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2008

dégénération

(viewer discretion is advised)

Mylène Farmer 不愧為法國的流行音樂女神﹐七月推出的最新單曲《Dégénération》﹐MV概念前衛大膽﹐寓意深長。Original version 甫面世﹐不少DJ 已急不及待推出各式各樣的混音版本以壯聲威。娜姐的《硬糖》成績差強人意﹐也許能在MF身上借鏡參考創意之道。

7.28.2008

老餅問答遊戲 I (卡通版)

續老人院時間。以下5題考驗閣下小時候看卡通片有沒有留心。OK﹐買定離手﹗

1 《小魔鏡》 - 最後小魔鏡的法力是如何消失的呢﹖
(aired in HK: 1979)


2 《七小福》- 中文主題曲歌詞最後一句是什麼﹖
(aired in HK: 1980)


3 《電光再造人》- 主角的愛犬是什麼名字﹖
(aired in HK: 1977)

4 《淘氣小仙女》 - 女主角仙女原本囚禁在什麼地方﹖
(aired in HK: 1979)

5 《義犬報恩》- 男主角最仰慕的畫家是誰﹖
(aired in HK: 1977)

老餅系列
◆ 老餅問答遊戲 I (卡通版)  ◆
◆ 老餅問答遊戲 II (真人版) ◆
◆ 老餅劇場 (花旗篇) ◆
◆ 老餅劇場 (東洋篇) ◆

7.27.2008

十三子祥 (上)


幼便聽林子祥和葉德嫻﹐因為家人是他們忠實的粉絲﹐差不到逢黑膠便買。百代的《三人行》可能是我印象中第一首接觸林子祥的作品﹐漫長漫長夜晚﹐從未覺是冷。在這裡挑選了十三首阿Lam華納時期的作品﹐細說從頭。

1 重逢
《愛情故事》(1983)
這張專輯是阿Lam從百代過檔華納後首張推出的專輯﹐封面攝影是楊凡﹐甚有高格調﹑優皮味道。大碟泰半都是改編的流行歌曲﹐主打包括《莫再悲》及《水中蓮》(和關正傑的《漁舟唱晚》撞個正著)﹐甚受歡迎。去年網誌曾有一篇以「巴黎」入題﹐談及由徐太施南生及鄭國江填詞的《巴黎街頭》﹐這次則挑了林葉首次合作的《重逢》。

當時SY剛剛簽約華納﹐屬於Paco 陣營。阿Lam 則以前輩身份提攜新人﹐以合唱形式臂助SY進入歌壇 (後來以相同形式和蔡立合唱)。那時候年少﹐不知道《重逢》改編自什麼歌曲。後來移居楓葉國﹐看到該處境劇集在電視重播﹐才每天聽到這首歌的原曲。《重逢》取材自美國1972-1983年的長壽處境喜劇《M*A*S*H》的主題曲﹐是韓戰時期美軍駐韓的故事。劇名是 Mobile Army Surgical Hospital 的簡寫﹐該劇受歡迎的程度史無前例﹐結局的收視高達一億五百萬﹐遠遠拋離《Cheers》﹑《Seinfeld》及《Friends》結局的收視﹐紀錄至今尚未被朋儕打破。劇集的主題曲名為《Suicide is Painless》﹐由Johnny Mandel 作曲﹐劇集導演Robert Altman (《Godsford Park》) 十四歲的兒子Mike Altman 填詞。歌曲播放了十一年之久﹐曾經高踞英美流行樂壇排行榜﹐據聞兒子賺到的歌曲版權比爸爸執導電視劇的片酬還多。

SY初試啼升﹐雖然廣東話如懸崖走索﹐然而歌聲清脆尖亮﹐和阿Lam 極為配合。林振強先生的歌詞蕩氣迴腸﹐輕輕道出了一個夜色裡舊愛重逢﹐彷如隔世的都市故事。喜歡最後數句﹕
「相對牽強一笑,各知道不再需要,再重提現已消失的那宵」。
千言萬語﹐再無用處。

