐流露了歌手極其個人的心聲﹐免去了昨日某些詞不達意的苦杯。林憶蓮的演譯更見千變萬化別出心裁﹐自《本色》、《呼吸》兩張專輯嶄露頭角的多部和音﹐在《蓋亞》更成為了大氣動人的主力原素﹐襯托著歌手纖柔如絲的氣聲或吶喊澎湃的搖滾唱腔﹐剛柔隨意﹐趨退如神﹐極具細味的價值。

01. 《無言歌

專輯的揭幕之作﹐當然不容有失。莊嚴肅聖的額我略聖歌(Gregorian Chant)徐徐響起﹐帶出了神秘的宗教色彩﹐接而屬於網絡世紀的冷電子音樂漫漫滲透﹐構成了強烈的對比。早在上世紀90年代組合Enigma已糅合了額我略聖歌在他們的new age音樂之內﹐然而林憶蓮和常石磊將相同的元素編插於《無言歌》的序幕﹐卻是有鑑於整張專輯濃烈的舞台感(theatricality)﹐純粹的冷電子不夠先聲奪人。過去筆者肆業於教會學校﹐也曾經參加過詩歌班﹐記得每月的首星期五也清唱過《Tantum Ergo Sacramentum》的中譯版﹐是以《無言歌》的前奏響起﹐勾起了不少遠古的回憶和遐想。


這首單曲的旋律和概念均出自歌手的手筆﹐從這兩點可以窺視歌手音樂的視野和世界觀。雖然歌曲旋律結構簡單﹐副歌也稍見重複﹐然而和常石磊匠心獨運的配樂結合﹐頓時產生出令人拍案叫絕的化學作用。尤其喜歡每一段副歌的安排﹐雖然旋律相同﹐然而從配器的運用﹐敲擊節奏的疾徐﹐音樂的層次感等方方面面﹐都聽得出常石磊用心地作出不同的變化和調整﹐若是只專注於旋律上的重複﹐很容易便錯過了常石磊花在編曲上的細膩心思。中段的弦樂編排﹐又是另一段對比﹐可說是神來之筆。加上歌手的演繹揮灑自如﹐假聲亮麗得完美無瑕﹐流露出一貫天后的風範。

值得一提的是《無言歌》的歌詞。
宗教向來是敏感話題﹐一般歌手很少敢於觸碰。「晚福媽麗亞﹐夜宿嫉妒﹐世家謀逆,OM MA PE ME HON」提及了四門宗教支派(天主教﹐基督教﹐佛教﹐密宗)﹐然而避重就輕﹐沒有讓激進分子扣上莫須有的帽子。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歌手已不避世俗眼光﹐在香港音樂會上把宗教元素應用於《再生戀》劇場版的表演上﹐可見膽量並不始於今時今日。宗教本應導人向善﹐宣揚的是參悟生死和平博愛的信息。然而為何世上仍然存在著無了期的紛爭?多少人又戴上了偽善的面具﹐打著宗教的旗號來倒行逆施?救贖的光明是發自內心還是必須往外尋求?這些問題的確值得一問再問﹐儘管最後答案莫衷一是或無言以對。
 

02. 《愛笑了

愛煞了常石磊創作的這一首單曲﹐曲風糅合了氛圍音樂(Ambient Music)和哥德搖滾(Gothic Rock)兩者之長﹐舞台感破門而至據聞《愛笑了》讓歌手想起了一段有關吸血鬼的愛情故事﹐想像力著實豐富至極。林憶蓮和常石磊的和聲演繹﹐挑逗有趣﹐展示著誘人的魔力。《愛笑了》可說是專輯較為輕鬆佻皮的調劑﹐不至過於苦澀凝重。

這首作品又令我想起了歌手的舊作《埃及玫瑰》﹐都是從第三者的角度以看得透徹、說得諷刺的態度來闡述愛情的遊戲。愛過的人都嚐過失魂落魄﹐哭笑不得﹐肝腸痛徹的滋味﹐誰都不過是一具旋動著的黃金陀螺﹐半點都身不由己。

