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2010

東遊記2010 (5) - 東山參道行


九月二十三日‧星期四‧雨‧29℃

晨﹐我們如常五時醒來﹐走到酒店大堂查看電郵和繼續比較從東京飛往北京的機票價格。收到奈良酒店的回覆﹐想要預訂的房間已然向隅。想想京都這一天準要下雨﹐ 這裡要去的地方恁多﹐於是決定在京都多留一天打消跑去奈良遊玩的念頭。跟酒店說要多逗留一天﹐除了發現沒有問題外﹐第三天的泊宿費還有折扣﹐真是一切自有定數。

經過一夜的休息﹐又不必提著行李滿街跑﹐感覺渾身輕鬆﹐儘管灰灰的天下著浙瀝的雨。別去昨天盛夏的高溫﹐樂得享受下雨天帶來的清爽微涼。乘地鐵至「四条」站﹐再轉公車東行至「清水寺前」。地鐵的儲值車票和公車是可以共通的﹐免卻重新付費的麻煩。是日半天的行程﹐完完全全從英文旅遊天書的一頁抽出﹐名為「東山參道」之行。參道者﹐寺廟參拜之道也。全程需時約五小時﹐包括旅遊名山古剎、休憩、購物、飯膳等﹐計劃精細﹐我們只要依書行事。


從「清水寺前」巴士站下車﹐看得出有不少人也是朝著音羽山清水寺的方向走﹐同行不乏無人。沿著斜坡冒雨而行﹐抵擋了四近古色古香的食肆和店鋪的諸般引誘﹐心無旁騖地來到清水寺前。網上資料指出清水寺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建於公元798年,佔地面積13萬平方米,由慈恩大師創建。相傳慈恩大師是玄奘大師在日的第一個弟子。現存清水寺為1633年重修。

音羽山清水寺的泉水相傳有奇特的效益﹐三道分流有三種不同的好處﹕右泉益智﹔中泉美容﹔左泉延年。據我的非正式統計﹐飲用中間泉水的香客較多。雖然遊人如鯽﹐然而清水寺院殿空闊﹐遠眺幽逸無際的山林﹐細雨飄搖裡水煙朦朧﹐益添了水墨畫意。


離開清水寺﹐沿著指示﹐便踏上了二寧坂。這條石板大街被日本的文化遺產保護法定為重要傳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區﹐蜿蜒地向北伸展﹐直達八坂神社、円山公園等京都享負盛名的旅遊勝地。道上的土產物店﹑陶磁器店內精品琳瑯滿目﹐令人流連忘返。當中還有 Studio Ghibli 的專門店﹐店口赫然有橘色龍貓在二寧阪車站等候公共汽車的裝飾﹐說不出的可愛。旅遊的時候正當中秋前後﹐看到很多細巧悅目的傳統「玉兔祭月」手工藝品。

 
來到京都﹐當然免不了遊覽著名的高台寺。寺院的正名為鷲峰山高台壽聖禪寺﹐為豐臣秀吉遺孀北政所ねね於1605年所建。依據當時的禮教習俗﹐北政所夫人在豐臣病逝後出家﹐號高台院湖月尼﹐遁隱於高台寺安養修佛。興建寺院的時候,一統天下的德川家康為籠絡豐臣舊部,穩定政局,曾給與極大的財政援助,因而高台寺景色優美出塵。高台寺雖屢遭祝融之劫﹐損失慘重﹐然而現存的開山堂、靈屋、傘亭、時雨亭、觀月台等名勝文物仍僥倖逃過大難。高台寺以「翠竹,菲櫻,晚楓」為人所樂道﹐如FUN 極力推介夜遊高台寺和親身感受「燈節廟」﹐更是天下無雙的絕景。可惜我們旅遊高台寺當天雨花錯落﹐景緻飄逸有餘﹐留影頗有困難﹐是以埋沒了夜遊的雅興。


旅遊高台寺時可以買下套票﹐包括高台寺﹐圓德院和掌美術館三站﹐一般入場費用為¥900。高台寺景色雖美﹐但北政所夫人賢淑克己的風範仍能從簡樸無華的草廬木橋可見一斑。寺後翠竹流水﹐雨蹴池漣﹐靜聽鷲峰山的細雨叮嚀﹐不著一言﹐遺忘人間何世。


遊畢高台寺﹐本想沿著石階往山下的圓德院進發。幸而T提及高台寺旁的靈山觀音寺還沒有進去﹐要是先往山下跑再上來就費勁了。此言甚是﹐於是從高台寺的正門回走﹐穿過碎石鋪地的停車場﹐來到靈山觀音寺。靈山觀音寺於1955年六月八日開光﹐觀音像由刻像大師山崎朝雲所設計。整座觀音像高24米﹐重約500公噸﹐單是臉部已有6米之長﹐以鐵骨混凝土的打造法鑄成﹐不管遠觀近仰﹐靈山觀音莊嚴肅聖的神態﹐令人由衷向善。

進寺的「線香付」一般為¥200﹐包括每人一枝粗幼如成人食指的紫線香。入廟上香祈福許願的重責落在T的肩上。除了觀音座下的香堂﹐中空的像腹內設有觀音堂﹐堂內的十二觀音主掌生肖運程﹐尊座大小神態造型各異﹐如入深山宮闕。

最後才曉得這座靈山觀音寺供奉了兩百萬名在二次世戰陣亡的日軍靈位﹐寺中還有紀念無名「殉國」將士的庵堂。寺內一天頌經四次超渡亡魂﹐也好算為軍國主義無情戰火留下的罪孽作出一點補贖。
 

圓德院為高台寺下院﹐建於1627年﹐那條接通兩院的窄道﹐至今仍被稱為「寧寧之道」(ねねの道)﹐取自北政所夫人的芳名。圓德院分南北兩苑﹕北苑本為水池庭園﹐現是以青苔圓石佈置成的傳統庭林﹔南苑是近年增建﹐尚未大成﹐仍以石山苔木為主。從空無一物的大廳看出去﹐庭園豁然開朗﹐稱得上橫匾上「絕佳境」三字之許。

掌美術館位於「寧寧之道」﹐收藏了一些古舊珍貴的畫卷書軸、飾物器皿。礙於場館不許拍照﹐只好飽覽而別。

 
龍池山大雲院始建於1587年﹐後被豊臣秀吉遷移至寺町區。院中的祇園閣建於1928年﹐是一座高塔﹐塔內藏有追溯至唐朝的佛教壁畫。塔上風光無際﹐環視京都舊世界的著名勝地。大雲院地方不大﹐建築美學及歷史價值和清水寺高台寺顯然不在同一檔次﹐然而一般入場費為¥600﹐是以在塔上瀏覽時多拍一些照片多深呼吸清鮮的京都微風﹐不然就不太值了。

 

離開東山參道前﹐剛巧遇上了當地傳統的婚禮。一對新人在人力車上雍容安坐﹐接受親友及道左路人的祝福。雨後天清﹐可說是十分吉祥的兆頭。
 

在円山公園休息一會﹐天色漸晚。公園裡下班的遊人漸多﹐一些男女穿著傳統和服挽手在參道散步﹐頗有閒情逸趣。沿道北行﹐來到八坂神社。因已六點三十分﹐神社開始準備休息﹐我們隨著人流從正門離去。


傍晚時份我們乘公車回京都去。京都的劃時代設計是城南的重點﹐和東山參道年事古雅的受保護文物反差奇大如南轅北轍。京都是日本第二大的火車站 (全日之冠是名古屋) ﹐在2002年落成﹐十五層高的龐然巨廈之內包括地下購物城、酒店、電影院、伊勢丹百貨、及政府大樓。

本以為位於京都內的手塚治虫World 是一座頗具規模的漫畫博物館﹐誰料只是一個小放映室和精品店﹐頓時大失所望。我們只在精品店內買了一枚紀念幣﹐又以機器刻上兩傻到此一遊﹐聊具意思。