2 獨腳戲
《愛到發燒》(1984)
《愛到發燒》這張專輯集合了很多不同的歐西流行曲風﹐如點題主打《愛到發燒》的funk (頭暈去看醫生﹐醫生在食蕉﹗)﹑《芭莎露華》的bossa nova﹑改編自具備爭議性電影《午夜快車》的主題曲《逝如風》﹑滑稽抵死﹑中間有對白的《丫嗚婆》﹑清唱的《我愛你》﹑阿Lam 為電影《英倫琵琶》親自創作的《邁步向前》等﹐是經典的八十年代香港流行專輯……我最喜歡的還是阿Lam 一首side cut 改編作品《獨腳戲》。

《獨腳戲》的原曲《Something Stupid》收錄於Frank Sinatra 1967的專輯《The World We Knew》內﹐單曲是和他的女兒Nancy 合唱﹐是Billboard 史上至今唯一父女合作的冠軍歌曲。當然本世紀比較知名的版本﹐為英國壞孩子Robbie Williams 和冷艷親王 Nicole Kidman 2001的單曲版本。收錄於《Swing while You are Winning》的概念專輯﹐RW和NK的《Something Stupid》風情萬種﹐卻又不失原版的韻味。
林振強先生所填的歌詞﹐將原曲的意思消化過濾﹐移轉為阿Lam 「襄王有夢﹑神女無心」的喃喃自語﹐充滿故事性﹐卻又教人由衷同情﹐是一首不可多得的抒情作品。

3 每一個晚上
《創作歌集》(1984)
不清楚為什麼《每一個晚上》被收錄於創作歌集之內﹐畢竟旋律來自花非花及韋伯長青歌劇《Cats》中的《The Ballad of Billy McCaw》。原創與否﹐我倒不太執著﹐畢竟《每一個晚上》的確出色﹐尤其在演場會現場內無涯星海﹑點點星光中﹐隨著阿Lam悠揚大氣的歌聲載浮載沉﹐有一種比生命壯闊的體驗。副歌的一句「叮囑風聲代呼喚你千趟」﹐盡訴兩地相隔的思念之情﹐令人心弦顫動。

4 誰能明白我
《創作歌集》(1984)
阿Lam唱過不少勵志歌曲﹐比較硬銷的有《男兒當自強》﹐鬼馬的有《生命之歌》﹐然而他擁有一系列教人互勉互勵的歌曲﹐在逆境中聽來﹐總會帶來一絲堅毅的力量﹐讓人繼續逆流而上﹐越過難關。華納時期則有﹕《莫再悲》﹑《邁步向前》﹑《真的漢子》﹑《終於勝利》﹑《友愛長存》……在眾多的勵志歌曲中﹐電影《貓頭鷹與小飛象》的主題曲《誰能明白我》應該最讓人耳熟能詳。鄭國江先生淺白精練的歌詞﹐沒有半點說教﹐彷彿一番自我勸勉的內心獨白﹐然而卻能引起普世共鳴﹕
前路那怕遠 衹要自強
我繼續獨自尋路向
常為以往夢想發狂 耐心摸索路途上

懷自信 我永不怕夜航
到困倦我自彈自唱
掌聲我向夢想裡尋 儘管一切是狂想
就算沒有人明白自己﹐也無所謂。最重要是﹐在夜航中不失自彈自唱的傻勁。

5 星光的背影
《85特輯》(1985)
阿Lam 作為一個唱作人﹐也曾為很多歌手寫歌﹐合作最多的當然是SY﹐單是初出道的主打單曲《零時十分》已是他一手打造﹐還有《完全是你》﹑《蒨意》﹑《願意》﹔其他歌手包括杜麗莎(《仍然記得o個一次》)﹐陳百強(《寵愛》)﹑梅艷芳(《抱緊眼前人》)﹑側田(《有火》)及林嘉寶(《幸運兒》) (http://www.georgelam.net/)。在眾多別人的歌中﹐我最喜歡的是寫給徐小鳳的《星光的背影》。徐的演繹故然風格獨特﹐阿Lam在這張專輯中拿來翻唱﹐也同樣出眾﹐尤其末段的ad-lib﹐暸亮縈繞﹐將歌曲的韻味延續。具有真正實力的歌手便有這樣的能耐﹐草木皆可成劍﹐不會活在別人星光的背影下﹐自有燦爛光輝。

