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工作上得到滿足感﹐我也不會例外。當在緊迫的時間內完成了一些比較傷腦筋的政策檔案﹐幫助其他資歷稍淺的員工應付他們工作上的困難﹐或將一些棘手的跨部門矛盾擺平﹐都會覺得自己彷彿沒有白賺朝廷俸祿。只是份內的事情﹐做好了是應該的﹐滿足感也就稍蹤即逝。辦公室裡也不是沒有政治﹐只是我們部門人數不多﹐不過三十餘子﹐架構不是很複雜﹐既沒有「光說不練」的冗員﹐大老闆更有點像「包青天」 (當然比包大人多一點幽默感)﹐狗頭鍘在前﹐辦公室裡想玩政治的小白臉都不敢太放肆。
三年半前跳槽到這裡﹐主要是想改變工作環境及吸取一些新的知識和經驗﹐了解某些機關系統的運作及決策過程。雖說那次是「平級遷移」 (對於級別及薪酬沒有任何影響)﹐但怎麼說總算放棄了「經理」美其名的職銜﹐再次成為「高級分析員」。而且也不必再負責任何下屬﹐自己做好「炮前卒」的職務便是。幸而自負盈虧也是一種福氣﹐過去這三年多可說是一個沒有下屬的假期。
在公共機構工作﹐若要升職﹐最公平也最常見的方法﹐便是考取升職試。1998年從碩士見習生轉為全職員工以來﹐至今一共考過四次升職試。上一次考取升職試是2002年的事情。那時候比較年青﹐一口氣報名參與兩個考試﹕一個是在當時任職的機構裡的內部考試﹐進升一級﹔另一個考試則是關於一個毫不相干的部門﹐而且是連升兩級。說到這裡﹐其實也不過要為自己臉上貼金而已﹐那年僥倖地兩個考試都高中﹐於是連升兩級﹐換了機構﹐走馬上任。
基於自己的越級挑戰﹐於是過去五年多來只作過一次橫遷﹐沒有作過任何升職的考慮﹐唯恐自己基礎紮得不夠堅穩﹐缺乏應有的經驗及氣度。 直到了最近覺得自己應該可以迎接新的挑戰﹐於是參與了辦公室主辦的公開升職試﹐考取部門裡三個行政主管級的位置。所謂公開升職試﹐其實是指全國十三省聯邦公務員都可以申請的考試。公考的過程其實費時失事﹐只是公共機構做事從來漠視效率﹐尤以人事管理一環最為差勁﹐系統如此﹐只能接受現實。公考共有四個步驟﹕
1) 考試的公告出現後﹐有興趣的員工可以在限定的時間內報名申請。公告上會列明該職位所需的要求﹕經驗﹑學歷﹑知識﹑能力﹑保安背境﹐及英法雙語的程度等。除了知識及能力兩項﹐報考者必須在履歷上提供足夠資料﹐才會被甄選進入筆試階段。
2) 筆試階段主要是測試申請者對某些和職位相關的知識。在公告上會列明知識範圍﹐如加拿大現今政制法規改革的知識等等。級數越高的考試﹐技術知識的問題越少﹐政策知識的問題範圍越見廣泛。五年多前連升兩級的那次考試﹐考足三個小時﹐黑字白紙﹐總共六道題目。這年三月剛剛考完的筆試﹐維時九十分鐘而已﹐但兩道大題目﹐比之連考六道更為困難。
3) 筆試完結﹐篩選後餘下十強。很多認識的同事都在筆試後被淘汰﹐包括一名我們寄予厚望﹑手持哈佛大學碩士銜頭的女同事﹐大家都替她覺得惋惜。筆試後必須進行面試。面試主要測試候選人的能力如﹕「道德價值」﹑「合作」﹑「分析」﹑及「管理」四大主題。「道德價值」並不是一般的社會道德價值﹐而是行政人員應有的操守﹐尤其關於利益衝突﹐及公務員無政黨的中立性。「合作」是指人際關係﹑解決對立衝突﹑尋求共識及合作的技巧。「分析」是如何整理資料﹑作出思考及決策的方式。而「管理」則是針對善用資源及人才﹐提高效率﹑為納稅人交出成績的能力。面試只有四十五分鐘﹐主考官共有四人﹐包括「包青天」和他的阿二(我們的行政總裁米高先生)﹐及兩名從其他部門邀請而來的客席考官 (一名是來自部門H的行政總裁﹐另一名是人事部的心理分析員)﹐以示面試過程的公平及透明度。面試前三十分鐘﹐候選人會預先收到考題﹐以作準備。這次面試只有四道題目 (我本來預料了會有六題之多﹗)﹐候選人必須詳細理解問題﹐及從過去的工作經驗提供合適的事例作答。面試開始後﹐每一名考官會發問一道題目﹐候選人便要自己整理答案﹐有條不紊地回覆。四道問題過後﹐我發覺自己只用了三十分鐘時間。
4) 最後階段是查核推介。每名候選人必須提供考官六名推介﹕即兩名上司﹑兩名同事﹑兩名下屬。考官會聯絡這些推介人﹐提出相同的問題﹐核對候選人真實的經驗及能力﹐包括三大長處﹐三大需要改善的地方等等。
這一次的公考比以前任何一次困難﹐因為進入了新的職責級別。最後從十強中﹐五名候選人被評為合格。而三個空缺位置﹐則由三甲填補。十分僥倖地我是三甲之一﹐星期一開始﹐即將履行新的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