晚飯在火車站「大階段」八樓的拉麵小路落手﹐在四間拉麵館中找到「上方ざんまい屋」。這些拉麵館店子甚小﹐店內容納不下三十人﹐客人在極近的距離並肩而坐﹐木椅木桌﹐不講求舒服悠閒﹐只求在一分鐘的世界裡吃一碗窩心美味的拉麵。 拉麵館的售票機都在門外﹐客人在店外投幣付款後﹐服務員便會招待入內就座。送上冰凍的麥茶﹐不夠數分鐘﹐拉麵便至﹐服務效率之高﹐楓葉國人無法想像。

東遊記2010

10.29.2010

慶生

天是第十次和你慶生。

十年前的生日派對上你首次把我介紹給你的朋友。那時候我的普通話爛透了(現在也只有寸進而已)﹐你的朋友也許覺得我們在一起是一件不可思議的妙事。漸漸我們成為了二而一一而二的個體。

一年一年過去﹐很多朋友都搬到美國或西岸發展﹐你留守在這裡覺得天經地義。家﹐就是屋簷下的一頭豬。

雖然朝夕相對﹐十年如一的感覺如造化般神奇。十年前﹐你黑髮裡的白頭髮比我多﹐今天﹐我兩鬢的銀白比你烏黑的頭髮明顯。不是滄海桑田﹐因為心境不變。

今天﹐你休假沒有上班﹐我下班後你載我到賭場吃一頓晚飯﹐都是賭場角子老虎機請的客。不吃白不吃。沒有什麼特別的禮物送給你﹐只衷心寫了一張生日卡。

祝你身體健康﹐笑口常開。說是慶生﹐其實是我個人的感恩節。

10.25.2010

小鎮楓彩


年十月總喜出外欣賞秋色﹐今年也不例外。

過去的周末﹐我們開長途車往紐約州Rochester﹐因為T參加了當地的羽毛球公開賽。稍前﹐到了本市鄰近的柏斯 (Perth)﹐小鎮楓彩是加國獨有的特色。
 

近日氣溫開始下降﹐早上起來最高不過5℃。偶一不為意第一場雪便會探訪﹐開始為期五個月漫長漫長的冬天。

10.23.2010

東遊記2010 (4) - 萍水相逢


九月二十二日‧星期三‧晴‧29℃~35℃

在榻榻米上的感覺舒服極了。一早起來﹐精神煥發。乘著清早遊人不多﹐在宮島的市集漫步﹐留意有沒有合意的小玩意兒。雖然是很遊客很遊客的勾當﹐還是禁不住誘惑買了一座小型的大鳥居木製品。橘紅的柱子﹐玄色的橫架﹐精巧玲瓏﹐擺放在飯廳角落的玻璃櫃子裡﹐偶爾瞥上一眼﹐悠然勾起宮島之行美好的回憶﹐豈不快哉。

回到「山一別館」用過傳統的早飯﹐寶藍色深淺不一的碗碗碟碟星羅棋佈於桌上﹐賣相和味道同樣令人回味不已。本來老闆娘在餐廳留了傳統榻榻米的桌子給我們﹐只是連日走路﹐兩腿已不受指使﹐在榻榻米上跪著也好翹起二郎腿也好﹐還是不及坐在椅子上來得暢快。

飯後回到房間收拾一切﹐宮島這一站將要成為過去式。離開前鬧了一個小笑話。臨別時老闆娘鞠躬再三﹐必恭必敬地呈上單據﹐「招呼不周但下次敬希再來」的客套話自然少不了。入鄉隨俗﹐我們當然也鞠躬回禮﹐連說這裡的招待棒極﹐也很希望下次有機會再多住一些日子。我們正要提起行李出門﹐老闆娘怔怔瞧著我們﹐來一個「西子捧心」﹐溫婉地說﹕「哎﹐請您付帳啊~」

哇﹐真是夠搞的。全因這次東遊的旅站特多﹐所有酒店都是在網上預訂﹐一站接一站後﹐很多細節當然都記不得很清楚﹐包括是不是已付過了帳。預訂「山一別館」時﹐記得填上信用卡號碼﹐卻忘了酒店沒有扣除費用過帳。連忙道歉﹐詢問老闆娘喜歡以信用卡還是現款結帳。老闆娘當然喜歡現鈔。膠葛了斷後﹐真的可以鞠躬而別﹐也省得老闆娘報警通輯我們。

下一站是期待已久的京都﹐路程也頗為轉折。

首先我們依著來程路線﹐乘渡輪回宮島口﹐再乘山陽線系崎行的火車回廣島﹐先花上一個小時。到了廣島換JR火車票﹐早上十一時四十八分的列車要先經新大阪﹐再轉車到京都。包括轉車﹐火車全程需時約兩小時另十分鐘。

在宮島口駅又遇上另一件文化差異之事。水喝多了﹐於是走進火車站的洗手間。洗手間的地方就只有數方尺﹐可說直出直入﹐沒有圜迴之地。洗手間裡除了一名男乘客在解手﹐還有一名大媽在旁打掃地面。男乘客固然若無其事﹐大媽連連躬身在我們身旁近距離工作﹐同樣不當是一回事兒。後來發現其他公共廁所的情形相若﹐倒不是這位大媽介意不介意的問題。真的河水不犯井水﹐各有各辦事。

在京都的第一天﹐效率不是很高。來到京都駅已是下午兩點鐘。從京都駅出來後﹐乘地鐵在「丸太町」站下車(成人票¥250)。自己的方向感一向奇差﹐領著T在翳熱的天氣下走了二十分鐘「冤枉路」﹐好不容易找到Palace Side Hotel﹐酒店居然斷電。我們索性把行李留在大堂﹐著服務員當電源恢復後替我們拿到房間去。在房間歇息片刻﹐卻又不能洗澡﹐唯有到外邊跑。

本來把酒店訂好在「京都御所」旁邊﹐是貪圖在皇宮附近﹐第一站可以徒步便抵﹐省卻舟車勞頓。詎料參照英語的旅遊天書時少看了一段﹐竟不知道參觀「京都御所」必須於數天前在網上申請入場証。我們事前沒有申請入場証﹐來到皇府時暮色漸起﹐只能望門輕嘆。

當然不出亂子就不算自助旅行。在御所公園的休憩室看了半天地圖﹐喝了一些冷飲﹐決定今天晚上在祗園附近的一所名為「ちゃんこ 天山」的料理吃晚飯。因為途經「四条河原町」﹐於是先到這個鬧市區域見識見識。

也許久居楓葉國人煙稀疏之地﹐或者至今在日本只在姬路和宮島等地遊玩﹐感覺上京都特別繁華﹐人多車多﹐年青人也較多。京都的交通網絡由公共汽車﹑地下鐵和阪急電鉄組成﹐印象上較為複雜。例如我們從酒店去「四条河原町」為例﹐首先要從「丸太町」乘地鐵至「四条」。 這還不特止﹐因為地鐵只是南北向走﹐從「四条」往西則要轉乘阪急電鉄往「河原町」下車。地鐵的車票和阪急電鉄又不通用﹐欠缺了想像中日本交通系統應有的天衣無縫。


從「河原町」站走出來﹐有從深海霍然冒出水面的突破感﹐十字路口的交通人流和紐約的時代廣場堪稱不相伯仲。四条夾道都是峭壁般屹立的著名百貨大樓﹐銀光閃鑠的店門裝飾﹐繁華得令人眩目轉向。

誠然日本又有什麼大城市沒有百貨公司﹖是以我們只走進「新東極」和「寺町京極」兩條全天候的行人購物大道﹐遊逛那些比較獨特和充滿本地色彩的精品專門店鋪。途中經過了錦天滿宮﹐京都的善男信女虔誠得很﹐很多下了班來拜拜。神社在傍晚時份依然信眾如雲。