6 十分十二吋
《十分十二吋》(1985)
這首串燒舞曲對我的初中年代極有特殊意義。85後半年度我們唸中二﹐四名同班同學報名參與了學校的歌唱比賽。當年我們是校內的唯一隊 boy band﹐隊名為Mixer (是一位譚姓同學順手拈來的爛名字)﹐參賽歌曲正是這首應有盡有的《十分十二吋》。當然沒有一個正常的中學歌唱比賽會容許參賽者在台上以車輪戰方式將一首長達十分鐘的作品唱完。幸而我們當中有麟迷有榮迷也有無所謂者(即我)﹐將這首歌斬件節錄起來比較容易﹐七拼八湊之下﹐我們將歌曲刪減至五分鐘﹐雖然不太夠吋﹐但限於時間﹐只能從權。我和另一名陳姓同學表演慾只屬一般﹐樂於擔任和音工作(即由頭唱到腳﹗)﹐最記得我們唱到《你的眼神》那一段「因你的眼神﹐使我心裡著迷﹐啊啊啊~~」﹐一派情深脈脈的死樣﹐想起都想笑。至於中段榮迷solo那一段《Monica》則最富娛樂性。因為該榮迷只顧著模仿MV裡 Monica 的舞步動作﹐加上該榮迷輕度發台瘟﹐結果從第一個Thanks 便開始走板﹐什麼都慢了半拍﹐加上Monica 舞步﹐簡直慘不忍睟﹐成為巨大笑話。那次出賽我們是與獎項無緣了 (哈﹗)﹐只是阿Lam的《十分十二吋》竟成為了我最熟悉的其中一首歌曲﹐也是始料非所能及。隔一陣子﹐阿Lam 再推出《街頭霸王歌》及《好氣連祥》等同類作品﹐只是《十分十二吋》的創意驚喜﹐已是不復得存。周潤發先生也曾借題推出了一首《十二分十二吋》﹐至於周先生的獨有歌藝甚值一談﹐在此暫且不表。

to be continued - 十三子祥 (下)

7.26.2008

jay

果看過電影《Shortbus》應該不會忘記Ceth 這個角色。

滿有才華的Jay Brannan 終於推出了他的個人專輯《goddamned》﹐folk/acoustic 簡約清淡的音樂風格﹐加上不火不慍的演繹﹐教人討好。

以下是他的單曲《housewife》﹐enjoy。

Housewife

www.jaybrannan.com/ or myspace.com/jaybrannan

7.20.2008

奇兵 特工 熊貓

去的一個周末十分輕鬆愉快﹕星期五下班後﹐我們趕去看了《天魔特攻之鬼魅兵團 ( Hellboy 2: The Golden Army)》﹐沒有想像中人山人海。星期六﹐難得和數名豬朋狗友到 SS 和 DZ家大吃大喝﹐大戰四方城直至十一時。接著星期天看了上映好一段日子的《功夫熊貓》﹐嘻嘻哈哈一個半小時彈指掠過。周末帶回家的文件﹐都懶得打開批閱。星期一的苦杯﹐還是等到星期一上班時慢慢嚐吧。

早在多個星期前﹐已看過了《奪寶奇兵四之水晶骷髏王國 (Indiana Jones and the Kingdom of the Crystal Skulls)》﹐只是事後有點悵然若失﹐所以沒有即時在網誌上作出簡評。記起在南洋戲院 (還是在跑馬地的利舞臺?) 看《魔域奇兵 (Indiana Jones and the Temple of Doom)》﹐那時雖是小學生﹐但對很多IJ2片段印象猶深﹐包括大宅中的盛宴 (昆蟲﹑蛇蠍﹑猴子腦)﹐關繼威尖俏疾快的粵語﹐魔師施法摘心﹑及巖洞中採礦車縱橫追逐的驚險場面。《奪寶奇兵》遠赴異域﹑險死橫生的旅程﹐這麼多年來仍然令人勝心嚮往。我們雖不敢抱著太高的期望﹐仍是冒名而來﹐希望重溫一次《奇兵系列》的冒險歷程。故事開始﹐彷彿對監製陸卡斯的《美國風情畫 (American Graffiti)》作出致敬﹐繼而俄軍女特務出現﹐儘管由冷艷動人的Cate Blanchette 飾演﹐然而鄉音舉止﹐都不免帶有一種女Dr Evil 的滑稽感。

