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2010

行善的原則

年的九月至十一月﹐不論公營私營機構﹐都會為本地的公益金推行為期兩個多月的籌款活動。很多年前曾經自願做過工作單位裡的募捐大使﹐為同事派發認捐表格和籌辦小小的活動等等。那些小活動都離不開在辦公室早上或午餐時間吃吃喝喝﹐一來可以巧立名目地籌款﹐二來也藉以聚首一堂﹐提升團隊的合作精神。後來轉到現職工作﹐自身難保﹐也不想被下屬誤解募捐時的身份構成不必要的壓力﹐是以大使一職由同事接棒﹐樂得凡事應聲參與跟隨大隊就是。

雖說隨緣樂助﹐然而每一年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單位﹐都被高層定下是年的善款和員工參與目標。這也是辦公室裡某些員工開始蘊釀微言的源頭。
  • 有些員工因為在工餘時間參與教會或義工活動﹐覺得沒有必要支持公益金。
  • 有些則認為本地公益金的行政架構太龐大﹐因行政費用善款打了折扣﹐倒不如直接向志願團體捐助。
  • 有些家庭裡食指繁多﹐不想應捐。
  • 有些則認為這些善款和員工參與的目標﹐令行善失去了應有的意義﹐變得有點像數字遊戲﹐也令單位和單位之間增添了不必要的競爭。
我不介意同事跟我分享他們的見解,贊成與否﹐那是他們覺得彼此的關係可以承受開門見山的溝通模式。也覺得應捐不應捐是十分個人的選擇﹐人各有志也各有前因﹐不必向同事或上級交代清楚﹐旁人也無權過問。

昨天我們單位的籌款活動宣告結束﹐善款的總數超出目標30%﹐然而員工參與率只有63%......參與率是部門裡云云眾多的單位最後三名的其中之一。

這些數字代表了兩種行善的原則:一種是既然響應便不甘後人﹐另一種是威武不能淫決不參與。兩者都沒有錯。

2 comments:

naruto said...

然而員工參與率只有63%.....做乜要計百份比呢?無需要喎

best actor said...

每一個單位都有兩個籌款溫度計﹐一個量度善款目標﹐一個量度參與率。點解而計﹐其實我都覺得無必要。做善事應該係出自內心。IMHO 一同其他人/單位比﹐就無意義。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