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八日 星期三 28℃ 幾許風雨 納沙漸近
早上起來發現大雨攔路,我們也提不起興趣往外亂跑。在旅館裡吃早飯上網看電視放映的電影,也甚有休假的閒情逸緻,毋須刻意強求。在旅館歇著歇著直至下午雨勢稍減,才輕身出門,再遊香港故地。
因為是晩天氣變幻莫測,為免掃興,我們不想往太遠的地方遊玩。今天晚上將在灣仔吃自助餐﹐在去灣仔前我們先向西遊覽西港城。西港城地方不大﹐然而這幢紅磚的大廈曾經是上環街市﹐裡裡外外都透現著英國愛德華年代的建築風格和散發著舊香港的氣息。今天西港城已是外地遊客觀光和購買花布的好去處。
乘坐電車是一種頗為獨特的經驗,雖然世界上其他地方都有street car 這種交通工具,然而多倫多的新式電車,舊金山的單層電車,和維也納的電車都自成一格,和香港的雙層電車沒有什麼共通之處。香港的叮叮肯定是我們最喜歡的交通工具,是以在西港城的「80M巴士專門店」貪婪地瀏覽一番後﹐忍不住手買了一輛比例1:76﹑跑馬地1號線電車的金屬模型。
乘車時喜歡登上二樓﹐因為透過車窗可以拍攝電車軌沿路的都市風光。現在的車廂已是翻新的設計﹐車頂較以前寬敞鬆裕。記得以前在第一層老是頂頭﹐現在活動已是自如多了﹐不必老是效法鐘樓駝俠。也因為車速的關係﹐可以和T聊著聊著而不用擔心錯過了車站下車。滿目的霓虹廣告招牌﹐參天而立的鋼筋森林﹐川流不息的交通人流﹐傳來了奔騰賁動的都市脈搏。
乘車時喜歡登上二樓﹐因為透過車窗可以拍攝電車軌沿路的都市風光。現在的車廂已是翻新的設計﹐車頂較以前寬敞鬆裕。記得以前在第一層老是頂頭﹐現在活動已是自如多了﹐不必老是效法鐘樓駝俠。也因為車速的關係﹐可以和T聊著聊著而不用擔心錯過了車站下車。滿目的霓虹廣告招牌﹐參天而立的鋼筋森林﹐川流不息的交通人流﹐傳來了奔騰賁動的都市脈搏。
我對灣仔具有濃厚的感情。童年時的活動範圍有限,除了居住的跑馬地,最熟悉的便數灣仔。小學和中學母校都在這區,還有外祖父母的故居,甚至父母當年最初相識和戰後重遇都在灣仔發生。彈丸之地孕育了許多美事也製造了許多回憶,讓我這次和T一起隨歩拾取。
當電車在莊士敦道上駛過和昌大押不久,我們便下車,像被磁力牽引不假思索便來到太原街。小時候都不知道穿過這條小街道多少遍。太原街和交加街是頗負盛名的玩具街,當時攤檔售賣很多本地製造的塑膠玩具,琳瑯滿目,如入迷陣。玩具街的崛起見證了香港戰後的經濟轉型,製造業的萌芽盛放,和普羅大眾的生活面貎。現在的太原街仍然擺賣玩具和其他雜貨,半空懸著一個內衣產品的廣吿招牌,然而多年後重遊太原街感覺道路還是免不了經過規劃而修改,又遇上道路工程,上下兼顧失卻了信歩而走的閒趣。我帶著T來到一處地方說:「這地方是我小時候常來的街坊診所。」現在診所一列的建築物早被拆卸,取而代之的是一幢龐然黝黑的商業大樓,當日診所的大門今天已成為了地下停車場的入口。
穿出了太原街,舊灣仔郵局赫然入目。小時候姨母每逢首日封發行的日子,都會來此輪候購買,不忘為外祖父母和家母多買一份。郵局今天已是灣仔環境資源中心,姨母也作古已久,餘下的只有眼前這座保存良好的法定古蹟,證明了回憶不是夢。
香港流行保育意識,有些人是悲悼本土的歷史文化敵不過地產發展的輾壓,一一蕩然無存。也有一些是人云亦云的湊熱鬧,擁有時不屑珍惜將要失去時卻又呼天搶地。心態不一而足,一樣米養百樣人。我特別帶著T來到石水渠街來看藍屋,不是因為慕名而至,而因為這正是當年外祖父母的舊居。小時候每逢星期六晩飯過後父母都會帶著我們這些小孩子來探望外祖父母。當時藍屋還不是藍色,外牆塗上了綠色的油漆。天斜的木樓階一歩一聲響,那時候照明欠佳,上樓時還算可以,下樓時大人必定捉緊小手又千叮萬囑必須扶緊木欄杆,唯恐咚嚨地滾下樓來。我姐看到這幀藍屋樓梯的照片馬上憶起幼時在此碰傷了頭的迭事。這次肯定是意外,若是我邪惡的惡作劇,決不會記不起來。
雖然這次重臨藍屋沒有冒昧登樓(外祖父母離世已久),然而單位的間格仍然深印腦海。藍屋是常見的唐樓格局,除了廚廁二室外,統統是開放式設計,哪是睡室哪是客廳完全任憑住客決定。最有特色的是廁所上搭建了一間小閣樓,廁所朝陽台閣樓朝內,甚具現代流行的loft feel,可見舊時唐式建築的前衞和智慧。說起廁所那是外祖父母專用的,洗手間只有一具馬桶,又因是唐樓建築沒有水廁的渠道,馬桶的清理還須要倚靠倒夜香的服務。如無記錯夜香服務不是天天提供,為免馬桶容量滿額我們小時候若有大解需要都會回家或到食肆借用設施。廚房內有一處石渠,小時候大人在旁焼菜做飯我則辦我的小事,相安無事,見怪不怪。
記得有一年農曆新年外祖母和姨母表姐在開油鍋準備過年。上一輩的人開油鍋最講究彩頭,不吉利的話最好不說。那年我也許只有幼稚園或一年級吧,外祖母問我們乘什麼車回家,我貪一時口舌之快搶說:「乘十字車(救傷車)!」外祖母聽後呸聲連連給我這名孫兒氣炸了肺。這一些都是在藍屋中發生的趣事。
離開藍屋我們往灣仔街市進發。也許築地有魚巿場,香港的街巿也有它的魅力。灣仔街市已上了樓,集中在室內,然而街上仍有一些擺賣的攤檔,一如我印象中華燈初上人影如織的菜巿場。
雨又開始下起來,熱帶颶風納沙逐漸接近香港,已懸掛的一號風球快要升級。本來我們想到灣仔新填海地段的金紫荊廣場循例地拍一張照片,然而風勢矍然劇増,風橫雨勁,只好打消念頭。一早已計劃好是夜享受一頓西式的自助餐,於是來到君悅mezzanine的「茶園」裹腹。
茶園的食物種類恰到好處菜式精緻,沙發座位和茶几雖然不是最舒適的晩膳setup,然而喝下午茶或飯後聊天則最理想不過。除了美味的食物,茶園還安排了爵士四重奏現場演繹,鋼琴、爵士鼔、長笛和低音大提琴,優雅美化了環境氣氛,委實用心良苦。
2 comments:
我兒時在灣仔晏頓街讀幼稚園!!
嘻嘻又在灣仔這麼巧!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