雖然深知是不公平﹑不理智的行為﹐然而仍禁不住把第四集和以往三集作出比較。只覺前三集緊湊得多﹐而且角色之間的交談也遠較幽默有趣。因為夏利遜福特年事漸邁﹐於是加入了新進小生Shia LaBeouf 飾演 Mutt Williams 一角。Mutt 這個名字有多種解釋﹐其中包括雜種狗﹐不知是不是存心作弄? LaBeouf 是導演史匹保一手挑選﹐角色帶有反叛青年占士甸的影子﹐用以 juxtapose 鍾斯博士的成熟和智慧。其實鍾斯博士和這名青年人的關係呼之欲出﹐只是要直至《奪寶奇兵》首集的女主角Marion Ravenwood (Karen Allen 飾) 再度登場﹐才將真相交代清楚﹐有點「畫公仔畫出腸」。曾有影評指出監製﹑導演﹑主角都已失去了當年的衝勁和熱忱﹐我們觀後也有同感。也許功成身退﹑見好即收的確是「知易行難」﹐於是《水晶骷髏王國》重蹈了《星戰前傳》的覆轍﹐稍有狗尾續貂之虞。

星期五跑去看了《天魔特攻之鬼魅兵團 (Hellboy 2: The Goldon Army)》。因為工作太勞累﹐我們一起看的電影通常是mindless 類型居多 (文藝 arthouse 電影﹐我通常會在家一個人觀看 DVD﹐算是 my own private idaho)﹐《Hellboy》第一集成功將 Mike Mignola 筆下的成名漫畫人物搬上大銀幕﹐角色性格上的優點弱點盡顯無遺﹐從特技動作超級英雄片的角度﹐《Hellboy》第一集拍得恰到好處﹐娛樂性豐富。導演Guillermo del Toro 拍竣《Hellboy》第一集﹐執導幻想力豐富﹑卻又不失現實殘酷的《Pan's Labyrinth》﹐美術設計及特技大獲好評﹐更令人引頸期待《Hellboy 2: The Goldon Army》。《Hellboy》第一集的故事﹐精集漫畫出類拔萃的橋段所在﹐是以精彩紛陳﹐詭異引人。續集則帶點童話感覺﹐欠缺了第一氣比較黑暗的邪異氣氛﹐比較接近《魔戒王》的魔幻奇異。長話短說﹐HB2 的節奏有點散慢﹐雖然喜見兩名主角的感情有所進展﹐然而第一集的Agent Myers 角色無故失蹤﹐已是一愕。Abe Sapien的配音再不是 David Hyde Pierce﹐感覺更有點古怪。第一歹角Prince Nuada 的動靜表情﹑舉手投足一如江湖片中的劉華﹐不禁令人莞爾。本來以為黃金兵團會早一點出現﹐結果到了電影末段才驚鴻一瞥。反而巨大樹精破壞紐約城東一段﹐令人想起宮崎駿《幽靈公主》的情節﹐同樣帶出大自然被人類物質文明犧牲的警訊。HB2的出色地方﹐在於美術設計瑰麗精奇﹐例如地下世界形形色色的奇異眾生﹐及Hellboy 在翼眼死神天使前療傷一段﹐匪夷所思﹐出人意表﹐令人完全投入。只是整體看來﹐電影無復第一集的精彩緊湊﹐結果成為了eye candy﹐而故事則稍嫌空洞簡淺。