初來步到﹐不為意乘坐公車﹐於是徒步走路至祇園﹐踏過四条大橋途經歌舞伎廳﹐鬧市的夜色裡下著微雨。問過了路﹐穿過一條人車共用的狹窄馬路﹐終於來到了「ちゃんこ 天山」料理。老闆娘喜歡說英語﹐雖然後來還是過於緊張舌頭打了結﹐絲毫不損其熱情好客的摯誠態度。

這次旅程的所有美食﹐將會另開一章細述﹐在此暫且不贅。

值得一提的是飯館裡有一名中國留學生在打工﹐聽見我們二人以普通話交談﹐頓時有「他鄉遇故知」的喜愉﹐巴不得招呼我們。這名「小孩子」是河南人﹐越洋來京都唸大學﹐主修電腦﹐正在唸第二年。我們看畢菜譜﹐覺得偏重於肉食﹐於是問有沒有什麼蔬菜﹐例如西紅柿切片等等。留學生於是問老闆娘﹐老闆娘說菜譜上雖然沒有﹐但要是我們喜歡吃的﹐她會弄給我們吃﹐可以馬上差留學生到市場去買﹗我們一聽﹐當然連忙說不必麻煩﹐不過隨口問問而已。那名留學生則以普通話跟我們說不打緊﹐很方便的﹐他正好可以開小差出去打個電話。最後我們還是謝拒。

和留學生聊天﹐他說日本人吃東西比較刁﹐招呼不好或見你不是日本人的話﹐有時候會刁難你。異鄉求學的日子真的不容易。老闆娘說十年前曾到楓葉國一遊﹐大瀑布的風景十分漂亮。

離開前T還叮囑小留學生小心身體﹐學業用功﹐一派慈祥長者的口吻。不過萍水相逢﹐卻不知道從哪裡冒起一點不捨的感覺﹖

東遊記2010

10.19.2010

醜人

星期返回班上工作。旅遊三星期﹐感覺活像離開了辦公室三個月﹐差點忘記了工作和決策進度之快﹐如抽刀斷水水更流﹐也如逆水行舟。幸而代我處理事務的同事﹐不負所望﹐除了把自己的職務料理好﹐也照顧好團隊上下。回來後沒有什麼手尾要清理﹐樂得重新投入﹐感覺極好。

從北京離開的時候﹐已感到有點喉嚨疼。下了飛機﹐秋寒料峭﹐便開始氣管不適和咳嗽。也許年紀大了﹐倒時差也慢﹐花上差不多五六天時間﹐才不致一個晚上醒來三次﹐凌晨三點多鐘兩眼怔怔發亮。

上星期五正自在辦公室裡批閱文件﹐三名女同事先先後後走進我的房間關上門﹐尷尬卻又禮貌地「指出」某員工身上體臭濃烈﹐問我可不可以和那名員工談一談。

那名員工其實不是我的下屬。我們團隊每星期都撰寫數十份報告﹐每份報告都必須以英法雙語書寫相同的內容。為了提升效率﹐我們聘用了一名駐紮在辦公室的翻譯員﹐省了把文件發到別處翻譯的重重手續﹐也拉近了翻譯員和我們的距離﹐方便交流溝通。上一位翻譯員是一名年紀較大的女士﹐她雖然喜歡我們的工作﹐但一年過去﹐還是比較懷念在家裡替別人翻譯的方式。我們的報告只能在辦公室裡處理﹐是以讓她在家裡翻譯並不合適。翻譯處於是找來了這名比較年輕的新員工。三星期前走馬上任。

不知道是因為抽煙還是個人衛生問題﹐這名員工的體味引起了其他同事的注意。我和這名員工的辦公地方相隔頗遠﹐加上上星期我不絕咳嗽氣管痕癢﹐並不為意他的問題。換了在其他辦公室﹐遇上這種「投訴」﹐也許我會小心辨清投訴者的動機是否「正確」。然而那三名前來投訴的女同事來自不同崗位﹐卻和這名翻譯員工有公事上的來往。她們的為人我十分清楚﹐恐怕這次「醜人」是做定了。

覺得粵語的確傳神﹐對於一些難以宣諸於口的事情某人卻不能坐視不理者﹐一律被形容為「醜人」。為人父母者有時輪流做「好」做「醜」﹐軟硬恩威並用﹐為其中一例。相信沒有什麼人喜歡做「醜人」﹐然而沒有「醜人」的環境就更糟。

和T談論時﹐他說我不妨跟人事部聊聊﹐畢竟我們的機構人事關係可以很複雜﹐一搞不好工會插手便頭痛。人事部的同事雖然樂於幫助﹐然而事件不屬工作表現上的問題﹐是以也不算勞資事務﹐他們能給予的意見不多﹐只能深表同情。

出來打滾了這些日子﹐不乏做「醜人」的經驗。個人心得不礙為﹕「以事論事」和「顧及聽者的感受」而已。昨天和那名員工私下會面﹐先談談他對於我們工作的印象﹐相互了解一下。事實上﹐他翻譯出來的文件水準真的不錯﹐繼而給予他一些鼓勵﹐不是什麼昧心之言﹐也不全是下藥前的蜜餞。當說到「問題」上﹐只是客觀地指出事實﹐至於如何改善﹐請那名員工自行決定。

老實說﹐待人以誠﹐沒有什麼難言之隱。

至於「問題」日後是否有所改善﹐則要他日才能斷言了。這件事情上﹐希望做一次「醜人」便夠。

10.17.2010

東遊記2010 (3) - 但願人長久


九月二十一日‧星期二‧晴‧29℃~35℃

酒店看了一會兒相撲賽事轉播和日式的綜合遊戲節目後﹐晚上九時多便就寢。翌晨五點多﹐大家兩眼發亮已不能再睡。房間裡沒有提供wi-fi服務﹐但大堂櫃檯不遠處﹐卻備有兩台電腦﹐一座傳真機和一座打印機供「泊客」使用。清早來到大堂上網﹐除了瀏覽日本各地的天氣預測﹐還做了一些資料蒐集﹐因為奈良和東京的酒店還沒有訂好﹐從東京飛往北京的機票也還沒有著落。幸而﹐在宮島下榻的房間已確定﹐把地圖打印好﹐回覆一些電郵﹐和給家人報平安﹐不經不覺﹐大堂上的早點又已出爐。

雖然姬路的景點絕不只姬路城和好古園﹐然而是次東遊行程緊密﹐姬路這一站算是到此為止。早上七時二十分左右﹐我們已用好早膳﹐收拾好行李﹐遷出酒店﹐繼續上路。在JR的票務處換來了開往廣島的子彈火車車票﹐在姬路駅蹓躂片刻﹐火車於八時零五分準點出發。

從姬路至廣島﹐車程不過一小時。聽了一會兒音樂﹐極目欣賞車窗外遼闊翠綠的仲夏風光﹐火車又已到達目的地。
  

在我們的行程中﹐廣島只是日站﹐拉著所有行李出來遊玩﹐不太方便。是以我們把行李寄存在廣島駅的投幣儲物箱中﹐遊畢廣島的景點﹐回來車站提取行李﹐比較划算。車站的投幣儲物箱全部電腦操作﹐投幣存物後﹐電腦會把密碼印出﹐供取物時輸入使用。來廣島其實只有一個景點想欣賞﹐就是平和念公園。從車站至公園﹐首先要轉搭電車。花了好一陣子找尋電車站﹐重翻不少遍自己帶來的資料﹐詢問過至少三四名本地人﹐在烈日下流過不少汗水﹐上街下隧道﹐兩傻終於找對了地方﹐幸好行李寄存好﹐輕身摸索。

在廣島駅出發前我們在「牡丹樓」買了兩個「麥豬包」醫肚。這個「麥豬包」和年少時在香港吃過的「豬柳包」味道不一樣。香港的「豬柳包」真的是一塊豬排﹐而這個「麥豬包」的口感和味道則像在吃一塊壓平了的豬肉香腸﹐鹹得有道理。鄰桌坐了數名剛剛到步的摩門教傳教青年。摩門教的年青信徒﹐在中學畢業後進入大學前﹐都要經過在外遊歷傳教的人生階段。只覺他們在這個和北美文化如南北兩極的國度傳教﹐種種遊歷經驗將會改變他們的一生。
 

