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科技一日千里﹐彷彿是一道漫無目的地的單程路。
黑膠唱片 - 生於七十年代的我﹐家裡曾有一具黑膠碟turntable唱機。唸小學的時候﹐已對流行音樂產生了興趣﹐也從旁偷偷學會了如何運作家裡十分平民化的器材 (好像是先鋒牌的吧﹖)。那時的唱片架上﹐不少是爸爸早期買下來的音樂﹐如古典音樂(《天鵝湖》﹑《1812序曲》)﹑聖誕音樂 (Bing Crosby﹐The Chipmunks)﹑及荷里活的OST(《The Sound of Music》﹑《The King and I》)等等。印象中最早的數張中文流行黑膠唱片也是OST﹐包括溫拿樂隊/黃霑先生的經典作《大家樂》﹐及汪明荃﹑羅文連袂主唱的《圓月彎刀》等。其後都是林子祥 (百代﹑華納)﹑羅文(娛樂﹑百代)﹑鄭少秋(娛樂)﹑徐小鳳(新力﹑康藝成音)﹑葉德嫻 (永恆) ﹑關正傑 (Philips)﹑譚詠麟(Philips)及張國榮(華星)的專輯 (許冠傑的作品比較市井﹐家人不太恭維﹐是以家裡並沒有收藏他的專輯)。那時候還小﹐不在乎音色優劣的事情(當然現在也沒有什麼研究)﹐然而每次黑膠唱片第一軌開始前一﹑兩秒的「寂靜」﹐令人既興奮又急不及待﹐印象還是深印腦海。聽黑膠唱片的好處不少﹐其一便是不能脾氣暴躁。現在聽音樂﹐按一下鍵或以滑鼠點擊﹐音樂便會即時躍現﹐不喜歡這一首歌﹐手指稍動﹐便可以翻到下一首。聽黑膠唱片的時候﹐大都從第一軌聽起。我家的轉盤比較簡陋﹐需要自己動手將唱針放到第一軌上﹐落手要輕準﹐不然唱片會受到破損﹐音箱也會傳出刺耳的雜聲。要跳到下一軌嗎﹐又要看清楚碟紋﹐重新將唱針放到適當的位置﹐少一點耐心都不成。也是我天性胡鬧﹐有時候會把33轉的唱片以45轉的速度播放﹐聽來就像 Chipmunks過聖誕一樣。當然﹐家人發現了馬上會施以「武力鎮壓」﹐回復「和諧秩序」。到了初中﹐午休的時候都會和同學到灣仔一帶的唱片公司閑逛。我零用錢不多﹐都是「陪太子唸書」﹐看看同學們租借些什麼唱片回家轉成卡式帶。那時候很流行十二吋remix ﹐也流行過顏色膠唱片(珍珠色的關菊英﹑粉紅色的林憶蓮)。
卡式盒帶 - 儲夠了錢我還是喜歡買黑膠碟/原裝卡帶﹐因為喜歡拿著歌紙和封套設計對照。記得第一盒自己以零用錢買的卡帶為梅艷芳的《壞女孩》(《飛躍舞台》和《梅艷芳(似水流年)》都是家人買的)﹐單就一首《夢伴》便已物有所值。第二盒買的卡帶是1985年林姍姍的同名專輯﹐當時《我的星座》﹑《願意為情狂》﹑《快樂小神仙》﹑《再見Puppy Love》都在港台熱播﹐不過自己比較喜歡《偶然地》和《仍在流淚》。到了1987年《灰色》面世﹐SL的卡帶已成為了我生命不能或缺的一部份。說起卡帶當然不能忽略walkman。記得《執到寶》裡甘國亮的角色為了討好銀行接待員莎莉小姐﹐不惜斥巨資買了一具walkman﹐以博紅顏一笑。詎料梳「普黛麗」髮型﹑好趕時髦的莎莉自己已買了一具。Walkman 這種高檔玩意﹐甘國亮的角色原是捨不得買的﹐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在八十年代初期﹐五百大元不是一個小數目﹐可見walkman 曾經雄踞高科技gadget之首。Walkman的功能不多﹐後期比較花巧的莫過於自動搜歌及自動翻帶等功能。曾經每一天都把《夢了瘋了倦了》的卡帶聽完又聽﹐後來聽到磁帶「炒了魷魚」﹐譚寶碩先生的笛聲頓時變得詭異莫名﹐像鬼谷怪談的配樂﹐令人聳容。
CD - 家裡最早購買的CD也是古典音樂。最早的中文流行專輯CD則是徐小鳳的《金光燦爛徐小鳳》和葉蒨文的《甜言蜜語》(從《零時十分》開始﹐家人都是買SY的卡帶)。我的第一張跳過卡式盒帶﹑直接購入的SL專輯是《野花》。踏入了九十年代﹐卡式盒帶終於被CD淘汰﹐唱片公司索性只出CD﹐免得多費資源排版製作。Discman也順理成章﹐成為了我大學時代「永遠的伴侶」。從多倫多市到達大學要坐好一陣子的長途車﹐《回憶總是溫柔的》和《意亂情迷演唱會》都是我Discman裡的常客。Discman其實耗電量頗高﹐現在想起那時候花費在筆芯電磁上的金錢﹐可能已買到一張機票。除了電磁是pet peeve 外﹐還有Discman跳線的毛病。雖說後期的Discman加強了避震的功能﹐然而帶到gym去﹐或多或少都會被運動影響音效。雖然CD的音質有保証﹐不像卡式盒帶般壽命有限﹐也曾為唱片公司帶來過雄厚的利潤﹐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隨著翻版CD冒起﹐唱片市道開始受到打擊。到了九十年代後期﹐mp3的出現﹐互聯網上可以「任意」下載及交換流行曲﹐更為CD的銷量打了蓋棺的最後一釘。後來不少CD都安置了防止翻版的程式﹐然而成本過高﹐不見普及。以前一張專輯能賣出數百萬張﹐現在本港銷量能超越一萬的屈指可數。