星期六竹戰連綿﹐不亦悅乎。豬朋狗友認為香港麻將牌規不夠公平﹐即出衝者與非出衝者都要賠錢﹐而北京﹑福建牌規大家又不是很熟悉﹐於是還是打上海牌。星期天醒來已晚﹐於是吃過早飯﹐匆匆趕看《功夫熊貓》。放映廳裡坐滿了幼稚院學生及家長﹐我們兩個昂藏六呎的高人姍姍來遲﹐彷彿《格列佛遊記》當中一幕。Dreamworks 的《功夫熊貓》的電腦動畫水平﹐和第一代開山之作《Toy Story》比較﹐進步不知凡幾。熊貓阿寶和狐狸師父﹑烏龜﹑虎﹑鶴﹑蛇﹑螳螂﹑猴子﹐及平先生﹐造型性格鮮明可愛﹐大反派大龍氣度儼然﹐都依足了傳統武俠小說/電影的模式。成龍配音的猴子﹐無法留下任何印象﹐反而Jack Black 配音的阿寶﹐活龍活現﹐發自天然﹐甚惹人愛。《功夫熊貓》故事流暢﹐是十分可喜的小品。除了學會了點穴功夫的英文是nerve attack外﹐當中還有烏龜的一段哲言﹐可堪反複咀嚼﹕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but today is a gift. That is why it is called the present."

7.12.2008

玫瑰香

念是人性的一部份﹐與生俱內。社會宗教的道德規範將慾念視為頭號大敵﹐洪水猛獸﹐世人必須分秒警醒﹐時刻提防。文人小說家則視慾念為文學作品不能或缺的一部份﹐因為禁忌愈深﹐犯禁者的內心鬥爭就愈見劇烈﹐也更值得描述探討。

在電影《色戒》之前﹐上世紀末九十年代中出現過《紅玫瑰白玫瑰》。人所共知﹕
振保的生命里有兩個女人,他說一個是他的白玫瑰,一個是他的紅玫瑰。一個是聖潔的妻,一個是熱烈的情婦——普通人向來是這樣把節烈兩個字分開來講的。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朱砂痣。
與其說是女人惹的禍﹐倒不如說作者張愛玲借用了振保的角色﹐將世人「既得隴﹑復望蜀」的天性放到了烈日下曝曬﹐儘管多麼富麗堂煌的裝飾詞語﹐最後也被打回原形﹐無處可躲。情慾既能帶來驚險莫名的喜愉快感﹐同時也賦予生命極其強大的破毀力量。這正負兩面的後果既短暫亦長久﹐相生相剋﹐益發使世人沒法分辨梳理﹐當中多少是轟轟烈烈﹑義無反顧的「情」﹐多少是蠢蠢慾動﹑以身犯禁的「慾」﹔多少是值得將名譽地位統統豁出去來換取的天長地久﹐多少是戴起虛假面具﹐自欺欺人地一晌貪歡﹑玩火自焚。《紅玫瑰白玫瑰》沒有對這些問題痛下定語﹐然而卻將問題清晰具體地呈現﹐在午夜夢迴之際﹐尤其發人深省。

《紅玫瑰白玫瑰》的原聲音樂是整部電影極其重要的一部份。不管是白玫瑰著足在臥室前幽幽地回眸﹑或紅玫瑰在鋼琴前隨著音階讓內心欲望振振展翅﹐小蟲所編寫的動人旋律﹐赫然和角色當時的感情﹑心態﹑動作絲絲入扣﹐不能分割。就像角色無言的剖白﹐以音樂代勞。單就原聲音樂每一軌的名字﹐彷彿已道出了一個又一個耐人尋味的傳奇故事﹕ 盼情﹑欲望之翼﹑禱文﹑還君芳心﹑回眸﹑迷與悟﹑夢醒無痕﹑回旋﹑憶相思﹑浮生若夢﹑醉人吻﹑凋零﹑等愛﹑心饞﹑貪吻……