從廣島電車總站至平和公園需時二十至三十分鐘路程﹐視乎路面情況而定。甫下電車﹐橫過馬路﹐赫然可見著名的「原爆穹頂」。根據網上資料﹐1945年8月6日美軍以原子彈轟炸廣島,爆炸中心附近的建築物幾乎全被摧毀掃平,唯獨這座建築物頑強巍立。原爆前這座建築物原是廣島縣產業獎勵館,是捷克建築師設計的一座新古典主義框架結構鋼筋混凝土大樓。建築本體為地下一層地上三層,但中間的圓頂部分則有五層樓高。雖然常被誤為原子彈的爆炸中心點,但其實不然﹐穹頂和中心點偏差了約兩百公尺。「原爆穹頂」遭戰火洗禮而不倒﹐除見證了戰爭的殘酷﹐也賦予了世人一個希望符號。


廣島的平和記念公園佔地甚廣﹐園中的花卉樹木修剪得毫厘不差﹐井然有序﹐卻又不失莊嚴。圖中所見的「平和記念碑」﹑「平和池」﹑「平和之焰」及「原爆穹頂」連成一直線﹐很多本地人都來到「平和記念碑」前雙手合什為殉難的亡靈祈福﹐也為消除天下所有核武器的宏旨許願。這次東遊﹐深深感受到自二次世戰以來﹐日本人仍為長崎及廣島死難的人民感到甚切哀痛﹐和對被稱為「惡魔之火球」的核武痛心疾首。誠然﹐「天下太平」的崇高理想沒有人反對﹐然而建立未來其中一個重要基石是汲取過去的教訓避免重蹈覆轍。言念及此﹐不禁將德國和日本兩個國家相比。兩者雖然同是二次世戰的「中軸國」﹐然而戰事結束後﹐德國不遺餘力地將這一段「不太光明」的納粹歷史列入教科書內﹐不管從教育及政制改革中冒求當天的錯誤不致重現﹐在國民的心中時刻作出警剔。德國政府也為當年對於猶太人及弱勢社群的迫害作出道歉。相反﹐日本在開明的歷史教育和杜絕右翼激進軍國主義重生的兩個環節上﹐仍有待改進。「和平」雖大﹐卻不能容納雙重標準。只愛惜自己同胞的性命﹐只致力消除核武﹐卻忽略了坦然承受過去的責任和撲滅往外擴張的野心﹐是不足夠的。


公園的其他角落裡﹐還樹立了碑塔紀念因核爆而成為殘障的學生和無辜死難的兒童。日本人精於摺紙的民間藝術﹐園中各處不乏一串又一串、五彩繽紛的千羽鶴﹐聊表了後人的心意。這些千羽鶴來自日本各地﹐很多都是小學的集體活動。我們在廣島遊玩的當日﹐就有小學舉行遊訪。小學生魚貫安靜地參觀公園內的一切﹐並沒有影響其他遊人的雅興﹐值得表揚。

我們沒有到廣島的戰爭博物館遊覽﹐一來時間有限﹐二來也深知到戰爭帶來的苦痛﹐在旅遊期間便樂得不聽不觸摸不痛楚。遊畢記念公園﹐於是打道回火車站。回程途中卻發生了一段小插曲。我們回到電車站﹐剛剛有一輛電車還沒離開。正要上車﹐發現車廂中一名日本年青婦女正臥倒地上﹐看來正自昏厥。車掌先生正忙於致電救護車求助﹐一名中年女士則以日語口若懸河地向我們解說不要登車因為車廂裡發生了事故﹐好不熱心。因為是電車事故的關係﹐這輛電車以後的其他電車也因為無法在軌道上超越﹐結果如骨牌一般帶出連鎖反應﹐電車迅速地排起隊來。幸而日本的救護車服務效率甚高﹐救護人員熟練有方地把傷者安全地移上救護車﹐我們也得以登上電車﹐繼續回程。只是那位中年女士指手劃腳地勸解乘客不要登車的趣緻場面﹐至今仍歷歷在目。


回到廣島駅﹐又到了午飯時間。我們在百貨商場的地下食肆買了很多色相誘人的壽司、串燒和沙拉﹐口味都是以清爽解暑為主﹐帶到火車站的候車地帶﹐坐在空調前慢慢使用。廣島駅的中央空調並不全面﹐站內有很多地方悶熱的程度一如戶外。我們在空調前的座位歇息片刻﹐才稍解炎夏的煎熬。

根據我們自定的緊密行程﹐下一站為宮島。從廣島至宮島﹐先要在廣島駅乘坐JR山陽本線岩國行的列車至宮島口駅﹐再從宮島口駅徒步至附近的碼頭﹐轉乘JR渡輪往宮島。因為擁有JR 火車通票的緣故﹐一概的交通費用都包括在內﹐好不方便。

宮島是旅遊勝地﹐是以山陽本線岩國行的列車班次十分頻密﹐每十分鐘便開出一班。渡輪服務則是每隔十五分鐘一次。從廣島至宮島口需時約四十分鐘﹐渡輪則是二十分鐘。儘管我們把所有行李都隨身攜帶著﹐整段旅程十分輕鬆愉快。

至今﹐在日本都是「走馬看花」﹐感覺是在「旅遊」。宮島卻予人「渡假」的感覺﹐彷彿渡輪上的微風吹走了身上的城市塵囂﹐步伐緩緩地調整下來﹐勾起了童年時乘船往離島的回憶。靠岸前﹐厳島神社的「大鳥居」赫然入目﹐白天潮水正退﹐參天的「大鳥居」下熱鬧地圍聚了遊人。渡輪上的乘客不停地朝著「大鳥居」拍照﹐全船充滿了興奮雀躍的氣氛。
   

宮島是一個小鎮﹐路上梅花鹿來去自如﹐既不懼怕遊人﹐也懂得看交通過馬路﹐端的通靈。島上的一大特產﹐則是木製的飯杓。據聞日本人盛飯用的木飯杓是島上的一名高僧所發明﹐此後飯杓風行全國。到了現代﹐我們廚房裡不能或缺的電飯鍋﹐隨鍋附送的塑膠飯杓﹐都是根據宮島木飯杓最初的造形而仿製。宮島上的木飯杓手工藝品琳瑯滿目﹐很多上書吉祥的祈福語句﹐如生意興隆﹐夫婦美滿﹐考試合格等等。我們買了一只上書「肥滿大敵」四字﹐以警戒自己須多做運動小心健康。而世界上最巨形的木飯杓﹐當然是在宮島之上。

宮島又名厳島﹐厳者﹐神社也。是以宮島就是神社之島。江戸時代前期約1643年(寛永20年)學者林春斎在《日本国事跡考》中曾指出「松島、此島之外有小島若干、殆如盆池月波之景、境致之佳興、丹後天橋立、安芸厳島為三処奇観」。自此「松島﹐天橋立﹐宮島 - 日本三景」之名震耀全國﹐也成為遊人必訪的勝地。其餘二景是否名副其實﹐我不知道﹐但宮島的景色的確盛名無虛﹐尤以「千疊閣」﹐「五重塔」及「厳島神社」三景為最。
 

千疊閣本名豐國神社﹐是宮島山腰上的一座經堂(成人一般入場費¥100)。據網上資料﹐1587年統一了日本的豐臣秀吉為供奉陣亡將士的英靈而下令建造這座經堂。因為豐國神社的面積與八百五十七張榻榻米的大小相若,是以被冠以「千疊閣」的雅號。由於豐臣秀吉的去世﹐神社的工程被迫中途而止,神社未完成的狀態一直保持至今。