 
03. 《枯榮

這是一首中板作品﹐原曲為常石磊大約六年前寫下的一首英文作品《Marinda》﹐關於一名少女未婚懷孕的故事。單曲樣本被歌手看中後﹐常繼續創作﹐增添了副歌﹐《枯榮》漸漸成形。這首作品的旋律抑揚頓挫﹐另闢幽徑﹐不經流行曲常理出牌﹐著實吊詭。

「枯榮」一詞來自佛家典故﹕拘尸那城的桫欏雙樹園裡,東西南北,各有雙樹。雙樹一枯一榮,為四枯四榮。東方雙樹為常與無常。南方雙樹為樂與無樂。西方雙樹為我與無我。北方雙樹為净與無净。佛陀釋迦牟尼在這八境界之間入滅,意為非枯非榮,非假非空。平凡的世人逃不過生老病死的天規﹐也因此承受了許多苦難。匆匆一生所為何事﹐一切功名虛榮俱如幻影﹐喬星的歌詞耐人尋味﹐如警世的叮嚀﹐言簡意賅地闡釋禪理﹐和首軌《無言歌》相互和應。

編曲方面最搶耳的莫過於常石磊的鋼琴伴奏和恭碩良親手打造的節奏鼓樂。常石磊的鋼琴伴奏令人想起Tori Amos的曲風﹐抽絲剝繭﹐餘意無窮。恭碩良擊出了稍帶部族色彩的節奏﹐讓本來抽離得可以的旋律增添了野性和有機的生命力﹐令樂迷的細胞也感染了跌宕有致的節奏感﹐說不出的精彩。

這首作品像一次技術示範﹐展示的是歌手饒具自信的唱功。歌手把最刁鑽的一句﹕「花事哪何敵過一枯一榮」拿捏得看似從容﹐彷彿彈指可蹴﹐其實卻是一直揣摸領悟﹐才能達到拈花微笑般收放自如的境界。個人認為《枯榮》是專輯裡演譯得最出神入化的一首作品﹐藝高人膽大﹐宛如渾然天成﹐每一次細聽都對歌手的功力和努力增添多一層敬意。

(待續)

8.26.2012

一行武俠小說


(攝於河北秦皇島老龍頭 2007)

月前網友周游在面書上介紹了台灣明日武俠電子報主辦的一個徵文遊戲﹐是為「一行武俠小說」。一行者﹐三十五字﹐包括標點符號﹐是一個耐人尋味的網絡文學體制﹐促襟见肘的有限空間卻可供人天馬行空任意創作。我也湊了熱鬧﹐寄了以下故事投稿﹐正在分期刊登。

正如金庸曾經指出﹐我國最精彩的短篇故事莫過於《虬髯客傳》﹐情節起伏澎湃如汪洋﹐寥寥數筆之間﹐時間場景浮現眼前﹐俠客美人的外形和性格更是活龍活現鮮明醉人﹐其中匕首割肉快意恩仇﹐東海之上的艦戰闢疆﹐棋局上笑談天下﹐都是糅合了驚人幻想力和沉練筆力的文學極致﹐是同類體裁的典範。

以下這些故事說穿了不過是湊字數的堆砌遊戲﹐沒有什麼特別難度。別人的故事比較輕鬆詼諧﹐我卻希望除了平鋪直敘的故事外﹐還可以帶來一丁點節外生枝的變數。至於成功於否﹐見仁見智。畢竟這些故事都是以自娛為先﹐玩玩而已。

01 《楚歌》

烏江畔虞姫淒美的劍舞突變凶戾! 霸王的首級矍然擱淺岸邊,她終於報了父仇!

02 《繡花針》

美貌少婦輕彈蘭花指,繡花針嗤聲破風釘下數只蚊子,懷裡嬰孩兀自安然酣睡。

03 《割袍絕義》

斜陽下兩師兄弟為了她割袍絕義決一死戰,她冷眼旁觀,只想著如何偷取秘笈。

04 《釣雪》

寒江上輕舟如葉,老叟閉目垂釣,少年跪在雪岸上四天四夜,只懇求被收為徒。

05 《雪蓮》

少年施展輕功在天池上登萍渡水,毅然摘下最燦爛的一朵雪蓮,為博紅顏一笑。

06 《千鶴玄姫》

玄姫靜觀一千只丹頂鶴的神韻共達四十九天,譲她領悟出卓然成家的羽衣劍法。

07 《洗髓經》

瀧石潛入少林寺十八年,只為偷學洗髓經,這夜翻至終頁,僅餘回頭是岸四字!