相對而言﹐流行音樂甚少探戈類型的作品﹐因為能將探戈寫得形神並茂﹐而非畫虎類犬﹐甚考音樂人的功力。若以情慾入題﹐阿根庭探戈的確是尚佳的選擇﹐因為它骨子裡流露的是拉丁文化歌頌的壯麗激情﹐節奏彷彿為天人交戰步步緊迫﹑進退兩難的局面度身訂造﹐讓舞者盡情忘我﹐好好醉生夢死一回。小蟲創作的《玫瑰香》﹐合他及George Leong 二人之力合編﹐以單簧管﹑弦樂﹑古典結他﹑鋼琴及豎琴作為引子﹐華麗中透現細緻﹐繼而傳來憶蓮百感交雜﹑情慾糾纏的歌聲﹐暗暗揉合了她獨步天下的氣聲及古典音樂唱腔﹐卓然自成一家﹐令人神為之奪。加上中段的男女高音和唱﹐既如進入了生死拼搏的西斑牙鬥牛場般熾熱﹐又如坦丁神劇裡神祗冷眼旁觀世情般冷峻﹐令歌曲的張力全面賁張﹐如巨浪般此起彼落而至﹐將聽者完全淹沒於音樂裡﹐最後回歸孤寂﹐萬籟無聲﹐彷彿一場幻夢。

小蟲所創作的旋律﹐固然是大師的手筆﹐然而《玫瑰香》的歌詞也同樣達到極為簡煉及精辟的層次﹐以魚水之歡﹑玫瑰芬芳寥寥數語﹐將人性情慾描繪得細膩入微﹕

花有情才香 愛過了會再想
魚嗜水之歡 不清楚誰能夠原諒
幸福也受傷 快樂也叫人盲
喪盡了天良 滿足了慾望
玫瑰香 夜未央
心裡想的人不一樣

花有情才香 開過一樣芬芳
貪婪的餘歡 醒來的人不知去向
除了在原聲音樂中不同的伴奏版本﹐《玫瑰香》也曾在SL的音樂會中以不同的姿態亮相。在96「憶蓮盛放」中﹐倫永亮先生將中段部份改成費明哥 (flamingo) + 森巴﹐雖然原版配樂獨有的弔詭魅力消失無痕﹐然而卻增添了巴西街頭嘉年華會的熱鬧氣氛。

除了編曲上的變格﹐ SL在演繹方面也尋求突破﹐曾經在台北及南京演唱會中揉合了古典音樂唱腔 (美聲)﹐在中段部份亮了一手﹐宛如《歌聲魅影》中Christine Daae 被音樂的魔力牽引﹐不能自己地忘情獻技。

在SL的眾多電影主題作品裡﹐《玫瑰香》佔據了一個極其獨特的位置。就像一朵濃艷的玫瑰﹐不與群芳並列。

7.08.2008

天下無豬

一篇Key West 遊記以一幀「豬歡木刻」照片作結﹐頗受朋友點評。其實我們到外旅遊有一個「怪癖」﹐便是逢看見與豬有關的稀奇有趣事物﹐都會拍下來留為紀念。無他﹐我是豬年尾巴出生的﹐是「豬」一名﹐難免對同類有些偏好。雖然我們家裡沒有什麼豬形擺設﹐然而以下數幀舊照﹐赫然可見「天下無豬處處豬」奇景之一斑。

Clearwater, Florida (瓷製擺設)

Clearwater, Florida (瓷製擺設)

South Florida University, Florida (一名教師辦公室窗台上的讀物)

Orlando, Florida (MGM Studio)

Key West, Florida (T-Shirt)

北海公園﹐北京 (國民出外旅遊八誡之四)

Niagara on the Lake, Ontario (Piglet, Pooh & Eyore 木刻圖騰)

London, UK (Underground 廣告)

London, UK (瓷製擺設)

London, UK (木刻擺設)

大英博物館 (豬頭陶瓷)

大英博物館 (野豬石彫)

London, UK (New album of rock band INME)


本篇主題曲﹕


愛心100次 主唱﹕戴恩玲

7.06.2008

耀眼陽光 明亮開朗

羅列達州除了盛產靚橙外﹐南端的Key West 也是旅遊盛地。今年夏天沒有到遠處旅行的計劃﹐僅僅到多倫多探訪家人而已。這些是前年拍下的舊照﹐這時重溫也算是精神上的一次旅遊。
纖影婆娑﹑散發南國風情的棕櫚樹。
兩傻到此一遊。
Catamaran 的主帆。
港口停泊的遊輪﹐應該是加納比海的中途站。
沿岸景色。
墨西哥灣。
島上的土產辣椒油五花八門﹐街上更可見房車改裝的廣告車。
精品店的陳列品﹐全是巧立名目的撲滿。
海鮮天使髮 (在家自己隨便弄一頓﹐都要比這頓豐富)。
木刻擺設。真是民風純樸。