一如進入其他木製的日本寺廟﹐進院前香客必須把鞋履留在址外﹐一是穿著襪子﹐一是穿著神社提供的翠綠色拖鞋在寺內走動。初時我們嘗試穿著那些綠色拖鞋﹐但發現他們的鞋號實在太小﹐到了最後我們還是穿著襪子行走﹐還可憐的腳趾們一點自由。千疊閣的建築結構雖然簡單﹐但古樸簡單裡流露著一絲渾然天成的清雅﹐彷彿和四周的大自然和翠密的樹林相互呼應。閣內的橫樑上懸掛了各色各樣的牌扁﹐不管是題字還是水墨﹐反映了千疊閣在歷史長河裡聽風佇立﹐百年如一的造詣。

閣內的木板地一塵不染﹐很多遊人都坐在木板台階上乘涼﹐欣賞著閣外一覽無遺的風光。午後的太陽漸漸西斜﹐把濃林的翠葉染就了金色的霞光﹐一一溜進我們的眼簾。走了一整天的路﹐難得在這樣脫俗幽靜禪意盎然的地方歇上一歇﹐身心充電的速度矍然加倍。


五重塔位於千疊閣旁﹐是一座高約27.6米的朱紅色佛塔。五重塔融和了日式和中國唐代的唯美建築風格﹐建於1407年﹐以前內部供奉著佛像。一如水上的大鳥居﹐在宮島上什麼地方都可以看見五重塔奪目的身影。


厳島神社可說是宮島的心臟﹐提起宮島必然想起神社﹐兩者不能分割。厳島神社(成人一般入場費¥300)最大的特色莫過於建造於大海之上﹐「寢殿式」的建築風格也為人所津津樂道。據聞神社始建於593年,1168年建成了社殿現在的模樣。雖然神社朱紅色的樑柱簷角過份刺眼﹐然而踏足神社後﹐身處海天相接的環境裡﹐漸漸感受到神社玄妙出塵的氛圍。每一道樑柱﹐每一所殿堂﹐每一盞懸掛的銅燈﹐顧盼間都組構出像名信片般漂亮無方的畫面﹐使人目不暇給。


有時候覺得身穿「東方不敗」戲服的林青霞小姐會在最不為意的時候拿著一張葫蘆扇﹐風度翩翩談笑自若地在神社中現身﹐接受一眾遊客膜拜﹐口中高頌﹕「千秋萬載﹐一統江湖」。


說起神社﹐當然不能不提大鳥居。大鳥居是日本的象徵之一﹐就算沒有親身到訪日本的外國人﹐只要一看大鳥居就知道這是日本。大鳥居高 16公尺,重約 60噸,主柱取材自以樹齡五六百年的楠木。楠木不易腐朽,自古就是造船和棺木的尚佳材料。現在看到的大鳥居﹐是1875年重建,為了讓大鳥居在風浪下依然能屹立不倒,特別採用有如木筏式基礎的施工法,基礎本身重達 7噸,其下則有上百枝木樁深入海底﹐工程浩大﹐成果壯觀。

黃昏時潮水漸漲﹐落日的餘暉灑落在大鳥居上﹐天人彷彿互通﹐是一次超然物外的寶貴體驗。


我們在宮島泊宿的地方名為「山一別館」﹐是傳統日式的房間。房東太太會說英語﹐招呼一流。預訂房間時還訂了晚飯和早飯﹐是這次旅行比較難忘的傳統住宿經驗。飯後到島上散步﹐適逢中秋月圓﹐在射燈的照射下﹐赤紅的大鳥居在海上泛著金光。

宮島與世無爭﹐如世外桃源﹐但願人長久。

東遊記2010

10.14.2010

教我如何說再見

(攝於日本好古園﹐09/20/2010)
 
次參與「兩周一聚」的無國籍無疆界博文活動﹐是去年五月三十日第十五期的「五年之後」。當時「兩周一聚」已擁有一個洋洋灑灑內容豐富的網頁﹐一套十分公平健全的遊戲規則﹐和一群天涯若比鄰﹑文風各有所長各具特色的忠實博友。

每次的「兩周一聚」網上聚會都予我一種參與士嘉堡市集、廟會或嘉年華會的興奮感覺﹐如定期赴會﹐和一些舊雨新知的網友碰面﹐展示各自遠道帶來的禮物。每次的命題都是一場不同的經驗﹕有一些是深思自省的機會﹐自我解剖搜索枯腸﹐觸碰內心深處久未探訪的角落﹔有一些則是浩瀚無涯天馬行空娛己娛人的幻想創作。誠然﹐有一些題目在求學階段或自己博上塗鴉的時候早有涉及﹐似曾相識﹔另有一些題目則是神來之筆﹐自己想都從來有想過的題材﹐耐人尋味又富於挑戰性。

自參與以來﹐自己有機會提出兩次題目﹐一是去年8月30日第廿一期的「假如你是一本書」和本年8月30日第四十五期的「繾綣華埠」。因為九月東遊的關係﹐錯過了兩次的聚會﹐輾轉來到今天﹐卻又是最後一次﹐不無山中方七日﹑如夢初醒的詫異。

在參與過的云云聚會中﹐自己比較喜歡的比較難忘的是去年12月15日第廿八期的「人間.神話」。也很喜歡本年五月和六月的專題「有其母必有其子」和「有其父必有其子」﹐因為勾起了一些差點被營營役役生活瑣事所淹蓋活埋的無價回憶。

感謝被選中成為本年四月的成員專訪對像﹐就像和朋友在茶餐廳喝著熱鴛鴦吃著剛剛出爐的西餅點心﹐毫無拘束天南地北無所不談。

參與「兩周一聚」的最大收益是加深認識了一些博友﹐雖然素未謀面﹐然而神交已久﹐惺惺相識。也許命題寫作遊戲到此暫告一段落﹐然而和他們的聯繫還是不會終斷﹐細水依然長流。在此特別感謝「兩周一聚」的始創人 Michelle和編輯朋友周游﹐讀食﹐Gwen﹐火羽和Randomcoil (排名不分先後)﹐沒有她們無私的貢獻﹐在百忙中出力﹐「兩周一聚」也不會如此周全成功。

謝謝「兩周一聚」帶來的樂趣和回憶﹐感覺就像秋天裡金黃燦爛的午後陽光﹐縱然季節更迭是無常中唯一的定理。我並不是一個擅長說再見的人﹐有時拙於詞令﹐有時化很大願力控制離情﹐已無法形諸於外。不管如何依依不捨﹐有機會說再見其實是一種福氣﹐一種恩賜。

保重﹐後會有期。

同題作品﹐請參閱 兩周一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曾經參與的聚會﹕ 

2010年
8月30日第四十五期: 繾綣華埠
8月15日第四十四期: 我的好朋友
7月30日第四十三期: 色彩聯想
7月15日第四十二期: 塞翁失馬
6月30日第四十一期: 夢想之旅
5月30日第三十九期: 窗外
4月30日第三十七期: 大愚若智:我做過最傻的事
4月15日第三十六期: C’est La Vie
3月30日第三十五期: 無盡鄉間路
3月15日第三十四期: 天問
1月15日第三十期: 三件事情

2009年
12月30日第廿九期: 最大收穫
12月15日第廿八期: 人間.神話
11月30日第廿七期: 我本將心向明月
11月15日第廿六期: 寫給自己的信
10月30日第廿五期: Donut / 冬甩
10月15日第廿四期: 香港二十
9月30日第廿三期: 假如我有魔法或超能力
9月15日第廿二期: 重頭(重來/從頭)一次
8月30日第廿一期: 假如你是一本書
8月15日第二十期: 有一天
7月30日第十九期: 大話小說
7月15日第十八期: 笑話一則
6月30日第十七期: 生命中的巧合
6月15日第十六期: 一件小事
5月30日第十五期: 五年之後……

