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4.2009

叛變

待以久的《Harry Potter and the Half-Blood Prince》在夏季的黃金檔期上畫﹐本來考慮首天公映時去湊熱鬧(那天T 剛好休假)﹐但俗務纏身﹐結果再三延期﹐到了兩星期前才有機會來到這段魔法旅程的第六站。

2004年電影第三集
《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the Azkaban》面世的時候﹐這套系列的小說還沒有完結哈利的命運﹐吉凶叵測。很多粉絲都在電影裡找尋結局的端倪。到了電影第六集﹐小說的結局早已塵埃落定﹐粉絲們只留心導演及編劇如何將原素材濃縮改編﹐在短短的兩個多小時內﹐把精彩紛陳的故事娓娓交代。

個人認為導演David Yates 和編劇 Steven Kloves 照顧了死忠讀者的需要﹐雖然故事有所刪改﹐然而筆削春秋也無可厚非。例如末段鐘樓一節﹐哈利沒有穿上「隱身袍」﹐而是匿藏一隅﹐觀看事件始末發展﹐全是為了增強劇情張力。情形就像郭靖和黃蓉在牛家村密室療傷一般﹐師承傳統舞台劇的導演手法﹐讓觀眾有一種身歷其境﹐卻萌生無法逆轉事實的無助感。

因為T 沒有看過原著﹐所以從
的角度﹐及離場後他提出的問題﹐更能客觀地評價導演及編劇的詮釋改編是否成功。電影開始的時候是充滿特技的動作畫面﹐先聲奪人。接著校長 Dumbledore 和 Harry 的數段旅程﹐讓觀眾緩步相隨﹐把碎片逐一拼合也把 Horcrux 的秘密帶出﹐將如何對付大反派 Voldermort 的方法漸漸披露。到了後段 Dumbledore 和 Harry 深入巖穴﹐速度卻又比我的想像稍快﹐不管是 Dumbledore 如何飲鴆犯險﹐或最後施法幫助二人脫困﹐彷彿有點驚鴻一瞥﹐不及小說來得驚心動魄。至於鐘樓上的高潮部份﹐我認為電影已極忠於原著﹐而事後情節輕輕帶過﹐沒有大打煽情牌﹐我覺得是導演和編劇的自制及理智的決定。至於 Half-blood Prince 的真正身份是誰﹐只在片末以一句對白輕輕帶過﹐沒有如何解釋「混血」及「王子」別具心思的意義。倘若沒有看過原著﹐難免會出現錯愕及不解的地方。


這部電影出色的地方在於導演及美指將環境及氣氛捏拿得精準無誤。雖然故事漸趨幽深﹐然而卻不致成為恐怖片。甚至巖穴裡波濤雲譎的場面﹐保持著電影第五集一貫的風格。電影花了一些篇幅描述進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如何哀綠綺思﹐對荳芽初開的愛情滿載幻想及憧憬。除了提供喜劇元素外﹐也讓比較年長的觀眾驀然回首﹐細味某年某月那一些風花雪月的事﹐引人會心微笑。

小說的第六集面世後﹐讀者對於Professor Snape 孰正孰邪﹐及Dumblebore 對他的信任是否值得相榷出現了極大的爭議。英國資深演員 Alan Rickman 飾演這個角色多年﹐對Snape的外形性格行為﹐演繹得活靈活現。在群星閃耀的有限空間裡﹐Rickman 的演出異常奪目﹐值得一讚。

第六集裡除了Snape 的戲份增加﹐Draco Malfoy 也從陰影裡走出來﹐成為了故事的主要成員之一。飾演 Malfoy 的年青演員Tom Felton 也在觀眾眼前長大﹐益顯成熟俊朗。Harry 和 Malfoy 彷彿硬幣的兩面﹐各自扮演自己無法挑選的角色﹐只能一往無前直至最後。Felton 的演技恰如其份﹐把Malfoy 的角色演繹得比以前立體得多。

本輯的驚喜﹐來自飾演Professor Slughorn 的 Jim Broadbent。不管是飾演《Brigitte Jones's Diary》的父親﹐《Moulin Rouge》的班主﹐或《Iris》的丈夫﹐Broadbent 的演技都是那麼出神入化。一向對於小說裡Slughorn 這個角色有點抗拒﹐覺得他小眉小眼﹐怯弱怕事。難得Broadbent 將角色演得頗為可愛﹐令我對於這個角色作出改觀。

傳聞第七集將會分成上下兩部公映﹐很多事情需要交代﹐將會大考導演及編劇的功力。我們會再到電影院重溫一次《Harry Potter and the Half-Blood Prince》﹐希望可以趕上IMAX版本落畫之前。

"Severus, please....."

2 comments:

Leo said...

潑次冷水:呢集我覺得太鬆散喇!好彩我睇完你至寫,否則我會問你回水!

原著我睇過2同7,2夠緊湊,7太拖沓,個結局亦太過兒戲!

best actor said...

如果沒有看全集一至七﹐可能會對結局失望。
我的感覺還好。
對於電影的評價﹐道左褒貶參半﹐見仁見智。
p.s. 唔好問我回水呀﹐o係電影院割凳更痛快﹗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