7.04.2008

俳句遊戲


本的古典詩體中﹐在西方較為著名的﹐首推「徘句 (はいく)」﹐即 haiku。

根據維基百科
「俳句是一种有特定格式的詩歌。俳句的創作必須遵循兩個基本規則:

第一,俳句由五、七、五三行十七個字母組成,當然了,這是以日文為標准的。

第二,俳句中必定要有一個季語。所謂季語是指用以表示春、夏、秋、冬及新年的季節用語。在季語中除“夏季的驟雨”、“雪”等表現气候的用語外,還有象“櫻花”、“蟬”等動物、植物名稱。另外,如“壓歲錢”、“陽春麵”這樣的風俗習慣也多有應用。這些“季語”通常帶著現代日本人對于幼小時代或故鄉的一种懷念眷戀之情。」

詩人松尾芭蕉 (1644-1694) 的《古池》﹐被譽為徘句詩體的創作典範﹕

古池や
(ふる いけ や) ~ 5

蛙飛込む
(かわ ずと びく む) ~ 7
水の音
(みず の おと) ~5
粗略翻譯為﹕ 古池兮﹐蛙飛躍而起﹐破水之聲。松尾用字雅致簡樸﹐境態靜中帶動﹐詩意無窮。

中學時代﹐我們的英文課其中一節是詩詞創作。其中一種詩體﹐便是徘句。因為只是中學習作﹐不用太講究詩體的規則(如季節的描述)﹐只要符合「五-七-五」的字音 (syllable) 架構便可。例如﹕

in the falling snow
a laughing boy holds out his palms
until they are white

~ Robert Wright
以下五首是我的雕蟲小技。第一首是中學時代的習作﹐也是第一首創作﹐印象特別深。那時候都不為意﹐情人竟然是 gender neutral 的。其他四首是昨夜「急就章」的遊戲成果﹐就在這裡拋磚引玉﹐博君一粲。
1
everlasting is
the blue skies in the eyes of
two persons in love
2
a firefly, maimed,
finds solace in the dancing
moonlight on the stream
3
a shattered mirror
reflects the countless faces
of an angry soul
4
whenever I'm down,
there's no better therapy
than a "happy meal"
5
do you remember
the days when we ran towards
the breeze together?

sorry, i left you
and spent all my time at work
without looking back

you said you were fine,
you had grown so accustomed
to being alone

it is just too late
for me to say i 'm sorry,
let's call it a day

hello, my feelings,
would you come and embrace
my empty body?
這個簡單的文字遊戲﹐您有沒有興趣也露一手﹖

7.02.2008

點只玩具咁簡單 之 電視遊戲 (1)

前網上閱報得悉 Leonardo Dicaprio 將在電影新作中飾演 Nolan Bushnell。Bushnell 何許人也﹖就是美國雅達利(Atari) 及出奇老鼠 (Chuck E Cheese) 的創辦人。劃時代﹑革命性的電子遊戲 Pong 得以瘋魔天下﹐實拜 Bushnell 的商業天才所賜。說起 Pong﹐難免想起家庭電視遊戲﹐在過去三十六年來悠長的演變進化歷程。從Pong 到 Wii﹐又勾起了您多少歡樂的回憶﹖


第一次接觸 Pong﹐ 應該是1980 年左右的事情。阿姨買了一台雅達利的Pong 遊戲機給我的表哥表姊﹐在探訪外公外婆的時候﹐我們這些小孩子便在一部較小的黑白電視機前﹐進行屬於我們的「溫布頓大滿貫比賽」。雖然Pong 遊戲的概念及操作十分簡單﹐兩枝棍﹐一個方點﹐以不失誤作為勝負的指標而已。然而在《星球大戰》誕生不久的年代﹐Pong 代表了一方神奇奧妙的小天窗﹐讓我們這些充滿幻想力的小孩子﹐得以漫遊神馳於未來世界之中﹐那是超越熒幕畫面上遊戲的樂趣。這麼多年來﹐Pong 仍然不斷更新﹐除了出現了3-D立體版﹐還有上圖(右下角) 以手指控制球拍﹑看似生活藝術品的Tabletop Pong