10.11.2010

東遊記2010 (2) - 絕色古城


九月二十日‧星期一‧陰後放晴‧27℃~33℃

們在午夜十二點入睡﹐清早五點鐘便醒來。輾轉反側﹐無法再次入眠﹐於是開著電視看看有沒有什麼值得留意的節目。酒店供應的電視頻道不多﹐不知為何﹐我對於一個教授普通話的節目甚感興趣。當中還有胡兵在教發音﹐還有一雙孿女好像叫什麼鶯鶯燕燕的搭檔﹐好不誇張異趣。

下榻的酒店是包括早飯的﹐也是我們首次在日本享用的日式早飯。 菜色包括味噲湯和兩款飯團。一款飯團是白醋米摻紫菜﹐比較常見。另一款飯團是玉米和小紅米﹐外圍紫菜沾上芝麻﹐可說是我的摯愛﹐百吃不厭。還有涼拌豆腐絲、海帶蘿蔔等開胃爽口的涼菜。飲品方面則有自製的凍麥茶、熱奶茶和咖啡。雖然都不是什麼名貴精緻的菜式﹐然而百姓食譜也有它迷人的地方﹐吃得人極為舒服受用﹐千金難買。大堂裡還有各色旅客一同用膳﹐有些是本地工幹出差的日本人﹐也有一些是從外地來的旅客﹐各有故事。

早飯用過後﹐正式開始一天的旅程。姬路是一個小城市﹐最出名的兩個景點分別是國寶級的文化遺產「姬路城」和城西的「好古園」﹐兩處都可以從酒店徒步可及。姬路市中心有一條大道名為「大手前通り」﹐一如世界其他城市的promenade﹐兩邊康莊的道路為行人而設﹐直通城市的心臟命脈 ﹐夾道是食肆、大型商店和購物區﹐是遊客的天堂。

在大手前通り上慢走﹐正好過了九點。上班族的人潮已過﹐小商店正好開門啟市。商戶都專注勤快地拿著掃帚清理著門前的落葉﹐和以清水洗濯店前的行人道﹐小城習俗﹐古道可風。姬路的交通不算繁忙﹐很多居民都乘單車上班上學﹐然而卻沒有人車爭路的場面﹐一切井然有條。

信步而行二十分鐘﹐終於來到姬路城下。我們好奇地折東而行﹐來到一個護國神社。那時神社裡沒有一個遊人﹐只有當地友善的神社人員在砂地上無言地掃平著灰砂﹐把砂地梳理出有條不紊的漣漪細紋。在神社內外拍照片﹐無人干預。來到一個石碑前才知道神社是紀念日軍在神州關東殉國的軍魂。我們二人對望一眼﹐心照不喧﹐以後入廟進寺前一定要看清楚內裡供奉著什麼靈位。有一些地方﹐炎黃子孫的確不宜多遊。


離開神社﹐我們繞過垂柳飄搖的護城河﹐踏過櫻門橋﹐慢慢走進姬路城。姬路城的一般門票為每人¥400﹐T動作明快立即買了門票。旅遊書上曾明言一起購買姬路城和好古園的門票有優惠﹐是以在此奉勸各位請買通票﹐可以每人省下¥200。當然﹐¥200也不過是一瓶冷飲的價格﹐也不算吃什麼大虧。


在路上看旅遊書已預先知道姬路城的天守閣正在維修﹐暫時城閣並不對外開放。然而我抱著僥倖的心理﹐心忖維修的工程要到2014年才竣工﹐可能天守閣的外貌還可以有緣看到。結果從「りの門」附近的空地仰望﹐雄偉壯觀的天守閣被巨大無儔的鋼筋棚架層層封蓋﹐起重機的吊臂不斷把建築物料從城底吊升到城閣高處﹐維修兀自全面進行﹐工程之浩大令人咋舌。上世紀末到巴黎旅行﹐聖母院同樣進行維修工程迎接千禧﹐部份外觀被棚架遮蓋。我甘心接受自己就是交了這種去什麼旅遊勝地﹐哪兒也會大肆維修的「華蓋運」﹐唯有學懂和遺憾和平共處﹐一切隨緣。

雖然天守閣遊人止步﹐然而姬路城還有別的地方可以遊覽。城中的斜路和樓閣似曾相識﹐全因它一直是日本武士電影的外景聖地。就黑澤明的《影武者》和《亂》﹐還有湯告魯斯的《最後一個武士》等等﹐都曾在姬路城內取景。


姬路城的基石是一塊又一塊千斤的方石﹐正正斜斜如立體拼圖般疊建而成﹐城池固若金湯﹐願力驚人。從「水一門」、「水二門」直抵「水五門」﹐起起伏伏﹐不一會來到「西小天守」的腳下。從「西小天守」的飛簷白垣﹐可以想像天守閣壯偉雄拔的全貌。

天守閣下好些樓房連環並扣﹐包括鹽櫓和米櫓﹐主要是堆積食鹽和白米的倉庫。姬路城是軍事要塞﹐一旦被敵軍圍困﹐城中的三十多個水井及鹽米倉庫﹐足可提供坐困危城中的將軍武士數月之久的水糧。今天﹐鹽櫓的木柱上還可以看見鹽包留下的痕跡﹐如一層一層的雲浪﹐可以想像到當年鹽包堆積至橫樑之間的高度和積鹽的驚人數量。

天守閣前有一片空地名為「備前丸」﹐除了可供腑瞰姬路市的全景﹐還可以在近距離仰視天守閣維修的艱鉅工程。「備前丸」上更有一塊壁報板﹐板上設有信箱﹐是關西徘人協會供遊人投稿之用。原來日本人的詩風仍熾﹐身處激發思古幽情的姬路城﹐若然詩興忽如潮湧﹐大可以揮筆疾書寫下徘句﹐投入信箱﹐公諸同好。


天守閣以西有一樁名為「西の丸」的連環木閣﹐木閣依山而建﹐如白龍蜿延。遊客登閣時必須先脫鞋履﹐即日語中所謂「土足禁止」。場地提供了循環再用的塑膠袋﹐遊人裝著自己的鞋子登樓﹐好不趣緻。樓上的木板烏光鑑人﹐雖然歷史悠久﹐地方卻保持得一塵不染。樓閣的木梯級甚是斗斜﹐很難想像封建時代那些穿著華麗拖地和服的後宮佳麗﹐如何拾階而上。「西の丸」內有很多寢室﹐都是侍候將軍夫人、後宮和女侍的住處。主樓名為「化粧櫓」﹐可以遙看天守閣﹐據聞當年德川千姬便生活於此﹐每天靜待姬路新田藩首代藩主本多忠刻的寵幸。離開「西の丸」把提鞋的塑膠袋放回一個箱子裡﹐兩名中年婦人在一壁邊聊天邊把袋子疊好﹐好讓其他遊人使用﹐十分環保。

遊至差不多中午時份﹐我們回到山腳的精品店。除了常見的姬路城模型、陶瓷、武士刀、應節的甜品﹐還有很多Hello Kitty 的限量版紀念品。我們不想帶太多的東西回加﹐是以只買了一枚姬路城的紀念幣﹐以機器把彼此的名字和到此一遊的日期鐫刻在硬幣的外圈。雖然整件事情十分「遊客」﹐總算是買過一些有關姬路城的物品聊具意思。

遊畢姬路城﹐漫天陰霾漸散﹐熱熾的驕陽中天高懸。我們橫過馬路﹐在姬路城不遠的一個商店食肆區找尋午飯落腳的地點。在眾多的選擇中﹐最後挑好一所名為「高田の馬場」的餐館。雖然服務員不暗英語﹐但憑著圖解日英菜單﹐溝通尚算沒有問題。點了一客うどん(烏冬)定食和一客とんかつ(炸豬排)定食﹐份量剛好。