ipod - 自從MP3科技普及以來﹐好些年來我都喜歡自製CD。以前已很喜歡挑選自己喜愛的歌曲從原版卡帶及CD轉錄到卡帶上﹐放在walkman裡慢慢收聽。到了MP3科技成形後﹐我都忘記了自製過多少SL的CD﹐一張全是remix的舞曲﹐一張全是都市系列﹐ 一張全是國語歌曲﹐一張全是爵士R&B藍怨等等。當然曾經也有從網上不太循規蹈舉地下載過其他歌手的音樂﹐後來良心發現﹐也就不再染指這些網址 (後來這些網址也「奉旨」收歛不少)。到了兩年前收到ipod做聖誕禮物﹐自製CD的嗜好經已丟淡。ipod給予我聽音樂的新自由﹐除了不必擔心電磁的問題外﹐音質穩定而滿意﹐曲目的挑揀也靈巧得多。要不將大部份的歌曲上傳﹐以shuffle方式看看是否和player心念相通﹐要不只上傳一個歌手或數張專輯﹐絕對寫意。新出的ipod nano更為輕便﹐簡直是為workout的人而設。
數星期前﹐法語老師曾經以一個問題來訓練我的表達能力﹕書本和CD會有被淘汰的一天嗎﹖我說書本可能還有存在的價值﹐因為很多文獻仍然記傳於紙頁上﹐而且讀者手執一卷﹐始終和在屏幕上閱讀的感覺和觸覺不一樣。然而CD這種科技就像黑膠唱片和卡式盒帶一般﹐總有一天會被後來者取代﹐只是時日而已。我有一位舊同學﹐曾經花過很大力氣來抗拒CD和DVD﹐因為她害怕家中的卡式盒帶和錄影帶會被無情的科技時代淘汰。當然resistance is futile﹐最後她還是在年多前買了一具CD 和DVD player。 現在大家也「被迫」走進了高清世紀﹐ 電視最好是HD LCD﹐DVD player也要有HDMI……時光本是無罪﹐然而在這科技取替之旅上﹐再也回不去。
黑膠唱片 - 生於七十年代的我﹐家裡曾有一具黑膠碟turntable唱機。唸小學的時候﹐已對流行音樂產生了興趣﹐也從旁偷偷學會了如何運作家裡十分平民化的器材 (好像是先鋒牌的吧﹖)。那時的唱片架上﹐不少是爸爸早期買下來的音樂﹐如古典音樂(《天鵝湖》﹑《1812序曲》)﹑聖誕音樂 (Bing Crosby﹐The Chipmunks)﹑及荷里活的OST(《The Sound of Music》﹑《The King and I》)等等。印象中最早的數張中文流行黑膠唱片也是OST﹐包括溫拿樂隊/黃霑先生的經典作《大家樂》﹐及汪明荃﹑羅文連袂主唱的《圓月彎刀》等。其後都是林子祥 (百代﹑華納)﹑羅文(娛樂﹑百代)﹑鄭少秋(娛樂)﹑徐小鳳(新力﹑康藝成音)﹑葉德嫻 (永恆) ﹑關正傑 (Philips)﹑譚詠麟(Philips)及張國榮(華星)的專輯 (許冠傑的作品比較市井﹐家人不太恭維﹐是以家裡並沒有收藏他的專輯)。那時候還小﹐不在乎音色優劣的事情(當然現在也沒有什麼研究)﹐然而每次黑膠唱片第一軌開始前一﹑兩秒的「寂靜」﹐令人既興奮又急不及待﹐印象還是深印腦海。聽黑膠唱片的好處不少﹐其一便是不能脾氣暴躁。現在聽音樂﹐按一下鍵或以滑鼠點擊﹐音樂便會即時躍現﹐不喜歡這一首歌﹐手指稍動﹐便可以翻到下一首。聽黑膠唱片的時候﹐大都從第一軌聽起。我家的轉盤比較簡陋﹐需要自己動手將唱針放到第一軌上﹐落手要輕準﹐不然唱片會受到破損﹐音箱也會傳出刺耳的雜聲。要跳到下一軌嗎﹐又要看清楚碟紋﹐重新將唱針放到適當的位置﹐少一點耐心都不成。也是我天性胡鬧﹐有時候會把33轉的唱片以45轉的速度播放﹐聽來就像 Chipmunks過聖誕一樣。當然﹐家人發現了馬上會施以「武力鎮壓」﹐回復「和諧秩序」。到了初中﹐午休的時候都會和同學到灣仔一帶的唱片公司閑逛。我零用錢不多﹐都是「陪太子唸書」﹐看看同學們租借些什麼唱片回家轉成卡式帶。那時候很流行十二吋remix ﹐也流行過顏色膠唱片(珍珠色的關菊英﹑粉紅色的林憶蓮)。