08 《開鋒》

老人贈異劍予劍客,嘆道:此刃須飲人血方可開鋒。劍客冷笑出劍,老人倒下。

09 《俠女》

提督的長女每夜施展輕功偷入庫房,悉數把不義之財送還百姓,神不知鬼不覺。

8.11.2012

水壺

幼家風儉樸﹐小學階段都是帶著水壺和花生醬三文治到學校以便解渴充饑﹐沒有零用錢可供花差﹐和小食部一直只有湊熱鬧的緣份。得不到總是好的﹐是以格外不喜歡隨身攜帶的水壺。那時的水壺用料不礙鋁質和塑膠。前者是經典傳統的童軍裝備﹐啞銀色的壺身﹐墨綠色的壺帶﹐規規舉舉的﹐和我小時候的性格大相逕庭。塑膠水壺的色相則千變萬化﹐透明實色﹐高矮肥瘦﹐港產日製的都曾用過。童軍水壺看來有型﹐然而觸手冰涼﹐亦具重量﹐比較累贅﹐再者我又愛橫衝直撞﹐本來飽滿壯碩的金屬外表﹐不出數天便給我磕得凹凹凸凸傷痕纍纍﹐把變了形的水壺帶回家母親總是百思不得其解。塑膠的水壺跟隨我後﹐也同樣命途多桀。透明的塑膠很快便朦朧起來﹐純白的日漸泛黃﹐有時更被我善忘地丟落遺棄﹐不一而足。老實說﹐兩種質料相比﹐我還是喜歡鋁質的多一點﹐塑膠器皿盛水﹐總留有一點異味﹐喝了一口﹐咽下去又不是﹐隨口噴出又不是﹐曖昧至極。小時只以為是水壺不透風的關係﹐後來才知道是塑膠化學用料的問題。要是以今天的產品安全水平去測試﹐恐怕曾經用過的塑膠水壺十之八九都不會及格。

兩三年前辦公室銷減開支﹐蒸餾水成為犧牲品之一。加上蒸餾水過於純淨﹐不含礦物質﹐容器的接口疏於清理又可以成為細菌的溫床﹐水清不等於健康。本地出生的人喜歡打開水龍頭不假思索地喝自來水﹐每次在旁看見心裡總是有點不以為然。就算我對市內的濾水設施存有信心﹐然而對於大廈的水管卻有點保留。倒不介意冬天在辦公室從水龍頭取水煮開沏茶。夏日炎炎﹐又不想動輒買瓶裝飲料﹐便回歸原來再次攜帶水壺。每天晚上在家開一壺水﹐隔夜降溫﹐翌晨灌水入瓶﹐方便妥當。自備開水又有一個好處﹐不管工作如何繁忙﹐下班前必定把眼前的水喝光﹐減少喝汽水或糖粉偏高的飲料﹐持之以恆﹐對身體頗有好處﹐既環保又可省下很多冤枉支出。

料不到事隔多年﹐又再每天水壺隨身﹐circle of life真是不可思議。

6.04.2012

Faire la lumière




Nous voulons faire la lumière
We want to bring light
Malgré le masque de la nuit
Despite the mask of the night
Pour illuminer notre terre
To illuminate our land
Et changer la vie.
And to change life


~Les Misérables (Alain Boublil et Claude-Michel Schönberg)

5.30.2012

回港偶書2011 (9) - 跑馬地的日 ‧ 廟街的夜


十月三日 星期一 27℃ 陰 三號風球(尼格)