午飯後繼續旅遊﹐來到「好古園」。好古園的名稱來自好古堂﹐原為姬路藩主酒井家為振興文武兩道而在庭園入口附近設立的藩校。初時以為「好古園」地方細小﹐沒有什麼瞄頭﹐結果喜出望外。倘若沒有購買姬路城及好古園雙拼的特惠入場券﹐好古園的一般票價為每人¥300。好古園的前庭樹滿了「好古園觀月會」的旗幟﹐可見日本人對於中秋節同樣重視﹐安排了很多應節的民間活動。進園的大門懸有「御屋敷の庭」的門牌﹐踏著石塊鋪嵌而成的小路﹐穿過花樹園林﹐進入了一所小屋﹐屋裡擺放著一件刺繡瑰麗﹐展示著千羽鶴飛舞櫻花松樹間的和服。小屋後別有洞天﹐簡樸的廊橋光影如畫﹐左首是松蔭石山流水﹐右首是幽靜豁然的池林景色﹐毫無俗氣。

走過廊橋﹐進入「潮音齋」﹐一幅大氣挺拔的草書題字赫然入目﹐赫然書著「雲山萬化」四字。齋中展示了很多當地精巧的民間藝術品﹐如和服、刺繡、人形玩具等、各具趣妙之處。「潮音齋」外連接著一大片魚池﹐池畔翠樹形態瀟逸﹐池中一大群身長兩尺許開外的錦鯉漫游穿梭不絕﹐色彩明艷妍麗。楓樹下一板微拱的石橋飛渡魚池﹐好古園的倒影在波心蕩漾裡倍添清幽古雅。


好古園的面積約三點五畝﹐自本多忠政年代始建﹐由九個不同的庭園組成,包括「茶の庭」、「流れの平庭」、「夏木の庭」、「築山池泉の庭」、「竹の庭」等﹐各具特色各顯匠心。我們在不同的庭園流連﹐彷彿時光倒流﹐仲夏的烈日在濃蔭亭閣下﹐也驟然去了天威﹐果然是避暑聖地。

中秋月下或丹楓如火的好古園﹐必定另有一番豐姿嫵媚﹐可惜我們行程緊迫﹐無緣親身引證。遊畢庭園﹐我們到了「大手前茶室」喝一杯冰茶和冰咖啡解暑。日本的飲食業以效率服務為先﹐不少食肆以投幣售票機代替收銀櫃面﹐既可以減少人手﹐又可提升服務速度。只是某些售票機上的按紐只用日文標注﹐又沒有圖解﹐不懂片假名拼音的遊人便需向服務員求助。
 
躲過午後金黃灼熱的陽光﹐歇息片刻後﹐我們沿著大手前通り南歸。回程的時候﹐順道遊覽姬路的遊人戶內購物大道「みゆき通り」。日本很多的購物大道都擁有這種全天候的設計﹐位於京都「四条河原町」附近的「寺町京極」規模更大。

晚上在山陽百貨頂樓的「飛驒の高山ら—めん」﹐叫了一客「秋」和「屋台」定食。在百貨公司裡﹐我們更即興領養了一頭金絲猴﹐是為今次東遊記的意外遊伴。
東遊記2010

10.10.2010

東遊記2010 (1) - 在晨曦中出發

(攝於2010年九月十九至十月三日)

九月十七日‧星期五‧晴‧16℃~21℃

次一口氣連請三個星期的大假﹐恰好是三年前九月的北京之旅。當年遊北京時還天真爛漫地帶著Blackberry﹐偶爾會和辦公室裡的人保持聯絡。這次東瀛之遊真的學了乖﹐謝絕一切和辦公室裡的人聯絡﹐管它公事上的電子來郵是否堆積如山﹐反正職務已交由某同事代為處理﹐也算是一次「烈火式洗禮」的培訓機會。

工事瑣碎繁忙﹐直到下六點半把要處理要交代的鉅細事務都安排妥當﹐把電話和電郵的休假啟事都一一設好﹐才慢慢感受到假期前那一種彷彿蝴蝶在五內翻飛的興奮和雀躍。

晚上忙著忙著收拾行李﹐然而時針一指午夜十二點﹐我的「玻璃鞋生理時鐘」已鐵價不二地把我推倒床上﹐不夠三分鐘已墮落夢鄉﹐不知人間何世。T 繼續收拾他的衣物細軟直至零晨二時。他比我更喜歡最後一分鐘衝刺﹐也較能熬夜。

九月十八日‧星期六‧晴‧16℃~21℃

清早六點鐘不夠天還沒亮﹐已打車到達飛機場﹐把行李安置後﹐二話不說﹐各自點了一份 Tim Horton's 早餐虔誠地祭祀五臟廟。機場保安檢查等手續過程暢順無阻﹐飛往溫哥華的班機在七點鐘如時起飛。

抵達溫哥華才不過是當地時間早上九時三十分。直飛東京成田空港的客機﹐要在下午二時才離開。手上閒暇極度充裕﹐正好讓我們把步伐心神重新整理。在機場裡的 Milestones 吃了當天第二頓早飯﹐是常見的火腿香腸雞蛋薯布朗和咖啡﹐心知在日本的旅途中都盡可能不會吃這類美式西餐(或快餐)。在溫哥華飛機場候機區域裡上上網﹑逛逛街﹑聽聽音樂﹐數個小時的等候便從容地過去。

飛往東京的旅程乏善可陳。看了一些沒有看過的電影﹐感覺模模糊糊﹐如遊太虛。在網上預訂機位時要求了特別的飛機餐﹐不是因為只能吃低脂食物﹐只是貪圖食物會比別人早點送到﹐也不必那麼純粹地每次二擇其一。上機後發現坐在左邊不遠的是一位年青的母親﹐她的孩子一歲都不夠可愛至極﹐然而我們不禁心叫不妙。後來小孩子除了爬地抓玩著一小張閃亮亮的包裝紙解悶﹐哭鬧的次數和聲浪算是情理之中﹐我們都不禁大吁一口氣。也佩服年青母親一個人帶著孩子長途飛行﹐真的很了不起。

九月十九日‧星期日‧晴‧28℃~35℃

航機越過太平洋﹐於下午三時四十八分抵達成田空港。從機艙步入機場通道時﹐已感到戶外凌厲的暑氣撲面迫人。來到移民入關區域﹐輪候人龍尚短﹐感覺頗為幸運。不消五分鐘﹐後來的航班接踵而來﹐各色乘客蜂擁地加入候隊行列﹐頓時四面八方都是黑壓壓的人影﹐等待著真真正正踏足日本的大地上。等候了差不多二十分鐘﹐順利辦理過關手續﹐包括拍下面容照片及留下食指指模。提取行李時頗為順利﹐反正我們慣於輕裝行動﹐兩個人加起來只有兩件隨身和一件拖運行李。

離開了機場禁區﹐當前急務便是尋找Japan Rail (JR) 的辦事處﹐好讓把從網上購買到的票券來換取JR 全國通行的火車証。辦公室裡有一名同事曾在日本居住過數年﹐在當地教授英文。同事曾解釋如何從網上購買JR 火車通行証﹐和通行証的種種好處。這些都經網友先後的留言得到證實。我們的火車通行証有效期為十四天﹐每張價格為¥43,510。 以一加元兌¥87的匯率﹐剛好是五百加元。其實乘坐一次新幹線從東京到小田原的車費﹐已是通行証一半的價值﹐我們計劃好在這兩個星期在各地跑來跑去﹐通行証絕對物超所值。

乘電梯來到地下第一層﹐JR的辦事處赫然不遠。填好表格﹐換取了火車証﹐同時也預約了兩張從成田到姬路的新幹線車票。從成田開出的列車在十五分鐘內便要開啟﹐我們謝過票務員﹐取過通行証和車票﹐拿著行李便向月台進發。成田空港的地下城四通八達人流洶湧﹐剎時間令人不知道何去何從。然而機場人員的服務態度一流﹐我們很快便找到月台的所在地﹐還有好幾分鐘餘暇。