卡式盒帶 - 儲夠了錢我還是喜歡買黑膠碟/原裝卡帶﹐因為喜歡拿著歌紙和封套設計對照。記得第一盒自己以零用錢買的卡帶為梅艷芳的《壞女孩》(《飛躍舞台》和《梅艷芳(似水流年)》都是家人買的)﹐單就一首《夢伴》便已物有所值。第二盒買的卡帶是1985年林姍姍的同名專輯﹐當時《我的星座》﹑《願意為情狂》﹑《快樂小神仙》﹑《再見Puppy Love》都在港台熱播﹐不過自己比較喜歡《偶然地》和《仍在流淚》。到了1987年《灰色》面世﹐SL的卡帶已成為了我生命不能或缺的一部份。說起卡帶當然不能忽略walkman。記得《執到寶》裡甘國亮的角色為了討好銀行接待員莎莉小姐﹐不惜斥巨資買了一具walkman﹐以博紅顏一笑。詎料梳「普黛麗」髮型﹑好趕時髦的莎莉自己已買了一具。Walkman 這種高檔玩意﹐甘國亮的角色原是捨不得買的﹐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在八十年代初期﹐五百大元不是一個小數目﹐可見walkman 曾經雄踞高科技gadget之首。Walkman的功能不多﹐後期比較花巧的莫過於自動搜歌及自動翻帶等功能。曾經每一天都把《夢了瘋了倦了》的卡帶聽完又聽﹐後來聽到磁帶「炒了魷魚」﹐譚寶碩先生的笛聲頓時變得詭異莫名﹐像鬼谷怪談的配樂﹐令人聳容。
CD - 家裡最早購買的CD也是古典音樂。最早的中文流行專輯CD則是徐小鳳的《金光燦爛徐小鳳》和葉蒨文的《甜言蜜語》(從《零時十分》開始﹐家人都是買SY的卡帶)。我的第一張跳過卡式盒帶﹑直接購入的SL專輯是《野花》。踏入了九十年代﹐卡式盒帶終於被CD淘汰﹐唱片公司索性只出CD﹐免得多費資源排版製作。Discman也順理成章﹐成為了我大學時代「永遠的伴侶」。從多倫多市到達大學要坐好一陣子的長途車﹐《回憶總是溫柔的》和《意亂情迷演唱會》都是我Discman裡的常客。Discman其實耗電量頗高﹐現在想起那時候花費在筆芯電磁上的金錢﹐可能已買到一張機票。除了電磁是pet peeve 外﹐還有Discman跳線的毛病。雖說後期的Discman加強了避震的功能﹐然而帶到gym去﹐或多或少都會被運動影響音效。雖然CD的音質有保証﹐不像卡式盒帶般壽命有限﹐也曾為唱片公司帶來過雄厚的利潤﹐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隨著翻版CD冒起﹐唱片市道開始受到打擊。到了九十年代後期﹐mp3的出現﹐互聯網上可以「任意」下載及交換流行曲﹐更為CD的銷量打了蓋棺的最後一釘。後來不少CD都安置了防止翻版的程式﹐然而成本過高﹐不見普及。以前一張專輯能賣出數百萬張﹐現在本港銷量能超越一萬的屈指可數。
ipod - 自從MP3科技普及以來﹐好些年來我都喜歡自製CD。以前已很喜歡挑選自己喜愛的歌曲從原版卡帶及CD轉錄到卡帶上﹐放在walkman裡慢慢收聽。到了MP3科技成形後﹐我都忘記了自製過多少SL的CD﹐一張全是remix的舞曲﹐一張全是都市系列﹐ 一張全是國語歌曲﹐一張全是爵士R&B藍怨等等。當然曾經也有從網上不太循規蹈舉地下載過其他歌手的音樂﹐後來良心發現﹐也就不再染指這些網址 (後來這些網址也「奉旨」收歛不少)。到了兩年前收到ipod做聖誕禮物﹐自製CD的嗜好經已丟淡。ipod給予我聽音樂的新自由﹐除了不必擔心電磁的問題外﹐音質穩定而滿意﹐曲目的挑揀也靈巧得多。要不將大部份的歌曲上傳﹐以shuffle方式看看是否和player心念相通﹐要不只上傳一個歌手或數張專輯﹐絕對寫意。新出的ipod nano更為輕便﹐簡直是為workout的人而設。
數星期前﹐法語老師曾經以一個問題來訓練我的表達能力﹕書本和CD會有被淘汰的一天嗎﹖我說書本可能還有存在的價值﹐因為很多文獻仍然記傳於紙頁上﹐而且讀者手執一卷﹐始終和在屏幕上閱讀的感覺和觸覺不一樣。然而CD這種科技就像黑膠唱片和卡式盒帶一般﹐總有一天會被後來者取代﹐只是時日而已。我有一位舊同學﹐曾經花過很大力氣來抗拒CD和DVD﹐因為她害怕家中的卡式盒帶和錄影帶會被無情的科技時代淘汰。當然resistance is futile﹐最後她還是在年多前買了一具CD 和DVD player。 現在大家也「被迫」走進了高清世紀﹐ 電視最好是HD LCD﹐DVD player也要有HDMI……時光本是無罪﹐然而在這科技取替之旅上﹐再也回不去。