馬地原名快活谷﹐說白了﹐就是賽馬場附近一帶的地方﹐光聽名字已浮蕩著江湖博彩的氛圍。一圈跑道﹐默默見證了多少人夢生夢滅、聲嘶力竭的季節。對我而言香港沒有一處比跑馬地更親切更單純的地方﹐只因從哇哇墮地後的一天直到十二歲﹐我一直在跑馬地成長。透過榕樹梢尖灑下來的絢爛晨光﹐曾陪伴我踏上小學的路途﹐悠然地和童真憧憬同行。儘管溫室似的環境也免不了產生變化(如體育路早改了道)﹐感覺依然溫暖濃烈﹐不至失去了方向。和跑馬地的晨光相比﹐真的沒有比廟街的夜色更遙遠更神秘的了。小時候聽過很多繪形繪聲關於廟街的傳說﹐電影裡也有不少江湖男女的韻事。

這一天﹐重溫了跑馬地的日和初嚐了廟街的夜﹐像人生的新和舊遠和近光和暗。

回去跑馬地我堅持乘坐電車(其實T一點意見也沒有)﹐只因童年時我接觸最多的交通工具便是電車﹐感覺上乘電車重臨舊居是最正確和最尊敬回憶的做法。當電車轉入波斯富街的時候﹐心情已開始雀躍。也許店鋪早已面目全非﹐然而波斯富街仍然是波斯富街﹐來到利舞台那一段路﹐還是可以回想起當年粵劇的花牌和對面酒樓的盛況。當電車轉入黃泥涌道時﹐感覺有點突然﹐一列的鞋店沒有了﹐馬會的用地也改變了很多。最佳的新舊參照方法﹐莫過於看看《執到寶》﹐留意開電車的「阿哥」(馮粹帆飾)身後景物的滄海桑田。
來到「逸廬」我們在安全島下車。以前的電車站在「逸廬」大門前﹐這時電車站來到斜路中間﹐有點莫可名之的怪怪感覺。以前總覺得樂活道像四十五度角那末傾斜﹐這時才發現小孩子身材矮小又腿短﹐成人也許不一會便走過的路﹐小孩子可能覺得有如蜀道之難。我早知道以前的大廈早便拆卸﹐然而許久許久過後﹐新大廈還沒有蓋成﹐地盤仍在施工。看見地盤外的廣告概念圖則,新大廈將會是boutique condo﹐ 很難想像童年的舊居竟也會有走在時代尖端的一天。
隔著馬路拍下了舊居的現貌﹐於是帶著T來到了跑馬地的地標之一「聖瑪嘉利大堂」。這座教堂見證了我們家庭很多的里程碑﹐父母的婚禮、我們姊弟的洗禮﹑初領聖體﹑堅振禮儀、親戚的喜事白事﹐我們都在這道長長的石階留下過足跡。
沿著馬場走﹐我看見熟悉的榕樹。小時候和父親在體育路榕樹的氣根下踢過足球﹐也在他半哄半騙的情況下學會了踩兩輪的自行車(父親說他會扶著我﹐後來才知道我一直倚靠自己在平衡)。體育路雖然改道了﹐馬會重金禮聘專人來讓年事久遠的榕樹玩玩音樂椅﹐然而透過樹根照來的日光﹐和當年沒有兩樣﹐仍是那末親切。也是時候重溫一遍劉美君的《清晨》了。
馬場附近的環境好像沒有什麼改變﹐彷彿街道比以前乾淨多了。電車總站分了東行線和西行線﹐也比以前系統化得多。跑馬地在太陽下,永遠編織出新故事。
乘電車在鵝頸橋下車﹐領著T看看拜神婆(不知道正確名稱是卦姑還是師婆﹐總之是三姑六婆之一)如何在橋下經營打小人的個體戶服務行業。現在鵝頸橋已被政府粉飾得像旅遊景點一般﹐天橋底下的柱子貼上了精緻的海報﹐或芒種或驚蟄﹐細說黃曆節氣的典故﹐極具科普歷史教育意味。在鵝頸橋旁邊的一所體育用品專門店﹐T花了近一個小時挑選羽毛球衣球拍等用品,幸而服務員還是很耐心的照顧我們﹐顯然我們還算不上最煩的顧客。
我們在時代廣場吃了午飯打發一些時間﹐等待和堂妹B會合。T一個人跑去拍照﹐看見一間店子新開張﹐聚滿了記者﹐他也拍了是日剪綵的嘉賓。其後T問我是誰﹐我又比較孤陋寡聞﹐從B口中才知悉此女正是周秀娜﹐真是有眼不識名模。昨天我們從姑母收到的一封紅包﹐無功不受祿﹐於是提議用這筆錢買一具iPad2給叔叔嬸嬸。B連忙說不﹐除了不好意思外﹐她又害怕叔叔會發怪脾氣(原來我的堂兄姊妹給他買東西都會挨一頓罵﹐作風十分舊派)。我先把iPad2買了下來﹐至於是不是像B說那樣編個故事﹐說是抽獎贏回來借花敬佛的禮物﹐我還是慢慢斟酌。
B問我們有什麼地方還沒有去過﹐我說還沒有到過廟街。於是兩傻跟著本地人乘地鐵過海然後在都市穿梭﹐不一會來到廟街。現在的廟街已遊客得不可再遊客了﹐半點兒江湖和危險都感受不到。賣唱的有賣唱的地頭﹐算命占卜的也有他們的攤檔﹐自成一角﹐十分有規律。最逗的是兩所街邊檔相隔不夠六尺都是賣假陽具震動器性感內衣等床笫玩意。只是這兩個街邊檔的距離也實在太接近﹐貨品又差不多﹐競爭好像太劇烈了吧。這些地攤隱藏在黝黑的一角﹐為顧客帶來一些保護﹐也許讓他們購物也安心一點﹐不至一下子便被老闆同事朋友認出來。
廟街附近設有不少食肆﹐大街上的位子最受老外歡迎。B帶了我們去「新成興」喝泥鯭粥﹐吃梅菜肉餅煲仔飯。街坊店子雖然地方淺窄,熱烘烘的沒有空調﹐地面是一貫黏糊糊的曖昧﹐坐的摺凳也是可以用來「開片」那一種﹐然而我們享受的也是這種入世的風味。畢竟這種地道的食肆已買少見少﹐隨著時代的巨輪輾壓過而消失。泥粥雖然多刺﹐然而粥綿魚滑﹐值回票價。
除了瀏覽市面的景色﹐不少巨型的廣告燈牌也赫然入目。五彩繽紛的竹館廣告固然「可愛」﹐這個空姐裝扮的「金佳麗」及其$390「全包」的「獨特招呼」更耐人尋味,觸發遐想。「無所不能」又是不是有點false advertisement之嫌呢﹖廟街的夜太有趣了。

