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河以《落霞三部曲》聲名鵲起﹐叱咤文壇。筆下的《康熙大帝》、《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三部清帝歷史小說先後被改編搬上電視熒幕﹐成為廣受歡迎的長篇連續劇集。十年前生日家人送了一套《康熙大帝》﹐尚沒開卷已愛煞了小說的包裝﹐一連五冊的書脊湊成一張康熙盛年的畫像﹐說不出的精美悅目。康熙的故事深入民心﹐如年少時如何從鰲拜手上奪回太阿的鬥爭﹐還是暮年傳廢太子的煩惱﹐如何推陳出新﹐甚考作者的功力。二月河糅合了小說人物情節和翔盡的史實悉心詮譯﹐卓然自成一家。若說喜愛的程度﹐個人比較喜歡高陽的歷史小說﹐也許是寫作風格較迎合自己的口味。也不諱言常常把《康熙大帝》和《鹿鼎記》相互參照﹐雖然後者是武俠小說﹐然而從作者如何把小說情節編入歷史事件當中﹐已可見作者的火候和創意。二月河的廣聞博學不容置議﹐然而一直沒有成為我「逢書必追」的作者。
去年夏末回港在三聯商務印購下不少中文書籍﹐包括這部名為《佛像前的沉吟 ~ 二月河說文化》的散文雜談。和他的歷史小說相比﹐覺得二月河說中國傳統習俗文化﹐佛教傳入中國和一些漢唐古剎的淵源﹐百花洲故校和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史實和藝術的拿捏平衡﹐更引人入勝更耐人尋味。
這本隨筆文集的第一部份在新春期間細閱十分應節合時﹐二月河細數中國傳統節日和林林總總的習俗﹐如備年﹑過年﹑寒食﹑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十月朔、臘日、冬至﹐當中不乏饒有趣味的民生飲食文化。讀者輕鬆地揭翻書頁﹐悠然跨過華夏歷史的長河﹐回到了節日的起源﹐寥寥數筆描述精奇﹐前事宛如歷歷在目。有一些傳統也已被年月淹沒﹐如「鏡聽」預卜運程的習俗。所謂「鏡聽」﹐就是新春頭一早起來懷裡揣一面鏡子﹐在祖宗靈位前祈福﹐然後出門。要是聽見外人說的第一句話是吉祥好意頭的賀語﹐就是新一年的兆頭﹐頗為有趣。
第二部份作者則以三陽古剎(即昔陽石馬寺、南陽香嚴寺、洛陽白馬寺)作為楔子﹐闡述佛教流傳入中土﹐再於中土綻放發揚光大的傳奇故事。佛教在印度式微﹐天竺僧侶反要來華取經以補缺漏﹐可說佛陀在世也始料不及。除了記載遊歷三陽古剎的所見所聞﹐也談及少林寺﹐明太祖﹐西遊記和禪宗六祖(達摩﹑慧可﹑僧燦﹑道信﹑弘忍﹑慧能)的軼事﹐信筆所至﹐精彩繽紛。禪宗對佛教的頁獻在於普及。禪宗五祖素來著重鑽研經書﹐木棉袈裟一代傳一代﹐直至六祖慧能取銷了小圈子門票制﹐釋義融入日常生活﹐不論飯伕走卒名緩閏秀﹐皆可自律行善﹐立地成佛。這也是為什麼這個從異國進口的宗教能在中國發揚光大﹐能和儒家道教的義理鼎足而三的原因。
文集的第三部份和第四部份同樣精彩﹐百花洲學院的歷史和康雍乾等清帝的功過,在他的生花妙筆下讓讀者在不知不覺間上了知識趣味並重的一課。
二月河的文筆流暢淳雅卻又極其口語化﹐閱讀他的文字感覺和跟他本人品茶聊天並無異致。雖然有些文章的內容有一些重疊﹐然而沒有絲毫影響隨筆的可讀性﹐值得一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