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2008

台拉維夫的羅密歐與茱麗葉

許個人性格使然 (或思言行為較為膚淺﹖)﹐對於生生死死﹑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都存有三分保留。當然人世間佈滿很多難以逾越的鴻溝﹕民族﹑宗教﹑道德規範。尋常人屈膝於這些環境因素及界限下﹐只能犧牲愛情。然而古往今來的藝術瑰寶﹐愛情的最高境界卻是直教生死相許。苟延殘存﹐不算悲壯﹐只屬悲涼﹐無法到達可歌可泣﹑令人仰之彌高的地位。2007以色列電影《הבועה (The Bubble)》一方面擁有探討民族﹑地域﹑宗教﹑性愛等嚴肅主題的雄心壯志﹐另一方面角色﹑情節於寫實和堆砌之間出現了自相矛盾。主角最後的抉擇是合情合理﹐還是導演Eytan Fox 為了營造悲壯高潮的刻意編排﹐甚值觀眾細思討論。

電影圍繞著三個生活在以色列台拉維夫(Tel Aviv) 平凡年青人的故事。性格溫和的Noam 是一所街坊影音唱片店的售貸員﹐生活簡單刻板﹐曾被派駐以色列及巴勒斯坦邊界服兵役﹐然而內心深處﹐對於這種職務極度煩厭。Noam 的兩名室友和他年紀相約﹐豪爽明快的Lulu 白天在一所沐浴用品公司作售貸員﹐晚上則是一名民間組織的成員﹐主要反對以色列佔領巴勤斯坦的政策。Lulu 雖然思想開放﹐然而同樣渴望美滿的愛情﹐可惜每每遇上不濟的男人﹐十分諷刺。Noam 另一名室友 Yelli 比較內向﹐是一所潮流咖啡館的老闆。

故事從Noam在邊界服役的最後一天開始。一輛滿載巴勒斯坦居民的旅遊巴士正要進入以色列國境﹐賀槍實彈的以兵嚴陣以待﹐逐一檢視這些旅客﹐慎防其中混雜泯不畏死的「恐怖份子」。Noam 遇上了巴藉的Ashraf﹐兩人正相互偷視的剎那﹐一名孕婦突然臨盆﹐釀成混亂。Noam 雖是軍人﹐但馬上為孕婦作出急救。因為言語不通﹐Noam 倚賴 Ashraf 代為翻譯。然而幾經施救﹐那孕婦的嬰兒因為難產﹐剛剛從母體出來便告回天乏術。那些巴勒斯坦居民本已對Noam 的急救抱怨﹐現在嬰兒夭折﹐更令群情哄動﹐甚至有人說是以兵連巴藉的初生嬰兒都不放過。雖然最後群情被以兵控制﹐但Noam 無法搶救嬰兒﹐耿耿於懷。

回到繁華盛世的台拉維夫﹐彷如隔世。台拉維夫的鬧市區﹐就像肥皂泡一般﹐彷彿和外界的政治環境完全隔絕。市民要不到外盡情吃喝玩樂﹐要不在家收看 Israeli Idol 的決賽﹐極盡醉生夢死之能事。Noam 回到家裡﹐和室友Lulu 及Yeli 談起稍前的孕婦事件﹐不勝感慨。是晚 Lulu 希望和男友在家進一步發展感情﹐於是請求Noam 和 Yeli 到別處過夜。Noam 和 Yeli 正死皮賴活留下來一睹Lulu男友的芳容﹐ 突然門鈴響起﹐巴勒斯坦年輕人 Ashraf 突然出現在門外。原來 Noam 在替孕婦施行急救的時候﹐不慎丟了身份証﹐Ashraf 親身到來歸還。Noam 帶了 Ashraf 到了大廈的天台﹐二人幕天席地﹐電光火石般開始了一段民族宗教地域道德不容的戀情。

Ashraf 雖在以色列出生﹐但童年時因為他的父母飽受歧視及不公平的待遇﹐毅然放棄了以色列國藉﹐舉家遷到了巴勒斯坦展開新生活。沒有居留權的 Ashraf 遇上了 Noam﹐二人難捨難離﹐於是 Noam 決意把 Ashraf 留下﹐央求室友 Yeli 讓Ashraf 在咖啡館工作。一方面Lulu 等人參與了以巴和平的地下活動﹐反對以色列的非法佔領政策﹐另一方面他們的反對行動﹐卻只是搞搞狂歡舞會﹐貼街招喊口號﹐就像隔靴騷癢﹐對大局毫無影響。