港偶書2011

  1. 維港燈火 
  2. 那夜﹐我們在聽依然
  3. 遨遊南天佛國
  4. 太平山下 
  5. 灣仔晚照  
  6. 傾城之戀
  7. 今夜煙花燦爛  
  8. 有求必應
  9. 跑馬地的日 ‧  廟街的夜

5.26.2012

重遊波士頓

葉花旗兩國毗鄰而居﹐就像香港置身日韓台星馬泰之間﹐屬於「短程」旅行﹐是以從構思至實行﹐其中過程一蹴而成﹐不必大費周章。首次到波士頓和家人同行﹐除了城市還去了Cape Cod。在波士頓的酒店裡打開電視便看見戴妃在花都隧道意外身亡的新聞﹐可說有點歷史定格的意味。上一次去波士頓﹐則有T作伴﹐時為2001年8月初。那年我被派往波士頓參加花旗國運輸署的一個科研會議。在與會前我們先到Provincetown度周末。我們下午從家出發﹐開了近九個小時的長途車到達P-town﹐那時候車裡沒裝設GPS導航系統(再者這種科技也尚未普及)﹐在夜裡看地圖指路和在夜裡開車同樣辛苦。料不到那次波士頓之旅後不足一月便發生了9/11慘劇﹐自此美加的交通運作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次波士頓之行全因為T的外甥女在哈佛醫學研究院作短期實習﹐我們兩位老人家找個藉口跑過去看看她﹐八卦一下﹐也乘機在那邊度過一個懶洋洋的周末。這次我們星期四一早出發﹐也是開車﹐但倚賴GPS導航系統便方便多了。其實T對於美加東岸交界的高速公路網絡甚為熟悉﹐只是進城後有著導航系統指引﹐尋找下榻的酒店事半功倍而已。