2006年American Express運通卡請了Andy Roddick拍攝廣告﹐對手不是Roger Federer﹐竟然是……


上世紀80年代電視遊戲也進入了嶄新紀元。雅達利 2600 登陸香港﹐和本世紀的Wii 革命性的創意不遑多讓。雅達利的名字甚有淵源﹐乃取自圍棋的日本用語﹕当たり﹐即「打吃」之意。我們家雖然沒有購買雅達利 2600 這部game console﹐但是家母的兩名女同事卻走在潮流的尖端﹐除了買全一套總機﹑joy sticks 及 paddles﹐還買了不少遊戲卡帶。我和姐姐有時候會在她們家呆上一天﹐狂玩遊戲﹐然後她們會請我們到灣仔吃越南菜。後來懂事了﹐才明白這兩位長輩原來是一對。


說起雅達利﹐最愛的三個遊戲﹐理所當然是 Pac-Man (食鬼)﹐Space Invaders (太空侵略戰) 和 Breakout (拆牆) 。 食鬼的遊戲概念委實趣妙﹐當時的電腦圖案雖仍處於十分粗劣的階段﹐然而金黃色像pizza 的「食鬼先生」﹐及那三隻粉色 (pastel) 的遊魂野鬼﹐造型可愛﹐令人鍾愛。「食鬼先生」吞了「大力丸」後﹐群鬼變色﹐爭商走避﹐場面熱鬧﹐大快人心。隨機飄浮的櫻桃﹐更是神來之筆。「太空侵略戰」可以一個人玩﹐又可以兩人一起並臂作戰。炮台可以選擇「豐滿型」或「瘦身型」。遊戲的變化不大﹐主要是將一排排的太空侵略者清除﹐中途又可以擊沉從上空略過的母船﹐多取分數。「拆牆」和Pong 同屬設計簡單但趣味無窮的遊戲。尤其拆牆時發出叮咚叮咚的聲音﹐令人回味不已。現在Blackberry裡的拆牆遊戲 (Brickbreaker)變化多端﹐然而追宗尋源雅達利的版本﹐也有三十年的歷史。


另外三個遊戲雖然算不上是我的最愛﹐但在80年代初期也十分流行。當時「430穿梭機」每隔一陣子都會挑一款遊戲﹐讓兒童觀眾摸上廣播道電視台挑戰。這三款遊戲都曾經是決戰項目﹕Combat (飛機大炮)﹑Asteroids (殞石大戰)﹑及Indy 500 (賽車)。這三款遊戲都有它們令人精神崩潰的毛病。如「飛機大炮」裡的坦克車大戰﹐玩一兩次便覺得很沒癮。至於飛機大戰﹐我和我姐都不喜歡挑那艘大飛機﹐都寧願挑三艘小戰機﹐因為大飛機的目標實在太大﹐控制又不靈活﹐只有被小戰機瘋狂追殺的份兒。「殞石大戰」雖然畫面豐富﹐然而好像吃薯片一樣﹐愈吃愈碎﹐而且小太空船的飄浮控制不太自如﹐有點彆扭。不管是雅達利的 Indy 500 還是Playstation 3 的 Grand Turismo 5﹐從來對賽車遊戲都不太感冒。Indy 500 的控制也很有問題 (還是我沒有什麼耐性)﹐是以只喜歡看﹐對於自己參與沒有什麼勁兒。
雅達利的家庭電視遊戲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及八十年代初期稱雄玩具界。然而到了八十年代中期﹐雅達利也終於成為明日黃花﹐被新一代的家庭遊戲系統「任天堂」所取代。

(待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點只玩具咁簡單 之 peecol

7.01.2008

anniversaire


c'est notre anniversaire
les huit dernières années étaient
plein de memoires et d'adventures
en effet, nous avons voyagé
une grande distance


il est important
que le lien entre nous reste fort
en fin, nous souhaitons qu'il y ait beaucoup plus
d'années à venir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