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4.2009

你的名字

去兩星期還了不少阿瑪遜書債(完成三本﹐在啃第四本)﹐感覺痛快至極。這部2007年面世的《Call Me By Your Name》是作者André Aciman 的首部長篇小說。作者以前的作品都是自傳及散文為主﹐如﹕《Out of Africa — A Memoir》及《False Papers: Essays on Exile and Memory》﹐是以小說的風格比較內省﹐對於主角思言行為﹑情緒的波動著墨頗為刻入微﹐彷彿一壁高清視屏﹐讓讀者一目了然。故事驀然勾起自己一些險些被徹底遺忘的感受﹐彷彿被主角帶回某年某月暗暗喜歡別人的日子﹐重溫那些五內如焚﹑乍喜還愁﹑若即若離的滋味。都分不清那是年青人獨有的體驗﹐還是初戀的迷惘羞澀。這條回憶的長廊一路走來﹐如此突然﹐也有點近鄉情怯。曾以為都忘記得起﹐原來只是在記憶掛上了「請勿觸摸」的紙牌。

故事的情節有點似曾相識﹕主角Elio是一名早熟的十七歲少年﹐家學淵源﹐自幼鍾情文學藝術及彈得一手出色的古典鋼琴。父親是旅居意大利的美國高尚學府文學教授﹐思想開放﹐每年都會邀請一名充滿潛質的年青 post-doctoral 教授來到這座位於地中海天堂般的大宅度假﹐可以幫助老教授的文書工作﹐也順應讓客人安排研究論文在歐洲發行的事務﹐一舉兩得。這年來渡假的 Oliver 和往常的年輕學者不同。雖然致力研究古希臘哲學﹐但沒有一般學者的迂腐和拘緊﹐兀自流露一抹瀟灑自信﹐就如身上一襲淡藍色的襯衣﹐及輕鬆的一句﹕「See you!」﹐隨便而不經意﹐另有一種感染力。兩名主角身份及年齡的處境﹐不禁令人想起了Vladimir Nabokov 的名著《Lolita》及Bernardo Bertolucci 的《Stealing Beauty》。

然而這部作品沒有完全活在同類素材的影子之下﹐也沒有淪為下乘的情色小說﹐風格倒有點像 F. Scott Fitzgerald Alan Hollinghurst 及 Edmund White﹐感覺既像當代小說﹐也具備懷舊的筆觸。整個故事四份三的篇幅都圍繞著兩名主角步步為營的探索及忽冷忽熱的拉鋸就像一場節拍錯落的探戈﹐兩人的步伐都跟不上海風吹拂熱情如火的旋律使讀者跟隨主角患得患失的心情載浮載沉。到了末段四份之一﹐兩名主角確認了心情﹐時間卻又如瀑布一瀉千里﹐再也無法回頭﹐只能晨昏不計地穿梭著意大利鬧市廣場燈火輝煌的文壇宴會﹐感受盛世之戀絢爛地燃燒。我比較喜歡小說後段的文字﹐節奏比較乾脆明快﹐沒有前段少年維特的意亂情迷 (哈﹐不要重播?)﹐也因結局的宿命益顯兩名主角相處的時光繽紛淒美﹐管它餘生顯得蒼白遜色。縱使只有一個夏天﹐然而付予兩名主角一生漫長的回憶。

誠然故事結構有些鬆散﹐像日記意識流﹐日出日落﹐緣起緣滅。優點是少了斧鑿痕跡﹐比較寫實﹔缺點是前段節奏比較緩慢﹐稍稍讓人有點不耐煩。再者 Elio 的急躁﹐躍然紙上﹐讓讀者矍然回到了十七歲的年頭﹐是久久沒有嚐過的滋味。

「用你的名字稱呼我」是兩名主角之間的秘密。作者斬釘截鐵地說﹕(they) can never undo it, never unwrite it, never unlive it, or relive it. ... Going back is false. Moving ahead is false. Looking the other way is false。離不開﹐留不下﹐說不得一輩子形影相隨。

No comments: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