也許在香港出生長大﹐是以對於沿海的城市都情有獨鍾。大清早沿著海岸線在港口散步﹐滿目是無雲的藍天和平靜的海洋﹐信步之間吹著海風曬著暖暖的太陽﹐真是恰到好處的天氣。

往北而走漸漸到了遊客區﹐港灣泊滿私人遊艇﹐廣場上不少人在看著大海偷得浮生半日閒。


舊大會堂區是遊人必到的勝地﹐雖然不少店鋪改朝換代已久﹐盛況依然動人。昆西市集的內外觀貌如昨﹐沒有如何改變﹐市集內美食如雲﹐令人食指大動。

來到波士頓怎能錯過本地的海鮮﹖我們和T的外甥女會合後﹐嚐了生蠔﹐蟹餅﹐劍魚串燒等等﹐聊具意思。

我們喜歡逛公園﹐紐約中央公園也好﹐倫敦海德公園也好﹐東京上野公園也好﹐絕不放過。上次遊波士頓公園(Boston Commons)是傍晚時份﹐是次在中午重逢﹐岸邊垂柳飄飄﹐池水如鏡﹐別有一番寧謐漂亮。

適逢星期日是一年一度的小鴨子巡遊的大日子﹐不少家長把小孩子從首至足裝扮成黃毛小鴨﹐說不出的可愛。然而可愛歸可愛﹐烈日下氣溫漸升﹐小孩子和大人也挺夠受的。

波士頓的公立圖書館歷史悠久﹐早在1848年成立﹐McKim大樓則在1895年而建﹐予人博物館莊嚴壯偉的氣派。圖書館內設有wifi 也有餐廳﹐坐在廣場的噴泉旁可以看一整天的書也不會感覺沉悶﹐在波士頓唸書是有福的。

Copley 這個區域的確有新英格蘭的特色﹐讓我聯想到倫敦肯盛頓(Kensington) 洛定山(Notting Hill)一帶﹐很快便讓人戀上。T的外甥女帶我們嚐一嚐區中的法式薄餅店﹐雖然那天的服務很慢等了差不多快二十分鐘﹐然而食物的素質還是不錯﹐頗見心思。

看網上旅遊指南的介紹﹐我們盲頭蒼蠅似地來到邦克山紀念碑(Bunker Hill Monument)。紀念碑是波士頓國家歷史公園的一部分﹐也是自由之徑(Freedom Trail)的終站﹐紀念著獨立戰爭美國民兵力拒英軍成仁的事蹟。遊客可以踏著樓階直上紀念碑頂﹐只是碑上的窗縫甚窄﹐風光雖好卻難以盡興。

波士頓的唐人街仍保留了早期華人移民的歷史風情﹐牌樓一壁高書天下為公﹐另一壁則寫禮義廉恥﹐街巷感覺和蒙特利爾的華埠大同小異。

據聞整個波士頓唐人街居然只有一間館子賣餃子(有待求證),怪不得客如潮湧﹐等位子都等到街上去。T和外甥女都是吃餃子大的﹐自己會做﹐是以比較考較。給他們品評一下﹐發現除了物價較貴外﹐餃子水準只屬一般﹐楓葉國好些館子的餃子便把它們比了下去﹐而且平宜一截﹐更別和國內正宗的館子相提並論了。總括而言波士頓的銷費物價水平要比楓葉國大城市高出最少百份之二十﹐市面可見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景況﹐較上一次遊城時明顯。

波士頓都市的傍晚﹐溫醇如酒﹐也像一篇樂章。

從Prudential Center的觀景閣遠眺﹐華燈初上的波士頓自有她瑰麗璀璨的一面。芬威球場(Fenway Park)正舉行著棒球球賽﹐就像一塊鑲嵌在正中央的鑽石﹐兀自散發著狂亂眩目的光芒。

5.14.2012

鬱金香 2012

年春天天氣反覆無常﹐遇上我們的即興短期旅遊﹐花期都錯過了。是以這年拍下的鬱金香照片不多﹐聊具意思。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