經過一連串事故﹐Ashraf 無言離開﹐回到了佔領區。Noam 茶飯不思﹐Lulu 於是想出辦法﹐二人喬裝法國新聞記者到Ashraf 家採訪。Noam 和 Ashraf 相見﹐最初Ashraf 極力克制﹐但最後二人仍然抑壓不了內心的思慕。不幸二人重逢的狀況被 Ashraf 的妹夫碰見。Ashraf 的妹夫是解放巴勒斯坦組織的地區領袖之一﹐這時得悉了 Ashraf 的「秘密」﹐於是強迫 Ashraf 和自己的堂妹結婚﹐重新開始。後來因為巴解的自殺式活動﹐引致以兵尋仇到Ashraf 的村落來﹐極度巧合地雙方駁火之際﹐Ashraf的妹妹死於非命。Ashraf 苦於無法和戀人一起﹐身負不共戴天之仇﹐彷彿前路望斷﹐於是作出了一個超乎觀眾意料的抉擇……

以色列導演Eyton Fox在2002及2004年推出了《Yossi & Jagger》和《Walk on Water》﹐兩者均以相同的角度探討新一代以色列人在動蕩不安的政治環境及保守社會風氣下的生活和價值觀。新作《The Bubble》對我來說﹐承襲了導演貫用的寫實手法。然而我覺得可能導演的雄心壯志太大﹐於是情節的交代未免過於巧合刻意﹐來得也太突兀﹐因而和電影的寫實風格自相矛盾。可幸演員的演出自然投入﹐令人暫時忘卻電影的不盡完美之處。飾演Noam 的Ohad Knoller﹐更和導演Eyton Fox 自《Yossi & Jagger》後再度結緣。

故事的第一幕暗藏乾坤。孕婦的臨盆﹐本來意味著以巴雙方關係的新生﹐然而最後仍然不免夭折告終。若說上一部推介的電影《Shelter》的結局像以糖衣包裹﹐過於樂觀﹐這部電影的結局則是徹徹底底的負面﹐彷彿困局裡並沒有出路﹐苦命的戀人只能像羅密歐和茱麗葉以身殉愛﹐要不仿效梁祝化蝶﹐恨灑千秋。渴望亂世中展示一絲曙光的世人﹐只能透過這部電影看見深灰色的結局﹐加深了孤立及無助。
誰說藝術和現實﹐不能同樣殘酷﹖


3 comments:

Wordy said...

90 分鐘,看你介紹,劇情好像豐富了一些,也難怪有些地方要巧(妙配)合

說以色列保守,畢竟人家拍的同志片是正正經經談情說愛,而不像本地那些偽同志電影

沒有「結果」的愛情片,通常不是我那杯茶。我確實膚淺,最怕結局有人丟命的愛情片 :p

Anonymous said...

乜唔係羅密歐與羅密歐...?
呢套譯<戰火危情泡泡男>,「泡泡」令我當時誤以為係輕喜劇... 有時都慶幸在香港可以生活得偏向政治冷感~

best actor said...

Wordy:

香港係拍過唔少假同志片﹐早近唔係有個「香港假同志電影節」﹕
http://fff.wchk.org/

「選映的電影,可算是十分有主題味道,三月的「瞬間變直系列」便有任達華名作《舞男情未了》及梁家輝作品《姊妹情深》、四月的「變態殺手系列」則有香港版《本能》之稱的《赤裸羔羊》及楚原經典《愛奴》、五月的「不得好死系列」則有張錦程初登三級行列作品《禁色》及植敬雯三級作品《太太的情人》。每場播放完畢後,更有討論時段,相信醉翁之意不在乎影片播放,而是探討其電影主題的他們認為的「歪論」。」

IMHO, 反而台灣o既作品比較「成熟」﹐包括《十七歲的天空》﹐《盛夏光年》更不在話下。


WBS:

嗯﹐或者係 Romeo and Mercutio?

唔係嘛﹐堂堂一部「反人深省」o既電影搞個咁o既譯名﹐聽落仲以為係「毛片」。

一方面香港係偏向「政冷感」﹐另一方面人命太有「價值」﹐或者差唔多咩難題﹐都可以用錢o黎解決。生生死死﹐太遙遠。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