JR通行証的另一個好處是乘客的座位早已預留﹐只要按著票上的指示﹐啟程時間﹐抵達時間﹐車廂及座位編號﹐統統一目了然。唯一要實地查看的只是月台號碼。空港特快的車廂予人乾淨和現代化的感覺﹐一切有條不紊﹐所有告示以日英中韓四國語言依次廣播﹐萬無一失。

透過玻璃窗瀏覽成田空港和千葉之間一段的綠色地帶。暮色四合裡﹐民間平房益見玲瓏小巧﹐風格樸素。列車駛進東京時﹐驟時被參天林立的現代化建築物包圍﹐巨廈的天台都揚立了鋪天蓋地的商品廣告﹐燈飾奪目耀眼。我們要在品川轉車﹐當天便這樣和東京擦身而過﹐直至一個星期後才回到這裡對她從頭認識﹐是為後話。

品川位於東京以南﹐是JR鐵路的樞紐之一﹐很多開往西南中州四國的列車都會在這裡停站。下午六時二十七分﹐我們在品川下車﹐開往姬路的新幹線列車在下午七時十分才出發。乘著空檔﹐我們幹一些旅客必幹的事情﹐如上洗手間﹑往快餐店補充飲品食物、和在車站拍下一些剪影式的照片。在購買食物的時候﹐我的三腳貓日語便派上用場﹐最少公司三明治的片假名(クラブハウスサンド) 還是辨認得來﹐可以不必每事多問。在候車室裡吃著方方整整的三明治和喝著沒有什麼糖份的麥茶﹐歇息片刻﹐候車時間便無聲地過去。

詢問了票務員月台的位置﹐便拖著行李徐徐步去。從品川開往姬路的列車﹐看得出服務的時日稍長﹐並不是近年推出的車廂﹐有點八十年代末的感覺。還以為行李可以放置在車廂出入口的指定區域﹐後來才發現不管乘客的行李多大﹐還是要隨身攜帶。我們只好把行李放在腿前和前面座位的空隙之中﹐犧牲了自己雙足活動休憩的範圍。因為是第一次乘坐民間列車﹐以下是一些曾令我小見多怪的事情﹕
  • 日本的鐵路系統的確十分完善﹐車廂乾淨﹐乘客守禮有秩序﹐旅途上沒有人高聲說話或聊電話﹐寧靜舒適得令人不敢置信。

  • 列車上推著小車銷售飲品零食的都是清一色的年青女性﹐檢票的都是男性﹐顯然職業和職位的區分﹐依然和性別有著重大關係﹐別想看見女性的檢票員或男性的小食服務員。然而不管是穿著制服的服務員或檢票員﹐他們每次進出車廂﹐必定面帶微笑﹑必恭必敬地在車門前鞠躬行禮才繼續前往另一個車廂。每一次他們離開行禮時﹐我定必觀看﹐發現就算沒人為意﹐他們「表面上」的禮數和乘客至上的態度﹐永遠一絲不拘。
     
  • 車廂裡有一個跳字的顯示屏﹐為乘客送上是日各大報章的頭條、體育及經濟新聞。除了提及釣魚島事件和新任日本政府的施政大綱外﹐也送上各市的天氣預測。其中一些城市的預測為﹕「曇時々晴﹐晴時々曇」。這八字既是我們這次東瀛之遊最貼切不過的寫照﹐也彷彿寓意著人生。
抵達姬路﹐已是晚上十時五十四分﹐幸而下榻的東橫イン就在車站後不遠的地方﹐循著天台碩大無匹的藍色霓虹招牌﹐一找便找得著。我們拿了房間把行李安置好後﹐便摸黑出來找覓食果腹。火車站一帶的拉麵店都相繼地打烊休息﹐只好退求其次在附近一間便利店買一些飲料﹑甘栗大福和冰淇淋回酒店享用。飽餐梳洗過後﹐便在冷氣盛開的房間裡﹐首次放鬆身驅﹐安然入睡。

10.09.2010

三十六小時的一天

(Oct 09, 2010)
然離開家門二十一天﹐風塵撲撲﹐行色匆匆﹐在北京首都飛機場踏上歸途﹐竟然沒有半點不捨的感覺﹐也許真的是時候回家了。

離開北京時是十月九日傍晚﹐回到楓葉國仍然是十月九日傍晚。三十六小時的一天﹐整整有十二小時促膝而坐﹐在雲海上逐日遠飛﹐旅途是那麼悠長無事﹑乏善可陳﹐也許沒有新聞就是好新聞。齊手照顧好隨行的長輩﹐總算任務達成。

在北京西單書城買了一些散文小說﹐因要拖運行李又懶得郵寄﹐不敢多買。貼身帶上飛機的﹐就只有張愛玲的一本《流言》。曾說年少時沒有好好讀張﹐現在亡羊補牢。

已將照片整理好﹐東遊記的首兩篇喋喋不休的流水帳也寫好。年紀大了﹐遊記真的要寫好也要寫全﹐不然營營役役﹐什麼趣味細節處被日常瑣事一一磨蝕沖淡﹐最後變得隱約依稀﹐餘下茫然就有點可惜。

快要梳洗﹐然後好好在自己的床上睡它一覺﹐調整時差﹐重新開始。上篇博文挖了個坑﹐礙於在國內無法翻牆寫博﹐感謝各位耐性超凡。以下是那兩幀照片的全相﹐賣的是什麼廣告﹐真是教人丈八金剛摸不著頭腦。


 

這個系列的廣告在京都的公共交通工具上面對面遇上了。是京都精華大學一年一度的開放日(!)。這個廣告的形像定位是吸引哪一類型的學生為主呢﹖ 這些海鮮特產不知是不是指定的校服﹖

不過出外旅遊﹐原是要擴闊視野的。

10.01.2010

再踏旅途

(攝於京都金閣寺﹐2010年九月)
天是十月一日﹐來了日本不經不覺已差不多兩周。也許久居於地廣人稀的楓葉國﹐剛來東京的時候﹐面對地鐵站裡或街道上從四面八方洶湧不絕而來的湍亂人流﹐彷如清早朦朦朧朧裡一口氣喝完一杯濃烈苦澀的黑咖啡﹐渾身每一個細胞都受到了驚喜交雜難以言詮的衝擊﹐同時也慢慢喚回了半輩子前在香港生活的殘餘記憶和本能﹐有久遊而歸似曾相識的感覺。

明天我們便要離開日本﹐在北京盤桓五天再返楓葉國。回看這次東瀛之遊﹐難忘的片段著實不少﹐包括﹕
  • 抵臨姬路城天守閣下望樓卻步的遺憾
  • 廣島平和公園給予的某些啟迪
  • 沉醉於京都金閣寺龍安寺及東山參道上巍峨靈絕的古剎風貌
  • 明月夜在宮島漂浮於水上的嚴島神社外散步
  • 池袋熱鬧萬分的貓頭鷹祭
  • 在箱根追尋富士山的背影
  • 微雨輕拭原宿的明治新宮
  • 上野國立博物館裡細數國珍
  • 型格帥氣迫人的六本木
  • 築地魚市場的車水馬龍
  • 香火鼎盛的淺草寺和廟會似的市墟
  • 綠柳夾道飄揚華美無方的銀座
不能不提的是和網友Simon S. 有幸見面﹐咱們三人在澀谷 Mark City 吃了一頓和式火鍋﹐談笑間度過一個愉快的晚上。約好了下次SL在港開音樂會的時候一起去觀賞﹐期待著那天的到來。

本來是次旅行我們沒有攜帶把照片上傳電腦的接線。都忘了是誰先抵受不了誘惑﹐ 我們在 Bic Camera 買了一條接線﹐以解燃眉之急。 現在先上傳以下兩張和各位玩個遊戲。日本的廣告素來愛搞噱頭有時浮誇得令人瞠目﹐你又能否猜到這一男一女在賣些什麼廣告﹖

 

提示﹕這兩個同系列的廣告攝於京都。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