11 comments:
有好多片段在腦海中翻起,過些時候寫一篇對你。
最近家裡裝修,執拾的時候看見床下的一箱箱黑膠同雜誌,好像看到很多年少時的鎖事.. 等裝修完畢後,讓我拍拍照跟大家分享吧~
係瑣事.. :)
Ha Ha, and I thought I was the only person who mess up a cassette tape by playing it everyday!
The interesting thing is that I mess up the same SL's "dream" tape as you did.
I was in high school at the time. I would walk home and immediately put in the tape, played it at least 2x's everyday for 9 months as I conduct my afterschool snack and homework.
after the incident, I gave in to the cd system.
oh memory......
Wordy:
拋磚引玉﹐熱切期待你和Fun兩位高手出招。
Fun:
看到你家裝修第一天的照片﹐狀況只會一天一天改善﹐選了牆的paint colour 嗎﹖嗯﹐將會是什麼顏色呢﹖好奇ing。
Anonymous:
What a coincidence that we both messed up the same cassette tape (probably at different points in time though). It was also after then I moved on into the CD age as well. I always remember listening to B side Fuir la Cite for the first time. The ad lib caught me off guard so badly. Such was the time of cassette, LOL.
相CD未來都會變成收藏品喇.還好佢唔會好似卡帶咁甩滋粉.否則留底都只係得個睇字。
由聽「黑膠唱片」、「卡式盒帶」、「CD」、到「ipod」,我都同樣走過這段難忘聽歌的流金歲月呀!
記得80年代開始很時興「租碟錄歌」,當年灣仔某商場內的兩間龍頭租碟商舖,我都曾去「幫襯」租借過不少黑膠唱片的。 那應該是本人最熱衷聽歌的一段時期,現在這股勁頭已一去不復返嘞。
光軍﹕
其實有o的CD都變o左收藏品﹐睇睇SL o的日本版幾搶手就可見一斑。如果以後o的硬件唔再support呢o的老科技﹐CD可能都會變成得個睇字o架咋 :o)我o係網上買o左黑膠唱片同LD都係因為o的大大o既相冊。:oP
lemon tree:
呢段難忘聽歌的流金歲月都有成20幾年o架!唔知再走落去會變成點﹖?
其實中間仲出現過一段好短時間既MD架~我都有架MD Discman,屋企部hifi都仲播得MD,Sony旗下歌手都出過MD,但係今時今日,MD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
Ogake:
係啊﹐不過我無經過MDo既階段﹐所以無咩太大感觸。正如從beta轉到vhs﹐唔係覺得好大分別﹐但自從vhs被淘汰﹐感覺就唔同囉。;o)
第一次買 CD 係 91 年,一隻係《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台灣飛碟版,因為華納冇出黑膠,港版 CD 亦唔係同步發行(避免搶薄廣東碟銷量),於是小弟等唔切... 另一隻係<前塵>日本 3" single,因為《F&P》相集冇呢幅相而買... 當年屋企仲未有 CD 機,於是會特登搭車去舅父度聽同埋 dub 帶... those were the day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